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2006/3/31" w' |- s* d ^! {( f. R
0 D0 G" ~% Y9 }$ u: s原载于HKUDB 哲学及心理学专区
3 X4 E0 X1 c) ^% d
2 q( }; i. f. r4 M! V$ S/ w前言) j" H- u, V0 I1 g3 m4 x& h
在心理学的心理分析学派中,对于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知不觉地以消极方法去躲避问题,称为“心理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这类机制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个人情绪太大的困扰和稳定心境。可是,假如习惯性地不去面对困难挫折,滥用机制而逃避人生,与现实脱节,可以严重到发展成为精神病的。这类机制,与基督教一些思想竟然不谋而合:
/ M: a$ i+ i6 r$ v
# A1 I% d( s6 ?' ~* C1. 否定(denial):把不愉快事件当作没有发生,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 u/ S+ l* i; N% Y; u# b例:亲人去世,否定是永别,而认为他上了天堂,只是暂别而已,将来定会在天堂上重逢。( D# l Y8 f% R, }- b
; i+ ~9 k5 @! d% b; [
2. 解脱(undoing):以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动,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补救因自己犯错而引致心理上的不舒服。2 N# f: W* \& h* H K1 V8 e
例: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向神承认自己所犯的罪,罪就得赦免。
# ~) Q9 g( J# O3 ?- ?8 c5 y- h+ l0 _; Y
3. 认同(identification):在某些事情上经历挫折,会选择性地模仿某些人或某些东西。6 W6 F7 i" X: x4 p, R
例:身为基督徒就是要行基督之路,模仿耶稣为义受逼迫。
, Z f* t9 ]0 S# @+ j/ o: R- \
M! \* c. |; y0 V; R8 m/ F) ]4. 补偿作用(compensation):利用种种方法,以求弥补因经历不如意后所产生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憾。: {: m3 [* p" r; b
例:为教会而作过劳的事奉,企图补偿生活中所经历的不满和遗憾。( l i. D/ P) K3 o x
+ s, M' c/ r! Q4 ~: s4 L5.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当犯错时,搜集有需要的理由并合理地强调,以致犯错的事实不再困扰自己。. Q1 l! w' k C6 j1 T
例:在自己犯错时,就会想到世人都有罪。
1 j+ Y M, `- w8 z3 [5 B( y$ q8 V, C _9 j0 c
6. 投射(projection):自己有某种罪恶念头或恶习,反而指斥别人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他人身上,指责和批评他人拥有这些性格等。
2 E& I7 R& l* p& X( B+ h例:我所犯的罪,都是魔鬼引诱的。
9 O! H( [, ?! Q) J" k
: v$ T3 ^1 T' ~& B7. 酸葡萄(sour grapes):着意地将自己过去追求但又得不到的东西加以贬抑和打击。5 H2 {% V6 X* t; I/ Z' ^, s
例:信教后,通常会在见证中说后悔以前追名逐利(而往往弄得一塌糊涂)的生活。7 ~2 h' r F0 N+ e* Q; D
; w4 A: G/ M \) B8 V0 K; d; T" e8. 甜柠檬(sweet lemon):虽然生活中发生不如意的事,却会努力强调事情有其美好的一面。
: |' N& t# l3 S& l例:上帝安排的永远是最好的。
( C8 M) i3 `# N, G, g3 \
G1 c2 Q8 O/ w9. 倒退(regression):为了避免失望和挫折,重新运用孩童时期的方法来获得满足。
2 F6 R9 y0 O$ V例: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3〕 Q( M5 }+ m- P& v' E/ i
4 k1 F' R- O5 W4 [+ L) {
10. 幻想(fantasy):利用幻想方法,将自己暂时抽离现实的困扰,得享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E# W7 p- ?5 _* P$ c! k7 d
例:幻想蒙主宠召后,止息地上劳苦,在天堂永享快乐。
4 U6 K6 u" b3 ?
' f5 u, \ b5 K$ q( P1 y11. 压抑(suppression):在特别情况中,无意识地压抑自然与直接的感受和反应。. `5 Y @ o0 c! t5 W, R& p/ O
例:遇到生活不如意事,或者天灾人祸,反而也感谢神。
( @9 R3 x1 W* i, `
: S6 A) n" Z& G& h4 J: ~12. 理想化(idealization):对某些人和事作过高的评估,将事实的真象扭曲和美化,脱离现实。
3 n! _$ |4 y P9 P, Z/ {例:属灵的就是最完美的,包括教会、牧师、教友等,比起属世的非教徒更善良和美好。
9 y, {5 s0 F# @: T+ Q' j9 f
* b7 w% e) e0 H9 R' B% q& y* I% q) B0 D13. 升华(sublimation):对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政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8 M3 U1 }" ?( [. Y7 @+ ^$ u
例:对于被基督教教义认为有罪的自慰,有些教徒会将性欲升华到教会的事奉上。! }6 h6 Y, ~+ ]: i
4 I; h6 ]' g; a% n. u1 M3 t0 r14. 分裂(dissociation):在同一时期,不同的环境或生活范畴,会有十分相反的行为出现。
/ A8 V4 J5 p- Z" {) a1 A例:虔诚教徒的背后,有些会是一个杀人狂魔或孪童神父。0 w1 L3 W& n# m1 L: i
3 p, r( r9 u! g. D( X0 s9 ~
另外的心理防卫机制(非宗教性)包括:: T0 |+ M( e% S& Q( t2 l- U* c* P- y
& I$ X1 C- s7 k. n
15. 隐抑(depression):把一些不能忍受或会引起极大冲突思想或感觉,在未意识之前便抑制到潜意识中,使自己不知不觉间保持心境安宁。
5 T4 Z, z- k9 p/ c- i2 p ~
' i3 A8 H2 D* x, o$ g- m1 d- _16. 转移(displacement):被人激怒或欺压时,碍于地位或社会规范,转移另一对象作发泄。1 Q7 g0 p* c, D6 x5 B
: Z4 z+ U& @0 `
17. 反向行为形式(reaction formation):压抑自己冲动与欲望,人害怕这些冲动突然爆发,平时更着意加以防范。
1 U* g! M8 l$ R2 C
* p/ f% d/ K; F5 E. L$ [' p* I后记) C9 v4 K. g9 r. P# V
起初我以为宗教是情绪的安慰剂,其实这看法只有一半正确。适量的心理防卫机制,的确在复杂的人生中所需要的调整。但假如习惯性地利用基督教以达防卫机制的效果,每每去逃避人生,可能会导致个人最终与现实脱节,这不单是一个毛病,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精神病。
2 [. F2 H8 o& u! Z* l2 l7 V# P1 H
从心理学角度看来,可以大概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基督教,因为残酷的社会令人启动心理防卫机制,而基督教就“顺应民情”,以教义欢迎“逃避”的人;可是物极必反,过于鼓励这类防卫,往往对个人心理有不良影响,因此亦令大量非教徒对基督教产生反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