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玮仁
5 J7 Q! a5 y4 O c& i三年多以前,有位孩子学校的学生家长请我帮忙教她的两个孩子学国语,尤其希望他们掌握汉语拼音,以方便电脑输入中文。 - F2 l7 ~; T/ l* ^; U
6 ^8 T& t3 s4 \0 p) Q这是一个香港移民家庭,父母80年代移民来到加拿大。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12岁,都出生在多伦多,他们平时在家可以讲一些粤语,周末也是送孩子去中文学校学粤语。
5 d x! k; u/ I1 d2 G4 b# }4 I' X. f, ~. \ C: r( D
以前我在国内做的虽是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工作,但是从来没当过老师,教过学生。看着她恳求的目光,我先答应她给我一周时间考虑和准备一下。
t. m2 A0 |4 J5 ^9 ^- @/ W$ g5 X3 P" A. T3 } r/ l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 t* D- i0 p. h# m5 |# C
! U8 v4 }1 m- o0 q* H首先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是教他们什么。他们没有一点儿基础,需要从头学起,这个程度的现成的中文教材多是给5,6岁儿童的,内容也比较儿童化,很浅显,我觉得应该教一些离他们日常生活比较近的内容,以便激发他们的兴趣。
5 ^8 i6 P! g4 l9 y1 O2 o
/ X# m4 _+ }5 n! n于是我决定自己编教材,我观察了自己的孩子每天的生活,把它们编辑在一起,组织了共40多个话题,并且全部注上汉语拼音以方便学习拼音,打印出来装订好。
6 U; Z( s/ y- T% r. {- f! ?2 x2 b
. k4 L) H- y6 _2 }我同时还制作了汉语拼音卡片,计划先教会他们,然后让他们用卡片自己拼字。另外找了几个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作为补充教材。一周后,我把所有材料拿给这位家长过目,她觉得很适用,于是我就开始教了。 6 y$ r6 i! t/ U K2 x
# i/ x; s# n( ~% i: r1 p后来又逐渐有更多学生家长来找我教他们的孩子学国语,我在教他们时,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业余爱好。喜欢音乐的我就叫他们唱中文歌曲,还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我就找来相关的语汇来教他。
, C% `* J/ r! j- A ] g; d( f$ G6 a. c; i& ]
及时发现问题去解决
; Z( K9 x! M! S8 s8 { G2 i* d B" |+ J. O0 ]2 ~7 y
我所教的都是出生在加拿大的10几岁的孩子,英语已经根深蒂固。在教汉语拼音时,我发现很多发音和英语相同,孩子们很容易掌握。但也有几个和英语发音不一样,比如“C”,它在英语里发“K”的音。好几次,孩子们都把“蔬菜”读成“蔬开”。
& l% f; }( e' y8 x) @% O& M% M" C5 Q5 i: w6 B" [5 `" a5 Y
我想起来以前在国内上大学时学的一个比较简单也很有趣的绕口令“买布打醋”,正好里边还有“U”这个和英语发音也不一样的拼音,我把这个绕口令注上汉语拼音打印出来给孩子们,给他们讲解每一句都是什么意思,他们都特别感兴趣。 7 a4 W# z4 Z" V
[9 v; {; L* P4 z2 @1 E2 K为了能够熟记,我还让他们把每一句都配上简单的图画,这样,在熟读的基础上,看图说话,最后达到背诵。
2 |9 V; ^; v. `% L9 ?& J4 g! i( i# I1 S. B" W, J+ [
玩中学学中玩
4 w* r1 B- ~# L5 v
) | U& u4 K& y4 ^! T5 h面对工作和学习,人们应该用一种轻松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如果我们把学习变成是玩,那就很快乐,也很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用拼音拼字时,设立多种形式,每堂课换着用:有时写在纸上,有时摆拼音卡,有时写在白板上。 ( x& i4 c3 @6 p
9 { N0 g& ?- M( s1 s( U在孩子们进入写作阶段时,每到节假日或者什么特殊的活动日以后,我就先和孩子们讨论,口述活动内容,当然肯定会有他们不会讲的语句,这时我及时告诉他们,由于此时他们也是急于想知道怎么表达清楚,所以很快就掌握了。比如圣诞节后我们的讨论,孩子们很快便学会了“圣诞节”、“火鸡”、“礼物”等相关词语,这比我单纯教给他们更容易被接受。
+ x+ @& c& b7 K* }1 {
5 R$ e4 E. r3 A! [( K, d然后,孩子们就开始在纸上或电脑上写下类似日记的小文章,不会的字写拼音,有的还兴致勃勃的配上简单的画,然后读给他们的父母听。
9 W4 i2 p3 l2 z6 g# L1 v2 I9 l. x# }% P- F
教语言也教文化
& H3 ~1 S7 {0 M+ v" Z& ?, p9 k% Q
有人说过,学语言离不开学习该语言所属的文化。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我就不失时机的给孩子们介绍相关节日来历和传统习俗,饮食习惯,和他们一起做小手工,他们也给我讲他们在这个日子里是怎么过的。
) N8 A0 S' h4 B$ Z2 l; j4 D
: l6 N x- \; K$ W* q* A& ?7 i1 ?另外我把《弟子规》,《三字经》里边比较适用于我们这里生活环境的条款加上注解,教给孩子们,他们从中不仅掌握了一些主要词汇,还学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礼仪,普遍得到家长们的认同。
/ p8 z% x" x) w1 n" {: o7 O. F; r0 E7 n7 A! F
肯定孩子们已有的中文语言习惯 7 [3 i4 q, }% {% y" ~# y* [! M
6 n! @& U, {, f! v# w4 R+ R因为我教的几个孩子都是香港人家的孩子,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粤语基础。对一些物品的名称和咱们国语不一样。比如“草莓”,粤语是按照英文的发音说成“士多啤梨”,我就把这两种说法都教给他们,这样他们就比较容易接受。因为我并不会粤语,我去华人超市时特别留意那里的商品标签,那里基本都是按照粤语的习惯用法写的。
) ~6 a2 {. a# b6 }) _' L% H
0 T, X4 P" u+ o! o, i% x几年下来,我深感在海外教好在这里生长的孩子们中文,不是件容易事,特别是他们年龄,基础水平,家庭语言环境都不一样。每周一个小时的课程,我确保他们每次或多或少都能学会并掌握几个词语,几句话,每次都有所收获。
% ^8 d& v8 a, C' u9 B, d8 J: B# I4 o& j$ o# k( ~
我也还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向很多同行们学习,因材施教,用孩子们喜欢和能够接受的方法教给他们更多。现在和我学习国语的几个孩子的家长们都表示要让他们的孩子一直跟我学到他们上大学,我从中得到很大鼓舞,也感到责任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