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52)  鸡蛋( 1)
|
$ i) A n. n( p
8 Y4 e- c9 `( Q. Q" X1 M! s4 C) q& e
5 s9 L0 @+ o F
习近平(前排中间)到清华读书前,村民与他的合影,花了5.5元钱。习近平要付钱,大伙儿不让。- P; M' ]/ f& ^! B' g2 h& _; t
! U( y0 ^* ~" k6 {& {5 p& F
http://upload.morningpost.com.cn/2015/0213/1423802487703.jpg
% D% \) e/ T. Y7 D. d, m$ c3 n% T' \* t) D
, N. f4 u4 f6 D0 J& c6 U: t习近平母亲为他绣的针线包,被习近平转赠给村民张卫庞。资料图片
( A+ }* \, M" @0 k3 @3 i
( g. |7 s4 ~0 r) P( W
. x: [- N- o) v& l
$ H/ E K! B/ f8 i0 Y: S" Y5 M4 r8 h6 V, H
1977年,大学时代的习近平(右)。资料图片- m5 \2 M' e# ?( ?: d! A. \
' p, @& L. b( x j" A* x; S; j) S3 {1 e5 c, r' j1 A0 ^
9 L# Y) g/ V6 ?# u5 h
5 \4 P" k' ]0 j# F0 |& \. F& I3 D7 T6 e
当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时,距离北京1060公里的延安梁家河村沸腾了。这位中国第五代最高领导人的青春,留在了这个陕北的偏远之地;习近平的从政之路,也从此处开始。 7 X9 e" c, |" u: Q
& x9 f# `1 k+ e6 D
16岁当知青& [# k( V4 p: f! f" ]% W( r# h
O/ J% c1 z p9 x6 ]% U干活“卖力,不偷奸耍滑”
6 \1 s j( W* h
2 O$ ^9 V; y/ X距延安60多公里之外,陕北高原的山岭脚下,有一个小村,名叫梁家河。1969年年初,小村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
! @7 f) x% l7 g( {# J! K0 z: W9 P A4 Q/ _
那一天,16岁的习近平沿着一条宽1米左右的破土路,和14名北京八一中学的知青一起,徒步来到梁家河,从此开始了他7年多的知青生活。3 I/ O, S0 f& K l& A/ h' H' n
9 {) y1 \9 x1 B梁家河公社分上队和下队。5男4女9名知青被分在上队,包括习近平在内的6名男知青被分在下队,6人住进了位于村子中部的一个窑洞。
1 H6 ~6 B9 b5 _+ ~7 W
' p$ e9 S" V( ~! U四五天后,住在窑洞旁边的村民张卫庞,已能分清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在他记忆当中,习近平个子中等,面庞稚嫩,看上去白白净净。2 J& k3 X; x- I3 y; o+ w3 @
; R/ C1 v8 G' ~- A; M& f“他不爱说话,说话的时候也慢悠悠的。”张卫庞说。
! C/ v/ ]' K4 K$ U$ e. A5 L5 `% I% K( \
X, D# K/ v: [2 ?' W: C4 @村支书梁玉明看到了习近平的档案,通过知青之口,村民们也很快知道了习近平的身份。“村里人都知道他爸‘犯过错’”,巩振福说,“在那个时代,农村消息最灵通。”朴实的陕北农民对习近平的经历报以同情,“没有人嘲笑他爸。”4 b* ~* R6 [' f! a6 H
8 }7 i/ _; b4 n( \8 f% Q
带着这种压力,习近平开始了在梁家河村的生活。初来乍到,所有知青在生活上和劳动上,都不太适应。
4 K* ]. ^8 G9 H
0 X; o& P) u9 l1 y% P; j3 X0 t村里晚上没电,习近平和另外5个知青睡在一张炕上,跳蚤很多,把他们的皮肤都咬烂了。1 ^. Z2 x1 }5 g ]! @2 w, L( t
/ r" p; V/ q, {1 |4 [村里一度借张卫庞家的灶,派人给知青做饭。餐桌上的主食是土豆、玉米窝窝头,以及黑豆熬的粥,下饭菜是白菜、萝卜腌的酸菜。
# R4 f# y$ \3 G- m
: ?3 e- m2 j8 @: u& D劳动时,北京知青也不习惯。他们从来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沿羊肠小道上山种地,农民健步如飞,知青则只能用手扶着两侧慢慢溜,引来农民哄笑。
6 X. J* U0 d1 D5 S- f4 L; H9 j! S5 K& M
“掏地、种玉米、割麦子,一开始习近平都不会,就学。我们咋做,他咋做。牛犁地,他也看。我们干什么他干什么。”下队生产队长巩振福回忆。
* ]* Q5 [+ {. N$ j! ^3 i
. ?7 ^- ]/ q5 s$ I- d3 ]2 M) k% r& j, ?队里有时会用麦子磨面,提供给知青。巩振福记得,一次做农活,习近平带了白面馍上山。中午吃饭的时候,看见社员吃的都是糠做的窝头,习近平不好意思吃。等到妇女下工,他把白面馍分给妇女,自己却饿了一顿。
0 C( E% M @/ L# m$ d$ b8 _
6 l0 y1 r; S4 C- K, ?* I下乡生活和知青们在北京的生活差距甚大,但他们的生活已经比其他村民好。因为家里人口多,很多村民每月人均口粮仅20斤。为填饱肚皮,他们吃糠窝窝头、苦菜和荞麦叶。
: i; ~; w W4 S m' ^ Z0 i, I$ G7 y/ U0 x* [3 l, r9 ~/ a' e
嗓子不错,喜欢看书+ U0 c- p [7 C, B& ]% \$ d0 y3 t4 L
6 `% ?% ?7 d0 {0 d- Z
“习近平是吃了苦的,跟我们一般苦。”: n( N+ Y# D8 s, h/ R: j3 x# t
# k6 c/ Y: T7 s习近平唱歌嗓子不错。
8 x. S1 n1 a, G% t/ c( q7 N: J' h0 l7 r: U1 \' p! U
梁玉锦回忆,劳动时,社员和知青经常唱歌,歌曲主要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语录歌,以及《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 j: x: g' }& e! d! V4 x" g
: V z7 k1 Q% ?- a
村里最累的活是农闲时节修大坝和梯田,每次要从秋收后的9月忙到来年2月。最忙时,知青们要从清晨干到深夜,“每人一把手电、一盏马灯夜战。”马玉兴说。
3 z2 n& m8 H, e) I4 F, l
; q; I8 h$ f$ j2 m7 s% B习近平擅长推土。“他戴个包头帽子,跑得最快。”张卫庞说。
- A- f+ |+ I& ~4 x6 |0 X% ]1 W" F- `9 @4 P+ F J5 K
一起劳动过的许多村民都记得,习近平干活“卖力,不偷奸耍滑,能吃苦”。1973年,村里打了一口喝水井,习近平带头直接跳下井挖泥。梁玉明认为,习近平的表现,在15个知青里是最好的一个。
, d6 D+ g( i% w+ a5 Q9 F# l) Y2 j
: E9 P- c. N5 M2 R6 q, L“习近平是吃了苦的,跟我们一般苦。”张卫庞说。
$ Q# L# \2 } {1 E @- j& C* S- Q- P+ z8 @7 S
1970年,村里为知青砌了6个并排的新窑洞,习近平住在左起第四个窑洞。这个地方后来被叫做“知青院”。
+ ^ r6 J, L9 Y4 `. _) Q( l" w) @, K
窑洞是张志忠、习近平等人一起建的,耗时20天。习近平负责担水、挑泥和抹墙。他后来回忆起在窑洞里的生活:不叠被子,晚上回来一钻被窝就睡。
7 T0 I/ j) d2 Z5 U4 b0 D: ~" F( L4 r) l5 T( ]5 ~; F
晚上和午休间隙,习近平喜欢在窑洞里看书。村民大部分是文盲,只知道“他看的书很深”。书是他下乡的时候带的,满满一箱。照明用的是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经常会一直点到晚上12点。有时梁玉明跟习近平一起看书,边看书边抽烟。他说,习近平烟瘾很大,抽的是“羊群”牌,9分钱一盒,有时两人一晚上能抽两盒。( _ W% }* u/ g: o5 l
" `# w0 z% l# m i, [1980年,梁玉明在福建又见到了习近平。他发现习近平戒烟了。“抽烟有害健康。”习近平说。4 _0 v+ Y, X9 T* V7 q
. o! |3 W5 P. S* {9 a和习近平熟了之后,习近平告诉梁玉明,自己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上学买小吃都要保姆批准,花一毛钱回来保姆都要记账。而他的家里一直很节俭,读书时他穿姐姐的旧衣服和姐姐穿过的被母亲用墨水染黑的红鞋子。在父亲被打倒后,他的家里更困难了。% c0 ^$ s& D- a
" A/ k$ N1 c4 k, g. `4 ^- g6 \; ]" M
因为勤快、踏实,习近平很快成了村里的青年积极分子。1972年冬,习近平入了团。
* e' b1 I d+ U8 |
- m% i' ^1 w5 J+ ]2 n0 U当上村支书
; ?$ M, u* N9 e1 E/ _& c1 M& G e, p q+ p# H- \( V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拍马屁绝对行不通”
0 l! S! s' z# A( o, x
, T' r& g5 U4 N# n1973年,梁玉明介绍习近平入党。
6 j2 A7 `+ G+ b+ w" J4 V
# ?( y+ C- c; W$ Q4 f. ^: v. e起初入党申请递交到公社,公社书记不批。梁玉明还挨了骂:“你这么胆大,敢把‘黑五类’子弟介绍入党。”
( ^" k& h8 F+ `4 ?
7 V" n: Q d6 Z( f( [1 z得知消息后,习近平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失望。两个月后,转机出现——这个公社书记调走了,来了一个新书记。习近平的入党申请又被上报,这一次,批了。
- m! a/ j h1 k
$ y' v2 w) A3 ?" {$ v6 Z“这件事很让习近平高兴。他说,哎呀,群众看得起我。”梁玉明回忆。! M1 C8 Y0 ?: \( G
. L, V- I: ?' M! [+ T3 N“虽然习近平入党那么高兴,但是心里始终有不高兴的地方——他爸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梁玉明说。
% X" q+ J3 [ O* ]6 D5 [! y# _7 S' y6 k+ B& R0 \) s
入党后,梁玉明要习近平接替自己做村支书。村民张延兵回忆,为此村里开过一次社员大会,让同意习近平当支书的人举手。现场的人都举了手。张卫庞说,这是因为村民认为他“有文化,比农村人思想进步、想得深刻”。: L1 U/ x6 \9 z, ]) a$ v( b8 ~3 [
6 b5 F$ z* n# H. l: C+ S石玉兴说,当上村支书后,有时和社员开玩笑,他也嘿嘿地笑着拍社员的肩膀。/ o0 l( n+ ^7 i0 r! _- I9 G- |
8 M4 x5 l; s4 c8 w9 b. m“他直,不管你是谁,不讲脸面,不留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巩振福说。
1 ~1 K) ?: v0 U. c" M0 j$ L
8 }- H* l. n6 ?3 u石治山说,习近平为人正派。“村里有人劳动表现好,他就看重。不好的,就批评教育。拍马屁绝对行不通,他反感得厉害。”
4 b) a1 t8 M9 u/ x
; k6 n( R* }# z8 f4 h# V T7 g村民回忆,习近平主要为梁家河村做了几件事。
! r/ v. Q9 l2 e4 S
7 _% w' _! I8 F& G- H第一件是他带头建了四个大坝,挖了水井。* Q6 l g! O) `
: X. |# o. E! ]
建大坝时,村里采用“水冲坝”的方式——用柴油机将水抽到高处,把土冲下去筑坝。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一是速度要快,劳动强度大;另外水会溅到裤子上,很冷。”石春阳说,习近平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
% o$ t1 ^- h* G$ ~2 X
" W0 \5 I4 D9 c1 Q g村民张卫庞展示习近平送给他的针线包,上面有习母齐心为习近平绣的三个红字:“娘的心。”
; w; G1 A0 h D) n; d
- P) [2 U: x1 F# A让梁玉明记忆深刻的是,一次为了清理大坝里的冰碴,习近平脱下鞋袜,把裤子挽到腿肚,带头跳进了冰水中。后来十几个村民也跳了进去,一直干了一个多小时,中间只上岸歇了十来分钟,腿冻得毫无知觉。巩振福说,一回推车掉进大坝,是习近平下到冰水里捞的。
" R' @/ A5 P3 B+ e4 i
/ S% g" }( V9 {6 a8 a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有余粮了。“他见到社员,问‘吃完饭了没有’,社员说:‘吃完了。’他指着肚子问:‘这儿好了没有’,社员说:‘好了。’”石玉兴说。! A7 O8 z( }% i9 H8 J% P
; I }" v% A' G
习近平为村子做的第二件事是修了沼气池。1974年,习近平去四川考察之后,回村便修了第一口沼气池。石春阳记得,沼气管道一开始被堵,习近平用棍子捅,沼气“呼”地冒了出来。“成功了!”在那一刻,习近平手舞足蹈,高兴得像个孩子。( l3 u- T: C" ~6 x+ H7 j
' H/ g5 Y7 l" Z: x
石治山说,当年8月,省里来人,在村子里开了一个现场会,习近平现场讲解。他走的时候,村里一共打了22口沼气池。沼气被用于做饭、点灯。: Z( ?" a& ~; K2 [
' s/ B3 P; w1 U+ G! |第三件事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 x6 \( N: i0 x* W: {: ?
1 O Q0 y# U) G
石玉兴说,此前村里除了土豆,吃的菜很少。习近平买来种子,在河滩的6亩平地种上了辣椒、洋柿子、豆角、香菜、茄子等,还派了一个老头专门看管。收获时,一个六口之家,每种蔬菜可以分上两公斤。
& Z; s1 \4 e: P2 r7 U- ]' h- t9 l4 o. a6 c* j
此外,习近平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代理小商店)。磨坊里有磨面机、碾米机,由柴油机带动。裁缝铺由两个女社员打理,村民带着布料去免费做衣服,女社员挣工分。铁业社同样如此,打镰刀等农具,农民不用掏钱了。
V- K$ H; K9 ~# P! W3 Z# B
' _" u. ?& r4 s F4 [% _被推荐读清华回城
8 O9 g% _* `) V* `# [
& M. c' [, \! d. p
/ x* f% o6 a# K1 E送别时很多村民哭了. e7 a' c% _, u4 s9 W5 F3 H' g
" g8 L( b ~7 f+ M
很多村民记得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村的日子,1975年10月7日。
U: K$ ?0 T7 a0 {! o( }6 A- f5 Y8 b# M* x! F% {, Z
从1972年开始,村里的知青就陆续以招工等形式回城。习近平是最后离开梁家河村的一个知青。他离开的原因是回北京读书。1 s4 L6 y- f. G. e& @/ X
9 R% _" b. W$ K a4 l: ^4 }: a4 k他被推荐上了清华大学,开大会讨论时,社员全部举手同意。
& y. |' S7 {6 n1 ~. y! G* t" @$ _$ m2 {
走前,习近平又召开了一次村干部会。石春阳记得,会上习近平说:“不管谁当领导,要为群众服务,一碗水要端平。”
" T" d8 I. O- s! p4 j) A+ t, m% l7 d8 ^- k
“梁家河是我的老家,我永远忘不了梁家河。”他说。) q* O8 N! T" z- k* q+ M/ d
6 O9 R5 e3 A% I4 `0 g
习近平留下了他的一床被子、一件军大衣、一口锅和一个针线包,这些东西被他送给张卫庞。针线包上,有他母亲齐心为他绣的三个红字:“娘的心。”
7 c8 t7 ?1 x4 \! [3 T4 w, L a0 f& f% h+ g" d# m7 \ v
当年的10月7日中午,习近平离开他生活了七年的村子。全村人都来送别,很多村民哭了。( v6 |4 }2 Y I( F0 E2 @
8 w ^: s, w( N习近平也哭了,边哭边挥手。“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他哽咽着告诉村民。
9 a0 U/ J/ j" y" h: h; @. R+ L. z4 W1 W
13个社员和习近平一起到了延川县城。他们住进了在县百货公司当炊事员的梁家河村人吕能胜家。大家坐在一个大炕上聊天,聊村里的情况、以后怎么发展,彻夜未眠。
5 G. R' S1 x. U( h4 ?4 _3 f& p) I% D3 f1 {% I+ t3 ]& @
10月8日上午9点左右,他们在全县唯一的一家窑洞照相馆合影留念。照相的钱是社员们凑的。与习近平合影的13个社员分别是:梁玉明、梁玉锦、张卫庞、石春阳、巩振福、吕侯生、巩振军、吕能胜、张清跃、梁玉花、武玉花、巩振富、梁玉祥。
; l. {# |' R; }& ]' K5 ?
1 E* W, b. f2 a5 I+ U( z. C合影后,社员返回梁家河。老支书梁玉明坐大卡车,把习近平送到了延安。习近平再独自坐车到西安,从西安回北京。9 p7 S8 `5 y* r, u* b
$ B7 ~# q. s0 L) Z# f1 K- K“当时想到,他上了大学,出来肯定有工作。谁能想到,他当了这么大的官啊?”张延兵说。
! V" `# w( B% U- i! M1 S
6 a) a- k8 _( K3 P! _任厦门市市委书记
% f- {7 f6 y) W6 J& e( Z, Q1 W" `* f4 F& B2 q
0 ]% H$ s1 I! h l8 m6 N4 p/ [
回梁家河村给每户村民都带了礼物
$ P- L+ n2 m; r" J2 `" H' }6 s( \( f, P( }, S0 `
习近平离开后,梁家河村人的生活继续缓慢地以自己的节奏行进。1985年,村里通了电。再后来,村子里通了自来水、柏油路、电话。
0 [9 e0 o: Q. H3 T0 X- \$ Y4 b* b
3 Q9 O6 v q3 z9 t1993年,离开15年的习近平又回到了梁家河村。这时,他担任厦门市市委书记。; V, H5 W8 t8 G0 C7 b4 I6 h
! T; ?* ~; Z$ Z: ` r. ~+ J9 r
习近平在整个村子里走了一圈。他还记得当年的社员,都能叫得上来名字。但村子里人口迅速增加,很多人习近平已经不认识了。
# [% i3 B4 k; j. l' [
! x b0 B( Z% `) P他见到了张卫庞。一见面,他就热情地一下子把张卫庞拽起来:“卫庞,今年好吧?”“好。”张卫庞答。“你现在几口人?”“6个娃娃。”“哎呀,你要那么多娃娃干啥咧?”习近平很惊讶——他走的时候,张卫庞已经有3个孩子。% y5 a: V; ~) z7 A, j) Q
8 m; ~/ O0 R$ _* O/ N5 b张卫庞对习近平说:“你胖了。”习近平腼腆地笑了:“就是有一点儿胖。”
9 y; j/ j3 P2 i% E* Z: ~# X1 j0 e3 ?* b) D+ j
他给每户村民都带了礼物:一包紫菜、一个报时钟。报时钟上的是5号电池,每半个小时报时一次。这个钟有的人家现在还在用。' B* ?8 @4 j( J1 F( K$ @- n
, }. D0 f6 D4 I. g2 \: Z任福建省委副书记! S* T1 a' n7 O: g5 j% i4 X: u
5 @/ v6 j9 y$ U4 R, A2 M$ W
% P4 M" e6 |& f( v8 u+ i- s家中宴请村民,彭丽媛盛汤,习近平舀饭$ k5 x7 {( ~) [" ]9 n
0 h( P/ `+ |5 v. [
1998年,石治山和石春阳在福州见到了习近平。当时习近平是福建省委副书记,把他们接到省委宾馆住宿,又请到家中吃饭。
) G1 o/ x5 ?3 x+ X# H; W9 X
& a1 j6 ^1 M' j- g5 a; E5 {( ?. C当时,彭丽媛去北京演出,习近平6岁半的女儿在北京读书,家中只有习近平一个人。习近平和自己的司机下厨,炒了七八个菜,包括酸菜猪肉、爆炒羊肉、炒鸡蛋、福建的海味。几个人喝了一瓶台湾高粱酒。6 S% q% q s2 J! R: c3 p: G, K
( n( w' L; ^0 e" t+ I( f" t
席间,习近平说起,自己最讨厌把饭倒掉,这顿吃不完的,会收起来下顿再吃。他还挨家挨户问村里人的情况:谁还活着,光景怎么样,某某家的儿子结婚了没,女子嫁人了没。
7 X3 K# e1 j( O3 k- l$ h$ p$ w" P( F3 u! V* W
习近平告诉石治山,有的时候,自己还会梦到梁家河村。离开时,习近平为他们买好了回程火车票。
2 S, B J4 U; g
' M. T5 A# {, A, C8 P9 N2002年前后,梁玉锦去福州,也到了习近平家吃饭。当时彭丽媛也在,她没有化妆,对人很热情。- R/ @; p& i- Q; \
- y& }( z9 Q' K& A“他们没有等级观念。”让梁玉锦感慨很深的是,习近平依然和在村子里时一样平等待人。他的司机同桌吃饭,彭丽媛给所有人盛汤,习近平给所有人舀饭。
' M) {& I' `9 c T7 l: Q* t9 e7 n1 m, h- { a1 {6 e8 k; u
更多的村民是从梁玉明等人的口中以及电视上得知习近平的消息。因为习近平与这个村庄的特殊关系,梁家河村的村民更加关心政治。他们中的很多人能流利说出习近平担任过的每一个职务。而在十七大之后,习近平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视上,每次看到,村民们都很高兴。
$ Z a0 Y( [0 l8 S' Q7 H: L: G$ E J$ s7 o2 d" K; u4 A
村民也对彭丽媛倍感亲切,把她看成自家亲戚。每次看到彭丽媛演出,张卫庞就会告诉家人:“快看,习近平的媳妇出来了!”
7 j4 a$ a" o! ?; ~
/ n1 c+ B+ @; }“我就觉得,习近平现在还是在我们村上住着。”张卫庞说。( |% y2 w' f8 V) ?- E- F
9 N* Q* a" G. w- L
这些年来,习近平帮助梁家河村做了一些事。此前,村里的小学开在几孔旧窑洞里,采光不好,梁玉明为此去厦门找过一次习近平。后来有爱心人士给村里捐款20万元,修了新学校。, v8 i1 l' X$ [/ I
' s d& [, }1 _* D8 M1993年回村时,习近平给了五保户张玉英一笔钱。村民罗风英和吕侯生得了重病,写信给习近平,他又分别汇来两笔钱。7 ~; v4 S* s5 M) ?8 N
- z" K. k5 L) M2 n4 ^
2009年,习近平回延安,专门请陕西省政府安排,见了梁玉明。他们在延安宾馆吃了一顿简单的自助餐。习近平告诉梁玉明,过几年,一定再回村看一看。
2 \! N, Q/ A* g5 { u5 U9 Z) y! X8 W. u2 U6 H8 V8 g
“希望他像以前一样,为大家服务,为国家干好事。”
% m' r9 W+ a1 F6 R5 |6 H+ }5 `% X: Q+ {' p! v
30多年时光流逝,梁家河村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变化。
5 g! L# q' o+ _: L& I: Z' x. r) X! _2 f
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村打下的水井,如今仍然是村里的水源。他带头筑起的四个大坝,有一个还在使用。那片洒下知青汗水的山地,却已退耕还林。0 y+ J2 g4 {. V* ^# r9 t: Y5 h# O
7 r$ }* j+ `6 {& Y$ i当年那些沼气池,现在还在用于沤肥。2 A" N* z; Q/ D" F
- G! {# @ s; _- i
和习近平合影的13位村民中已有6位去世,老支书梁玉明退休后,有时会到延安居住。村民的下一代,大部分都在外出打工,年轻人带走了他们的孩子。如今村里只余100多人,村委会的几个干部,是村子里仅有的年轻人。
- V8 t1 W5 E$ G6 i4 z2 h5 r, U0 f, F
, H" S% k" T) y* v8 k习近平1970年住进去的窑洞,现在是村民张侯娃的家。包产到户后,1983年,梁家河村集体所有的窑洞对外出售。张侯娃以1360元的价格,买下了包括习近平住处在内的三孔知青窑洞。+ A, x+ v& W9 o. G" g4 ?, q
/ F, C; u7 s; r9 H* s
到了2012年,村内开始出现外地游客,甚至有浙江、新疆等地的游客远道而来。一到“五一”、国庆等长假,许多老年人或学生会专程乘大巴车来参观。( |% r, i/ ]! m8 y5 ~" C
7 e! M/ B" v4 \, t0 ?# k
“习近平故居”免费开放,并没有给张家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村干部说,私下卖门票是“犯法的事情”。两夫妇正琢磨着在家门口向游客兜售点土特产。. n9 g# l* r' I+ ?. i# q
: R4 H4 @2 ^7 q" |村民说,十八大闭幕当天,县委书记带着人来村委会开会,现场用两台大电脑直播了习近平的讲话。
" |) p5 }1 P5 A+ J; N2 q% b
# v2 C+ w& W% A, e"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0 n3 d) }4 X% t( S
- {# G/ X) I( w5 d
习近平的老朋友们围着电脑,听完了这一段讲话。当天,村里扭起了大秧歌。
% A- l8 ~) r. `. R) N
$ ~7 x2 z9 w# m8 H6 U. z2013年“两会”期间,梁家河村更是喜气洋洋。村民相见时常聊起习近平相关的新闻。言语间,他们对这位从山村里走出去的新任国家主席满怀期待:“希望他像以前一样,为大家服务,为国家干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