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谁能阻击必和必拓,充当Potash Corp想要的“白衣骑士”?
% X* ]8 r/ ~3 j% }* H2 C3 _4 o: H: }2 a: ^3 r3 a' P: ?' d/ a
两家传言与之有过接触的企业,淡水河谷辟谣否认,中化集团不予置评。只因Potash Corp还在寻找第三方介入,全世界的目光仍聚焦在中国企业身上。. [8 k! J) P2 u- j1 ?) B: X: y) C9 `
# k% c/ `; N9 E8 P; j/ k
从关联度最高的中化集团、到手握重金的中投、中金、国开投,甚至无业务关联的中铝,实力企业悉数在列。
7 Q, V" r3 P1 s) W4 y& Z1 s3 e1 ?
5 W# p1 J3 n$ [0 B. y7 R6 B/ _* R 8月24日,一位并购业的专业人士对本报指出:“中国企业直接与必和必拓竞争的可能性很小,如有财务投资的机会,也属中投的可能最大。”3 \3 @' Q$ A1 J. B& Y
/ L# n( ]! Q. W0 F6 P
他表示,尽管如此,在国际重大并购案例上,由于中铝失手力拓在前,中国企业欲再出手,可能会变得更为谨慎。
+ h& o7 H+ L! r, E1 l1 y% ~3 c0 F% [8 S( ?2 ?
当天,中化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李强则在向本报记者表示:“对媒体的说法不予证实、也不予评论”。他强调:“我们的态度就是:这是全球业内比较大的事件,我们作为国内钾肥行业最大的企业,又与这一公司有着长期合作,所以我们会密切关注。”+ a, B0 C4 K# Y/ _! L( f
4 J0 x5 d% }1 l" G+ \
为何是中化?
/ D2 z8 {4 T# d0 o& [) f M% p2 {: v9 W; z
为什么中化集团获得的联想最多?
9 I6 h P, p7 ~. F2 v
- ?% ]& S0 K& b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近60年的中化集团目前主业分布在农业、能源、化工、地产、金融领域,是中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种子)一体化经营企业、第四大国家石油公司、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并在高端商业地产和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具有广泛影响。: F9 S' p: l9 T7 @& O. l/ {
+ A% z' w6 ]3 G6 a0 U 其在境内外设有200多家经营机构,控股“中化国际(10.29,-0.24,-2.28%)”(600500.SH)、“中化化肥”(00297.HK)和“方兴地产”(00817.HK)三家上市企业。
; S5 } O: ]; _5 p: |# i+ |8 j5 m% N& ?- A5 l# ~4 O+ n* C* `/ A# W% c
瑞银集团的分析师格林·劳考克(Glyn Lawcock)此番大胆表示:“必和必拓最后很有可能将放弃收购计划,而中化集团或将成为Potash Corp新的东家。”
/ N1 Z4 p9 s/ X/ r- g+ M, q, T, m9 X0 r4 A+ S! U
对这等呼声和猜测,李强表示这可能与两者之间的长期合作有关。
$ \; f) s, a* ?# ?1 O$ }7 g# D/ p' U
$ F1 M8 [% ^6 J. A3 f. a$ C “我们化肥业务上市时,Potash Corp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后来又增持了一部分。显然是看好我们的经营。”他告诉本报记者,“而且在化肥业务领域,我们的合作也有30多年的历史,时间很长,了解很多。”1 s) V4 j5 i: z! V
m2 t7 n& Y. Q. Z. t 2005年6月,Potash Corp与中化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化香港(“中化化肥”的前身,0297.HK)达成战略投资协议,以9700万美元收购后者9.99%的股份;
% k. B" u' D: E9 H/ B& F! \4 p8 Z4 U/ S
2006年初,Potash Corp再度增加1.26亿美元收购10.01%的股权,增持中化化肥至20%。拥有董事会内推荐第二名董事的权利;$ u6 w. [ H2 {$ K6 V) S' ^5 ]
0 l! D2 x' ]* W; X! J5 r% z
2008年,其再度增持2.06%,至现有持股比例为22.06%。中化化肥目前最大的股东则是中化集团,持股53%。7 R( R) b% Z. G$ {6 A
2 K% I: j0 O* A# u8 _( F8 J5 }1 P. O
此外,据记者了解,Potash Corp一直以来通过加拿大钾肥销售联盟——Canpotex向中国出口钾肥,而Canpotex则是通过与中化集团签订销售合同来完成向中国的出口。1 p/ `2 m! j- s# _
X. u* t, F, e 据Potash Corp网站公告,2008年,中国从Canpotex的进口量为100万吨,占2008年中国进口钾盐总量359万吨的约28%。2010年一季度,Canpotex与中化签订的钾肥合同数量为35万吨,按单季推算,今年全年可达140万吨。
7 e& I0 j1 W: X: m& B( U+ x3 }; f% l- L& g1 O
尽管双方关系紧密,不过对于这桩收购本身和中化出手的可能,李强不予置评,仅表示会密切关注。' K* U! C; O% f7 }5 ]. V
9 d ]8 W; b0 J0 K8 f% b
中资出手逻辑
, \9 W) W" ~/ [1 E( p, B
# _/ a) C; e9 m( G1 A& N& R 8月24日,记者从中川国际矿业控股公司获得的一份分析报告中了解到:以进口量计算,中化化肥是中国最大的化肥产品进口商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进口化肥销售商。2008年11月末,该公司设有14个办事处和1036个销售中心,覆盖面巨大的销售网络为中国76%的播种土地提供产品。
0 T% U; K. e0 R4 q0 P3 B2 d y9 W; n( H* m
中川国际同样投资加拿大钾矿业务,并在当地有一个钾肥基地在建。
2 ]( Z0 h; {! ~; n
# H* T/ |" S$ p 这意味着:如果必和必拓收购Potash Corp成功,保守估计下,必和必拓就将控制中国钾肥总进口量的30%-50%,将对中国的钾盐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 W# r7 x$ [! I7 D
) Y+ h) W) e8 G 辉立证券的董事黄玮杰就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钾肥进口国,也是Potash的最大客户之一,而Potash又持有中化化肥22%股权。如果不想中化化肥间接落入必和必拓之手,以及避免重蹈铁矿石仰人鼻息的覆辙,中国应慎重考虑加入竞购。”
7 p" A2 E4 ?) w& Y
* f: Z9 A2 o' o; q0 ]6 u- R 但据本报记者了解,从中化的角度而言,是比较希望能在单独的矿产项目上与Potash Corp展开合作。但后者的运作极其规范,资金实力雄厚,一直都没有合作的前提。
$ L+ Q6 s0 z) X- O+ {8 L8 V/ W* b4 s' K& R7 W# h
24日,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我国钾资源缺乏的角度考虑,参与对Potash Corp的收购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由于必和必拓近400亿美元的出价,使得收购Potash Corp具有财务上的进入壁垒,以中化当前的财务状况还不能完全收购Potash Corp。”: Z1 e6 ]2 c9 b' V& g
6 W8 W4 Y$ C; c 国开投的态度,或许更加从商业理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声音。, r8 L. S! K7 x# |# V
5 u$ `) J$ c- L4 n9 ?1 M7 }; L
当天,一位接近国开投的并购资深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国开投的分析认为,Potash目前股价在120美元以上,如果它希望找一个参股10%以上的财务投资者来介入,也将涉及数十亿美金。”
- l0 Z r" i5 C. n+ x; \: K$ b3 r5 _) ?* T
“从实业投资来说,如果是30亿美元,就足以在中国周边如俄罗斯等地自行开采一个年产100万吨的钾矿了。”他说。3 q R" T7 A3 P6 `% s, B
5 V& u% j- k" y) K& I
而另一个重大历史因素在于,从中铝二次入股力拓折戟,中投购买大摩可转股巨亏等案例来看,中国企业财务投资的判断力尚待考验。
8 c+ R% Z' r- ]& u
0 n f, b$ y5 s8 | ] 常轶智表示:“造成中铝入股力拓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过度的政治化、竞争对手必和必拓的阻挠、企业的公共关系管理能力以及战略因素等,削弱了中铝在海外收购方面的财务投资能力,同时也显示出了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大规模收购方面的不成熟。”4 ]3 X: W! e: \2 u
: i( U9 Z; t( _0 H' q 必和必拓或提高报价; ^; |1 W3 @$ B! l' K4 c
! J' A6 f* ~; o; w8 ^
据中国化学(4.07,-0.11,-2.63%)矿业协会预测,至2015年,我国钾肥需求在1339万吨左右。
% L% Y/ S" O$ C* |6 L* b
3 j2 P+ z# a. ]5 y v* c7 J 上述中川国际的内部报告预计,到2015年Potash Corp的钾肥产能将达到1710万吨/年。如果必和必拓成功收购,其钾肥总产能将达到2510万吨/年,必和必拓将跃升至全球钾肥业顶峰,且原料市场两头在握。1 H9 {6 o/ s. J6 V8 J
) K% [! v6 \0 J! [ 目前,必和必拓拥有Jansen,Boulder,Young,Burr,Melville五个加拿大西部的钾矿开发项目,目前除了Jansen项目以外,其他项目仍处于初步的探测阶段。Jansen项目预计2015年投产,成本约120亿美元,最大年产量可达800万吨。
8 A+ T, W& d! b k, R/ @1 r8 p: D7 i' W
其本月18日每股130美元、总额约382亿美元的收购作价,不仅令Potash Corp董事会集体拒绝,Potash 周二约 426 亿美元的市值,也显著高出必和必拓的报价。$ I* Q9 W9 W: s% G& _% `
+ Q6 N, W5 a' H( t% F
市场分析显示,过去五年,收购方在类似行业交易中通常支付30%平均溢价。如以Potash公司16日收盘价加上这一溢价计算,新报价将为每股146美元,较必和必拓当前报价高出12.3%。7 A. g& ]( G2 Q1 p: ~4 a) d
6 }: R# J, r4 V' F) v
这家全球矿业第一巨头,会否调高报价,成为与第三方是否介入一样令人关注的话题。! C6 h7 v j/ Z2 l' Q- \, b
5 `6 {# S5 M# `3 d* n
常轶智认为,必和必拓极有可能提高报价对Potash进行收购。
. ?- b# C6 ~+ e
. [! q. j' |/ w3 k 他说:“目前,国际粮价上涨的趋势明显,使得钾肥的需求预期提高,将会刺激钾肥价格的上涨,Potash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具有很大的收购价值。而且,现在必和必拓已经从六家银行获得了总计45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收购Potash,这种志在必得的态势也足以显示必和必拓对此次收购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