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儿子才上大二,为了供儿读书,綦江石角镇白云观千秋村47岁的父亲谢光福每天劳作18小时以上。昨天凌晨30分,谢光福实在撑不住了,刚到家门口,突然昏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儿子谢中华怎么也没想到,中秋月圆夜,回家看见的是父亲冰冷的尸体。
5 n |+ [2 Z9 u5 H4 z
! e1 D. D" A% G, z1 { 为儿挣钱不敢休息
9 c% |: B& J# ]: o) y4 c) k. d0 c* F
“丈夫是累死的,他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况维芝望着丈夫,眼里含泪。她说,和往常一样,17日早上5:00多,丈夫就起床,帮邻居刘萌珍到村口抬猪回家。
# E; M+ R$ @" H. H9:00左右,谢光福马不停蹄,又帮邻居宋远国家挞谷子。一直忙到中午1:00左右,谢光福才总算歇下来,到邻居刘萌珍家吃中饭。! o% \! r$ D" v9 V
. ^& U3 l3 J1 V0 M/ V
“下午3:00,他又开始为他邻居挞谷子。晚上8:00才吃晚饭。”况维芝说,想到儿子的生活费,丈夫根本不敢休息,饭后,他又去晒自家的谷草。足足有6亩地的谷草。“到了晚上11:00,丈夫才回家,他说‘我很累,但必须给孩子找生活费’。丈夫叹了口气又出门把坡上的谷子担回家。”3 c$ g0 e5 s! R) |0 Y( C
0 ?1 q6 \: c# _ “凌晨30分,丈夫才担着150斤重的谷子回家。”况维芝说,丈夫刚把担子放到屋外,听见丈夫说:“我头昏,心里慌。”猛然他昏倒在地。
. D7 J R- x: i4 p1 C7 `
# U' k3 O) q @' P% P! s3 ]; u( o# } 丈夫每天劳作18小时
$ E! ?# g* Q8 v) U+ e, R0 h
# O: a9 _! D$ B! l" l 况维芝说,她家喂了8头猪一头牛,还有10余亩田种谷子,6亩地种麦子、红苕、包谷等谷物。由于她患有严重的妇科病,每天除了喂猪和牛,什么也干不了。
# A5 O! L) ]* A. x/ }' o) n: {
3 h4 W$ v3 r9 c0 s7 s: h4 o “家里的重活全落到了丈夫一人肩上。丈夫每天至少劳作18小时,我家的年收入最多2000元。儿子学费是国家发放的助学贷款,但家里必须供应儿子每月400元的生活费,但我们实在拿不出呀。”况维芝说,这个月还没凑齐儿子的生活费。
; B# v K& f+ i) L1 z: U- t# U/ c1 N: O1 m9 j& ?
医生初诊他是过劳死# Z& _9 u; @8 n" [' c r6 S
9 L( c, ~! A. V; V
况维芝马上叫邻居把丈夫送往綦江县石角镇中心医院瀛山门诊部。门诊医生倪安海说,“晚上1:30左右,谢光福送到了门诊。当时已经死了很久了。他家我认识,他实在是太累了。应该是劳累过度、加上天气又热引起的。”
9 k7 l* H: R$ ~) d( q% A% S" H2 w% ^
母亲欲让儿放弃学业+ G8 U0 ~& |; `# D: I. l# N) ~
: k; D1 {1 u; N “中秋节,团圆夜。我家再不能团圆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妻子况维芝呆坐丈夫身边,轻拉丈夫的手:“儿子才读大二,你要我一个人怎么办?我怎么拿得出钱继续供他读书。”
. z6 m( v: U% ~5 L* k, o% ^% P% p m% p0 P+ }
况维芝表示,她将不让儿子再读书了。“我实在负担不起,儿子娘对不起你。”3 n4 b& Z, |) }. t
1 {$ F# t! U% R, a
儿子跪在母亲脚下
) V; D4 X" ~1 S: j: F7 G# n
* s9 K: X9 ^, y8 I3 K2 F “娘,还有我。你叫我不读书我就不读书。”在重庆邮电学院法律系读大二的儿子谢中华,得知噩耗后赶回家中,跪倒在母亲脚下。
( e) g8 C: Y" q" [6 w' G8 a5 U, o# M! H# _* R, ^9 N' |4 \! t
父亲希望我读大学+ l7 p! t' ~. F$ V# z( }0 z1 \
& R$ ?+ D5 t& f% X M2 `
“父亲很爱我,他不识字,就希望我好好学习,读大学。”谢中华说,高考那年,父亲得知高考成绩出来了,但我家又没有电话,无法查分。“我俩打着火把,走了30分钟山路,终于找到电话亭查分。上了重点线,父亲乐坏了。”接到通知书那天,父亲哭了,谢中华也哭了。4 g& L0 ]- p- M- w: r# s6 o6 g2 r
/ P. p+ _9 F- r2 V! ?. a' C 家里连电扇也是借的
6 o* w: e6 C. B A
5 i7 Z8 e% }) B& o 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綦江石角镇白云观千秋村谢光福的家里。大门外放着3个大竹篮,装了约10亩地的谷子。家里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家具。2层破旧的砖瓦房内,唯一的家电是一盏节能灯。
2 D+ z2 ?& a" R# Q# Z% f4 L2 }) j/ `
谢光福的尸体停放在大厅里,旁边的台式电扇送来徐徐凉风。“电扇是借的,我们只有这间破房子。”42岁妻子况维芝坐在谢光福的遗体边,满脸是泪。
# V e' E3 P1 g4 n: x& a* ^4 D/ K
- J7 Z9 g8 `5 x. Z5 P3 g 父亲叫我好好读书, M* n8 G. K; X, J+ w+ j
1 K1 m6 y: k; F f2 v 记者:最后与父亲通话说的什么?
: ?' X- |% `; l
6 Q/ R! p2 R! k, \, U3 G$ g 谢中华(以下简称谢):他打电话问我钱够不够用。3 C, P# k* q5 `. N: z; q. b
& B, E( }: w8 J- }
记者:父亲以前身体可好?, B" y% S3 W& F9 Z) i" ?
4 q) W$ j4 i" x0 u- e2 Q$ O& c' X
谢:初中时,晚上常听见他呻吟,但他一直不愿去看病。
: G: m- b3 b q2 }+ A
5 |, \7 q6 s( y1 { S" p' ` 记:父亲对你有什么期望?谢:读大学,将来有本事。不要这样辛苦地生活。他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家里很辛苦。”5 Z: Z1 s6 K+ Q8 y* H9 C8 \0 Z% Y
* L4 c' P' {& b0 V8 k T( q1 Y: U 记:父亲走了,有什么打算?
5 t8 k/ O2 |) r$ B7 f% t* X F+ d
5 o' n" a6 \$ S* Y! j; }4 I! k$ V* } 谢:好好照顾母亲,她不让我读书就不读了,回家照顾她。
0 a+ g. c5 s1 H$ v% I/ C
3 o2 j% ~& ^5 J! J 记:想读书吗?1 E8 E2 ~. U" D a
# \# ~+ E1 g+ ?: v6 Z: ~
谢:(点头)母亲叫我做啥就做啥。
_4 Z& k4 B5 y! [% B# r) q, Z; ^" o, J6 U; v! i
儿子为省钱在大学从不上网
! m* I& l- H: s+ `0 M3 w% D8 s4 f, q8 W& }
千秋村共2058人,自恢复高考以来,20余年了,千秋村就出过两个大学生。一个是谢中华,一个是他的好朋友,同年考上军校的刘洋。“他们是我们村里的骄傲。”村长谢光星说。) |& {2 N8 I* X7 C. V& h
3 F" ]! a$ a. O6 e 谢中华说,他在学校有个原则,能省就省。“我申请了学费贷款,家里就不负担学费。学校知道我家困难,让我负责打本班的考勤,每月可挣80元。学校还安排我住经济楼,这样可以省不少住宿费。”
$ y$ m1 B& b6 {, T2 W
+ a- L/ `2 W! Q; A! ~' Y “我从不上网,也不和同学出去吃饭。”谢中华说,他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我知道父母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本组稿件由见习记者 黄玲采写) V; w: J2 B& G1 A" p
zthttp://news.sohu.com/20050919/n226992240.s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