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77)  鸡蛋( 0)
|
碱孕宝”广告紧急被撤:涉嫌歧视女性及虚假宣传) z8 C& v! k2 l$ W" ?8 Y
搜狐财经04-29 15:59
2 S# _+ s! b B' h
6 d4 [+ A7 S3 d; d “怎么办?二胎用碱孕宝”,这个广告近日在某电商平台上引起网友非议。这个“碱孕宝”顾名思义,大概是和孕妇有关,商家为这款产品的背书,“生男孩神器”就让人一目了然了。这则明显带有性别歧视的推送广告被举报,很快被撤,该电商平台还作出致歉声明,并对相应商家作了账户违规和扣分处罚。3 ?# l& h4 {/ |+ B+ s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商品在不少平台仍有销售,所谓“碱孕宝”隐晦地暗示着可以控制怀上孩子的性别,且都宣传通过调节人体酸碱度来实现。国家明令禁止干预胎儿性别,而这样一种“保健品”真的有效吗?昨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2 H& o- A3 b( W% x( ~$ \ 事件起因4 s) w+ ~1 @5 R; F1 |2 c; }
广告暗示能生男孩
& L+ s% w4 k. E/ A6 H 电商平台道歉4 b8 d6 {, j: v/ b4 n
近日,某电商平台首页界面上一则推荐广告“碱孕宝”图片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图片上是一位未露脸的孕妇,配有两行广告词写道:“生了女儿怎么办?二胎用碱孕宝”,其中“生了女儿”四个字还特地用红色的背景底色着重标了出来,很多网友对登录界面时出现这样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意味的广告表达了严重不满。
3 d; W& T3 I5 ~8 y 有网友说:“既是性别歧视,也是虚假宣传。”还有网友质疑该电商平台对广告的审核问题:“我很好奇,发布这些都没有人审核的吗?”同时还有网友发现,在某电商平台搜索“碱孕宝”词条,搜索框下直接跳出联想“生男孩神器”等字样。4 m0 U( B- b; u- p0 \
该事件在网上发酵后,4月27日下午,该电商子平台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道歉声明。声明里写道:“因为审核疏漏,我们让一条带有性别歧视元素的广告露出。这是我们的工作失误,我们诚挚地向大家道歉。”同时微博中写道,目前电商平台已经第一时间将这条广告下线,并对相应商家作了账户违规和扣分处罚,还将加强以后的系统和人工排查力度,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8 n" [, b6 i- M7 C: r; {
然而这条官方微博的道歉并没有得到网友的谅解,有网友在这条致歉声明下留言批评,认为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平台竟然公然宣传重男轻女和性别鉴定,并且该广告的版面之大,所占界面位置的优势也证明其并没有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很多人指出,这不仅仅是歧视,这样的产品涉嫌违法。
3 O' T/ P; `+ l* K7 ~5 E 记者调查( B6 C. S4 K% }0 D
“碱孕宝”类似产品卖得火
2 e* f0 y, V. M7 K 部分广告语露骨0 `- x% p' J7 S! h) {* P
记者搜索“碱孕宝”有关产品,发现不仅在某电商平台有销售,在其他电商平台也有官方店,不过涉事后都已经撤下。但是围绕“孕”、“碱”二字做文章“保健品”则还有很多,有的甚至月销量过百、过千。 n9 f: I1 {# `# j0 K
客服号称吃了可以提高Y染色体存活率% Z0 O8 ]: W! G( |/ u
在对产品的评价中,几乎绝大多数顾客都是为了能生一个男孩来买的产品,并且从评价中可以看出很多购买者都是通过服用以后成功产子的朋友、同事介绍来店铺的。
- U0 ~# f0 {' [' b0 U0 x1 b) X 有顾客称:“这个益生碱效果很好,我同事吃了生了男宝宝,特意推荐的。”“宝贝收到了,听身边朋友说可以提高生男孩的几率,所以试着买来吃吃,没有副作用,效果也很好。”“我朋友说她就吃这个生的儿子,起初我也是不信的,但是碱性食品能提高生儿子的几率也有科学依据。”( @7 Q, o' w% J' ]; g, h# h# I
随后记者以一位备孕母亲的身份向两家好评和销量较多、出售“碱孕宝”类产品的店铺提出相关的问题,其中一家保健品专营店的客服表示,他们家的产品是高碱性食品,高碱性营养品能帮助人体体质转为健康的碱性体质。
: z' D3 z* ~6 y( R3 H 在记者询问是否购买的顾客都生男孩子时,客服说:“根据客户反馈及公司售后回访,多数客户反馈都是如愿以偿的。可以肯定的是女性碱性体质对于生男宝是非常有利的哦,现在如愿的顾客占绝大部分。”
! {+ [" G1 F2 w4 \9 e 而记者问另外一家销售“碱孕宝”类的客服是否服用该药物就可以生男婴的问题时,客服称:“因为男孩的染色体是XY,而增加碱性浓度可以提高Y染色体存活的几率,所以提高了Y染色体存活的几率就达到了目的。”这家店的客服在介绍完产品的疗程后表示他们家的产品男女均服用效果会更好,并且同样告诉记者:“售后反映回馈都很不错的,主要是准妈妈和备孕的人买的比较多。” p6 u( z6 g" k' V' q2 A5 _+ f
操纵性别还是虚假宣传?都涉嫌违法2 ], u0 e+ Y) h* R Y
广告事件发生后,不少网友认为这则广告首先可能涉及到两个法律问题,现在生育前任何提前知晓性别的行为都是违法,操纵性别更违法;另外这种东西到底是保健品还是药,是否经过批准也存疑。9 N4 s: s7 |0 U/ r2 [& s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2016年5月1日起施行的《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第三条写明:“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 I- i4 H9 N5 L. Y& U5 H' w 第十七条还对涉及选择胎儿性别的广告做出了禁止:“违法发布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但目前,还没有法律明确禁止通过服用药物等手段人工干预胎儿性别,因此在正规医院不允许做胎儿性别鉴定的情况下,为了吸引“重男轻女”的家庭,不少商家才会发布出现大量以调节备孕准妈妈“酸碱体质”为名的类似“碱孕宝”广告。
* F+ @* o2 {8 ~+ r 专家说法9 h1 O" c0 Z5 W! \! n, x
受孕环境就是弱酸性 个别试验引起误导
2 e- I( L4 D+ \0 F; n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梁元姣教授告诉记者,人体偏酸偏碱性的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1 t1 \& w+ x' c# X; A
“人的体液有着平衡的PH值,偏酸偏碱都会引起中毒,所以很多人说的酸、碱体质这种说法本身不成立。”梁教授表示,虽然不知道这些网络销售的“碱性”保健品成分,但是总的来说生男孩还是女孩和酸碱度没有任何关系。“女性的阴道末端环境本身就是酸性,PH值在3.8到4.4之间,这个环境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自净作用,以杀死一些有害细菌,让身体更适合受孕。而如果这个环境酸碱度被改变,不管是偏酸还是偏碱性都会引发不同的炎症,从而影响受孕。所以没有可能通过口服或者其他办法来改变这一环境,从而达到特定的目的。”
% r1 v7 W2 s( s( `8 w' g& F “有些人流传的说法是基于一个实验,在实验室内对提取出来的男性精子测试,Y染色体精子在偏碱的环境下存活率稍高,X染色体精子在偏酸的环境下存活率稍高,这个高低也仅仅是一个波动范围,没有定论。而且在现实受孕中和实验室环境下完全不同,在女性体内酸性受孕环境中,生出的男女比例仍是一样的。”梁教授认为,这样的一个实验很可能误导了部分大众,并且给一些保健品商家制造了宣传的“依据”。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的研究证明能通过服用食品、药品来控制生育孩子的性别。”梁教授强调,因为本身生男生女就各占50%的机会,才给了社会上一些所谓“偏方”可乘之机。
( h7 V) ]! M1 g' M, y! R: o3 Y (责编:李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