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7|回复: 6

转帖:《我为何不送独生女出国留学》

[复制链接]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昨天晚上,一个发小从北京归来,十四个要好的酒囊饭袋邀到一起畅饮,微醺的时候,不知道哪个不识趣的哥们竟然说起了中国当下的教育体制,这一下,坏了,像似捅开了马蜂窝一样,七嘴八舌,骂声一片,一大桌子饭菜再没有人动筷子了,活生生成了愤怒声讨教育体制的忆苦思甜大会。$ h5 ^5 m1 \5 k! l  f
  坐在主陪位置的王先生是十四个人当中,下海最早、腰包最鼓的成功人士,由于前几年忙着挣钱,播种晚了,今年他的孩子刚满五岁。显然,在投资孩子教育方面他是名符其实的新手,他按耐不住、疑似高明的开腔了:“骂娘有什么用?既然中国教育是误人子弟,等孩子大一些我会把她送到国外去……根据我的了解,很多西方的教育发达国家,看好了中国巨大的教育市场,特別垂青于青少年留学生。对于外国的教育机构来说,他们很清楚中国的老百姓都不满意本国的教育,出国留学市场潜力巨大,有市场就意味着高利润。同时,他们也知道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发展,让无数的家庭具有了这样的经济实力,父母们也希望有机会让孩子享受更优秀和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于是,除了美国、英国等老牌的帝国以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东亚的韩国和日本,纷纷出台了各种利好政策,吸引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很多家庭都已这样做了,今天在座的哥们,超过一半人不都把孩子已经送到国外去了吗?你们最有发言权啊……”
4 ~2 ^2 v( D. x- U7 X  坐在副陪位置的赵董事长拥有自己的公司,家底不薄,只见他脸涨的通红、不等王先生话音落地,已经抢过来话头:“王总,我当初和你的想法彻底一样!就是想让孩子出国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等,希望孩子能出国开开眼界,吸收一些新兴知识,不要做井底之蛙……”# @8 i7 ~+ k! @$ g! a, Q: j
  赵董事长似乎犹豫了一下,依然还是没有停顿,“这样吧,我今天也不怕丢丑了,我那孩子也许是独生女的缘故,家人都宠她惯她,结果,都已经是上高二的大姑娘了,自理能力依然很差,比如说拖拉懒散,缺乏时间观念、乱扔垃圾,自己不会洗脏衣服等,我和她妈妈认为,再这样下去将来都不一定能嫁出去!去年,看到很多朋友都把子女送去了英国或澳大利亚,我们两口子也动了念头,当初的想法就和你今天的良好愿望如出一辙:
" g6 I# Y8 y, B, w. K$ Z  1、出国对孩子的毅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锻炼,能很好的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也许出国这几年就能让孩子拥有一辈子这样的顽强品质。& i0 w. j; b4 n. G
  2、有张过硬的洋文凭和真正的本事,此生衣食无忧!
+ e1 p( N5 @6 q. u( N  G  3、尤其是,练就一门地道的外语,前途无量!
! B' ?! }1 Y7 B7 u: U  4、学好了还可以移民(微博),过上某种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 j5 y1 S1 i9 g/ L* W  5、不排除未来成为外国公司驻中国的业务代表,领国外工资,在国内生活,想穷都难!
6 }2 I/ Q& H5 I1 {  6、经过短短几年的国外辛苦拼搏,从此坐享稳定的高收入,这是其他人干一辈子的活都难以实现的梦想!8 j* _" g( s' m' R
  7、因为咱是女儿,出国镀了金之后,身价自然提高了,从传统意义上讲,这也就注定了女儿的老公要么很有钱,要么很有文化、权利或地位,你将过上富裕的或高品位的生活!! @8 o6 S6 ~/ |5 n/ Z
  ……
- _, O6 ~6 x$ a! Y' x  现在看来,这一切想象都太理想化了,直到去年底,我把16岁的女儿送到了加拿大,她开始了独自一个人在外语学校补习英语的生活,才发现离家后的日子有多难。当时是通过一所中介公司出去的,满以为吃喝住行会被安排得好好的,结果与事先说好的有很大出入,住宿和学习条件都不理想。那时,女儿每天醒来都大哭一场,也吵着要回家。后来她妈妈反复跟中介交涉,给她换了一所学校,又亲自去看她,一直折腾了几个月……后来,女儿一来电话就是她在那边哭,她妈妈在这边哭,想想孩子小小年纪事事都得靠自己就心疼。今天看来,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不该让女儿稀里胡涂出国……”( r5 ^0 ?" d/ k# A  R- L1 d
  看的出来,也许是喝了酒的原因,赵董事长并不掩饰自己的后悔,牵挂之情都写在了脸上。4 ~$ y9 E  E  ]8 f
  “崔哥,赵董事长说的,只是个案,你女儿已经在澳大利亚已经定居了,你是标准的过来人,想听听你的切身感受……”王先生用热切的目光望着已经秃顶的崔哥,看来他对赵的话,有点心有不甘。7 y' N0 O% S' ]% \% B' T' v  f- G
  崔哥是在座的所有人中最年长的大哥,大家都很尊重他,只要有酒场,都忘不了他,他也是有邀必到,逢喝必醉。我们也都很羡慕他,因为他去年已经升级当了外公,拥有一个心想事成、功德圆满的和和美美小家庭。: x$ W1 @4 }3 y5 P* |. k
  “你们要我说,我真的要痛痛快快的说了!”崔哥已经有点醉眼惺忪,他仰脖一口气喝掉一碰矿泉水,然后用手狠狠的把瓶子捏扁,“我的女儿小松,她高一的时候,我就把她送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还不错,她寄宿的家庭对她很友好!距离学校很近,这孩子从小就要强,学习积极要求上进,很快,她的语言关非常轻松的通过了,后来考上墨尔本大学会计专业,再后来,在学校里谈了一个学法律的男朋友,是印尼的华裔,毕业后两个人都有幸留在了墨尔本,并且工作还不错,并如期结了婚,去年又添了一个外孙……”- {& E6 Q0 O1 p5 [
  崔哥你是最顺了!崔哥你真幸运!崔哥你当了爷爷,我们也跟着升级为爷爷了!弟兄们七嘴八舌,满嘴羡慕,喝个酒都真的发自内心的兴奋异常。% N; v$ e  i! N% ~& D+ X3 F! o7 v
  “但是!……”崔哥果断的打断了我们的献媚声,“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我们老两口子的苦衷又有谁能够知道?”' e" C1 w3 a" r6 V, |  s; l1 t
  崔哥从来没有这样大声过,形式急转直下,弟兄们都沉默了,有点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 U* N6 ~$ q- |1 V
  “我和你嫂子的苦衷,你们都不知道!自从孩子高一离开家,我们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才开始是孩子经常打电话回来,哭诉各种的不适应。后来,孩子逐渐适应了,并且学习渐入佳境,我们两个人反而不适应了,因为,小松给我们打电话的频率越来越少了,发展到后来,她妈妈每次给她打电话,这孩子都嫌烦,逐渐的不再接电话,也不再回电话……父母的担忧女儿哪能体会得到?!我的体会是,小松和我们的感情距离越来越远……”# z, F* s/ f/ P/ S
  显然,崔哥很是伤感,并且伤感的令人揪心!他接着说:“后来,小两口确定留在澳洲,根本不和我们商量,甚至连通报都谈不上,结婚的时候要求我们去了一趟,再后来,生孩子的时候又要求我们去了一趟……现在倒是很好,孩子也快会跑了,我们老两口时时刻刻想女儿,想孩子,但是,小松根本理解不了我和你嫂子的思念之情,甚至,如果,我们不给她打越洋电话,这孩子根本不给我俩电话?!……我有时候,睡不着的就想,我这一辈子就这一个孩子,我养她的目的是什么?她妈妈总是质问我:我们养她的目的就是送她出国?就是送她出国后嫁个好人家?我们从此以后再没有这个女儿?!……”
0 x; s* J' D7 F; l8 \9 L3 g. @, d1 T  崔哥,这个酒桌上年龄最大的男子汉,竟然,竟然借着酒劲,捂着脸哭了。霎时,一片沉默。
* v. }# Q# P/ K" R1 Z( h) j  王先生见此情景,显然,他要打个圆场,疑似不再过问旁边默哭的崔哥,把目光转向了我:“厚氏,尽管你有个儿子,你又经常出国,见多识广,那么,你对孩子出国的态度又是如何捏?”
) g5 F, q7 D" I0 R% O$ t0 Y  说实话,我对孩子出国留学这事早就有自己的定见,有此一问,正中下怀!我早就憋不住想要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确,尽管我有个儿子,而你们都有个女儿,但,我对子女出国留学早就有我自己的观点,这和男孩或女孩没有太大的联系!根据我多年的观察,我有以下四点看法:
+ i8 u' |  F4 I3 n0 w/ g  首先,毕竟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一次出国留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以理性的心态来处理留学一事也是较为可取的一种想法。因此,我对家长(微博)让孩子留学的想法持不太支持的观点。尤其是,高中生、中学生的年纪还小,阅历非常缺乏,不足以判断学校的好坏,而且他们对于留学的目的性也不太明确,家长必须给予正确的教育,千万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随波逐流,死要面子活受罪。目前国内的中高学生还不具备低龄出国留学的充分准备,才10多岁、正是性格逐渐形成的年龄,独自出国留学明显弊大于利。何况,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连基本的生活都不会自理,又怎能放心让他们出国留学?我的看法是,让他们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学会生活自理以及培养较高的个人素养是当务之急,然后再走出去留学深造,这样进行的人才培养才具有实质上的意义。
# d6 |% ~* r! `9 }, R( T  其次,国外留学并非一片乐土。我们必须要正视国情的不同、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 H; T9 q/ I# u6 @! _* c  1、国外的生活会和我们所想象的差别很大,许多欧洲的国家人口稀少,冷清的街道,低矮的平房,城市市容还不如中国的上海和深圳,甚至象是农村!4 j5 l7 C1 Z# q& s
  2、国外的高消费往往会让孩子囊中羞涩,孩子总是得去挑选别人看不上的便宜货。
. U: h- \; B; N' k  3、生活上的不习惯到处都有,毕竟文化非常的不一样。$ O5 D) ]& n; ^5 k
  4、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很难和外国学生打成一片,很难容入到他们的生活。$ f5 W. ?4 b( {1 d2 U* A" P
  5、毫无疑问,不论在哪,穷人往往是不会让人尊敬的。在国外,孩子的身份地位要比别人低,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 P! d& x' p7 s( Z* ^  6、某些外国人有很强的排外情绪。
( M% m, g8 _7 R, F! k0 _  k  7、国外大学都是宽进严出,孩子们会发现毕业总是那么艰难,甚至最后,很多的中国留学生都不得不放弃。
0 K& A1 M! m; d( i" O& o  8、最难克服的是深深的乡愁,出了国的留学生很少有没哭过的。当孩子很努力的学习却老跟不上时,当孩子很勤快工作了却还被老板无情的羞辱和扣钱时,当孩子满肚子牢骚地回家却发现钱包丢了时,特别是当孩子偶尔生病了,全身难受却只有一人呆在窄小的房间里时,这时家里给孩子打来电话,孩子要么接过电话就哭,要么就是强作笑颜接完电话,以免父母过于担心,然后放下电话还是独自放声大哭……: m- N: G+ ?8 N. E
  根据我多次去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英国的观察,低龄出国有很多让人不放心之处,除了人身安全,还特别影响父母和子女的感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语言学习有障碍以及与人沟通不畅通,再加上留学时的寂寞,很多中国留学生经常逃课,疯狂购物等,严重耽误学习以及浪费金钱,根本不可能达到原来出国的目的!根据我的观察,凡是大学前低龄化出国留学的孩子,最多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最终能好孬拿一张洋大学文凭回来,绝大多数孩子都泡汤了,我身边很多的家庭都是这样的结局。
* ]* `' ^" k+ L1 b+ u* I5 f  第三,如果只是计划让孩子出去看看然后再回来发展的话,我不建议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毕业之后直接自费去读书,我个人角度看孩子将来是不是想在中国发展。如果孩子去留学的年纪越小,那么他的中国元素越少。而且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孩子的中文水平可能也因此达不到要求。但是从综合素质来看,出国留学是绝对有好处的。我个人建议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经济基础会更雄厚,出国看看的机会会更多,对人生的规划也会更成熟。而且孩子并不会因为工作失去什么,在校期间直接申请和毕业之后再申请的结果不会有本质的不同。当然,如果最早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去读,只有两种情况比较合理,一是能拿到全额奖学金,二是计划好将来就是铁定要定居海外,父母也能一起跟过去,趁着年轻能吃苦完全可以可着劲的折腾。! Q- ^+ r* k, N7 i
  第四、现在经常乘坐国际航班就非常容易的感受到,全世界的商家人士都纷纷云集中国来挣钱!如果,计划让孩子学成回国发展,回来之后孩子们会发现他或她的朋友都已经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和家庭,而他(她)除了一张文凭之外,一切还得从头开始……,而这时也许孩子会觉得年轻时的闯劲已经不再,说不定孩子们甚至会去羡慕别人稳定的平淡的生活,留在国内的故友们尽管不是很富裕,但却很幸福!孩子却一无所有,他会很失落……”
/ i( ~8 x' H6 u% w2 X  王先生听完我的话,显然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当然也不符合他最初的设想,他沉吟半响,扭头问坐在主宾位置上的发小——已经是北京某部的张司长。
8 `( O' M* u) z, Y# \  H7 j  张司长微微一笑,“这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环视四周,期待的目光都在望着他,毕竟他是来自皇城根的人,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不容怀疑。
+ r: \% S. C1 t' J, I  他目视前方,娓娓道来:“我前一段时间回清华(微博)母校,利用周末的时间请我的老师吃饭,一位当年教我法律,另一位是我的班主任老师,两位女老师都是七十多岁的高龄,身体看上去非常的硬朗,她们说了我当年很多的臭事,整个饭局气氛热烈。临近尾声的时候,两位老师拉起了家常:# w2 G6 Q6 b7 ?) H* V7 u
  法律老师:我和老伴非常的羡慕你家。每天,那么多的孩子都围在家里来吃饭。
  m% A' ~4 q' B7 c# `2 u& P  班主任老师:哪能和你比啊,三个孩子都在美国,功成名就!我还要天天给这些孩子们做饭,呵呵,你说的也对,尽管受累,我也愿意孩子们都回家,热闹。% {$ Z1 k2 k. h9 k% \
  法律老师:唉,遥想当年,我和你家都是三个孩子,我家这三个孩子学习的确不错……0 A; m. J2 L8 e! y
  班主任老师:你的孩子太优秀了,而我的孩子除了老二学习好一些,那两位都是油盐不侵,遥想那时候被你比的,我感觉很没面子,平时根本抬不起头了。
# Z$ X( X. r- J8 m7 v: A  法律老师:那又如何?!如今我这三个孩子都在国外成家立业,年头到年尾不能回来一趟,只把我们老两口子扔在家里,没人管没人问……
  h1 Y7 i9 M( ^: W$ L/ S  班主任老师:我这些孩子当初没有出息,不好好学习,结果今天都窝在了北京城,天天都来家里蹭饭吃,我和老头子有烦的时候,也有高兴的时候,但也确实累多了,连着这几年不断的帮他们哄孩子,还要给他们做饭吃……
& a" ^1 Z" W3 ^  法律老师:哎呀,我也很累啊,老头子偏瘫以后,都是我一个人侍候,两个人的退休金倒是不少,没地方花啊……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养儿女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是让他们去为人类做贡献?还是为了防老?到底哪个轻哪个重?我们活这一辈子到底图什么?
5 ~: r& K: a/ y: i! o  ……  D3 V1 P0 y8 |# q
  这一番对话令我感慨万分!后面,两个年迈的老师还聊了很多,我都不太记得了,但我知道我的女儿也快大学毕业了……说实话,我至今没有让我女儿出国的打算,原因很简单:我劳力费心的把她拉扯那么大,然后把她送到国外去为人家国家打拼,再在他国遭遇意中人,从此成为人家的人,我这一辈子图个啥?中国的目前的养老体系能让我安详晚年么?尤其是,我的老年寂寞谁来解决?,请不要讥笑我的自私自利和目光短浅,在座的弟兄中,崔哥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我可以断定,我的观点会遭到年轻男女的反对,会遭到中青年父母的不敢苟同,当然,肯定也会得到绝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认可!在座的都是不同的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的观念都会改变,我的观念前后也是相左。毕竟,亲情是东方文化的核心,我们都是这种土壤的产物,正如海外华人年老都存有落叶归根的念头一样,人们观点不一致属正常,我只是陈述我的真实想法……”4 F8 I1 u: T. ~1 [* |' G% e2 U- Q
  众人无语,王先生再没有多说话,挥挥手,散席& A' F0 Y8 ]  @0 y% b1 Z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6)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5 ~# J9 \& f! j9 Y0 X! H  S
这篇文章只是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虽然说得很真切。
* m, a$ c) x7 r% b) f7 q: @# g6 e/ }: y; J5 g
首先,为什么国内那么多家长让孩子去留学,是家长糊涂?傻?还是钱没地方化?
; g  G. I, J  H' D4 k
9 [, Y5 r0 d! s$ C% O. z0 d4 o1 \不排除有盲目心理,但我想,在这么一个大的选择面前,谁都会好好权衡的。7 C" j% B6 C3 ^9 b1 G, c: M) J* h
" O/ \# E1 h5 `
不留学,国内的生存竞争环境,也足以使孩子和家庭疲惫和焦灼。。。。。。
) A& o9 r; n$ @1 |2 d9 \2 ^$ t" }/ H0 q. x6 \
人不能避免了一种疲惫和焦灼,就忘了它们原本是存在着的。。。。。。
) o7 \8 A) [8 M. G& }, I
7 g) O5 Y( B1 `  t/ @& A不是么?
鲜花(0) 鸡蛋(1)
发表于 2012-10-1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32)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6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362)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6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7) 鸡蛋(1)
发表于 2012-10-1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其实许多事情都是一个道理, 要看个体差异,是不是适合你家,就像生孩子, 有的人家生三,虽热累点, 但老大比较懂事, 能帮着带老二老三, 如果我也跟着学去生老二老三,那我的累可不是一般的累,所以说还是得看孩子的自身特点,不要凡事跟风,一旦事情偏差了自己的预期,就全盘否定, 很不理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3 23:00 , Processed in 0.13485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