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任大先生 于 2011-9-25 17:42 编辑
/ p3 r5 s! ]' V2 T' l: h% [ @
$ ~* Z9 l% {2 M# {) N6 ^早期教会的著名教父们8 ]; I! a1 g2 E/ l- f
2 `$ n& |4 S- m$ q+ X$ X" G
我们先要指出,人的三部分灵、魂与身体是首先由圣灵启示给使徒保罗的,那么照着唐崇荣的说法,保罗写帖前五23节时,是已经受了诺斯底的影响?唐牧师是否要否认圣经的真理?
, B: d* R/ O. `
0 L1 z( K+ e8 v {. i0 ^. f: @5 T, F于早期教会,因为当时的环境,教父们乃是为当时的一些真理论点辩证,他们并非在写系统神学,讲解人的构成,所以,不见得每一位都有提及他们的人观。但从他们留存至今的文件,我们可以查知大多数的知名教父们都是支持三元论的,其中有:爱任纽、殉道者游斯丁、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俄利根、加帕多家教父的巴西流、女撒的贵格利等人。9 U2 a; M7 z' @+ \' V
8 m c1 r" J8 D
而第一世纪末与第二世纪,是诺斯底主义最猖行的教会早期时代。历史记载,当时与诺斯底主义争辩的教父们有:殉道者游斯丁、爱任纽、特土良、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等人,后世对诺斯底主义的认知也多半来自这几位教父们的著作。1 u5 k9 f8 Z0 S! }* y# v1 D( d
( e2 R+ W( S" D! K& Z" b于此,我们仅举两位早期教父对人观的看法:爱任纽与殉道者游斯丁,前者亲自与诺斯底主义争战,后者为了基督徒信仰殉道,让我们看一下他们的人观是什么?
8 U- p4 A% B; c+ z' l7 E8 _9 b8 m3 d) T/ E. d. i6 ^
一、第二世纪的爱任纽(Irenaeus of Lyons,130~约200AD),最著名的打击诺斯底异端的教父,因他的坚定的立场维持了正统信仰
9 B1 [6 P2 Z% P1 R7 W爱任纽在《反异端(Against Heresies)》一书中,清楚的说明诺斯底派的教训,并驳斥其错误。因为爱任纽的严厉反驳诺斯底,而保持了基督徒纯正的信仰,使他成为尼西亚大会之前最著名的教父。爱任纽的人观是根据他在《反异端》的第五部,第九章一与二节中说道:(英文网站:http://www.columbia.edu/cu/augustine/arch/irenaeus/advhaer5.txt)9 U- h5 W% N: k' B1 i2 r
/ ^/ C; z$ D+ f, X6 a
一节:“完全的人是由肉体、魂、和灵三部份所构成。三者中维持人而形成人者,乃是灵;那被连结起来,具有形体者,乃是肉体;介乎灵与肉体之间者为魂;它有时随从灵,而为灵所提高,但有时体贴肉体,就落入肉体的情欲里。所以,凡没有那拯救而形成生命之灵的人,就被称为血肉之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神的灵。所以这些人被主称为‘死人’。他说:‘让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路九60)因为他们没有那叫人活的灵。”
; J2 u: W: w7 W: Y7 Y
; ]! I" }6 A4 X" {* _; G/ u( L$ e二节:“反之,凡是敬畏神,又相信他的儿子降世,借着信而有神的灵在心里的人,得被称为‘清洁’、‘属灵’、‘向神活着的人’,因为他们有父的灵,这灵洁净人,并将他们提高到神的生命。”
: x ^9 s: F; l" z; x( Q
/ n9 H2 p1 T: ]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的翻译者,在此段译文中加了一句话,就是:“爱氏引证帖前五23,说明那持守灵、魂、身子完全无可指责的,才是完全人。”诸位,打击诺斯底异端的斗士爱任纽是持三元论的,但照着唐崇荣的扣帽子方式,爱任纽应该也被诺斯底异端污染了?
8 e; W# I- F% N! d
9 K" @1 p9 u0 O) X, P二、被称为“二世纪最重要的护教者”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100~165 AD)2 d# D- f5 V( G5 [9 c7 ?6 j+ p4 T
在《游斯丁遗失著作片断—论复活(FRAGMENTS OF THE LOST WORK OF JUSTIN ON THE RESURRECTION)的第十章—身体得救中,游斯丁说:“复活是复活已死亡的肉体。因为灵是不死的;魂在身体里面,没有魂身体不能活。身体,当魂抛弃它时,就死亡了。因为身体是魂的家;魂是灵的家。这三者(指灵、魂、身体的三),在所有那些在神里有热切盼望的,并坚持无异议之信心者,都要得救。”* y7 C5 q' H; k% E( m1 h+ i
0 S, ~: X" z6 R1 ^8 _& ^5 Y4 w6 i以上这两位身历诺斯底主义最猖狂的第二世纪时代的教父,都作了那时代的中流砥柱。可见,他们的三部分人观,都是源自于圣经,并非受到诺斯底主义的渗透。否则,将近两千年的神学家可都瞎了眼了。
2 w: k8 U5 B6 N2 T3 B; D( e三、其余几位教父,他们在当时并非针对人观有何专门著作,但我们从他们相关的著作,能认知他们的人观:) P4 U; P9 G. V% A3 V
9 m0 p; o) ], z- E8 _A. 加帕多家三教父之一的女撒的贵革利(Gregory of Nyssa,约主后335~394)。- ]; a, W; y2 B% c0 V. q
7 D& J3 i- m* S% m% _8 ^( G9 ~& q加帕多家三教父,另两位是大巴西流与拿先斯的贵格利。他们三人于尼西亚大会之后,接续亚他那修的三一神论,为了陈明基督的神性严谨地辨明真理,使得当时分裂的教会得以复合。因着他们的努力,《尼西亚信经》被整个基督教接纳为“信仰的标准”,消弭了亚流异端的骚扰。他们在真理上的贡献是第四世纪末显著的里程碑。5 [ Z/ C# K; o% o
- Q, l, o3 d7 q( o# E* v女撒的贵革利在他的《护教学:大辩护文(APOLOGETIC: THE GREAT CATECHISM)》中的“圣餐”(The Sacraments)与《哲学著作:关于人的创造(PHILOSOPHICAL WORKS: THE TREATISE“ON THE MAKING OF MAN”)》都清楚地指明:人有三部分,人的身体是用来接受物质营养的,魂是指感觉的部分,更深处具有智能功能的是灵。
! F0 @! U; Q* l; [3 s! d0 ~2 i( z6 k- ]
B. 影响西方教会神学思想影响最深的“拉丁神学之父”奥古斯丁(Augustine,345~430 AD)于393年在北非,他的教区希坡,所召开的大会上公开宣称说,“人是由三部分所构成的,就是:灵、魂和身体。这三者有时被简化为二,因为魂经常跟灵被一起相题;因为人里那个有理性的部分,是兽类所无的,称为灵:我们里面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灵,其次,我们与身体联合的就是魂;末后,就是身体,那可看见的,也是我们的最后一部分。”(《信仰和信经》第十章23段(Of Faith and the Creed 10:23))
8 {5 F% F$ k4 j/ \: Q h! \" P1 V7 V% U2 _
奥古斯丁高举神至高无上的绝对主权,宣称人的绝对软弱而败坏之旗帜,深深影响了改教时的人物,尤其是加尔文,因此奥古斯丁被归正神学视为仅次于加尔文的第二号人物。然而他在许多北非的众主教面前,公开宣称:人有三部分,人有灵,这是人与兽类有别之特点。奥古斯丁作此声明,他应该是明确的三元论者。奥古斯丁的这句话“这三者有时被简化为二,因为魂经常跟灵被一起相题”,指出二元论乃是三元论被简化而来的,并非圣经中清楚并详细说明的真理;而三元论是圣经中的明言(帖前五23),绝非唐崇荣所谓的诺斯底主义。
+ B; t3 E z8 k5 L2 C! w# _2 o9 E6 }1 j. p2 l3 G
从奥古斯丁的言词,可见是先有根据圣经的三元论,才有把灵与魂并题的二元论之简称。不知自称是归正神学派的唐崇荣,是否也该把诺斯底派的帽子扣在奥古斯丁的头上?奥古斯丁比倪柝声更接近诺斯底主义猖狂的早期时代,要受影响的话,那么他更应该是了。正统归正神学派的大本营西敏神学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几年前赠送给唐崇荣荣誉博士的学位,可惜他们没有涉猎唐崇荣的中文信息,如果把他乱扣帽子的消息告知西敏神学院,他们是否要收回这个学位?开始审核唐牧师的其它信息?2 o: g' Q% U& ]" g$ H1 T
; g( J( G0 N" F; }4 T2 U8 Z8 z- ^' m& E3 pC. 东方教会中被誉为“金口若望”的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347~407 AD)也以希伯来书四12的将灵与魂剖开,清楚陈明了灵与魂的区别。0 d6 A( j# F: X* ~7 w$ c
) A/ G* v: A8 Y* j, z- |
对于早期教会的知名教父们的三部分人观,我们就举这些例子,使各位认识,这些教父都对今日的正统信仰与神学,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人观岂都是从诺斯底主义来的?还是源自于圣经?各位可以自行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