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7)  鸡蛋( 0)
|
主题:发出邀请、接受邀请、拒绝邀请/ V. v4 L) U" T
讲师:Gail Doane (华人社区服务中心LINC 老师)$ i: o Q1 s8 r- |% ^5 K3 c
( b' T6 `' L( P3 }" \! E讲座内容摘要:
- t$ {$ ^8 [5 e0 x, j6 L5 ?个人邀请:新房入伙、结婚庆典、生日、婴儿满月、结婚周年庆祝等。 l% P8 B0 q$ o% ] `
商务邀请:会议、培训、讲座、开放日、开业等。 N, {2 ?* T- ?$ U5 L$ o& w0 W; |
邀请分正式和非正式,有书面也有口头邀请。
9 S8 q3 N! e* o, I& c2 n, g) _+ j接到邀请,可以致电询问相关事宜,如需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带些什么东西或食物等。2 ]6 P+ f8 L+ s9 H2 ?5 h2 _
如果接受邀请,要回复邀请你的人确认你接受邀请。7 Q. B6 B* e4 `3 u/ n8 c) W
接受邀请后,要在自己的日历上备注,以提醒自己。
& @& c5 i# G( g5 `如果不想去或者没有时间去的时候,要拒绝别人的邀请,不能模棱两可地说“Maybe”。
5 V9 d, V* G6 C解释自己不能去的原因,并为自己不能接收别人的邀请表示歉意,尽管你不能去,也别忘了感谢别人的邀请。更礼貌周到点,还可以说“Let’s get together soon.” “Let’s do it another time.”# D/ V, z0 w8 w8 U5 c
当你觉得很忧郁,不知道是否要去,可以感谢别人的邀请,并告诉对方可不可以迟一天回复,这样你就有多一点的时间来考虑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要去。这比先答应然后不去要礼貌的多。
) V! Z4 D1 T. d E9 d; {接受邀请去了回来之后,别忘了打电话、发邮件对别人的招待再次表示感谢,这可真叫礼多人不怪。: ~! B5 U9 w# ?# A1 X
这次比较好玩的是老师做了很多卡片,让同学们选不同的场景来设计邀请,自己编对话。
. I y3 o9 ^9 r1 L" j
0 w9 c6 y2 Q+ u. E9 r) W% m/ p( \. `[ 本帖最后由 又见炊烟 于 2006-10-29 19:2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