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P5 M9 _9 a$ w9 |7 D 普莱切特指出,为了尽可能延缓进入这一大周期的经济衰退,美国就必须尽力阻止通缩的出现,而这正是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开始至今所采取的放大流动性系列措施背后的逻辑。美联储接受了1929年那场大衰退时收紧银根的教训,通过直接注入流动性和量化宽松,使得第五浪后下跌期缩短到一年半左右。其实美国经济在2004年已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减速,危机被推迟到2007年爆发,得力于货币政策的干预。但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结论是,无论货币政策如何干涉,遵从波浪理论的经济周期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准确评估这一波美国经济反弹将在何时结束,以及中国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 9 K5 P' j% q) m4 Z % G% w# b. p$ f# _$ W z 笔者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未出现根本性好转,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仍在下行,实业投资和就业复苏缓慢,银行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房贷的意愿很低。美联储在QE2结束后,如果没有其他替代性刺激措施,美国经济面临第二次探底的高风险。而一旦这一结果发生,美国进入中长期衰退的预言很可能自我实现。那将拖累全球经济进入滞涨。此外,美国还面临着债务违约问题,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美元和美债信用会一落千丈,进入中长期衰退的时间会或将更为漫长。 * D6 Y+ S" Z* k# ~1 v6 n ' a! m: k+ J. Y& H$ b. z* s: { 希腊的债务危机至今还未看见走出黑暗隧道的曙光,在争论、犹疑之中,欧元区、欧元的命运未卜,而日本在经历了3月初的大地震和海啸后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再为世界经济贡献力量。中国在转型过程中,一些社会政治风险因素过高,经济也有硬着陆的可能。如果美国过早跌入衰退深渊,而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还未转变为依靠内需市场,则中国经济亦极有可能被拖入衰退。中国目前可能处于大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虽然在转型期内有回调的需要,但如果外界条件不严重恶化,之后仍有一波较长的上升浪可期。而被美国经济拖累的结果是,这波上升浪将失败,经济进入类似当今美国的弱势调整状态。& D# @9 \) T% c- M: S0 M, s
+ E2 B0 T3 b4 B- h
如此看来,至少根据艾略特波浪理论所预测的经济周期,给我们留下的推进转型的时间确实不多了。我们无论如何得赶在美国经济可能出问题之前,争取使内需市场基本能够支撑庞大的经济总量。现实是,一些制度性的障碍挡住了经济转型之路,转型效率太低,效果不彰。这是中国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