 鲜花( 59)  鸡蛋( 0)
|
自从疫情切断了中加航线之后,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很多航空公司复航,华人想回国还都是要经历重重转机才能抵达国内,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流转,回国的直飞航线能够越来越多,没想到却等来了大规模断航的消息。5 M* w- }, L# X% \6 t9 A: Q. a
3 S2 k* q! R: H5 ?
10月以来,又有两家欧洲航司宣布暂停部分中国航线。10月9日北欧航空发布一份通告,称将在11月暂停执飞哥本哈根-上海的直飞航线。3日后波兰航空宣布,将在冬春航季暂停华沙-北京首都的航线。
% N7 i; S. c" ], f! u! [1 v- V7 N* X; k; W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2家航司停飞部分中国航线,有的表明暂时停飞,有的则表示“无限期停运”,大部分从第四季度开始停飞。4 u4 D: l7 d$ \! ~4 J+ n# W, B
7 H! V8 r3 z" D; t- x9 K% g
北美航线方面,达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都向美国交通部(DOT)申请在新航季推迟恢复飞往中国的多条航线。' y# P. A7 F7 n8 g. n! O
, L4 m9 e' K6 O9 z
美国联合航空从今年3月份的航班计划中取消了161趟、近七成飞往中国的航班,影响了包括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和华盛顿特区飞往北京、上海和成都的航班。
5 l) Q9 y @2 ]$ O% x, e2 |4 f- V2 n
今年以来,达美航空已两次取消或推迟中国航线,该公司表示,中美民航市场持续面临挑战,出行需求减少,是它们提出减少航班的主要原因。虽然日前达美航空宣布将于2025年6月恢复上海—洛杉矶航班,但中美航班量也仅“可怜”地恢复到疫情前三成。
! ^0 W. i! h! j: z0 A* N4 t; _/ K9 g; h! b: a" w4 r, H' M% r* j
达美航空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航季(2024 年 10 月 27 日至 2025 年 3 月 29 日)每周飞往中国的 42 个班次中的 28 个班次申请继续停航。美联航也在为其每周 63 个航班中的 42 个航班申请停航豁免,并计划在同一时期仅运营 21 个航班。
% o+ Q* x. w* d- r/ {- j
# r8 G+ _8 @1 ]" E: K8 D' R加拿大也有类似的计划推出。
0 M/ ]! w; w: Q7 G+ i4 _( A! U9 ?0 y; N; c% _8 d1 E
温哥华-香港的航班是不少华人回国会走的一条航线,但加拿大航空表示,目前每周执飞三班的往返温哥华和香港AC21和AC22航班,将从2025年1月6日起停航!0 j! x+ Y2 c& [
# y3 S7 B4 ^- U+ K2 ]! \; P
2024年11月3日起,同一条航线的AC16航班也将正式停航,计划到2025年3月10日才恢复到1天1班。
4 r4 ~* i! U! L) j5 d* o$ h( m: L! X" y
& ?4 c% O+ j* | T: M# e- x3 a4 }
+ {+ [( B( A0 B) a, R# R而国内的航司也有其政策,目前全球航司都面临因零部件生产和供应链问题带来的飞机交付延迟,对于不少外航来说,疫情后的相关飞行和服务保障人员的招聘和培训还没有完全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将有限的运力和人力投入到更赚钱的市场(比如欧美之间的大西洋航线),也是不少外航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太平洋航线减少运力的重要原因。' n" a1 G P4 W0 Q* `; F! [ U9 I
" e6 n% C* u) Y' ^9 K1 L! h7 v) \! j而对于中国航司来说,目前则是面临运力过剩。根据2023民航统计公报数据,2023年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6.1%。与疫情前的2019年的6.6亿人次相比,2023年的旅客量仍未恢复到疫情前。' o: u$ x0 J Y! b/ g/ W
' u$ a$ F D% ~, f7 [$ Y然而,2023年的民航客机数量仍在增加:2023年底达到4013架,比2022年底增加71架,比2019年底更是增加368架,增幅超过10%。3 \6 j+ b+ t# N1 S5 a5 y: v8 ~8 q
你回国的机票好买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