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15|回复: 7

有必要在国内买个2手笔记本电脑吗?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9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现手头无笔记本电脑,考虑到加拿大后要上网,有必要在国内买个2手吗?IBM R50 迅驰1.5 九成新才买 RMB350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9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买个新的?
# j5 x1 D8 a6 q% K1 f0 Z国内2手,实在不敢保证,除非有专业人士把关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9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这里新的很便宜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2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如果质量能保证,买个过来也无妨。刚来的时候买东西不方便,也不熟悉市场,带一个电脑来比较好。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IBM的机器很少。
鲜花(31)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7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不太懂电脑的人,还是在国内配一个电脑去更好哦?!& F8 ]  n( W7 i# k4 C
+ T9 P. d  o/ P5 w
搬个台式电脑去就更便宜哦。显示屏是可以不带的。机箱要能接110V才行。
7 p7 o( }' w) o! f& r9 l带个手提就贵一点哦!+ I+ {% N8 d! s

" r' n" N) x& V6 b3 V; i9 Z在中国安装好所有软件到国外就没那么麻烦了。& E: Z7 |& K' K( R
+ ^4 i8 Y2 W9 Z1 {+ B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上述观点?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5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高庙 于 2006-11-29 00:14 发表
; g' n) N% `) k+ V现手头无笔记本电脑,考虑到加拿大后要上网,有必要在国内买个2手吗?IBM R50 迅驰1.5 九成新才买 RMB3500.
% L! Y: U3 u. k
$ [7 s" G+ S5 D
晕了。。。5 w$ E, H, D* H, D7 q( {  N( E. ]' H* U
3500RMB合500刀啊。最便宜的新手提不过500多而已。/ {& ]3 z& T' N3 a
看上眼的,大概在700-900间就已经很不错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5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y64 于 2006-12-7 00:03 发表
& k  T" p  U; t是不是不太懂电脑的人,还是在国内配一个电脑去更好哦?!1 z$ n( a9 p( @* B+ J6 ]& V0 d

' ~  d1 E% N+ l0 p. }搬个台式电脑去就更便宜哦。显示屏是可以不带的。机箱要能接110V才行。% ^3 c9 I7 D, g- O0 W  N4 h/ r
带个手提就贵一点哦!& X% x5 u* F+ u; @& q+ q) t
9 C) P3 K* U) m  }6 G( ^
在中国安装好所有软件到国外就没那么麻烦了。
0 U0 O7 _5 s0 i1 e. ~8 C
" ~, V9 s9 Y7 e' s ...
: o/ w# [/ J" N6 z  N8 k% q% Y/ Q
3 s. a6 L' o$ C: H. {
1 带新手提电脑来要加税,你有正式发票证明6个月前购的好象不加税。
8 w. d! s$ [3 j2 {2 如有计划装台式机,不要带显示器、机箱和电源,其它散件可带来,税的问题见1。6 Z. L% H! H% k5 ~" f
3 机箱和电源到computer express或A-copmuter再买吧,配110V的电源。; A# N  `5 P% O$ O
4 软件建议不要来加买,在国内装在硬盘里再带过来,原因?不用解释了。
+ k7 C1 K+ S! E$ E: p7 m2 L
( y5 `( V/ m4 B[ 本帖最后由 dage 于 2007-1-5 04:5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5 01:58 , Processed in 0.0983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