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40)  鸡蛋( 18)
|
1 W5 ?% ^, r5 o$ e6 S! q
你失眠吗?
( a; @) i2 c1 P' B+ e6 ]: l/ i' u0 o4 k& d5 E
今天一早乘出租车上班,一位老印司机讲他哥哥刚退休就突然离世了,他说,千万别闲下来,要一直工作到死。
3 D* B6 b6 g3 A3 b- X8 K7 O: ]' I& E* d+ r
军事战略家 Clausewitz (克劳塞维茨,参见 Wiki)有一个概念叫 fog of war, 战争迷雾,即不知己,不知彼,对双方的情况不明了,信息不足或有误,也叫 uncertainty, 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人有压力。例子有很多,经济状况会好起来吗?我会生病吗?房价会涨还是跌?南海会打起来吗?
: v8 C5 a. O* n2 a
, _- Z1 P- p; Y+ i& } 一个男人来到世界,这里就是他的战场,所以他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他看见四外都是敌人,八面埋伏,他就会失去斗志,缴械投降。但是,他也可以有另一个选择:制造迷雾。他会有意不去看那些带来心理压力的真相,所谓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通过限制自己所接触的信息,来使压力处于可控范围内。所谓宗教迷魂汤就是这个意思。通过信神,使自己从赤祼祼血淋淋的真相面前解脱出来,得享片刻宁静。
6 ~8 b2 P$ b) _% ~0 k# ? o; h
% M+ H( T7 ~8 p, I- }* i6 i 一个男人通常用工作,家庭,赚钱,秘密,谎言来形成这种自我保护的迷雾。- O( S: W8 _% S% n4 b% g6 E3 f
7 J! D2 G& U+ i0 C" A6 {( R 但是,这样做的负作用是,一旦有种外界因素使自己不得不从迷雾中走出来,那种所经历的心理震憾会如同闪电一样瞬间把他击毁。那位退休就病死的老印就是这样,他闲下来了,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人生,工作这个挡箭牌不见了,这种难以承受的压力把他杀死了。
# m7 _& S( P6 R t+ X. |8 `
& Y( H5 N6 E; ~& K; x8 E% ~ 还有人生病之后大彻大悟,不再生活在迷雾中,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f3 A5 ` A" _; v* @! M
% c! i6 o) F! _9 B
昨天我去看了 U of A 在市中心的博物馆举行的图片展:China through the lens of John Thomson (1868 到 1872),是一位英国摄影师在中国所拍摄的一组照片。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经历巨变的时代。1856年到1860年,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惨痛的国耻: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万名清军精锐骑兵在英法联军炮火下全部玉碎,咸丰帝仓惶出逃,英法联军大肆劫掠后火烧了圆明园。在恭亲王主持下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被迫开放口岸通商。这次失败更大的伤痛是心理上的,国人的信心遭受重创。清王朝如在迷雾中,完全没有预料到惨败。在这个图片展中,有恭亲王和一众满清大臣的照片,他们官威尚在,完全看不出十年前经历了那样的惊吓。也许他们又有了新的迷雾。这组照片拍摄后的四十年后,清王朝成了历史。* U! X- x6 q0 H# C* x5 ~2 {, d
' D# Z z! ~0 Y- y( R5 k3 M/ D 英文有个词叫 Rude awakening, 在睡梦中惊醒,就是这种感觉,通常是人手足无措,狼狈不堪,大难临头。% T1 |2 B; N* I7 k0 m+ V/ ^
' E, R3 |5 I/ m' t4 ^8 ~& a
所以,生活在迷雾中是种高风险的活动。一旦雾散云开,刺眼的阳光照进来,那就是革命,战争。; `6 T( u# B) _4 J9 g R( u
% O! g. s2 s8 e' c* y6 G- i 今天开车时碰到一对奇葩男女。女的大约有三十岁左右,丰韵犹存;男的是个残疾人,坐着轮椅。他们一上车就唇枪舌剑地斗起嘴来。这女的真像好莱坞明星,不仅说话流畅,还图文并茂,边说边哭,一肚子委屈,埋怨这男的拖累了她。我一看这阵势,明白了,这是把公交车当剧场了,跑这儿寻找观众减压来了。这俩人快下车时一再道歉。你觉得你们会怎么样?我觉得这两个人比我们中间的许多人都幸福。有话憋在心里生不了利息,可能生病,对谁都没好处,这迷雾会变成毒雾,秘密与谎言形成的毒雾,吸多了致癌。, k5 G+ r. L; C; _* }3 W; Q. L7 S$ w
* ` Y4 \$ t) o* @, s' b5 U. c, y 失眠,是老天爷告诉你,转变的时候到了。雾气蒙蒙,人要受不住了。我们不去驱散阴霾,有一天我们就会被迷雾吞噬。' a/ w0 l2 {( J2 }- m3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