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新浪财经讯 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10月21日在《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这场危机打破了原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也将在未来数年影响人们的信心,关于危机的主流叙事将会极大地影响一些重要问题的答案。/ g' L7 \ C2 P
# I) u/ T1 H+ X, H6 q 以下是评论文章原文:+ [- G3 L+ d! e
. q; R4 {0 O6 m* a3 a( u: c4 o 现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场危机正在渐渐远去,那么资本主义本身呢?30年前世界开始转向市场,世界经济不断开放。这一过程结束了吗?1 }8 B; G& a- F: ]: E& s
% K ]. X3 t1 w' @* n
显然,现在很少人提及“市场的魅力”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市场出了什么问题,带着痛苦、怀疑或者完全的敌意。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收回其经济制高点的重要部分,尽管他们仓促的做法更像是消防队而非执行某种总体规划。; r" W1 z5 o2 A# I
5 i( e. w6 ? K& v. c* p 即便在美国,平衡也已经改变了。华盛顿现在已经成了汽车业、能源业和金融业之都。欧洲正在复兴其“混合经济”。在中国,政府的角色再次扩张。是否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调整并再次倒向政府?人们是否已经决定他们需要政府来保护他们免受市场之害,抑或他们得出结论,这场危机证明了市场不可抗拒的力量?
9 Q& f6 _: [/ Y2 ^
$ G( s3 ^) S( G" M 对这场危机的主流叙事将会给上述问题的答案带来深远的影响。“叙事”超出了戏剧性事件如何展开的范畴,它为已发生的事情提供解释,并为如何组织面向未来的思考提供框架。“大衰退”的故事情节多达一打。: P4 h5 Q/ N3 \0 m, F
: j! Z* H9 N1 | (1)杠杆过高。监管的不足与错位以及不恰当的信用评级,在低利率的强化作用之下,建造了一栋不稳定的、高度超标的大厦,并最终被自己庞大的身躯所压垮。6 v1 U3 C1 N' k2 S' S
# ^; k" T% X6 N; C8 E$ P
(2)金融工具的快速创新并未降低风险,反而以多种方式令风险集中和放大,很少人预料到了这种情况,而且也未受到恰当的监管。
& m. K+ b. V: m9 g
& V' e8 q9 ?7 u8 O7 T8 z9 O- C3 S (3)监管未能覆盖到“影子银行”部门,对复杂的、“大而不能倒”的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也被证明是不充分的。7 U6 J* v* M) J) A/ i
: v! s4 H) V. V% j5 A7 x1 y
(4)由于政府大力倡导大家买房,积极支持房利美等政府赞助企业,加上私人部门借贷行为的放大,便创造了不可持续的次级抵押贷款泡沫。
% S" X6 h5 O6 D+ T* K( B6 C4 Q
( |( z( k& O+ a (5)在全球储蓄过剩的推动下,高债务让美国变成了某种超新星新兴市场国家,这使得它在面临比20世纪90年代末新兴市场危机严重得多的债务危机大爆发时变得相当脆弱。0 Z% K3 e. ?, @( O2 G
0 n4 [; s8 H/ R6 G
(6)“恐惧和贪婪”之间的动态平衡倒向了极端的贪婪,风险被大大低估。
3 s$ v; A( Y5 B7 q3 b- J9 u9 T: j" M0 e- y1 V
(7)在廉价信贷的推动下,投资者心理在房地产、能源和其他最终内爆的领域制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泡沫。
- U" ?6 R. [& T- F: F- K- g( |: d/ n+ j/ u" r( i2 J/ F
(8)由于任何繁荣都包含着接下来泡沫破裂的种子,一代人所经历的最快速的全球增长助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注定要迎来一轮大跌。
5 e( Q+ R+ v. E4 ^4 g$ L/ O$ [ g
' k% e& `; o7 L9 y" Y' N (9)全球化引发了许多尚未得到理解的脆弱性,尤其是在债务辛迪加和全球供应链方面。
- g* s/ g$ T) P, f3 H f3 w, R9 X0 l" Q1 J l* b# j: w
(10)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尤其是石油,给低收入群体带来压力,远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前便给底特律带来沉重打击。
; {4 Y& R* ], B1 x6 m3 j
% A$ S+ h- E( O (11)对于那些带有成见的人而言,这场危机证明市场经济注定要带来危机,他们认为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内在的邪恶。# O- p/ h) o$ J7 R+ y1 ^& C
9 ]! E2 m" t! Z! I! s7 M1 o 其他人还可继续补充,有些是重合的,有些是相冲突的。最终哪种说法会成为主流叙事,将影响到复苏的速度和规模。然而,未来几年,政府将在他们的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寻找可以确保此类危机不会复发的监管公式。
* q' v1 k$ U5 _6 i9 q5 ]: \
: N1 L! C# }3 `0 u. l 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将决定叙事的方式。“大衰退”是否会迎来一个“新谨慎”时期,改变人们的消费和储蓄习惯并降低未来增长?谨慎之乌云是否会长期笼罩金融市场?那些经历过“大萧条”的人极大地厌恶风险,非常讨厌购买股票或者将过多的钱存在一家银行中。
O/ l" k4 _+ K, T
3 g1 z1 c2 z8 \ x# } “大衰退”恐怕绝对不会产生这种效果,但其影响将会持续数年。人们已经发现或者重新发现华尔街并不是一条单向的街道。市场能上涨也会下跌。尤其让大家受到重创的是,他们发现原来承诺价值将永远攀升的养老基金和退休基金等“社会契约”并非真正可靠的保障。
! ]" C. \" }, D
- g# q: T, n0 j( e 市场体系是靠信心来运作的,我们必须重新赢得这种信心,而关于危机的叙事对这一信心至关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