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李海涛
6 y" k, H2 k2 E: z7 Y" g" d1 A- L" t c6 U& b! t U
转眼间大批技术移民的第二代,已经从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变成小伙子大姑娘。当孩子们到了情窦初开的时候,当他们上网的时候变得躲躲闪闪,或者“煲电话”变得越来越热的时候,做父母的就要面临孩子的新转变。
. F2 |4 B$ O' r4 t0 \1 X: W' o: p, l, t
我们当年和现在不同,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谈恋爱先要经过父母这一关。现在对于不少移民家庭来说,这孩子大了还真的不好管。当我们天天盼着他们长大的时候,他们却又开始早恋了。
0 Y4 U: L* G+ ~5 p
) U, D [& A# l; `$ x孩子大了由不得你管
6 [& N9 L+ [( |! p& ?, {- Y6 e2 B C+ @0 u S1 ~3 }: ?) ]9 R' T0 J
加拿大真爱家庭协会慕襄烈牧师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分为两个阶段,孩子在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像上帝一样,有绝对的权威。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父母可以大喊大叫,他们不得不听。但是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会发现孩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不能随心所欲地管教,孩子也变得不听话,一旦出格儿童保护机构也会出面。也就是说在加拿大,国家的权力已经深入到家庭,社会环境导致家长对青少年没有控制权。在青少年时期发现问题再去教育,往往已经晚了。 ; P/ `1 z; d; B, b8 H1 i
% n" v* G$ \( r+ G! z. ]' H( e' i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一定要预先被设计好,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在他们幼小的时候植入他们脑中。这个程序就是教他们树立是非观,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片面地在生活上满足,在思想上不重视,可能会培养一个废物甚至怪物。只把父母当提款机,一旦不能满足就恶言相向。
" T& K, M$ z+ J5 J) ?# M( B& ~! p; y0 s5 `
他认为,小孩子习惯一般在三岁的时候就会形成,习惯建立之后以后就很难有大的更改。家长和孩子之间有良好的关系,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父母就会有尊严,并以此来影响孩子的成长。他发现很多新移民把孩子送回国内抚养,爷爷奶奶只养不教,回来后孩子和家长之间没有依赖感和信任感,往往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机。 9 G2 ]- v9 U$ f
4 X A& l7 f6 I! P, ]; Z
性教育不是性交教育
% T% v, t. T5 I7 f8 z9 P
+ @+ [3 U1 r. C* g4 L, D4 \在加拿大,学校从小学就开始性教育,慕襄烈认为这里学校完全是性交教育,教你怎么性交,教你怎么避孕和避免性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教育。因此家长就要负起责任,教孩子正确的恋爱观。让他们意识到早恋的爱情是不稳定的,人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种教育从4、5岁就要开始,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形成一个观念:早恋时的爱情与婚姻的爱情是完全不同的。 / U6 ?: ] |5 s) e; X9 |
/ V. q) s. ], d* G6 S
家长可以用自己的故事去和孩子沟通,而不是训斥和说教。比如向他们解释初恋是美好的,但往往是无法走下去的,因为很多现实的因素没有考虑进去。父母也不是天天搂抱在一起的,因为那是一种激情而不是长久的爱情,往往是一种化学反应的结果。总之,家长要尽量延迟孩子的爱情、性活动,最好推迟到大学为好。
3 j: v. Q* u; |3 g' X9 E) h% h5 {
美国1995年一份统计显示,女孩第一次自愿发生性关系的年纪与其一生性伙伴数目的关系是,12岁就有性关系的一生有21个性伙伴,13到14岁的有14个,15到16岁的有8个,17到18岁的有7个,26岁以上才有性关系的一生只有1.8个性伙伴。 3 ^! Q3 Y# T8 j0 m" L' E9 g
+ I7 ^- ?1 j5 l) a% F+ l1 }
与其防守不如陪伴 / [' v; y0 _8 Z7 T( m' ]) G
& {) L; G4 K7 f6 C* C2 f
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的社工张燕云,是一位专事家庭教育辅导的社工,也是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谈到青少年早恋问题她表示,这是人成长必须经过的阶段。就好像孩子到了会走路的年纪就一定要走,成年了就要会开车一样,如果上班了天天还要你开车送,相信每个家长都会发愁。同样,由于生理发育的原因,在青春期孩子对异性或者说对性有一定的情感需求,是谁都挡不住的。 ; F5 w/ e* }* H$ G0 v6 g5 T4 @; }
9 ?' S# Z& p+ |2 A' T* k* c
如果说一上来父母就是斩钉截铁地反对,等于是把沟通的桥梁给破坏了。张燕云表示孩子是很聪明的,会用别人的故事来探家长的口风。如果家长否定他人的交友行为,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爱情故事隐藏起来。如果孩子真的把恋爱的事情告诉你,家长就特别紧张刨根问底。孩子就会想我就刚说一点点你们就这样,好了不说了。 P0 X8 f/ y1 P- M
6 R0 O& M6 {) N
另一方面,家长不可能24小时跟着孩子,孩子有很多社交活动,如果你想阻止他和什么人交往,限制他的行为完全是不可能的。比如他可以趁着你没下班的时候做很多事情,趁你深夜睡着了起床和朋友联系,极端的话甚至逃课、出走,这都是家长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5 Y# E7 r1 X }8 Z# ]0 ^7 h5 b. l* i3 v
张燕云看来,家长对早恋的态度一定要先调整好,要接纳而不是像防贼一样地防着孩子,这真的不是一个办法,相反能够花时间陪着孩子则是唯一的方式。 & g# ^% F9 I# B. E8 v$ B9 q5 w9 ~
+ [% k! O5 M* a
是谁将“亲情”堵死?
4 F8 h1 u4 a( ~2 H4 T, u' ~- Q% _
华裔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往往是孩子的成绩,即使在早恋问题上家长最大的担心还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张燕云认为,这也就是孩子不愿意听家长话的原因。其实孩子的成绩不是他生活的唯一,他有自己的兴趣、快乐、友谊和爱情。如果家长仅仅关心他的学习,那是你们关心的问题,他就认为你根本不关心他的生活,和家长见面就是谈学习,其它就没有任何话题,那么很容易就陷入沟通的死循环。
' N- G6 ?4 U& \/ E3 z( A+ V- O
# y @9 s) c' U* V0 f家长要关心的除了功课,还要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交友,这种关系是全面的。我们华人家长很少跟孩子讲“Have a nice day. Have fun”等,这其实包含了一种全面关怀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功课。 & d3 ?* X: d8 [5 B7 o9 P+ A/ b
8 r+ p' m: h- s; p2 M张燕云表示,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养成与其无话不谈的习惯,如果家长从小就知道训斥孩子,长大了就很容易出现沟通不良的问题。
# a( O8 K7 L( _1 d2 o" h" P. W3 l0 d8 u( A) V* y2 ]
张燕云表示孩子如果脑子是空白的,那么做事的时候就是靠冲动。如果脑子里有事非概念,比如说知道自己为来的目标,那么做事的时候就会有分寸。当然,孩子在青春期对父母的话有抵触,因此让孩子变得听话,建立良好的关系要从小开始。
0 }& A0 j0 Q4 Y( q0 Z: H7 z% D4 P9 y, r7 w9 c4 O1 M
青少年往往是报喜不报忧,然而忧的部分往往是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家长除了吃饭时候和孩子交流之外,尽量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玩游戏等,在日常生活中传输自己的观念。比如利用孩子在家里开派对的时候,观察孩子的同学,仅对感到满意的异性同学加以评论,从而引导孩子的交友观。张燕云表示,只能评论那些好的,家长不喜欢的就不要说了,因此孩子比较维护自己的同学。
9 s! s+ r& n) N( g4 M6 u H
& q4 S4 ], y4 M: L7 }! L; ?5 J: Q孩子真的早恋了
! `9 ~7 l) u; @3 K) C8 H" Y3 ?
0 a4 x( k$ t0 y: a3 J张燕云认为,如果孩子真的早恋了,家长先不要大事声张,放一段再跟孩子交换看法。比如孩子找的男朋友主要是因为学习好,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对方既然学习好,一定也要求你学习好,因此你要努力才行。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谈未来的发展,这样他从小就会意识到我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会把目标看得重,即使有恋情也会因为目标而克制自己。 3 S7 w+ Y" [, m
5 m* V) X, k5 {5 g此外要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比如对方到家里来玩,如果时间太晚了就要告诉孩子注意提醒男朋友该回去了,不然对方家长会担心,还会责怪你这个小女友太不懂事。孩子会认为家长在保护自己,会从中学会掌握分寸。 : u3 ] d% |4 b/ E0 H* C0 J
4 Z- f% w- e5 ^
她认为最忌讳的事情就是和对方家长、老师谈孩子的早恋问题,这样会把小事化大,把矛盾激化。老师是不会在孩子交友问题上予以干涉的,这是每个家长自己的私事。
% U* T- Q( ~4 Q7 ?) g$ ~, v2 r2 v" c" H" Z
慕襄烈也认为家长不能断然制止,而是引导他们和接受他们。比如让他们交往,但是要在公众场合接触。也可以邀请对方到家里,但是要有大人在家,指导他们的交往,帮助他们顺利度过热恋期,孩子们自然会有一种思考。家长要认识到不是每个孩子都要走家长的路,孩子的发展往往是出乎家长的预料,每个人都是有差异性的。 & t' z* @: j% ]+ o
- N. Y' v M; l' f# N" |& u& y5 Q. q; G
( p1 K5 {3 h+ {, t. M
美国青少年性爱统计 & ~6 ^% ?( o, d% e# _/ v. g( I
/ E- }8 H$ j- h
很多人以为睾酮素只有男生有,其实男女都有只是数量有差别,男性的睾酮素是女性的20倍。男孩子9到15岁之间睾酮素会增长25倍,女孩子从8到14岁增加5倍。因此一般来说男孩子会早一些主动一些追求女生,女生在青春期则会注意发散自己的魅力,吸引男生的注意力。因此说在心智不够成熟的时候,仅靠化学反应去作出的判断,很难是正确的。
( u. f% F" }" N& o2 S2 S( B0 r' o2 k+ ^+ H. N
慕襄烈列举了我们的邻居美国在1996年的一份统计资料,他表示加美的情况差不多,而且从加拿大的统计来看,1996年与目前的情况也差别不大。一份家庭状况与青少年性生活活跃度的关系报告显示,完整家庭的青少年(14岁到18岁)32.3%有性经历,而离婚或者分居家庭的青少年有52%和51.1%的有性经历。
% C( X; \! C3 `# b; w$ q- O5 Z- V' L9 B
他还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女儿和父亲关系很好,往往会延迟她们交男朋友的时间,也会延迟她们的性发育时间。如果父女关系不好,她们会很早就想找一个大男生来弥补这种父爱。同样来自美国1995年的统计显示,父女关系良好的女孩处女率为68.2%,父女关系很差的女孩处女率为37%。
1 o% [4 Q4 Z2 Y) N
2 k- g# ]' y1 v5 q) x" {1 p: s; d1 M/ l4 O5 V# f d7 k: i& h
加拿大青少年性爱统计 6 L7 j3 \5 r) z% p
* W1 e# l& s" H+ S. I9 r- I加拿大小区健康调查报告指出:2005年15到19岁的青少年有43%承认有过一次以上的性经历,1997年的数据为47%。如果从男女分类来说,这个数字女性从原来的51%降到43%,而男性青少年两次比率都是43%维持不变,说明女性青少年对性生活有所检点。
e' W2 R p% K9 e
6 O" P& c# a1 W. V' T1 [: F在这些声称有性经历的青少年中,三分之二是18或者19岁的,三分之一是15到17岁的,8%的是15岁(2005年数据)。三分之一15岁到19岁的青少年的性伙伴超过一个以上,这种情况发生在大一点的孩子中较多。 2 |1 I" i7 _' z6 i, D* W
$ c0 F6 ~$ S0 ?+ l% o1 b) ?0 L
在使用避孕套比率方面,2003年到2005年的数据显示有性经历的女性青少年65%到70%使用避孕套,男性大概80%。值得注意的是,15岁到17岁的使用避孕套比例要高于18、19岁的。 ) |. g6 J; P7 f" J( N0 b d. g& m
) h1 c# b4 x) g& l( p* o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经常会参加一些派对,其实想想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无非是一起玩耍、喝酒或者做爱。加拿大统计局2005年的数据显示,15到17岁的少年中有12%有性经历,18到19岁有28%的有性经历,24岁的则80%有性经历。这15到24岁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在一年中有超过一个以上的性伙伴。青少年怀孕的比例在过去25年有大幅度增长,患性病的比率也在上升。
2 g3 w" X g& _, g0 M* ?; t- [9 w0 k6 f; F2 d8 d
* Z8 x5 T$ K* f5 s# `7 w少男少女体内的化学反应
5 v4 k. J# q9 R- p3 I: L# n
4 u- _( w) p8 O早恋的杀伤力很大,不少父母会感到家庭被外敌入侵一般,少男少女的行为也因此有很大改变,令父母不知所措。父母要想帮助孩子度过这段叛逆期,就要先了解一下少男少女的脑子在这段时间是如何工作的,荷尔蒙是怎么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思想的。
5 b) e# ?/ N6 g& s- C' W7 |7 s9 y3 v" F$ ]
加拿大作家David Walsh在一本研究青少年早恋的书中描述说:在孩子10岁左右身体开始产生雄性荷尔蒙,也就意味着青春期的开始,开始对异性感兴趣,早恋有可能从这时候开始。无论男女的下丘脑这时也开始激生睾丸素,使负责产生快感的多巴胺水平提高。由于男女生理成长水平不一,会导致不同孩子对早恋和性有不同的态度。 ) }3 m2 A1 k7 y* q; X
' Z3 y; Y1 t3 [( X7 B$ j3 ?) D+ }
睾丸激素使男孩子那女生当作性对象,而女生也变得妖娆多姿,吸引着男孩子和她们腻在一起交谈玩耍。尽管性是恋爱的重要环节,但是孩子初恋时节不一定就会有性经历,因为青少年的前大脑皮层(负责决断)还没发育完善。
5 @4 h- V$ }. n3 Z. E; j3 V9 ?& b5 s2 J$ ^1 h8 {
当人坠入爱河的时候,通常用冲动来代替理性的思考,主要由多巴胺等激素引起的快感来主导人的行为,这是人体一种强有力的化学“核”反应力。然而这种礼花式的反应通常不会维持多久,青少年坠入爱河的强烈感受比成年人要更短一些,热恋感受平均为三个月左右。此后要么移情别恋,要么进入恋爱的平静期。
" k X$ v- J9 F. v2 b( o
4 ?1 r* S8 @, l5 C在平静期阶段他们的大脑前皮层也在发育中,因此他们会思考“我为什么爱他?”。随着发育,男女其它不同的激素也开始分泌,比如女性的催产素,也叫做“拥抱感”荷尔蒙,使她们产生对男友的依赖感。男性的抗利尿激素也开始分泌,使他们更加呵护、忠诚和关注他们的伴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