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005)  鸡蛋( 11)
|
这本来是我几年前准备发在加国无忧上的一个帖子,当时担心有的朋友看了心里不舒服,就没有发。前些日子有老同学从国内来,问我来了加拿大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我忽然想起了这篇小文章,就去硬盘上找,但是已经找不到了。 ' q1 T' O/ C, y9 H9 l K
' h/ j; ]3 P$ q2 m F9 h4 V# C$ N5 T! \- ^51.CA 加国无忧
( w; o& q" J" u0 r% C E; V' F% }" J r' E- O
/ X0 d. Q' B5 P' b3 y# n4 W8 y没关系,基本印象还在,基本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就凭印象重新写出来,算是原文的瘦身版吧。
8 k! d9 S! Z% }# @
. y: y7 i' i, ^&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东西就是基于大面上的情况就事论事,所举的例子也是综合了我听到看到的很多人的情况,不是针对谁谁,也不想贬低谁谁。本来嘛,做什么事儿都会有得有失,我们移民加拿大,也不必装作掉在蜜罐里,过着什么了不起的日子。 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7 G9 D$ u& B: m* h1 v( @2 X) [1 O$ y$ E* v6 D- C
我所写的情况,主要说的是与我类似的,移民过来十年左右的技术移民。最近几年才过来的朋友,或者腰缠十万贯的投资移民,情况完全不同,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5 u* K/ N1 x4 @; z( m1 V6 Q9 F# A9 P5 W" B
无忧资讯$ X4 V; U* L2 ?% _0 p3 F* V- y
' Q6 I2 h+ Q, m2 O d2 O$ n3 V1 x) k. J/ Q, J# X7 J( ^- Q( |
是的,我们享受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享受了清甜的空气,放心的食物,享受了下班后自然而然的回归家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但是我们失去了什么呢,首先在经济上,我们失去了国内发展最快的十年。 无忧 资讯 info.51.CA
6 G4 S9 ]& [* ]" G) p& ?: V7 `$ m+ s8 L$ J5 v* B9 r) r
移民加拿大第一痛:徒劳无功 51.CA
. P d* W1 n0 ^" V4 k3 @% x# K( K6 H* |, [6 {
跟在多伦多的很多朋友聊起国内,许多人还保持了相当程度的优越感,总觉得国内这也不行,那也跟不上。每当这时候,我都免不了在心里微微一叹:你们还生活在90年代。我因为职业的方便,回国比较频繁,呆的时间也比较长。深切感受到祖国这十年发展之迅猛,早已今非昔比了。 51.CA 9 z. \/ \; L; p2 V: ^/ |
) H' y3 J- @8 f' K( h5 S: _
我们来了十年,凭着华人一贯的勤奋打拼,条件都比刚登陆的时候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是相对国内的朋友,我们不是变富有了,而是更穷了。 info.51.ca 无忧资讯
, t3 n: j4 \. G; N9 f8 V# B, W, E8 }+ }* M- k
一位朋友为了给亲人看病方便,九几年在北京二环附近买了一套小房,当时花了几十万。来了多伦多后起早贪黑,打两份工,一年多后买了第一辆COROLLA,当时那兴奋与骄傲的表情,我到今天都记忆犹新。后来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年薪大概有七八万吧。可是他北京的房子值多少钱了呢?每月的房租收入,都超过了他在多伦多的税后工资所得。他自己有时也说,如果不出来,攒钱再买一套房,现在即使什么也不干,生活也比如今富裕的多。
* L3 w- L9 \ l6 e! a B5 w1 x- e' v2 Z, o1 l* X1 e3 r& U
于此相反的例子,我认识的一对夫妻,广州人,2000年来加,卖掉他们在广州市区的两套房改房,所得的钱来了之后买房,不够付首付。又打拼了两年,才在万锦买下自己心怡的房子。13年回国,回来后跟我谈起,不无失落的说,他们广州的房子如果当年没卖,到现在的差价,比他们这些年在多伦多挣得所有钱还多。这十年他们等于是白忙了,徒劳无功。
8 H- ^% R! _+ p! F! G3 y: Z+ [
1 I, I5 }2 Y) B- y- o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_- y9 h" f1 w7 @
7 M$ s, T" Z$ o0 n: ^不光是买房子的,国内的朋友做设计师的,精算师的,律师的,当官的,或领着几十人的部门,或开着几千万的公司,一点不稀罕。相比之下我们在多伦多干的这点儿事儿,真是小打小闹,微不足道,还有什么好牛掰的? 加国 无忧 51.CA " y" m) O( S- m7 k4 L% g; q
& {' U2 Y% V" R* o. p1 x
我们华人新移民,就跟广场协议之后的日本帝国主义一样,经历了失去的十年。
- V/ R! g) S0 i4 E' e K; N4 {2 w( X* p5 N
info.51.ca 无忧资讯" ?4 u C: u# v2 D: [2 |6 M
7 N$ V, D7 Z; @0 X N4 N4 U: W1 [0 O说到这里给大家讲个笑话。我一个哥们,武汉大学毕业,长得一边人才,九几年留学到美国,得了个MBA,后因身份不好解决,来多伦多工作。此公英语十分流利,发音十分漂亮,简直跟CBC的播音员有一拼,让我一直羡慕嫉妒恨。他出来后十年没有回去过,说起国内一直嗤之以鼻:CHINA,GARBAGE!有一次我亲耳听到他跟一帮子老外说:中国国内的电视台,没别的节目,一天到晚都在播太极拳。
1 e5 k( V7 {0 z& l+ q& \
7 @. O4 h" Y9 d. C9 \: @0 i终于,05年准备衣锦还乡。第一站先到上海。可以想见这人一副牛皮哄哄的熊样,在上海是多么不受人待见。一下飞机就要请全体老同学吃饭,结果被某些不厚道的家伙带到了某宰人处,一顿饭下来,一买单这哥们直接傻眼了,自己带回去的以为包打天下的钱,不够副账单。 无忧资讯 , L3 U# Y8 ?, j: V
- W9 L$ l& T7 h9 b/ \$ s当然,此公回了武汉后还闹了别的笑话,我们就不提了。总之回来后就老实了,再不说CHINA,GARBAGE!了。经常做沉思状,还自言自语:罚5000,是不是太多啦?受的创伤,不可谓不深。 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 y6 v9 ~ \# @8 K
) p5 c0 q2 W. G; m' B3 O+ Z7 b
多伦多的朋友如果很久没回国的,此公的遭遇当引以为戒。回去不要下车伊始,叽哩哇啦了,采取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策略,比较保险。
1 D# z2 S4 o q* R/ Y9 |4 r
3 i* F2 F8 }' S6 ^9 A! ^; x移民多伦多第二痛:阴阳失调
; `; o$ N" B+ i# O( q& C( A! u
4 `* \/ V2 S* g7 j @" D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7 X5 R9 U9 H& X0 z/ G* c/ o: L6 u( I: G& |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得,男人是土做的。水明显比土更善于流动。
6 l$ r0 v* N5 k' n: D9 q* g2 m, [8 ?- c @; u% ~7 p6 j0 S
加国无忧
- o f- U/ X4 |7 P Y! j4 R; b; A2 F6 O" X2 @
移民加拿大,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适应新环境,英语尤其是口语更好。所以,我接触到的夫妻中,妻子有专业工作,而丈夫还在打labor甚至打短工的屡见不鲜。而来加拿大之前,男性的收入一般还是比女性高一些的。其实即便在加拿大,有关的统计显示,男性的工资也是比女性高得多。只是在新移民中,数据应该是反过来的。 ( M$ m c- s; }# J* v1 ^/ r- d9 ^
' }* A6 _# t) X/ N5 H: F经济地位的变化往往会带来家庭地位的变化。社会上的现实是,如果同样是比配偶的收入低,男性所面对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女性。丈夫们的苦闷和沮丧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毛泽东思想教育起来的我们这一代大陆女性,尤其是湘、鄂、川、赣、晋、冀、鲁、豫,这么说吧,就是凡是老解放区的那几个省出来的某些女汉子,那泼妇本色真是按耐不住的要发作啊。有的太太在家里说一不二,对丈夫呼来喝去,对丈夫的父母以及家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 info.51.ca 2 p' e" x3 o0 y- B
: R# u! B3 S: _: K
“你妈那叫人吗?”这是我亲耳听到一位海河的英雄女儿指着丈夫的鼻子一声暴喝。起因不过是两口子聊起当初太太坐月子的时候,婆婆送的鸡汤有点儿咸了。 51.CA 加国无忧
. H: U" U6 E- j- C# o0 C: j0 ?5 h7 _& o3 J2 }1 M
我的一位朋友一天打两份工辛苦养家,什么好东西都舍不得吃,留给儿子吃,只不过工资低点儿,他的吕梁豪迈太太就经常毫无征兆地,劈手就给他一记大嘴巴子,打的他诺诺连声,丝毫不敢还以颜色。这位丈夫经常夜里独自痛哭,弄得两眼红肿,第二天还得向同事解释说自己是见风流泪。
4 D0 n9 t2 u$ u# }
% q/ \, r! w: V$ Y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a, u* Y* @* X( o
/ e* F! ]& p( h p# R( `
: z" ?& X; |' b+ l; E
还有一位先生的太太是做护士的,可能因为夜班累,而且失眠,所以脾气暴躁,有时听到一点儿声响就会惹动雷霆,吓得丈夫在家里大气不敢出,走路都练得像猫一样悄无声息。五六年下来,严重的抑郁症,如今瘦的只剩一把骨头。
( A; C' i" j- L! o) f1 s4 W- p+ m, r( K" y, w; @, b, f
无忧资讯
% c% Q& J* b) }# `5 Z0 F* K3 D0 o/ o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某伟人写过的一首诗,赞美这些产自亚洲的雌性大型猫科动物:
- W9 C; b. x' ]# F* p/ Y
# ?0 q; p( \6 n$ y5 k/ {51.CA 加国无忧
, W4 q( B) M6 e% Q- @) M+ b C
8 e1 n% G. W0 D
d4 k' K& `( D飒爽英姿五尺高,曙光初照多伦多。中华女儿多奇志,抽完儿子抽老公。
" H# S+ k) [. U! O2 m. a- \5 ]9 @8 g# g0 ]
info.51.ca 无忧资讯) }* H0 {+ k% t9 H0 m
Q; @* E: a, J- r5 s+ V f, v1 O! H( X J8 v
有这样夫人的男士,无非两条腿走路:要么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要么离家出走,净身出户。 " z2 f. t& ^: L% C/ `0 e
. o3 h/ Z) D; R- E5 m% X4 ?+ U3 K) |
好多家庭就这么破裂了。奉劝男士们要慎重,因为即便离婚,现实是你的前太太要嫁一个白人老头,那是手到擒来。而你要娶一位白人小妞,怕是势比登天。 加国 无忧 51.CA
. I" ]. n e! @1 B6 i2 X
6 w ]+ H" A% m: ^# Q7 h, E移民加拿大之痛之三:十三不靠 加拿大 51网 , A& ~ y$ c T& X
6 f( w4 U3 V% m7 G! r4 e8 w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个宗族社会,每个人都从来不是一个人。出色的人基本上宗族会挺你,你要为宗族谋基业。所以古时候有满门抄斩,有诛九族,现在听着好像很不人道。我二舅犯法,你凭什么杀我四大爷啊?其实在那时候很合理,因为你们一家子,注定就是一伙的。 无 忧 网 - 51
- {/ @2 @* j" L" G
; r) D& t( x" V( C# R/ j" l本朝太祖爷犁庭扫穴,摧枯拉朽,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传统社会毁尸灭迹,但是很快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叫做组织。组织包你吃喝拉撒睡,甚至谈恋爱生孩子,也要组织批准。组织就是新宗族,在这个新宗族社会,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实际活的有滋有味儿。这个新宗族使我们的集体主义世界观和利他主义道德观得以延续。其实,如果不是XX平均主义与儒家大同理想实质上的暗合,中国的乌托邦实验就不会走的那么远。 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5 S; z. A- M) {$ }" C7 f5 \, Q
$ W) d3 ^1 a% A: A6 `* B- |& ]
我不知道90后是否已经不同,起码我们这些60后,70后,跟集体主义,利他主义脱不了干系。说白了,我们需要一个组织,需要归属感。我们移民加拿大当然是一种反叛,不然的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嘛!但是反叛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打麻将的话就是十三不靠。谁没有白发亲娘?谁没有梦里潼关,谁不曾夜泪滚滚? 加国无忧
' J1 }) w- P# ?* u& C) J" _* N' l5 r7 k7 `2 I2 a( O* O" t
怎么办?我们透过DASEMENT的舷窗,向上眺望着远处的两个大尖顶:一个是赌场,另一个是教堂。 无 忧 网 - 51 - @$ S* Y; n$ r& \2 V. \
0 Q* e! G8 S0 a: ?/ ?/ F
多数人选择了教堂吧,因为比赌场便宜,还有免费的鸡吃。 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2 y- P6 T' W: |; \; L) ~& ~" \) a4 m" E. A1 c" A8 Z- @! J
有意思的是有一个统计显示,在北美的新移民中,信教的人达到85%,而在大学里的西人学生中,不到2%。我不是说信教有什么不好,但是在宗教在北美的主流社会总影响力日趋衰落,可以说是逐渐谈出的时代,新移民们却蜂拥而入尖塔,说明了什么呢?/ H- H' v( ]$ X) b2 L! K/ Y2 Z
说明我们的灵魂更需要寄托,更需要抚慰,更需要拯救。拯救毫无疑问可能是血淋淋的撕裂。放弃我们可能还约略有点儿印象的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摒弃我们一直以为理所当然的进化论和无神论,如果不是非常善于自欺欺人,怎么也不会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儿。 info.51.ca , L+ b( A* n" C1 m8 c* c
# X9 [* H. m: E+ Y: g% u* ~
移民加拿大之痛之四:形同陌路 4 n+ c) [2 T# @$ l9 K
: h7 k% D0 a1 G: m/ N7 Dinfo.51.ca
( v& I1 U7 j; v& w+ v M- e9 o4 j; ?7 `7 v$ x- F
9 `5 s! E& w* `! L绝大多数华人做父母的,对子女的爱都是毫无保留的。换句话说,就是毫无节制的。不幸的是任何无节制的东西都是有害的,哪怕是爱也不例外。华人父母为子女付出的多,潜意识里面从子女那里获得回报的期望值,恐怕也就比西人父母要高得多。 无 忧 网 - 51 . r1 F5 n! S" d7 I$ T7 V( l9 W
2 I$ ?. l; _7 l$ v& u* Y
有人可能会辩解说我们什么也不求他们的,就是为他们好就行。但是实际上,一些基本要求,华人父母们还是很难放弃的吧。比如说,不求光宗耀祖吧,起码也要出人头地;不求巨商大贾吧,起码要年薪卅五;不求孝子贤孙吧,起码要温顺听话;不反对恋爱自由吧,但是怎么自己也得把把关。不一而足。 ; l& c# p, d# c: |0 ^) K7 v" Z
7 B ~3 G4 R3 M' j) ~
无 忧 网 - 51
1 O1 _5 r8 D/ x" {2 G7 D7 e$ U$ _$ h7 P
" P$ P$ ]# X& ?9 k8 v7 b所以才会有做父母的周末赶场,比走穴的小明星还忙;所以才会有声势浩大的虎妈运动;所以才会有超过100万会员的逼娃爬藤协会。 " o0 W$ b0 e( |, P5 r, `" J
: y! M1 H9 _( n
无忧 资讯 info.51.CA( E7 u9 z8 g1 i- E* i
. N2 m A$ V L
一方面成功的传奇经久不衰,另一方面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不过是又多了一个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或者一个执业的医生。失败严重的,弄不好搞到子女形同陌路,父母欲哭无泪。有一个美国的调查发现,亚裔第一代移民,往往非常出色,不管受教育程度,还是收入水平,都高于拉美裔、非洲裔移民。而亚裔的第二代,各项指标已经跟他们没什么大的区别了。可见,跟学校和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影响相比,家庭的影响实际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上我们第一代移民从一无所有开始,为生活苦苦打拼,又能有多少时间放在孩子身上呢? 加国无忧
9 o; d. u) u9 O0 b
( `$ q" V* H& R* V, [其实可怕的不是爬不爬藤,真正可怕的是,华人父母与子女中间这条血脉的纽带,究竟能经得起多久本地的流行文化的侵蚀?有的母亲给儿子包了饺子带到学校,儿子原封不动带回来。再三追问之下,儿子白眼一翻:CHINESE FOOD, STUPID!我认识一对来自云南的夫妻做的一手好菜,可是13岁的儿子只吃炸薯条,番茄酱。我一个16岁的侄女,只吃肯德基。我不由得感叹,这些孩子算是成功地融入进主流社会了,连中国胃都丢掉了,再也不会是倒霉的中国人了!
& N( l3 C; [4 F2 Q
; r6 q& Z9 y( `这都还算轻的,到了十五六岁男女朋友的年龄,堵心的事儿海了去了。不信?你能接受你的女儿的男朋友是一位非洲裔吗?你能接受你的儿子带回一位男朋友吗?什么,不接受?那你是一位种族主义者,或者你侵犯人权?你敢吗?被自己的子女弄到社工那里,甚至局子里去的父母,我也不是没有见过。
) a& P1 M9 _. M" L. m
# Z5 _4 Y9 B' R0 ~) Z3 U我曾经见识过这样的场景,父母准备的丰盛的晚餐,等着从美国大学回来的女儿。女儿回来匆匆吃了几口,就起身往印度裔的男朋友那里去了。需要补充的是,一,一年没回家的女儿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二,这位18岁的女儿从身形看,明显已经怀有身孕。 51.CA 2 L! g9 R6 W: m' o" L3 c
( y. |8 s+ F+ D1 F也许从形同陌路,到反目成仇,并不是必然的结果。但是作为中国式父母,本来就够倒霉的了,还敢移民加拿大,内心的酸甜苦辣咸,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无忧 资讯 info.51.CA
( n' t; Q7 @/ s! c0 d4 q
% Q& Y3 E6 T( {( `移民加拿大第五痛:老无所依。 info.51.ca 0 o! ~1 W q" D' x/ W% X
+ L3 V$ ~7 }7 ?; s& @3 F% s1 B其实有了上一痛啰嗦了这么多,这一痛已经不言而喻了。 51.CA 加国无忧 & y, i( Z3 ?8 W4 I4 y; q& e7 [
: l, `6 C; E1 C! |" A5 h
反正我接触的父母,孩子还在上小学的,很多还在憧憬这老了跟子女住在一起;孩子上了大学的,基本不作此非分之想了。我只想多说一句,孩子是一样的北美的孩子,父母可不一样是北美的父母。西人的老人是非常耐得住寂寞的,祖祖辈辈晚景凄凉,他们早就习惯了。我们这一代新移民,是不是也一样能承受老来的孤独呢? 9 N- Y- e$ ^% v: }1 U6 y
5 |% n8 t+ O" A! }
info.51.ca/ \! N3 R# r3 `) f" Q, ]4 c. Z
) w6 p( }" O, O* y, Y; ?9 K
只有天知道。
0 f- ?7 U6 H1 m. I2 s4 R5 H2 P$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