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谈海5 J. q/ V5 m& x
! _1 b4 |2 }- j, b* w
对于大多数新移民来说,似乎现在谈论遗产问题还有点早,毕竟我们中的大多数还处在年富力强的阶段,否则加拿大也不会让我们移民到这里。据满银(BMO)今年的研究报告预言﹐未来20年﹐加拿大有历来最大笔的家产转移。律师估计有1万亿元财产易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庭会有更多争夺家产案﹐人们为了遗产对簿公堂会争得你死我活。如果再加上20年,那么40年之后,我们这一代移民家庭中会不会也发生这种情况呢?, D$ l6 }; W2 N- k9 e6 m
$ ?5 Q! ~* P& G! n, ~" S5 Z( q5 m
律师建议:不管子女如何甜言蜜语,把钱搂住
i, V+ f! }4 T$ L$ I) D i4 K! c. a3 ~$ n% O
据明报报道,1名加拿大女律师谈到处理财产的经验时﹐建议民众最好不要在死前分财产给子女﹐免生祸端。 ( X% M) z& F- a* i+ u
7 Y8 ~# p: }# y3 J+ D( ~& x+ ?
9 U5 s& r- D& ?- @2 x K3 w# n) K+ d1 }
卑诗省加拿大长者法律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Elder Law)资深研究员沃茨(Laura Tamblyn Watts)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电台(CBC Radio)《周日版》(Sunday Edition)节目访问﹐指法庭有更多争产案﹐也有更多人在家中争拗财产。
. h; P& w5 s/ `7 v( m" o8 b" \/ c, b- P2 L7 |
多伦多律师戈达德(Jan Goddard)指﹐加拿大近年经济蓬勃﹐意味80岁到90岁群组有更多财产留给下一代。& B, V% |4 ~; I) k# x. Y
1 p" j( e, P( ]0 M0 |& _
e5 }6 M% z, H3 ^: w, t% z$ z. b" B. D3 a
戈达德说﹕“像多伦多这样的城市﹐房地产这几十年漫天涨价﹐一向资产不多的人﹐现在身价大增。光是自住物业﹐就有高达100万元的房价。”沃茨说﹐那些人的孩子是婴儿潮一族﹐他们是肩负高债务的一群﹐自觉承继父母财产是理所当然的事﹐更寄望遗产减轻自己的财务负担。 2 n- ]5 _$ ]; F; M+ I; M* k3 G
7 N0 x! N2 y3 K; A+ o C$ \: l5 P7 J8 ?( h" q6 Z8 k( l
: z1 ?8 \' J/ S8 A戈达德说﹐年迈父母患上老人痴呆症﹐一些人会更担心﹐人们会找父母﹐改写授权书﹐或是转移财产﹐开设联名银行户口。还有一些人会在父母在世时争取部分财产﹐游说父母赠送资产﹐或是转移资产到他们的名下。
& }/ U2 Q2 G+ `+ E% C' |; ^1 R6 d2 z. R" W
) s1 ], v! ^' M: c9 K7 C- S- y2 V
! @! ^8 a3 ~ R( R9 A! B戈达德指出﹐在那样的情况下﹐经济环境欠佳的儿子可能虐待失智父母。一些成年子女会在父母在世时要求分家产﹐要求父母借钱给自己买房子﹐或是给自己资金做生意。如果有客户问她的意见﹐应否在世时给子女分家产。她说﹕“如果我有选择权﹐我的客户死前都不会给子女钱财。”
* h0 x0 b$ Q. g0 q( [5 ~; h e9 z7 r8 ]- [% |
早做准备:弄清楚加拿大的遗产继承法律
2 u2 i1 g/ i5 S. f- @% x. Q6 ^$ i1 z2 G6 l
华人的传统文化普遍看轻遗嘱,但是加拿大是契约社会,所以加拿大人把遗嘱看得很重。据报道,加拿大18岁以上的成年人50%有遗嘱,估计这个比例在华人中会低很多。那么为什么要立遗嘱呢?
) w" d$ ~2 ] n" N, h9 z
1 j& q8 Y7 L0 R* X2 _( J* Y H4 m在加拿大,一旦人去世,其名下所有的资产全部冻结,如果此人没有遗嘱,那么就要走无遗嘱程序:法庭要指定遗嘱执行人来协助完成。整个遗嘱执行的流程会较费时,费钱,甚至造成遗产流失的局面。如果你有在银行工作的朋友,问问他们你就会明白了:有多少财富被锁住几年不能移动,有多少银行的个人账户至今都没有人认领? : j& ?7 g: G0 V) p
* O' I& H }$ M% T7 G5 R- D
: h+ k/ f: P7 y. a% L
4 N R' L! }( ^/ m) n% |在加拿大,人去世后有几件事必须要做: 6 K8 T2 \- |5 }5 E; \& l3 V+ p
; z0 G! C, G( n8 e1 z
* t/ U! g$ ?% [/ U7 P; ^$ b0 V+ F0 j/ V j" ~1 q
1,找出遗嘱执行人(通常在遗嘱里指定)安排接手遗产处理事务,监管整个流程。
, X9 k/ t: @, w& a% t t4 \; M% r) W; U$ Q) n1 q2 r6 S) a& R
+ w+ ?6 A4 g1 ^8 n/ P$ w7 x. E/ ]$ {- F# i6 z. h" m
2,为未成年子女安排监护人。 8 x$ Z/ A8 f/ C, @; m, \
6 a3 j9 U- f, b; N+ ]2 @3,安排葬礼(亲属或遗嘱执行人先垫付)。 f7 R* S, b3 c3 R, j* Y2 ~+ n, u
8 X. ~: ^; k( }/ P6 [, u' J4,列出去世人的遗产清单及债务清单。
% Q( ]' [0 s8 x7 M
8 A7 K. B* X" {5 Z; g; m$ v5,为去世人报最后一次税并交清税款(所有没有联名的帐户,没有指定受益人的帐户都视同卖出),即需要按照市场价计算增殖税,连同你当年的个人所得税,一并计算收入来交税。这会是一笔什么数目呢?假如你购买了一个投资物业,其买入价是50万,人去世时市场价值100万,增值了50万,增值的50%算收入,即25万,如按46.41%的税率,那么就要交约11.6万的税。你的家人或遗嘱执行人必须先帮你把这个税交了,这个物业的所有权才被解冻。
4 ^ I) z$ B! [! {/ k) G) B* O# [+ ]) B% C- T% [
6,寻找债权人,为去世人还清所有债务(包括房屋贷款,信用卡,公司生意债务等) & g) F- g H; x" c( h2 t
, N* p @( s% J
7,通知所有受益人到法庭,一起宣布遗嘱。
0 U7 {" W4 b2 ]3 v7 w/ k5 x) i* Q3 O2 [& K' R, j- M7 _3 [
: T% u1 ?3 m& M, q4 o
* r) }4 w2 @4 e4 j9 g2 N
# D0 s' b( _1 L! G+ c8,去法庭交清probatefee(遗产论证费)。加拿大与美国不一样,目前没有遗产税,但加拿大有遗产论证费,每个省不一样,安省前5万是0.5%,后面是1.5%,如100万没有贷款的房产要交1.45万遗产论证费。而BC省是累进费率:2.5万以下收208元,2.5到5万,每1000元为6元(0.6%)。5万以上部分,则另外征收每1000元为14元(1.4%)。 7 t2 e$ S# p5 ?, h
0 H8 y/ D# l( N% k1 f9,凭已支付的遗产论证费付清证明解冻财产并将财产移到遗嘱执行人名下。期间如有人反对,就会有遗产官司,一些遗嘱大战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2 s3 _# b4 e" B! W3 G! {
4 M, m+ E1 O$ H10,分配遗产。 5 O5 Y7 b8 A% s; t
6 F3 _$ o0 M: _$ C
7 h5 f7 M" a6 n; `" z
9 b3 x5 ^( m0 u G4 y赠与和遗产有何不同? ( l" E# N" a. H- h% g! ^
$ ^ h/ f# N; P( _! [& {
$ s$ U8 N2 h( m6 i
1 @; T% f) L8 x2 ^, a7 q7 g加拿大没有赠与税和遗产税,而以“资本利得(CapitalGain)”观念课税,在赠与或继承资产时,请特别注意以下的事项。 ) b% S* s8 @' b! t% j
( ~& y- J+ F0 g赠与:当赠与现金给他人,赠与人与受赠人都不用缴赠与税。因为这笔现金当初已计入在赠与人的税务所得,税法认定是已经课过税的(税后),因此不重复课税。当赠与资产(Estate)给他人时,赠与人就要缴税,以赠与当时的资产的市场现值减去当初取得资产付出的金额,若有获利(或亏损),就要并入年度税务申报资本利得税项中做为税务收入(损失)的一部分。受赠人日后若处分该项资产时,就要以处分时的金额价值,减去受赠时的价值,申报资本利得或损失的税项。
* d' g% M5 p+ E; P$ n# F0 I: d% z
Z" A/ i5 x- B+ ?6 T& X- b
8 {; h- h) {6 E* Y6 x- i* m6 v7 z) x$ u& O: X$ P6 n
遗产:现金或保险金理赔,同样地,继承人继承现金或保险金理赔,也没有缴交所谓遗产税的问题。 : i! K3 t# e( m) s- n4 j1 d
8 e7 R. x: P1 J3 o资产(Estate) :在资产方面,若过世者留有遗嘱,就依其遗嘱办理分配过户移转,但继承者就要为过世者作死亡的税务申报。过世者在过世前的收入(薪资利息等),还有其资产市值的利得计算(Sales Upon Death),此资产利得计算方式,与上述赠与部份相同。若继承人为配偶,就可以不用计算所继承部分的资产利得。但配偶在日后处分这资产时,就须以过世者购入时的金额计算计算资本利得。 ( U6 H( b' K4 f"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