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民间传统文化: 人算, 天算和积德' i9 N' x& v! R$ o; Z* }; H: C
: g t8 A8 |+ g0 ]- J$ n4 i1 r( C. u# B* j4 ~% |
6 Q6 o5 a/ S* O' a E# u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事,完全无法做合理的解释,或许这就是我们人所说的神吧!所以,人的营谋计算,时常会失灵,时常会失策,因为人总忘了老天也有一算。
8 m, J R+ X7 @, U
6 V7 j1 o# R+ h, x0 T+ h' |1 W3 \
$ ~( v: j K3 W! b
这一生,一路走来,深深领悟到人的渺小,我觉得人绝对不可太自满,不可太自我,更不可太自信。毕竟,人算什么?
7 J7 X; `2 E$ M. ~
^1 K g- v2 ?# X y ! _4 D" c, _8 R% U5 Z2 a# \
人算不如天算,天用来算的,是一个人的德。德,能守护一个人的一生,德,亦能帮天生坎坷的人化险为夷。佛教从来不算命看命,却是看命算命最精准的一门,因为佛教看的是因果。& K- T+ M& o9 @( }
" j, N$ j' [8 F& _) D1 h5 U5 _9 x
- |& ]7 K8 U* X! Y7 j
算命至多只能做到算得准,但不能避开的。当然,在一些小的方面,知道了就可以作些预防,或起到趋吉避凶的作用,但也只不过是把它推迟了,或转化成其他灾难了,真正的大事是躲不开的。人的富贵贫贱,穷能寿化,其中以寿元最难算得准,因为它涉及八字以外的多方面因素。例如人们常说:积德可以延寿,损德则减寿。亦有食禄尽则命尽之说。! i$ w$ ~+ K; W2 }+ _* N
' {- j6 [' l" a" H% t# F5 `9 [ " T5 R% M! _1 G2 U. o3 K
《诗经》上也讲:人应该时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天道。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有了。因此,求祸求福,全在自己。
# C0 r! d& ]5 z' o% k4 D3 V6 j3 _5 s6 e% _6 w& @
3 l7 d; a% n, {- ?/ ~ 虽然说是上天注定,但是还是可以改变。你只要将本来就有的道德天性,扩充起来,尽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积一些阴德,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别人要抢也抢不去
/ c8 k" a+ R5 ~+ v9 V7 i" x) q% V3 d$ j* X4 B4 p
. r* S* `; ]# \; w) p 《易经》上也有为一些宅心仁厚、有道德的人打算,要往吉祥的那一方去,要避开凶险的人,凶险的事,凶险的地方。
# ^4 \1 O( ~& s2 z9 i- J: k/ _
3 @# h/ u2 Q- h# a' J/ u) z9 A
# b8 X% W7 ?4 e( O6 K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不能改变的,那么吉祥又何处可以得到呢,凶险又那里可以避免呢?《易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经常行善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报,传给子孙
7 ?, l; Z3 z0 m" ~* g8 D* L8 K V) r: ?
( ?- n' x7 N% z7 I9 c( J6 ^
2)
' D# l; A' [# q9 Z0 E( K1 a* \5 R+ c4 t
6 V0 J$ A9 f1 `: u
想找人算命的,我建议先找本《了凡四训》读一读,到处都有的结缘这本书。% f2 ^9 l) w+ y$ M# Y7 G/ B
6 J0 J0 \5 O) [* |) _# q
3 G) K) Y! a( s& z5 V* ^& S
袁了凡以其坚韧的毅力,日行一善,长期的,无怨无悔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他以自己的善行功德,改变了先天的命局。他的成功,给无数的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善男信女们树立了榜样,到如今,这似乎已经被奉为改命的必由之路。, [' a& F4 L! o5 M$ |$ q
3 e: U/ ]8 z9 t& |( U) b. J $ T8 M, l/ J$ p# T) Z) s
要读完《了凡四训》很快,但是否能一生奉行就得看个人缘分,因为太简单;行善积德,念准提咒,完了。如果你真认为很简单,那就错了。先别提恒心持咒,单单行善积德这四个字很多人就未必做得到了,或许会有人问,如何叫行善,我不做恶算不算行善?
5 d2 ]( u! M V* b" K' j
2 r: ~2 y# L4 A$ i7 o . {1 ^9 g5 A0 i- r5 f% M3 R9 D8 T3 D
怎样行善积德。行善积德,就是做好事、善事、与人为善,一切以慈悲为怀。有的人认为,行善积德,只有拿钱物救济贫苦人,或捐献钱物。其实这只是行善的一种方式,无钱无物者可以出力,如扶老爱幼,乐于助人,为病残老人做好事,救人之危,看见路上有玻璃、有石头或瓜果皮及时捡起来丢在路边,在火车、汽车上及时给老残妇幼让坐位,或者参加义务劳动等等,这些都是行善积德。
& ~7 q8 e- x q5 q7 |
6 y. a6 i+ u* ]3 }% c 6 W- {; X/ L- B6 W/ s$ b- F. e
行善并不是让你有什么豪言壮语或大笔大笔地捐钱,而在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平时以体力帮助人、用钱财帮助人、用和颜悦色来对待人,以及用善心来对待众人。“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 亦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 有出钱的布施, 也有更多不出钱的布施。
6 s& V; \/ a* a5 W
; R, w0 O% s7 A- d- n! u1 L + L& h# m6 B' n
所以说,行善积德,可以出钱,也可以出力。在生活中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就是行善积德。
" g( G1 h# [% `9 D% h, ]4 N+ @8 b& w( q4 d2 x' @1 b9 v) n& \
" _3 w8 y' a+ [9 K6 Y 3)% p% D# O9 c7 D- |
7 l6 S9 _! V) r7 n6 L/ q, U. }
& ^/ A9 i! b8 Q: J3 G3 Y
不是做几件好事,去寺庙捐点钱,这样才是功德,而是看这颗心.
; \; R2 J8 r/ v/ q7 b2 I0 P! L/ s& h& d# v
6 c7 c; f$ a. Q- f
功德的大小,功德的做法,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至真、至纯的一念之间。只要心到了,那么再小的事情,也有无量的功德,因为你的心量有无限大. 真心做事,不论大小,皆有真功德。5 ?: x. u9 f. T; s3 ? f4 l
/ Y7 T( q: L! n5 ]
9 h5 R/ i5 F/ _1 o+ |, s d 在古老典籍之中,一致同意心的能力;心的潜能是无限的。每天行善作恶所种下的铭印,决定了事业的成功或失败。
& T* ~- r( R7 ~$ A7 s
9 c+ m% ]! ]- N$ o: ~" F
0 ]5 W: f% m5 S% h0 W 在特殊情况下植入的铭印,例如满怀强烈的慈悲心所做出的一个微小善行,或在一个人急需的时候,所给予的一个小礼物,具有无限强大的力量。而所有的铭印蛰伏于潜意识的时候,以指数成长的速度养精蓄锐。一个享受巨额财富的人,可能在过去,于类似的特殊情况下,对他人做出了微小的善行。
) ~. \7 b0 p2 p3 z( j- u, b- F8 D& [$ [
. W% U) Q: [ ?' d/ f
佛教哲学指出,万事万物皆受我们心中铭印的驱使,以及铭印所造成的观感的驱使。而铭印如同树木——树木的种子被播入土中,发出嫩芽,长成树木,开花结果( ~! I! Z8 X& Z( k3 x$ E
* Z! j* J- q& Z6 O7 c5 h
6 `" Y% R1 f" R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一点德善,自招一点福应。) h( w f6 w/ L* |3 z2 \8 R3 G
7 ~0 H; z% [, y- F9 s9 T / _& r \, C( D q, U! S
耐心行善,尽心布施,清心等待,宽心受苦受辱。持之以恒,上天与佛菩萨必不会辜负此一片冰心善意的。; w, U0 r' |/ z, J" G
% A, ?/ S# ~; o; N; i" V
* n# E$ o) w+ {0 K: k0 t& K 德,能护佑一个人一生、十生、千生。而善,就是启开德的一把钥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