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d3 }4 u4 V; B* h7 i( U3 V' B
7 }5 _$ M- @% Y& ?食,绝对是文化。
, k- P. n0 f" O# P. r) A" M0 N& l1 t" m- x1 O
齐白石老人曾考证,《说文解字》中没有“烤”字,烤肉的“烤”当为“炙”。在给烤肉宛提字时特意在“烤”字下缀上:“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杜撰”。在多年后重写招牌时又注道“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 s& d1 }2 S0 {/ A0 j
一直觉得宝黛钗们在芦雪广吃的鹿肉,就是烤肉,而他们口中说的却是“烧着吃”。
; |9 H4 M. b+ \赵珩先生继而认为:与火直接接触的是烤,与火间接接触的是炙。
- i6 O5 T2 d) g: E) V' j北京的烤肉都是把肉放在铁炙子上炙熟的,如此说来,我们平时吃的大多数烤肉都应叫“炙肉”,只有真正在火上架起来能接触到火苗的才能叫烤肉。这么说街头的烤羊肉串,可算是名副其实的烤肉了。0 r0 Q& F" m* |' i
) ?, W, Y% Q% l4 x0 e( l
不仅字面上有烤炙不同之分,吃法上还有“文吃”“武吃”的不同。只不过这种区别,只见于老北京的烤肉馆子。
( w& g" M/ l* C) `' N
/ X1 x# m% ~6 `: w2 i“文吃”当然是正襟危坐于桌前,等着伙计把烤好的肉端上来,再斯斯文文地细细品尝。! d0 ~- ]5 r2 d
“武吃”则有趣得多——老北京俺老爸讲话,那叫“蹬着大板凳吃”——吃的人围着铁炙子,一脚站地,另一脚蹬在长条板凳上;一手拿着长竿竹筷夹肉在炙子上烤,另一手托着装了调料的碗,自己动手一边烤一边吃,再喝上两口小酒。那滋味,那感觉,怎一个痛快了得~~~
! `% G: v! @, M. P' ?/ k# F" T板凳这么一蹬,长筷那么一挥,北方人的豪爽劲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a5 m. ?; a9 i& h6 ], ~: V3 w
% q/ j, P% ~! D+ U. A. U9 P* W" G. }
听说如今烤肉宛、烤肉季都单辟房间恢复了武吃,对已多年不见这一传统的老北京人,能去武吃一把,也算是对遥远过去的一种怀念吧。
6 F/ I1 e, w- U. i4 L
}+ s9 T& x8 n# F+ B在家做了家庭版的老北京烤肉,其实是炒出来的了,很简单的做法,但味道堪比烤肉名店。
" x# N5 m2 [- ~ L他一直自诩为正宗老北京,我说他是没文化的老北京,连武吃都不知道。
, D! K& `( u5 O0 s1 e吃的时候我对他说:为了弘扬老北京的传统饮食文化,防止武吃这一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这肉你得站着吃,而且,要单腿站立哦~~~~~
9 D% ]$ |7 y+ y2 b, G# ]. f[/url]
4 Z9 N6 U3 J7 {- [3 _% Y) C5 x+ u0 q1 o. l& q3 K
******* 家庭版 老北京烤肉 ********
+ Y _- {& s5 _7 l {) \& X$ ^9 Y3 O1 z
材料:牛肉200克,大葱1根,香菜1小把/ E* u/ R: _( m4 ?, a0 w
配料:酱油15ML,料酒5ML,胡椒粉3克,米醋5ml,白糖3克2 P( }: {- Q. |) F. Z: @
* T: L- m) H% ?) c5 ^ Q
做法:
) x9 t* {) N% |8 \4 @1、将牛肉切成2MM厚的片
' f( F+ }8 K2 \2、牛肉片中放入酱油、料酒、白糖、胡椒粉、盐,搅拌均匀,腌制30分钟
R' ~; p+ f8 H3、大葱切成丝,香菜切段
6 U( O. {% Y& k, I# @7 p4、锅烧热后,倒入油,将腌好的牛肉片倒入锅中翻炒5 ^5 @5 U2 T. o; J7 s) Y2 q
5、不断炒至牛肉变色,倒入少许米醋7 M! d' ]! k2 _4 B2 ^
6、最后放葱丝和香菜# N% P9 v9 ]1 y( s# M$ R% l, k* h9 h
7、炒匀即出锅* v5 R5 y* C0 f& T
3 S7 m8 A$ t* |4 ?$ n" [
备注:
E. c9 |# r9 j5 r* q: g' C) w+ M1、牛肉要选用最嫩的里脊,俗称和尚条、黄瓜条& j1 X. ?9 w0 t# i9 u9 Q8 d( y
2、放入葱丝和香菜后,炒匀即迅速出锅,不要时间过长
( e. n7 q M% f; D" N( v/ @3、吃的时候,配上黄瓜、糖蒜、白萝卜,味道更好
3 y5 r( E/ `, w6 E5 {+ R7 p l[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2de223b0100dpsu&url=http://s10.sinaimg.cn/orignal/52de223bt6d867a7d6e29&690&690]
% y( i1 ? P, ?5 C: \
0 k6 j2 A; }$ |8 w$ a
R6 ], C% v3 l1 d, v# y$ c& _
% X( }! D- W: P/ t0 @& G7 ^(链接:“烤”的出处,多约定俗成以齐老之说。而实际上,明永乐四年〔1406)周王朱橚主编的《济世方》中已有烤字出现。《红楼梦》中涉及绘画时也有提及,烤的是装颜料的粗色碟子,而且是要“上火烤”)
( A8 q. v5 W6 }7 W& ^- C' S(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