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花的姿态 于 2010-11-10 09:26 编辑
" ]9 y; ^6 W( M" G3 \
$ j0 R$ j1 W0 k转载下面一篇,算是我近日看到最全面的一篇了,很郁闷,很纠结!!!
7 {& r& i6 a6 ^/ f+ i5 Q- i* A- G# z+ T
(转载)自用iPad带入中国要缴税——中国海关发令掀『征税风』
, _/ l" \0 v& u5 `) Y2 U2 L" R$ @2010-11-05 19:55 来源: 英中时报 作者:潘张旸 网友评论 4 条 浏览次数 1178 - `4 g3 c% H" q0 Q: H e4 ]
华人回国带总值超五千元的个人自用物品就要缴关税,而包括手机、iPad平板电脑在内的20种商品需全额征税,奢侈品更无法幸免。有网友戏称:“海关54号令一出,华人都得裸奔回家。”
8 y" T) P1 B4 W: Q. r, Z- t
8 |, [* `' N# C4 n圣诞将近,英国又将迎来“打折季”,旅英华人杨小姐却不像往年那样,早早预订伦敦的酒店,准备Boxing Day(12月26日)扫货。5 n* ~" {+ f9 p: }/ S4 A1 k4 w8 W
( m8 p# U5 F0 z% E: n6 V( a
原来杨小姐从华人论坛得知,国内海关最近“变严了”,旅客自用的化妆品、名牌包、照相机,甚至自己随身携带的旧手机都有可能被要求征税。有网友爆料说自己为已经用了一年的iPad“缴了1000元的税”。) Q' T8 \) W3 C
' r1 E1 G" m) l4 t3 y4 @“都是海关54号令惹得祸,五千元以上自用品都要交税,看来真的要裸奔了。”杨小姐表示很无奈。9 @8 e8 s( F4 `7 U
9 s7 N/ V8 a$ X: K* p! v1 @海关54号令掀『征税风』
7 ^+ e+ i9 n) E( y y6 q6 E$ i& e& M u F: s1 P
早在今年8月19日,海关就颁布了2010年第54号公告《关于进境旅客所携行李物品验放标准有关事宜》。规定指出,在“自用、合理数量”的范围内,入境居民旅客个人过关物品总值超过5000元的均要纳税,而包括iPad平板电脑,手机,个人笔记本电脑在内的20中商品不在免税之列,即使是自用,也要全额征税。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自用入境物品,总值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含2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规定还表示,海关将仅对超出限额部分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例如名牌手表、手袋等,作全额征税处理。此外,针对短期内多次出入境的旅客(15天内进境超过1次)的,54号令表示将另作规定。根据之前的进出境旅客物品管理办法,海关只放行这类旅客的“旅途必需品”,而不按上述标准执行。
3 ^% o+ f, V9 g R" Y$ \1 M m# k
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包括深圳、珠海、福建、北京、上海等出入境人员较多的口岸,更是对电子产品、名牌手袋、化妆品等严格查处。
( u ?% ?: C1 G" P7 U2 y" q* r/ e! f) M, l# M1 K- f& L
在各大海外华人论坛上,许多即将回国的网友对“海关54号令”几乎是“谈令色变”,近期频频有归国人士发帖称过关遭难。- k/ V9 q0 S" f, T1 S$ l' S7 ^" O
; N+ v) D) J! w有频繁来往于英中两国从事两国从事商务的华人表示:“不可能每次去都报关,我戴名牌表,用iPad,难道次次都要交钱?”
. s% \# f3 Q6 w+ y
/ Y5 z& F, O. i& y, E, |, E早已订了回国机票的梁小姐也为“54号令”发愁:“我光行李箱就是两千多块钱,里面两个LV包,还有一个iPhone,现在只能希望他们不会抽查到我。”# j8 @" E' o; H$ g
2 L9 j6 K# k V: O+ s" t也有人对这种做法表示理解,网友“湖侦”认为,“54号令”目的是抑制人们,特别是那些经济消费能力高的人回避税务(消费税或入口税),或者抑制人们倒卖,避免国家损失入口税,所以说“自用”也不能豁免交税,况且那些是奢侈品,买得起的人也交得起税。说“自用”的人并不能保证他们不会转卖。3 j' h; e7 c y( n- x! {) v! m
$ ~2 p* m! T: @9 N- Q0 Q, z
『5000元』是个什么价?0 e- }$ Y5 y) t9 ]: Z2 \4 }- D
3 o% s4 Q5 s) c( z: _' |54号公告出台已近三个月,但是海关总署始终没有在公布权威的政策解释。网络上针对“54号令”的存在诸多传言和误读。9 m& Q$ `0 A' W8 ?$ C
0 M" ^( L6 M$ z/ V( x; f3 _记者发现,一些论坛转载的新闻报道并未解释“5000元”是否是“购入价格”。
9 g! F/ O! ^6 b1 S( o4 k
+ z8 A5 y/ W$ d' s; I) M; O$ R% A《英中时报》记者连线福建海关,从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在海关过境检查时,对旅客行李物品的价值是依据《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完税价格表》认定。按照该表规定,个人笔记本电脑的完税价格是5000元,那么无论这台电脑是何种型号,都按5000元的价值计算。因此无论旅客购买iPad的价格是否超过5000元,都应按规定,缴纳20%的关税,即1000元整(5000×20%)。
8 |3 H8 G% L8 G0 C8 Z# }9 R1 T P4 ^: r, T
像香水这样的物品购入价格可能不菲,但是完税价格统一以一瓶100元计算。另外一些商品,如高档手表和金银饰品等,并无固定的完税价格,海关人员将根据有关规定另行估算。
7 M$ R Y1 e0 y
, m, s7 Q# u# j2 }除了物品价值易引起误解,海关对法律法规宣传不力,也是引发各方猜测的重要原因。
1 l! X$ k* A' Q' X记者从福建海关处了解到,如果旅客在出境时能够申报相机、手提电脑等个人物品,在入境时出示申报单,可免缴不必要的关税,但很多旅客嫌麻烦不申报,或根本不知道要申报,为节约时间都走无申报通道。
3 @0 y, o% _+ f5 u: O+ t
; q% m" s4 s8 L2 V: k1 q6 a另外,留学人员回国携带的行李物品享有优惠政策,海关对在外期间短期回国服务、探亲、休假、讲学或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的留学人员,携带进境旅行自用中的海关限量物品,如不需留在境内,可报经海关核准,暂时免税带进使用,出境时须原物复带出境。
4 R- d$ s; n3 B/ f: K而近期在一些论坛转载的《针对海关54号令,广大归国留学生表示》一文显然不知道国家有上述优惠政策的规定,也误认为“5000元”指的是物品的买入价格。文中建议留学生以塑料袋装行李,卖掉所有电子产品,“最好光着身子回来,保证自用物品金额低于5000人民币”。* k+ ~$ S; D" @8 W3 u
1 L; `1 b. h5 g" I9 |3 y* Q
海关人员执法弹性大
5 `6 [+ x! k2 ]4 y( n Z4 b% ?8 |' O$ L. k* Y
新规定实施近三个月以来,海关一线的工作人员并无统一的执法标准。《英中时报》记者从部分旅客的“通关经验”了解到,尽管海关加大了执法力度,但是对个案的还是“区别对待”,不同入境口岸的执法强度也有差异。5 J0 \1 d! {; D# h% B& @
- {7 _. s- x+ {; f2 J" O# t
从英国回国休假的留学生小李,过境广州,自己使用的iPad让海关征了1000元的税,另一个名牌手提包“侥幸过关”,因为她向海关人员谎称自己买的是A货(仿制品)。- F& r' O. P. c6 d' M. h1 [& R" h
2 ]0 n6 `5 ~+ X) {0 m! F亦有内地《证券时报》的记者在深圳亲身体验过关,出境时未申报的笔记本、数码相机等,他向海关人员说明是自用的,得到放行。另一名同行香港记者携带的iPhone超过了非居民旅客的2000元限值,但经说明是自用也得到了放行。6 o3 t$ t+ T. b" E+ L
' x! U r; h1 ?; A+ {
另有上海网友称从澳洲坐飞机回上海,过关时“一个人都没有”,iPad轻松入境。
( a w3 O/ z0 z5 s$ i l) _) o记者连线的福建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关关员在执行规定时有一定“弹性”。他说:“在实际执法中,海关人员会更重视入境检查,以入境物品为主,出境申报就是图保险。”
3 M1 l8 z# v( q, z7 H0 n+ l& W& O6 H& ^
, e, K& }$ Z/ L. R2 J, n“入境时,一般能够证明是你自己用的都好说,比如你出具的发票上是你个人名义付的款,电脑里有你的文档,手机有通话记录,有密码等等。关键在‘自用,合理’两个字。” B" d0 H' f2 Q: [
. ?8 _4 Q: y1 g( L
“关员抽查都不是随便拦旅客,因为检查的目的还是为了发现走私客带水货。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去判断,找比较可疑的人查。”( p2 B* H3 U8 @0 K y* _7 \# K, ]
; E5 t$ c, Q9 O" f$ W+ V海外代购、扫货『不划算』' X4 R; v9 f+ N& k
奢侈品消费或内移, P; n {' Z" T `. `
$ I; H! p6 g$ D; |
据海关总署介绍,此次54号公告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打击海外代购以及“水客”带货。
0 Q) s9 j! A$ g3 f“54号令”与9月1日开始实施的海关“43号令”——《关于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有关事宜》,共同构成了打击海外代购和“水客”的组合拳。8 Q# A* l0 @1 E- V+ I4 K' M
c0 K7 _! F' s! Z. q( o! L9 N5 ~
“43号令”调整了邮递进境物品进口税免税额。国际往来个人邮递物品与港澳台往来个人邮递物品免税额从之前的500元和400元,下降到50元。超过50元一律按商品价值全额征税。8 j4 p( Q# l) S$ K
6 C H' Y' `# x7 W8 j5 S* b
两个政策的先后出台,令海外代购,甚至海外购物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 E% a# z( f% e+ Z$ q2 c/ B( T( ~3 j2 @# I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完税价在1000元-5000元的高档服装品牌,按45%的平均税率计算,甚至会比原来的价格贵五成。加上海关近期也加强了执法力度,很多货物都过不了关,媒体也频频曝光代购被查的消息,令代购商家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2 H8 r0 E6 F' C+ P1 a
1 a* F5 ]$ g- x: p9 i* D另外,居民个人海外购物的“兴致”也下降了不少。一些内地旅客喜欢出国购买相对便宜的奢侈品,一旦回国入境被查,交了关税,花的钱和在国内买差不多。( p, W9 o& K' b( g9 b6 N7 c$ Y$ I
7 s' L5 L$ F, X7 e c4 a( z但是有国内媒体分析称,政策的调整或许意在“引导奢侈品消费向国内市场转移”。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就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可适当降降低化妆品、高档手表等商品的相关税率,促进国内需求的高档商品增加进口,将部分境外消费转化为境内购买,扩大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
+ \( q8 P! Z3 f2 R6 ^
3 ?$ k% R @+ A' l) ~$ z0 k& _8 k贝恩公司发布的《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由于内地关税高企产生的价格差,60%的消费者选择在国外或者是香港购买奢侈品。
, ?, {9 u( c+ i8 R! G# i! x8 F1 V8 x& e' N, J: m
但是奢侈品关税调整牵涉到汇率变化、贸易摩擦、政治关系等复杂因素。不过可以肯定,如果减低关税,使内地市场的高端电子产品、奢侈品等价格与海外不相上下,“54号令”也不会再让诸多海外华人谈之色变了。3 X( K- w7 P$ t2 _+ [- @7 Z
/ L5 Y; p7 d6 M: W k
; C. |( L5 F( u# ]
20种入境时必须不能减免关税的商品
& b* }5 W- q: Z
% v* `2 K- i4 N f/ H根据《海关总署2004年第7号公告》的规定,20种入境时必须不能减免关税而需全额征税的商品包括: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音响设备、空调器、电冰箱(柜)、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微型计算机及附件、电话机、无线寻呼系统、传真机、电子计算器、打字机及文字处理机、家具、灯具、餐料。
+ o' N+ P, d- ^' C5 |* f9 A4 K: ]: o, h) ]
% J6 C' G* m3 N2 k
常见物品纳税额如下(完税价格×进口税率):
4 w4 o% Y" ?- [- z
$ I, b- C) [5 u手机 150元/台0 y! y0 S# H# F, V
笔记本电脑 1000元/台! i; }1 G: H. R+ ]
数码摄像机 200万像素 1000元/台1 A" |/ V( z# U1 H
数码摄像机 200万像素以上 2000元/台+ B, A! x7 B& j, k- ^
主机、显示器一体机 600元/台7 \+ e& z4 Q7 U$ J- O0 p! i. U
数码单反相机 1000元/台
$ U4 F# S" m9 [$ C数码相机 400元/台
4 W0 Q K7 l% _% F奶粉、咖啡、茶 20元/kg7 X7 x& I \0 F) M: b; \
MP3 20元/台2 g( d+ Y9 ^, m6 V8 v
MP4显示屏2英寸以下 100元/台
/ P8 a; s2 k# F- mMP4显示屏2英寸以上 200元/台
- E9 N2 w! \' Q2 W# U. a高档手表(完税价10000元以上) 海关估价×30%+ e& {, F# I8 W2 K2 l8 y. ~* t
皮革制品 海关估价×20%/件
! q* m, @5 F6 g% p' N日、晚霜及乳液 50元/支、瓶
# u/ G% M5 a m0 ~. g, Q5 h, ?2 |
名词解释:& m4 D1 O( V, n5 F% X! i
& S; _1 Q4 r# j9 M6 p4 D; e完税价格: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指海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定或估定后通过估价确定的价格,它是海关征收关税的依据。
( {5 h2 T/ m6 h& I居民旅客: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等有效旅行证件出入境的中国籍旅客,包括公派出境工作、考察、访问、学习和因私出境探亲、访友、旅游、经商、学习等。
, z9 P( d! l* g$ m非居民旅客:华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外国籍旅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