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17.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 k, a0 H/ a9 ?2 ^$ t* d2 @/ b# i) Q3 C1 J' p6 {
桂枝 生姜 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二两 皂荚(去皮子, 炙焦)一枚0 r% X% f- P* }' |8 p
8 T( ]% k7 k6 o+ ?& s. t0 }% Z【用法】上五味, 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2 R, J4 g* \ m& Q8 P
! Z: P1 _( z+ ~【主治】肺痈, 吐涎沫, 初起有表邪者。
9 o. ^; {, ^, n* O% w, r) a$ U' G1 }1 P7 n' v- @( D
主治:胸膈痞满, 咯吐浊唾涎沫, 咳喘不得卧, 舌淡苔白腻, 脉数或缓滑。
, T7 @2 Q( n0 H& N# Y7 G! u
9 z E5 ^- W% x& Z. G& Z1 ?临床运用:本方可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o1 f: l2 a- \4 s& g$ Y; g6 _' w
8 L" L. O, U$ @3 n2 {$ ]皂荚辛温, 有温化寒饮、排痰排脓功能, 加于桂枝去芍药汤中, 则有解表化痰作用, 适用于痰涎壅盛的咳喘、肺痿等证。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等出现表虚而咳吐延沫多时可适证用本方。若虚热的肺结核病, 皂荚辛燥不可轻试。
1 y" f) X+ G& M1 U5 ~0 x" {* Y& ?% k$ f- y2 ^" h' m, k/ V/ e
《千金方衍义》:桂枝汤和营卫药, 《千金》去芍药之酸收;参入皂荚1味, 即《金匮》皂荚丸, 不用蜜丸, 而入汤液, 然不若用汤送丸, 不使皂荚之味棘喉, 尤为得宜。此唯肥盛多湿浊垢支塞肺胃者, 方为合剂;若瘦人津液素槁, 虽有痰血, 亦难胜皂荚之荡涤也。
j! ~" p0 b1 u' D1 |% \1 {7 b) S; H' l' |& I5 u5 A; m
所谓肺痿者, 《金匮》曰:「热在上焦, 因咳为肺痿。…咳唾脓血, 脉数虚者为肺痿。」
! j: T' }: B- | ^7 J% u
; x1 d( o; L, I- c. r" B浅田氏云:「热在上焦, 肺气痿弱, 咳有浊唾涎沫, 脉数者, 名曰肺痿。…故以为虚证, 后世所谓劳嗽是也。」
1 o4 I0 I9 t% C& y0 L6 T# }% f1 W$ d# \; s6 x
《尊生书》云:「劳伤脾肺, 甚者多吐脓血, 渐成为肺痿, 将成劳瘵与肺痿者, 可视为劳嗽之一证也。」
' i1 ]. D& H ^
) Y' ~. i. [, H, i* t9 N据上所云, 肺痿即现今之肺结核, 然丹波氏在所著《金匮要略述义》本方条有「按此方, …盖亦属肺冷之痿」。由是观之, 则肺痿有冷、热二种, 而本方能治肺冷之痿, 然不可用于发热不热的现时之肺结核矣。
/ G2 L5 R e3 E: U+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