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篆刻书画用章的全过程图解与介绍
/ J9 Z8 \0 Y% s4 j
8 x4 E: `/ n% v8 I, H0 Q 纯手工制作而成,外层为绢丝,颜色随机。【图说一方印章的篆刻过程】
9 T: h5 t- H* Y3 j- g/ U+ o6 a& h3 {' x+ |4 E" m
篆刻详解
; F1 ^7 v0 C8 w. a" N% B
% q0 C& v/ s. ?7 G4 \* `篆刻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 v5 B! Z; i3 H* I( h' F# X 经常会有初学篆刻的朋友询问需要配备哪些工具,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篆刻的工具实在不少,但并不是所有初学者都需要一次性全部配全,我们建议可以分阶段进行购买,如果是初学,您可以先买一些最基本的工具或材料,等学到了一定阶段再增加别的工具或者材料。为了让篆刻初学者有不走冤枉路,我们特别整理了这篇文章,以供初学者们参考。我们认为篆刻初学至少需要配备以下几种工具或材料。1 a! ?3 @* S+ H6 h) e; _3 ^8 D1 l/ n: d
2 m" E& G+ M/ c Z$ r) s7 ~ 一、练习石。初学篆刻,练习石必不可少,比较常见和实惠的练习石有青田石、萧山红、墨绿冻、广西冻石(备注:广西冻石硬度为1左右,质地较软,仅适合18岁以下学生使用)等。
; r# M5 V. i2 T n9 E& R8 m" \+ k书画:篆刻详解 - sbz8899 - 金石为开2 }/ g1 b) I( y8 Z" v/ j
# K% x$ m$ u- h( q. C7 N
二、篆刻刀6 _8 J4 O8 Q& q3 M8 N+ j& [: s1 w4 E! b
& I& A) }+ q$ o- o 初学篆刻,如果是中小学生,可以买价格最低廉的碳钢刀。如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强烈建议购买硬度更高的白钢刀或者钨钢刀。白钢刀一般硬度在6,钨钢刀(也称硬质合金刀)硬度7,这两种刀是最常见的篆刻刀。至于白钢刀好还是钨钢刀好,不能绝对化,白钢刀硬度低些,但韧性好一些,价格也低一些,而钨钢刀最硬,韧性也会略差一些,价格也比白钢刀略高一些。目前国内用得最多,质量最好的当属四川生产的永字牌刻刀了,永字牌刻刀主要以硬质合金刀为主,永字牌刻刀分好几个系列,有高级型、豪华型、豪华B型、超豪华型、纳米刻刀等几个品种,各系列刻刀的区别请见本坊另外一篇文章(>>点击这里)。( j& ^0 k* t, P* ?& z9 {: n
" F; w8 r% n. r, } w7 X/ S% Q; w7 U
书画:篆刻详解 - sbz8899 - 金石为开; E0 i/ z0 w$ z1 t3 p
6 B( t5 J1 @: @6 |, k) i" {
三、印泥
! q2 c; F9 i5 B" p1 o- s
. ?1 z+ o! l& m0 K c 印泥建议配备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打稿印泥(10元以下,如姜思序堂的朱颜印泥),一种是好一些的书画印泥(如姜思序堂的八宝、朱膘印泥等)。篆刻完成后先用普通印泥打出印花,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更改修饰,等全部修好以后再用上好的印泥打出来。这样可以节约印泥,延长印泥的使用寿命。对于自用书画印泥,可以分别购买袋装印泥和印缸,买回后自己搅拌调和。如果是送礼,则建议购买整装的印泥,显得大方美观。
2 S3 k. j7 |& }0 i) I书画:篆刻详解 - sbz8899 - 金石为开( U" W% I7 ]; {9 j
/ P) I# G7 j; u G/ V 四、印床。初学篆刻一定要配个印床来固定印石。如果没有印床,篆刻练习的时候既要握紧印石,还要把握好用刀力度,对于初学者会有一定难度。所以还是建议配一个印床。印床有高低档之分,初学只需购买最普通的实杂木印床就行,虽然做工普通些,但价格低,使用也方便。如果条件允许或者对品相要求较严,也可以考虑购买更高档的红木或金属印床;# D) [) G4 s- o6 b- B
书画:篆刻详解 - sbz8899 - 金石为开# ~$ I8 l8 q; [: e# w
: k. e& z* ?. [9 X4 G 五、砂纸或磨盘
8 y: G1 A3 P, s4 \+ e* q. e
! F4 N# v: b( N4 r3 P 初学,至少要配备号数不同的砂纸各几张,一般号数(粒度)越小,表面越粗,号数(粒度)越大,表面越精细。如1000号的砂纸就比600号的砂纸更精细。砂纸建议购买质量较好的德国勇士牌水磨砂纸,比传统的国产砂纸耐用。印坊新推出的一种网格的砂纸,抗阻塞,耐油耐水,双面循环使用,非常受欢迎。对于有志于长期学习篆刻的朋友,则建议再配备一个或两个金刚石磨盘。磨盘既可以用于磨印石,也可以研磨刻刀,使用寿命相当长。我手上有一个4年前淘的一个金刚石磨盘,到现在还在服役状态,相当给力,磨印面基本是靠它,如果是打磨印石,会先用它粗磨,然后再拿水磨砂纸精磨。
9 t2 }# E& M. o6 m
( u. ^- o: q. }3 ? 六、工具书和教材$ D- L G1 r. f j* `( e' }* O+ c. @
; w# t Q7 ~- I* t 初学篆刻,建议至少配一本篆刻入门书籍和篆刻字典,篆刻书籍推荐刘江的《篆刻技法》和吴颐人的《篆刻五十讲》,篆刻字典推荐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篆刻字典》或西泠印社出版的《篆刻常用字字典》,前者从名家的印中搜集字体,后者直接书写,各有千秋。当然网络上也有很多免费的篆刻资料,如篆刻导航网上有各类视频、字体查询工具,都是非常方便和实用的。
; R/ M( y8 d/ \0 Y2 ]7 x. R. G
# ?7 N, Q8 C- k- L! O+ S. x 七、笔墨纸. y9 y0 G% t2 P( t$ u
$ z* B2 k' _7 c* k4 S5 l G) T1 T9 }7 S 毛笔可以选用小楷毛笔,有弹性,好使就行。篆刻写稿用的墨建议用一得阁墨汁或者自己用墨条研磨出来的墨。写印稿建议用连史纸,金石印坊手工连史纸散页,幅面不大,使用方便。: K4 ~ N; i; J) y4 {7 r
3 D9 @7 v8 L; Q: w% i 八、其它杂件
" o8 h$ b) N `5 K! x1 {0 ?% i l0 n2 d: Q
小镜子(刻好后放到镜子前看一下效果),旧牙刷(刻好后刷去印面上的石粉)
# H. j7 Y" I7 z- }$ G2 s* J7 \. _8 i, y k# A5 \3 |
其它
6 z* Z% Q x% P: n( E) b" Z+ f2 q( V* T+ a
当您看完以上介绍,还有疑惑时,我们建议您直接购买金石印坊的工具套装。目前,印坊有三个套装供选,几个套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里面的商品及数量,价格越高的就越齐全。
$ ~: N9 W3 ^& v9 _) f/ [! x. V1 b2 X8 {8 Q
汉印的特点及临摹注意事项
( m a/ E/ |& {4 t% A7 x/ O, L+ O' g6 O) I5 o0 c% |( T- a
汉白文印的特点9 P* z6 D; [5 U7 b: V
. {' `3 a+ L0 Z( B" j3 `1、就整体章法布局而言,朱白空间基本均匀,章法稳定平衡,没有特别突兀的视觉感。比如四字印,四字各占地四分之一,每字所占空间相当,这种均衡的构图手法,是汉印最基本的章法构图样式。
- S g$ h/ H+ K R2 k; a- Z/ o4 i9 D6 G4 E* _: C# r
2、就单个文字而言,以方形为基,方中寓圆,内圆外方;就单个笔画而言,平直是其篆本特点,但平直太多,则显重复单调,产生僵硬、板滞的副作用,所以汉印中常常用少量的弧笔、斜笔线条,来化解这种局面,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 f0 [1 h4 X0 D* L$ u- M3 b: e% C
2 c- A) \4 a+ `3、印文笔画与笔画间的空隙大致相等。当然,这是基本的规律,在此前提下,笔画少的字,笔画空隙略大.笔画多的字,笔画空隙略小。这样,自然而然地在印面上就产生了一定的疏密关系。
, M' \$ f- N6 W3 f; a8 l& B' V4 _* M) \+ }; z
4、印文中笔画的转折处以方为主,但不是生硬的直角,而是或大或小,略带圆意,自然顺和。' Y8 b2 G* K- [0 `& E2 x2 @; N8 A
" k7 ~- {5 _' l5 N* t 汉白文印临摹要点
" `9 q' E: e( b _
# _; m5 p) E/ P1 @) V一、选印
T6 g! F" o* g, y6 F+ I4 ]
: t$ n& R- p$ B; L临草汉满白文要选其精品.尤其要选汉印中有古雅之气者。汉印本为工匠所制,水平相差较大,个别汉印,古则古矣,雅则未必,故要用心甄别。在选印的过程中,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8 ?; Z8 E6 ]1 Q: j# p1 v5 C3 F* C+ S% {
(1)起首临摹应选字数较少的汉印为范本,以两字或四字的印为宜,随着对印章整体把握能力的提高,可逐渐选多字印进行临攀。
/ T# G* R: P8 J! ]/ o+ H. C" {: y' x, b8 s# p1 i6 O
(2)应选择章法方正、线条质感强,笔画粗细均匀、字形端庄的白文印章.这类印典雅端庄、布局平正.不尚奇、不取巧。临习此类印章,既可帮助初学者识篆,很快掌握入印篆字的造型规律,又能在临习的过程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刀法的运用上。1 J. n) q1 k) X
" Y/ p2 x/ k; d2 l) `
(3)避免选择线条板滞、笔画模糊、残损过多、结构狂怪和字形乖张的印。
9 a+ E, |& m: C! a* c c4 ~$ o- ?" _# T! V" Z
(4)印面大小适宜。太大不易掌控全印,太小则不易运刀,以印面边长2.5CM左右的印章为宜。
$ I% r# j% r, n/ m" H* [, f; W* T$ n) w; y) a! W0 V2 P( k9 V k6 X
(5)先选临中粗笔画的印,其次粗笔画(满白文》、细笔画的印,最后临线条综合变化的印。 m7 P& f& V$ X
! C( c2 p% x3 x' s: Z7 H9 d二、摹写7 K1 y6 E$ A9 a9 \2 i
3 g. _! a) ~- [5 U8 p& b- Z% C
也称“渡稿”。以薄绵料纸覆于欲临幕的印蜕上,用浓墨依样在轮廓内描出印文摹写,也称渡稿,以薄绵料纸或拷贝纸覆于欲临摹的印蜕上,用浓墨依样在轮廓内描出印文(正文),待略干后,剪下,反扣于石面上,用干净小毛笔浸少许清水,在稿上轻轻湿润,再覆上几层生宣,覆盖于墨稿之上,左手固定,用右手拇指指甲或圆头的笔杆,往返压磨匀揉,轻揭印稿纸.印文即渡于印石之上。若石面笔画不够清楚,再用小毛笔描摹完善。
6 N1 {$ K4 [8 h
! W% W- E0 x5 y* k上面所谈渡稿法,是传统水印法,这种渡稿法比较稳妥,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字型过渡准确,缺点是习印者容易有懒惰思想,仪靠淮确的“搬移”,不动脑子,难以领会印章章法的妙处。在进入创作阶段后,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此弊.特别是在写意类篆刻的临摹、创作中比较实用。其一,磨好印面后,将设计好的印稿翻过来,或用小镜子反照印稿,用刁、毛笔直接依样钩草,将印文反写于印面上.其二,用刀角直接勾写法。以浓墨施于印面,待干透后,用刀尖在涂墨的石面上,按印稿反面的字形,照笔画勾出一线笔纹,然后用刀照印稿刊刻。这种方法易于锻炼印人的整体控制能力,同时,线条比较灵动,方介堪及当代许多印人入印都用此法,傅嘉仪先生也是如此,以刀为笔,勾画印稿直接上石。一如信手写篆,下刀果断,轻松自然,刻出的印线条沉着灵动,慷慨淋漓。此法渡稿初学者不可用,待熟练后方可试用,此法刻印,可免染上小家之气,当然这种用刀直接渡稿法.大多用于白文印,对于朱文印则不奏效,仍用前面所述之水印渡稿法为妥。: D0 s d; k/ i8 f% B1 U! @! ?
! j" w7 {8 _% F( d (一)磨平印面 新购的印石一般印面都不平整且周边涂有一层蜡,因此需要把所刻印面的蜡层磨去。五指执石,用力均匀,要有规律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每磨转几圈要转动一个方向,将印面在砂纸上徐徐磨来,砂纸印平铺在玻璃板上。如印面较粗糙,可先 用粗砂磨平(一般砂纸在100-200号),后用细沙磨平(一般砂纸2000-4000号)。
+ K% x+ I- K" |* o6 S. n: s- k# W$ z# ?5 t" }: ~' [
(二)打好印稿 一方印章石否美观,设计印稿非常重要。是篆刻的一个重要环节,犹如描绘建筑蓝图。印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篆刻的成败。故打稿前应反复琢磨文字的分行布局,文字的统一协调等,多打几个印稿,多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印文和内容贴切恰当的一方印稿来。
3 E/ X: X6 ~" b% P
' i( ~% H4 @7 p3 S: v1.临摹的印稿要体现原印的精神,用毛笔对照原印进行临摹,其大小不定,目的是为了熟悉与掌握所临印章的章法、字的结构以及笔法刀法的基本规律。5 F9 P! n& M+ \- r; ^, @* S5 [
: T! r5 f0 G- ?( z) l
2.创作的印稿要选合适的字和章法,一方优秀的篆刻作品,均离不开字法、章法、刀法及作者内在修养。当我们面对一方印的文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采用甲骨、金文还是小篆,凡此皆要根据印面文字的造型和文字内容而定。这种功夫要在长期实践中磨练才能悟出来。文字选好后就面临章法和安排。如果你选择的是甲骨,一方印章中的几个字要统一一体都为甲骨,个别字没有甲骨可以用小篆字体演变成甲骨字体,那么章法应以静穆朴茂为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平时要注意学习优秀作品,厚积薄发,这样用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2 ? C* {; ~& Y* T& |
9 a3 w" H$ w7 F I. k (三)印稿上石
7 N# T; v; g5 a8 U8 q. y% |+ e' t6 m) J, Z; X1 N
1.水印上石法。对初学者来说,水印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水印法在写印稿时用浓墨,最好是墨锭出的浓墨。石章保留磨后残留的一层极薄的粉末,使之有附着力。笔醮清水不可太多,微潮即可,整个操作过程要干净利落。具体步骤如下:
, X/ y3 h* q- R' _! M
! B1 z7 U% O) Z) j0 L. `3 U6 K(1)先取一块比印石稍大一些的宣纸覆盖到印石上,用手指将印面向四周轻压。" h" ]3 o. n9 C9 U: G) m5 p
(2)将临摹的印稿对光反置,或对镜倒置,在吸水印搞纸上依石章大小临摹该印,注意墨要浓一些。 6 u4 \" P+ s1 T/ \6 H3 }' W R8 q/ O
(3)修改成稿,放置一会,待墨干。 1 O0 H2 y1 G' Z0 h9 _# o# r
(4)将墨稿对准石章四角后,将四周余纸折下固定好,以防错位。用干净毛笔醮清水(水不必过多,微湿即可),润湿印稿纸,使纸与石相贴。
$ P- u7 O; I9 [0 }. Q2 \& Z(5)用生宣吸尽印稿上多余水分,直至纸与石紧密相附。
$ ]/ V+ I7 s" J( K2 a* \(6)用指甲或笔杆之类阮中带硬且较光滑的弧状物,反复压磨使墨迹反印到印面上去。
6 B% N1 [) P; Q' w5 A(7)轻揭稿纸,若某处不清晰,可依上述方法对照原印进行修补;; W: ~: b% L8 @9 h, r' e; T
(8)水印上石完成$ b E5 k( O1 K5 ~. h
! j2 E/ O5 W3 ~5 I9 W' }% ]' ` 2.临写法。临写法式将印稿翻转,依其背面显示出反字(若不清晰,可映照于阳光下或灯光下),然后照反文书写上石。或取小方镜,视镜中反字上石。临写法要注意把握印稿的章法和字的笔意,久用此法可锻炼眼、手和书写反字的能力,直至离开以上三种方法,就能得心应手写出反字来。
0 d9 }2 M- U" [* `+ U9 |* \! v) K" D) K% D) a$ _# J3 F" h! ?
(1)将所要临刻的印章用镜子看着进行反临。
6 x. |/ v( [- A# V% J(2)临写成稿完成0 }& s" K0 H& ?$ ^
. Y7 w& b( q4 m: t# N, [4 o; V
章法分布50例
7 c6 D. E2 ~' y
) {5 d' d) ]. I4 Y" L “虚”与“实”,是章法分类的总纲,纲举才能目张。邓散木在《篆刻学》中将章法分为14种,后又有人将章法分为25种,但在“虚实”这个准则下,14种乃至25种方法都只是谋求虚实效果的手段而已。这里所谈章法分布50例,每—种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在一方印章的构思布白中,可以由多种布局方法综合而成。- J% U: ?6 {5 z, o/ m8 V
3 Q' y& e9 v* j
1.满实法
/ f: k8 J5 }9 b& z7 h# a* Q/ P
; i% A2 p" }+ s8 j8 R4 q- v7 x. ` 满实法亦叫匀称法。如下图中“安北将军章”、“宜春禁丞”、“琅邪柏印章”、“梁清标印”四印,入印文字分布匀称,印面较满、较实,布白浑厚平正,字画之间距离较繁密,印之四角充实,黑白虚实虽有变化但没有大起大落。笔画少的印文,通过穿插、加叠或面积对比法,使少画字满而不虚。大多数字画是横平竖直,曲在直中求,圆在方中见。无论用冲刀、切刀,均以粗壮为宜。用满实布局刻就的印章,其特点庄重、朴实、大度,且稳如泰山,给人以端重浑穆的印象与美感。这类印作是汉印中的典范,富有传统性,初学篆刻可从这里临摹起步。
4 `8 @' K/ @ j. m) `1 l# F 为了使印章“满”而且“实”,必要时可采取一些附加手段。如白文印四周加一道白边,将印文作隔边、顶边处理,或在印中加“田”字格、“井”字格、“十”字格,使印章更加丰满充实。
: Q. {" R6 Z/ v7 m' Q% r 满实法印章,另有三点须加说明。(1)印文字画粗壮—致的前提下,要注意变化。字体结构简单、笔画少的字,线条可粗—些,字体结构烦琐、笔画多的字线条可稍细一些。这种变化以不影响谐调为宜。(2)印文平正端庄之中要有斜曲灵动的变化。满实法印章要避免平板和过于规矩,可用一些短斜、带曲的线条增加动感。(3)入印文字匀称、整齐之中,可辅以大小不同的变化。满实法印章大多是匀称等分的,但不能墨守成规,不知其变。入印文字面积对比法最适合文字繁简、疏密悬殊的印章设计。2 `1 n4 ?3 v' t
! t* o9 R) o$ w6 ~" R. n: R
2.满虚法
* r( a' c7 C: w; e6 I0 Z
2 u4 j5 C7 J1 K* \8 t0 p A 满虚法印章是指印面以稀、疏、虚为主,视觉效果空灵、简明、疏朗,如下图中“长金之玺”、“皮聚”、“蔡湫”、“心伯氏”四印,人印文字一般笔画较少,线条较细,布白空虚,字画之间距离相对较远、较大。对白文印而言,留红较多;对朱文印而言,留白较多。这类印章线条一般都以横平竖直的直线为主,圆线、曲线为辅,用刀可冲可切,以轻、浅为主,突出端庄、清秀、瘦劲的格调,多留一些遐想、回味的余地。这类印作先秦、战国已很多见,历代印人都有拓展。由于它简明扼要,线条变化含蓄,印面上没有过多的烦琐与过多的屈曲,因而最受初学者青睐。6 k7 U2 ~, h& x, T
满虚法刻就的印章,其边栏一般较粗壮厚实,主要是为了突出印面的“虚”,与印面形成虚实反差与对比。如果说满实印章是红霞满天或是白云万朵,一派环宇充实、天满意足,令人叹为观止的话,那么满虚印章则是万里蓝天、絮云几丝、天高气朗,一派海阔天空、清明净洁,令人七矿神怡、充满幻想的意境。
0 A& L' b1 [" g, f B! X2 r# k( v
3.上实下虚法( a" h: o, |: T1 b9 t& X
l: ` U+ \ C W/ I( j/ z% E
印章在虚实布白上,重心向上移,印文分布在印章的偏上方,形成上部紧密、满实,下部稀疏、空虚的效果,如图中“钱超白事”、“曹氏印信”、“节堂”、“种竹道人”、“芳华”五印。上实下虚式的印章能给人以舒适、庄严、飘逸之感。在设计这类印章时,主要有六种方法。第一,可以上部有印文,下部无印文,或是上部印文字画向下伸展、延续与下垂。第二,印章上部字画粗壮,而下部字画较细小。第三,印章上部字画紧密,可采用增繁、增曲叠等方法,使上部繁密;印章下部字画稀少,可采用减笔、少屈等方法,使下部印文空灵。第四,印章上部布字多,内容丰富,结体繁复,呈“实”;印章下部布字少,内容简少,呈“虚”。第五,印章上部文字厚重、清晰;下部文字稀薄、模糊、断续。第六,印章上部文字可大一些,就显“实”;下部文字可小一些,就显“虚”。 * P1 f( N+ X# d, |2 k( `; F
总而言之,为了使印章上实下虚,可以在印章上部采用增画、加叠、加密、加重等方法改变字形、字画的盘曲、挪让、宽窄来体现“实”;而在下部则采用减笔、减曲、删繁等方法来体现“虚”。这类印章在秦汉古玺中颇为多见,而明清众多的篆刻名家亦有许多上实下虚的艺术佳构。% X7 w: s# Q) n8 W
l, Q1 e1 Q# R) h
4.上虚下实法
. i! u v: V' s1 E
+ n, U5 r- t) }+ K 上虚下实之印章,从古到今不胜枚举,如下图中“大医司马”、“文帝行玺”、“五属啬”、“十年一觉”、“刚毅”五印。这类印章印文重心下移,下部印文紧密,字画繁多,结体密实;上部印文字画简少,结体疏朗,自然留空。上方字画较少,下方字画较多,.......(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社区www.cshnu.com观看全文)则利用印文字画多来表现“实”,利用印文字少来表现“虚”。上方印文小,字画线条细,采用缩短、减笔、无曲叠等方法来表现“虚”;下方印文比上方印文大,字画线条粗,则采用加曲、加叠、增笔等方法来表现“实”。此外,上虚下实的效果和刀法有密切的关系。在刻制印章上部线条时,吃刀浅、用力轻,字画之间留空多;在刻制下方线条时,吃刀深。
1 A( k# K$ z7 v* r7 T
% R& [, V& m3 Y. g+ x5.左实右虚法
) u' J5 h! O( ^* q/ _* E' U
6 v7 n+ p0 F7 _+ y 这类印章在古玺、汉印乃至近代印人的作品中十分多见。尤其是近代印人根据前人的经验,强化了左实右虚的反差和力度,使实处更实、虚处更虚。论理,左实右虚是艺术上的一种不平衡现象,重心偏左,视觉上会有一种倾斜感。然而篆刻艺术家通过刀法使点线质量提高、内涵丰富,实处显得不实,虚处显得不虚。两者在方寸之上和平共处,相辅相成。实际上实处无非是空隙少、字画多,虚处无非是空隙多、字画少,而印章的空隙恰好是给笔画的多少一个相反的补充。仔细观察这类印作可以发现,左方的实由于右方的空、虚鲜明的对照和映衬,显得更有韵律,充满雅致与魅力。下图中“王尊”、“吕黑”、“千人督印”等印作,均是利用字画多少来布局,多画字置于左方,少画字安在右方,营造出左实右虚的气势。有些印作右边只置一个字,把其余的字均置在左方。此外还利用减笔、线条细、字形缩小等方法来增添右边的“虚”感,利用增笔、加曲、加粗、扩大字形等方法来增添左方的“实”感。例如下图中“王丙之印”,若“王”和“丙”二字增叠加曲,那么就难以做到“右虚”了,若“之”字不曲屈加叠,那么就呈现不出“左实”。
* t) `9 F3 w [. X( E, o) F8 @0 g; l! L5 y! M3 x4 a9 O8 l
6.左虚右实法
8 J! l3 R2 \6 e: L( A7 Q4 r) y5 Q: m1 f2 d, i- q
这类印章在古玺、秦汉印中十分多见,近代印人亦十分喜欢用这种格局治印。如下图中“魏乙”一印,把字画少或点画比较简单的印文置于左边,这样左边布局显得疏而虚;把字画多或点画比较繁密的印文置于右边,这样右边布局就显得满实。再如“文竹门掌户”一印,属多字三行式排列,最后一行安置一个字或者安置简少的印文,来达到“虚”的效果。大凡先秦、两汉印章,章法都参差有致,诡异奇险。左虚右实形式的印章,左边虽然空地多,印文点画简单,极少曲叠,但刀法到位,线条浑朴,更富有特色;右边虽然空地少,印文点画紧密,但一点儿也没有做作的痕迹,十分自然妥帖。如下图中邓散木的“芦中人”印,印右只一个字,点画粗壮,“芦”字上半部增添了盘曲、穿插,显得非常密实;左面有两个字,但点画不多,且文字上移,“人”下大块留红,最大限度地强化了“虚”,强化了左右的对比与反差;而“人”字的一斜撇,又起到了飞动的效果,使全印皆活,惹人生爱。此外,使左边印文用刀轻、线条细、文字小一点儿,右边印文用刀重、线条粗、文字大一点儿等方法,也能改变印章的虚实关系。
, ^* b7 A6 t. f$ U2 u: p% n篆刻章法分布50例(全) - 千结堂主 - 千结堂主书画工作室
$ k( j5 K, x8 t, \
( { U9 d. V O& b7.虚角法! F/ c5 d& a$ ]. Y( S
1 ?* U$ [9 q. f6 O% o2 s
在以方形为主的印章艺术中,虚角法形式的印章非常多见。虚角可以在左上角、右上角,也可以在左下角或右下角。如右图中“汉匈奴呼卢訾尸逐”印系左上角虚,“殿中都尉”系右下角虚,“方除长印”系右上角虚,吴昌硕的“溪南老人”系左下角虚。 @( _' J9 |+ V
求得虚角效果的办法一般有:第一,欲虚的角落放置笔画少的文字;第二,欲虚的一角将文字点画刻得细一点儿,其他三角则刻粗一些,形成虚实反差;第三,虚角上的文字小一点儿,占地少、留空多,其他三角上的文字大一点儿,占地多、留空少;第四,虚角上不置文字,由上方文字的某些线条延伸下来;第五,虚角上的文字通过减笔、减曲、细柔、缩小等手段变虚,而其他三角上的文字用增笔、增曲、加繁加密、加重加粗等手段呈“实”。一方印章上,让一角空虚些,如同一幅画留一个通气处,章法上可起到一种调节作用,增强造型上的空间意识。这类印章绚丽多姿,趣味无穷。
* _$ V. Z. K8 E* t- t# M: q# C7 r
8.对角虚实法
6 X8 T; ~- x/ a4 A9 H8 k# M$ h z' k M- z8 s9 ]( F1 ?
在印章中,四方形的印章属多数,但也有不少是长形、圆形、异形印章。无论何种形状,相对而言,总有四个角,而它们的对角分别用虚实法来处理布白,则叫对角虚实法。从角度、部位看,它可以左上、右下呈“虚”,右上与左下呈“实”,如右图中“皇后之玺”;也可以左上、右下呈“实”,右上与左下呈“虚”,如“薛守”印。从文字来看,它不一定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的或五个字以上的多字印。为取得对角虚实效果,一般可将印文点画少的文字置于对角。汉印“宜土祭尊”中,“祭”字点画并不少,则采用减曲、少盘错、缩小文字、线条变细变短等办法,与“土”相对呈“虚”;而“宜”字通过增笔、增叠、加粗线条、增大文字等方法与“尊”字相对呈“实”。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印,尽管文字很多,但对角虚实鲜明强烈,充满波浪式的律动与节奏,一疏一密,对角呼应,说不尽的魅力令人目光不想离开。6 ^/ w+ \) L1 \, z4 B* D( I8 e: U# d
$ `/ c6 A0 G3 `$ {$ G& K( ^9.虚实相间法3 s3 s' j( h! m5 e3 a" K
( p. ?5 v* S0 r, B
虚实相间法一般专指五字以上的多字印。如下图中“乐浪太守掾王光之印”,“乐”字“实”,“浪”字“虚”,“太”字亦显“虚”,“掾”字呈“实”,“王”字呈“虚”,“光”字呈“实”,“之”字显“虚”,“印”字呈“实”。再如“元祜党人之后”一印,“元”、“人”、“之”三字点画少,呈“虚”;“祜”、“党”、“后”三字点画多而密,呈“实”。该印按“虚—实—实—虚—虚—实”的规律排列,“虚”构成了一个倒三角形,而“实”构成了一个正三角形。7 I# G7 x+ X$ K4 P
下图中赵之谦的“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一印,每个字点画主体部分上移,使字之上部显“实”;每字都将下方部位某些线条拉长,作悬针、长脚形状处理,疏而空灵,形成“虚”。这类印章文字虽多,但多而不满,疏密相间,气象万千。 : @8 K M. a2 L0 }, p: E
篆刻章法分布50例(全) - 千结堂主 - 千结堂主书画工作室
3 @$ e1 T0 O7 j' { Z) X- a% T) p( L2 l. k( u2 ?: N
10.周实中虚法0 g E. o1 n7 X Z8 |! t, M
9 E/ p. R% K6 ` M4 s5 a, r5 b" \( t 周实中虚的印章,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印文分布在四周,中间形成空虚状。如下图中“魏鸟丸率善佰长”一印,中间一字笔画少,无盘曲折叠,四周的印文笔画繁多,线条粗,且增叠加曲,周实中虚,对比强烈,最具典型性。而近代印家在营构周实中虚时更是匠心别具,做足了文章。如下图中邓散木的“见素抱朴”一印,中间不仅留有空地,且中间部位的点画线条都有意刻轻、刻细,而周边印文的点画线条厚重、粗壮,着意营造了周实中虚的效果。清朱岷的“烟云供养”一印,与邓散木的“见素抱朴”印异曲同工,朱氏此印比邓氏印更逼边,中间留出的空地更多,因而“周”更“实”,“中”更“虚”。
/ X1 t% g$ q: N, `/ q; ?/ n 周实中虚式的印章,仿佛高山丛林,环抱着一泓清泉碧池,新鲜、丰富而又有诗意。这类印章大部分是多字印,但也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关键在于互相揖让,巧妙布白,最大限度地又恰到好处地演绎“周实中虚”的韵味与艺术特点,让读者有更多的回味。
7 ?3 o: S \6 A3 K* [2 H' ^' S4 m: N% K7 ~0 A9 q
永字牌各系列篆刻刀对比
9 C8 D. |% o |9 v8 |" N* @/ Q 永字牌篆刻刀凭借其精细的做工及良好的质量一直受到国内篆刻爱好者的喜爱,但永字牌篆刻刀品种多样,款式繁多,且每个系列款式及包装都有所不同,很多篆刻初学者会分不清楚,不知道几种系统的刻刀到底有什么区别,金石印坊特别对永字牌各人系列的篆刻刀做了一次系统的对比,以供篆刻爱好者们参考。其次是刻刀本身,刀杆的颜色和形状,所缠皮条颜色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详见图片所示。
1 C& ?1 s5 P0 e4 a/ p& l0 K' r. g' `0 p: Y
如何选择篆刻刀? |$ ^+ m( w. _" b
1 }7 q1 v, p& [- H8 c
钨钢刀钝了到底还能不能用?硬质合金刀崩了一个口怎么办?篆刻刀应该怎么磨?用什么工具磨比较好?这是很多篆刻初学者的疑惑,我们特别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希望对篆刻爱好者有所帮助。
: {3 _; d$ J! s J3 s8 k
4 U) }* l$ O4 S: [3 q(1)钨钢刀和硬质合金刀有什么区别?碳钢刀好用吗?: s5 ^' C9 ?! L4 G
4 ?" ?! |, |, A2 K. ?( _1 }; W
答:硬质合金刀俗称钨钢刀,两种名称指的是同一种刀。碳钢刀是比较普通的一种篆刻刀,硬度较低,一般适合学生使用,有一定的基础还是建议用白钢刀或者钨钢刀。- L" M0 q2 D$ m' [4 Z
5 R5 t, }; _2 q# n2 X7 V(2)钨钢刀钝了到底能不能磨?
# s; d2 t/ b C& `0 n! G) ~ C& e, H+ z6 k1 r+ U5 p
答:可以。不管是钨钢刀还是白钢刀,钝了都是可以重新修磨的。只是磨的工具一般不用普通的油石,而是建议用硬度更高的金刚石磨盘。用金刚石磨盘磨篆刻刀,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重新磨好一把刀。一般来说修磨篆刻刀有一定的技巧,为了保证刀锋的平正,一般磨的方向是与篆刻刀的方向相同,往前或往后进行平磨,如果采用左右的方向进行修磨,则容易使刀锋产生一边厚一边薄的情况,影响使用。
9 q7 e, ?; Z" _: _, Y) ?& H
2 C! }; ~ k) |' `4 V! `$ K7 Z(3)一般用多久需要磨一次刀?, S( d. t; j' Z" r9 A; s7 U: H
$ ]) T$ R" v* z
答:不一定,要看篆刻刀使用的频繁度,一般感觉比较钝了,影响到篆刻,则可以考虑进行修磨,当然,对于习惯使用钝刀的朋友则别当别论了。, T) x2 a" |; q7 R0 \! m; ~
$ A! j0 X6 y& H! k7 F(4)是钨钢刀好还是白钢刀好?
- k9 A. v) C4 u5 L
# e& T, t+ I9 A# i/ P. \. ]/ a答:任何一种刀具都有其优缺点,钨钢刀(硬质合金刀)硬度为7,硬度高,很锋利,但韧性没有白钢的好,比如刀不小心掉在水泥地上了,刀头直接与水泥地撞碰的,可能会使刀头出现小块崩口(这种情况下要用金刚石磨盘进行修磨才能恢复使用),白钢刀硬度为6,硬度略低一些,但韧性较好,假如掉到水泥地上,一般不会崩口,而会碰钝卷曲,也需要再修磨一下才能使用。
6 f: Q8 K+ n% G+ Z/ s( `) h+ _3 i1 _: Z" H
(5)有没有手工刻玉的篆刻刀?
- m, l' I9 J8 Z. ~9 T' h1 X; d& X' q5 @3 F1 w& P1 ~. d
答案:目前还没有,一般玉的硬度高于6,手工篆刻刀是很难刻动的,除非是慢慢的凿出,但非常伤刀。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度,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度,和田玉为6-6.5,玛瑙为7。目前市面上能刻硬质材料的一般是用电动的雕刻机或喷砂工艺完成。
1 \, D( h/ n( w- w1 @, h0 a* s" A& U, S
(6)篆刻刀应该怎么保养?" r6 w" g! z: h9 K- k* v" M
: g3 J. b+ g" J4 b1、篆刻刀只宜刻制石章(青田、寿山、昌化、巴林)有机玻璃等印材,切勿用于玉、瓷、水晶等坚硬材质。2 w. B# K* N+ w/ K. F
2、刻制时切勿用榔头等敲击尾部,以防止断裂。
# b! l9 E3 f, l 3、应防止摔于水泥、瓷砖地板等硬质地面损伤刃口。
* d" l3 N8 }2 c# E! O 4、如果刀刃损伤,建议更换新品或使用金刚石磨盘进行修磨。' K3 o5 M2 Z9 Y! b7 Q
. ?# {1 n; b" E+ m) K
为了保证刀锋的平正,一般磨的方向是与篆刻刀的方向相同,往前或往后进行平磨。
4 p7 V/ S6 ]2 G( g5 }
) t7 n, y: t4 p7 r2 L8 r! {0 ` 印稿上石方法讲解
6 N: z4 J9 \% M- S: w6 s6 `: s8 r% [1 T
印稿上石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反写法,另外一种是水印上石法;
* t: j. G3 m4 _8 @) I4 b, i% i7 {5 b3 \
反写法。反写法是指将印稿翻转,依其背面显示出反字(若不清晰,可映照于阳光下或灯光下),然后照反文书写上石。或取小方镜,视镜中反字上石。反写法要注意把握印稿的章法和字的笔意,久用此法可锻炼眼、手和书写反字的能力,直至离开以上三种方法,就能得心应手写出反字来。
' P+ k1 t: K1 \+ T* l+ i 水印上石法。对初学者来说,水印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水印法在写印稿时用浓墨,最好是墨锭出的浓墨。石章保留磨后残留的一层极薄的粉末,使之有附着力。笔醮清水不可太多,微潮即可,整个操作过程要干净利落。+ u# j" A3 z7 X
习惯水印上石的朋友发现,遇到深颜色的石料,水印上石有点头疼,因为上稿后字迹很不清楚,而边款墨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在印面均匀涂上边款墨,待印面干后,再印稿上石,均匀按压,则印出来的墨迹非常清楚。
9 B! C+ y" b7 F' h, N2 s4 T- X2 i4 |书画:篆刻详解 - sbz8899 - 金石为开 水印上石视频演示(复制下方地址到地址栏打开)/ R" K0 }1 P2 x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A0ODQ3Njcy/v.swf# P9 j+ z% K" \
3 k' k) L' T8 R! ~7 z1 m* z 使用边款墨进行水印上石效果展示
5 w% |! m- }* ^. J2 M/ @) ]. s% c4 w3 \7 ]! k& \+ U7 M* j
日式网格砂纸使用方法介绍
+ w' J! ?1 L0 w4 g+ |& o7 j1 H1 e# O0 s% x) O6 W8 f: W$ X6 p
日式网格砂纸是指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研磨砂纸,此种砂纸为网状结构,具有超强的搞阻塞效果,干湿两用,研磨效果和使用寿命是普通砂纸的3-5倍,所以开发出来后一直受到日本篆刻印人的喜爱。
3 I: d& \6 l4 N$ K' E+ b1 T) c" S, _2 x z
网格砂纸研磨印石之技巧和注意事项
+ z( }- Q7 k* P( R5 f# m# c
! _4 y" Z3 R/ z7 u(1)研磨印石印面或表面请遵循先粗后细的顺序,即先粗磨后精磨,如60#→150#→240#→320#;
- o7 ~$ B) [) I' U( v- t& \! v+ a6 }. l# n8 O# c% X
(2)研磨印石前先在砂纸下方垫一块厚玻璃,以保证印面研磨后的平整;
2 H0 E. D% {6 {' T) Y' ?! |4 `! E( G! U; r9 ^7 b
(3)研磨印面时,为了使印面与印身垂直和印石的方正,请务必阶段性的变换印石的方向,如磨前面两圈时,兽钮朝西,磨下两圈时,兽钮朝北,而后朝东,再朝南……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保持印石的方正,避免某一个方向持续用力导致印石变斜的情况。
4 q, }: g4 z# v# U2 F: G2 X$ I& W2 g( |6 B3 E
(4)研磨印石时,即可用干磨,也可以加水湿磨,湿磨完成后,请将砂纸表面的水沥干并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如此可以延长砂纸的使用寿命。
& I9 f/ J3 j f0 {% w1 R
8 j4 c- _9 p0 e! Y* I$ b; g: F 研磨前在砂纸底部垫一块厚玻璃( Q q% z- q4 Y3 @
8 r8 v: \- m+ z0 H# t 研磨印面时,为了使印面与印身垂直和印石的方正,请务必阶段性的变换印石的方向,如磨前面两圈时,兽钮朝西,磨下两圈时,兽钮朝北,而后朝东,再朝南……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保持印石的方正,避免某一个方向持续用力导致印石变斜的情况。
6 D8 J7 A( V6 C$ ~9 t8 d) Z$ ~/ z1 b 此款砂纸搞阻塞效果非常好,印石磨完后可以清楚的看见石粉均落在了玻璃上,而不会淤积在砂纸表面,影响二次使用。. `4 m, E- e+ v' c7 ?2 j
/ p4 g3 P1 b5 V6 o) h0 S 印石抛光上蜡的步骤(图解)6 ~! O9 B2 T$ j$ d& w: T
& ^5 r1 h3 p% g) Q准备好要抛光打磨用的工具和材料,具体如下:! H* j2 q2 p3 r; X$ m
—热风枪或大功率电吹风1支;
1 l" ]9 N; ?& J' ~; t6 q' x—500粒度金刚石磨盘1个;
* [& n; s8 ^% N$ X# v+ y, _—800粒度、1500粒度、2000粒度、3000粒度进口水砂纸各1张; y5 d. I1 W* V) K
—未经打磨的印石1枚;
) p* f" |# L5 T—优质天然蜂蜡1块;
u$ |8 T! d) e7 U8 y—小刷子或干净毛笔1支;
' X: d% m. a/ ~; Q8 c—绸布一块;& E7 h; D6 H/ B* H& R
o: N) L& n% V: x. g9 ]$ T) _
未经打磨的印石,表面有切割过的痕迹,棱角比较突出,手模上去有粗糙感;
& }( r6 Z5 M: L/ @4 k$ \! T5 c* ]8 d7 C2 J' z
将金刚石磨盘浇湿后摆放在平整的桌面或玻璃上,持印石在磨盘上来回平磨;0 A' X; @9 {3 ~3 j1 I
% {4 \) q' `: Y2 f
经过500粒度磨盘粗磨过的印石已经平滑了许多,但表面仍有一些丝痕,还需进一步精磨;& ?2 X4 l+ z$ v3 z. [
0 R0 t& J* |' f9 c/ r+ @4 J
将800粒度水砂纸浇湿后,平放在玻璃上,持印石在砂纸上来回平磨;然后依次再用1500粒度、2000粒度、3000粒度的水砂纸进行平磨,方法同上。对于随形石料或者圆形石料,因为表面非平面,所以可以一手持印石,一手持砂纸在石面上来回蹭磨;对于镂空雕刻的印石,可以用牙签粘上砂纸塞到镂空的地方进行水磨。注意:水磨砂纸宜在水中使用,或加水使用,不能干磨!" j2 _- K4 b0 S0 b
8 O9 m# s& d+ {4 t8 N- S0 c; g, @
经过3000粒度水砂纸,精磨过的印石,已经非常光滑了,看不出丝痕了;
3 v7 _8 Y- W1 p% G3 v
+ o3 ^% V* n# a+ W 轮到热风枪上场了,先把印石放在平面上,接上热风枪电源,将热风枪头对着印石的表面来回加热,不要对着一个面拼命加热,应该翻滚石头,或移动热风枪,对不同表面进行均匀加热,石头受热均匀,就不易产生裂纹,一直加热到腊抹上去刚好能溶化,就是合适的温度,这时候就可以热风枪头离远一些,保持温度即可。
( g t5 H& ]- }) h5 X' y5 q3 R
[) g, I4 V; o 持蜂蜡块,在加热后的印石表面涂抹,然后再用拿小刷子或毛笔,在表面轻轻涂刷,保持石面上蜡迹均匀;( g! D! f2 D* q5 u) c1 w9 z* @
- h4 Q, e2 j; g% L# i0 U9 c
等石头温度降低后,用丝绸或棉布擦拭,要各个角度均匀擦拭,去掉多余的腊,就能见到效果了。: T1 u- n$ b/ z
! m5 b& f$ n4 \' H0 y9 N 绸布擦拭后,石头表面就变得平滑光亮,拿在手上十分滑顺,石头内部的纹理也显现出来,与未经打磨时的样子判若两石。印石打磨上蜡虽然程序有点小复杂,但看到自己辛苦打磨后的作品,相信您一定会很有成就感。赶快试试吧!!( Q) o) g9 ^- [3 u3 y) Q; K7 m' z8 N
" r' R4 B; }5 a! L9 E6 F+ @ 书画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 }3 i. D* T4 x& F/ ^- r3 @# L# d. S; I2 O7 H3 s" L9 y, O
印泥搅拌方法。印泥主要由硃砂、艾草、印油组成,硃砂质量较油为重,放置一段时间不用就容易出油,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搅拌,以维持最佳品质。 只要用印筋同方向缓缓搅匀,就可以恢复印泥原有的柔软度与圆润色彩。5 J: C, g) o3 A9 m s% r9 y
天气寒冷时,印泥容易变干,柔软度不够,所以在使用印泥前,建议在太阳底下晒10分钟左右。当没有太阳时,可以用热风枪或家用的电吹风在印泥四周时行加热,温度上升,印泥自然会变得柔软一些,使用起来效果会更理想一些。0 D3 d0 V& `5 S7 a N5 G
2 L6 E/ l+ }1 [% x& `$ |) J$ F 新印泥搅拌方法(复制下方网址到地址栏打开)8 u, k: ^! j4 ]% e
; T( [, w( K* G7 A& v! X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k5Nzg2MjM2/v.swf4 Q) c6 M& G8 w7 \0 y! n+ l- i
1 }/ r' Y' G2 a2 ], E
书画印泥的使用与保养1 N' y. D& f% D& L- R* j' n0 ^
& t" ]* G0 Z& G) }% |9 h4 j
入缸。盛装于细瓷、玛瑙、玉等不吸油的带盖印泥盒内(亦称印泥缸)。金属的盒子不可用,因为会与朱砂产生缓慢的化合反应,导致颜色改变。( ]2 [2 B) G3 F) [1 e# _
C: }2 o/ D$ C, R0 E
调堆。使用前,用印筋(一端或两端为扁平状的专用搅拌棒,可用类似物品替代)将置于印泥盒内的印泥上下翻动,以使泥体均匀,然后由底挑拨起一侧朝对角方向拨压入泥团,注意边挑边压,不要挑断或挑起过高,同时顺势沿同一方向环转搓压整个印泥团。转动印泥盒另换挑拨位置,按相同方向反复多次,直至印泥堆成顶部为球状。调堆的目的是均化印泥的组成,并使艾绒基本成同向排列,避免使用过程中艾绒被拉出而影响钤印效果。亦使印泥身量增厚,内部产生一定的应力,回弹良好。调好后最好静置数日使用,以便调制时卷入的空气自然排出,泥体更为密实光润。
S- ^4 `! N$ x, c
' w% z) z) q x3 u- b 上朱。印章在蘸取印泥时,不可直接戳入,须一手持稳印泥盒,一手持章使印面一侧触打堆好的印泥顶上圆光处,轻触即离,边打边转动印章,使印章先四边,后中间的顺序均匀布满印泥,宁可多次轻打,不可求快重手。在印面平整时,上朱厚薄直接决定印迹效果,应根据需要先行试钤,以积经验。新制印章,务必除尽石屑,以免落入印泥。如印泥新堆未定被成束拉出,应将泥头团压后再继续进行。
+ G$ c& |! J; \5 u' b5 n0 ?/ V
4 ]# X! ]& w; Y" h0 V- c 养泥。常温下密闭保存。不可裸置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应经常进翻动以使印泥内部组织均匀。如使用频繁,泥质干涩,可加专用印泥油、朱砂以助复原。7 U; z8 h* G8 Z, O. G. S
5 d/ g1 A; y5 d6 A, u6 Y* V 钤印的方法
& A, t2 ?9 v C& q2 y0 {9 Q1 E6 \& O! X) \& S% X( \9 S/ s
方式一:将印章果断放置在纸上(或绢、布),用手在印章顶部用力下压,使印面受力均匀,然后迅速轻拿开印章。白文印宜厚垫,朱文印宜薄垫,最好使用印规,以便有露白时进行迭印。' s& x0 d. v! ?% ?* w* B1 @' }
& p* R8 G7 M4 r i) l1 ^* K* q 方式二:上朱后将印章印面朝上放置,覆纸于上,用指甲、印泥盒盖等在纸背匀力勒压,然后揭取印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方式三:用拓包或手指薄蘸印泥渡于印面,均匀后落纸。无论何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7 ~9 \% J3 k1 L. y! q
/ O0 N/ Q' A& Y0 }2 e8 U4 ]0 d
缅茄印材常见问题解答; h2 d( R2 M6 t$ R# D5 T9 ?
3 Y" y J# k, ^7 ?0 b
问:缅茄刀感怎么样?用什么刀能刻?# f7 D. \- q' ` A2 P
0 C+ P7 n! C( i6 w0 z- y
答:缅茄的刀感近似牛角,普通的篆刻刀都能刻动。但与石材不同的是,刻缅茄印时不宜直冲,因为它没有石材那样的崩感,用刀一般以削刀或斜刀为主,只要用刀技法得当,刻出来的印一样可以达到很好的金石味。1 v: f% ~' G! h6 `; H
2 Z9 Q( {( F% o, d9 H# |7 _0 B问:缅茄买回来需要再磨一下吗?怎么磨比较好?需要用什么工具?( L m, |* I* p& s U- ~0 O
% a) T$ D- r% ?
答:缅茄出厂时印面处只进行了简单的切割,并未细磨,所以您买回缅茄后需要用砂纸或磨盘将印面打磨平整,便于篆刻。缅茄印章用金刚石磨盘就水研磨效果是最佳的。使用前先将磨盘洒上清水,然后持缅茄在上面来回研磨,很快就能将印面磨平。" H5 s) C2 c9 F) ^! O) {2 @
4 ^. Z- H3 F0 I& _问:缅茄印章作为礼品有什么特别之处?
' o$ H- |% Z e- G, i+ m" r$ |/ V( s' _+ B3 F9 }
答:据讲,缅茄可驱魔避邪,镇宅护身,给主人带来幸运的力量和长命富贵,历来为收藏家所珍爱。缅茄所治的印章,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破损,不仅既有艺术性,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U6 \- ~7 O/ o3 F5 l9 Y2 ^7 I2 x+ m) J
链接:http://yjm73596.blog.163.com/blo ... mp;isappinstalled=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