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金性人面形长方,色偏白,颧稍高,唇薄齿利,身段苗条,眉清目秀,举止轻灵,气度活泼,说话声音响亮。生气时面色苍白。金性分阳金阴金,形同,而气质清浊随心性变化。- g; p' K% K* q2 G' a
6 t/ o) Z2 k; j) B* N3 |4 F
阴金性多虚假,好分辩,喜变更,虚妄不实,咀甜心苦,好冷笑,习于谄媚。更为甚者,残忍嫉妒,巧言令色,笑里藏刀。妒功害能,掩人善行,喜闻人过,好言人短,刻薄寡恩,得权在位,便能乱世,凶奸之徒,多由此出。在家庭,则父子责善,夫妻寡义,分崩离析。" a- \& {7 f! p8 o' {. ~
6 j& [* A; b. ?2 D 阴金多恼,恼的表现:
9 I d, q* }/ R3 |0 ^1 A5 `8 H9 |+ b* m! {& s
1. 对环境不满意,但又难以摆脱的心理状态。
) K. Q4 U: h5 n1 a3 B 2. 看不上的人,还躲不开;孤芳自赏,“患人之不己知”。
( Y- p1 d* `* r2 q9 ~ 3. 琐事缠身,哓哓不休;或事不遂心,说不出,道不明,处于自我折磨的心境。8 ?! b+ w$ N r* R( u4 E1 L2 r
4. 处事虚伪,但又露了破绽时的心情。
, P$ J/ N$ v Z* Y1 r6 h 5. 恼的特点:多出于嫉妒,好表现小动作。/ N+ e- M, R \8 b) P |, i
. _1 c3 l C+ E 阴金内存,好恼伤肺,气喘咳嗽,咯血,甚则肺痨、肺癌以及各种肺经疾病,这便是受阴金之害。
$ t9 S# |& n$ L: R. I + r3 ?, C/ O4 J' N3 w; ?
要想愈病,必须化阴金为阳金,生出义气,遇事多想人之好处。
& G# X" R n/ {( P) G Y2 o- c2 y! U# M, H
阳金即是真金,主义气,性豪爽,善交际,善言谈,活泼开朗,敏捷果断,取人之长,知过必改。危难不避,劳怨弗辞,见义勇为,见得思义。所以凤仪先生说:“金是分清的。”善于判别善恶是非真伪。古今成大功的奇才义士,光彩人物,多属阳金之功力。
) S; a) w1 y& S: [2 E5 I% a. J3 ~
阳金的核心是一个“义”字。 古人注释:“义者,宜也。”即应当的意思。% @/ {' e7 R* D8 v7 Y
$ _6 p( M' {2 Y2 J9 X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意思是说仁是人之本心;义是人之正路。善恶、是非、真伪,都是用义字来判断。义的另一个含义是“义气”,即为了他人,或公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古人极赞有大义的英雄豪杰,称为“大义参天”。可见仁人义士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何等崇高!
t! v: }3 f( c7 S7 T0 E7 A0 `% V9 R6 E: ~ T' M, u
义的精神实质是“无我”,放弃小我,而成就大我。历史上“舍身取义”者,不乏其人。义与仁字或忠字常常连用,称“仁义”或“忠义”。具有此种高风亮节的人,可谓人类中之精英。, u; x9 F; G9 I5 z& [! ^0 a7 x! ~
5 ]8 f; }( q+ D1 d4 p
具有阳金性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善于取人之长,凤仪先生说:“找好处是真金。”心中常存他人的好处,自然会生出义气来,才能与人溶为一体。否则常存他人的缺点,便是集聚阴气,不仅徒增烦恼,且有害身心健康。
' b$ w0 ~) v6 w: E. A3 x0 c7 N0 w1 ]" d9 m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意思是说,你善良我用善良之心对待你,你不善良,我也以善良之心对待你,这样,我的德性就增长了。其实,不仅从好人身上找出好处,更要从劣人身上找出好处来,这正是拨阴取阳,以义用事。
$ ~. v7 q( Z C: u- U0 x) i
7 ] p6 V0 N! c5 _ 阴金的根子是“分辩心”。
7 h9 A+ h5 Q8 S2 G好计较小事,过分地着意利害得失。; o; y( Z' X; k3 o5 I, Y
更为严重的是不愿意让人指责缺点,常常进行辩白。它与辨别是非,分清善恶的心理是不同的。分辩心是一种不老实的表现,不愿暴露自己的过错,为掩盖缺点而进行分辩。惟恐被人割掉他身上的“毒瘤”,所以恼气常存。不论对谁,都不能推心置腹。这种心理在某些人身上是根深蒂固的,习惯把责任和过错推到别人身上。由于这种心理的发展,便可产生说谎、嫉妒、虚伪、欺骗,甚至出现奸诈、凶狠等等恶劣行径。以高质量的要求来讲,分辩心是人我溶为一体的死敌。
7 b0 i2 `, r f* s( A" v5 L3 d
0 s- O. k" |6 |: ~2 }) s) i 分辩心是自私心膨胀的产物,其深层常常包藏着祸心,发作起来,危害极大。有时外面伪装的很巧妙,不易被人们识破。9 L1 B; u& A1 y; ?; u- m& |* ?+ r
8 l$ e+ P: N6 s X& K
琐碎好叨咕的人是分辩心的异化状态,由于好看别人不对(看不见自己的不对)的心理发展变化而形成的。
* M& ?, R; `5 D1 c; o' @
/ J3 [ T H% L欲变阴金为阳金,必须从分辩心的萌芽时期下功夫,多找人的好处,否则待到成熟之后,才想改变就困难了。 3 J+ Q( V; \: R. _% ]/ U! V; _# P( t9 [
3 |- m6 h+ M6 Z* P0 O; u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