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9)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麦子谷子 于 2016-12-28 17:58 编辑 . `! o$ {# z( u- @/ w. Y
5 y. m6 q% {' j8 o! N. ? 温哥华港湾(BCbay.com)Luna 综合报道:年关将至,不法分子也进入活跃期,而且现在他们的技术越来越高超,甚至你的火眼金睛都识别不了。如今,经济不景气,老百姓的日子也紧巴巴的,买菜不得不货比三家,能省则省。同时,领取免费试用品也成为了很多人省钱的方式之一,骗子更是抓住这个梗设下陷阱。
; g% S& B3 Z( S4 n8 a0 Q/ w. \4 i; W: [
冒充大公司吸引消费者
& i1 l- [4 o7 F* ~0 [% H9 D7 G. @" E/ I0 Z: Z
兹威克(Barrie Zwicker),一位退休的记者,收到了一封印有手机公司贝尔标志的邮件,邀请他参与一个简短的调查,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份“独特的礼物”。很幸运,他得到了两瓶护肤霜试用品。当然咯,需要他支付6块邮寄费。
7 Y' P; G# i# K5 U' b4 |0 Y+ V' v. T( s$ D5 R
& ]) b% C3 O/ K# K& K" G; R+ G 因为妻子一直说需要一套护肤产品,这不刚好满足妻子的愿望。于是兹威克按照邮件指示照做了。在最后,邮件列出了一大张条款,要兹威克打钩。兹威克稍微瞄了一眼,好像是说在收到试用品14天后要退还什么的,他没有放在心上,就按下了“agree”。# Y8 s& F; ^% O/ l0 m/ S0 |) S
但是,14天后他没有退还收到的护肤霜,他却发现自己已经注册了一个订阅协议,每个月都有新产品的订购。更让兹威克傻眼的是,自己的信用卡一次性被划走了398.44元。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跌入了一个圆滑的骗局之中,他表示自己当时气得脸色铁青。
( ~0 O# }& p9 e& f4 p
d* i! U' H* ^' |" ^. s- t 然后,兹威克给发卡银行写信投诉,万幸的是,对方通过安排退还未经授权的费用帮助兹威克拿回了退款。; ~' d2 J( x; ~6 w9 |2 ?1 W
0 {) r. D+ E- `7 s& Q# Y 反欺诈专家解读骗局
9 I" N# d0 d0 E; P; ]* h$ O/ I# j! \( Y
许多大公司网站上,都会自动弹出这类调查称,做个简短调查,就能拿到某个免费试用产品,大公司的旗号总是让人放松警惕,于是导致许多贪小便宜的人上当受骗。加拿大反欺诈中心(CAFC)高级反欺诈专家威廉姆斯(Daniel Williams)透露,仅仅在11月份,就收到了贝尔、帝银、Cogeco、Costco、Derytelecom和肖氏等大公司投诉,称其公司名字被滥用。1 {" c4 X% u: _ @- R
5 G4 |- E6 f$ X4 j6 {4.jpg2 c2 d; ?% W6 p3 Z( P# F4 E
! i& v8 F% s3 S; Q" P9 S 威廉姆斯提醒,这类骗局,可不是要划走几块钱的邮票钱那么简单,真正目的是划去更多费用。这种诈骗其实就一个套路:先用廉价的“试用品”、“小礼品”来吸引消费者,然后找个理由要求你提供信用卡号码。重点是要你签署的那些条款,可谓暗藏玄机。骗子划费时,通常有一个非常细小的条款同意按钮,如打开仔细看,会发现条款中包含用户同意自动订购什么商品云云。条款可能会表明,公司位于拉脱维亚或塞普路斯,其实,产品可能从加拿大某地寄出。* Y, j2 r- h( Y5 ?% l) a8 m
$ `, ], a5 M$ X; ]- v% E5 B1 k 他还指出,即使对方寄来的是品牌产品,制造该产品的公司和骗子可能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可是,你放心将来自于一个骗子的化妆品涂抹在脸上吗?6 b x5 e* L; `* ]3 g
$ ?& S* Q& |* l
信用卡公司的建议
; {- Z n, I: \
P( h' o9 ^3 V: d' ? 加拿大MasterCard信用卡公司发言人瑞尼(Rick Rennie)表示,当商家给出证据,显示在交易前确实完全披露了条款,而且持卡人也同意的情况下,持卡人即使提出了申诉,可能也不符合退款条件。此外,在所有事实都得到了解和考虑之前,信用卡公司不可能预先判断结果。
4 _! J# s4 G9 Z2 h/ M
3 a6 k9 ?4 P( b5 @( @4 [ Visa Canada承认,可以检测和解决产生过多欺诈或争议的商家。同时,强调,当持卡人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商家,并在条款中明确授权对方划款,并不属于被欺诈。因此,消费者要花时间仔细阅读条款,寻找可能绑定到经常性付款并使取消困难的隐含条款,在承诺购买之前请查看网站的交货和退货政策。当足够了解自己正在进行的交易后,再给出自己的信用卡号。此外,消费者还应该至少每月查看信用卡账单一次,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信用卡公司。如果感觉自己被骗后,第一时间报告反欺诈中心(电话1-888-495-8501,电邮info@antifraudcentre.ca )。
5 J! x0 ]8 P! E, T
' c. q2 [) n' l. ` 发卡行的及时警告避免上当- X: J& s1 P& O2 O3 D- ^0 H
' c! M' `; k9 _% j, ?
当很多人抱怨信用卡公司时,这里有一个例子,说明了信用卡发卡机构如何维护了客户的利益。: r, c, t0 r% N0 |- U$ F1 R( ~
, }/ @$ B; J. s6 [ 当Bruce Gemmell通过电视主持人Dr. Oz订了1套30元护肤产品时,发卡银行安全部安全员立即联系了他。他被告知,他的订单不只收了30美元,而且,一项400元的每月补货直到用户取消的条款也被自动加上了。最终,在安全员的帮助下,他获得了退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