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2|回复: 2

《细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链接暨转载评论一篇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no7li 于 2009-9-9 13:34 编辑 + w0 x0 f; [( B8 P# _
- Z+ r3 |+ Y6 i$ ~$ g
《细胞叛逆者》中文译本链接) y" ^, _- D7 n# e
作者:罗伯特·温伯格
- M. q! s( _4 w1 n4 r9 t- r! c2 u, _http://www.shuku.net:8082/novels/zatan/xibaopnz/xibaopnz01.html
8 M. T0 Q' A' J) h+ E# L# H- N' d, C5 \
the English version
3 X+ d- V' C: E$ qhttp://www.questia.com/PM.qst?a=o&d=85928793; y* ]6 T1 {- ^6 {3 V3 c6 W; R+ m
' f+ o& C$ d. g  V
Author
8 D" t1 U% e& l1 Z6 b9 g: r* F  \2 m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Weinberg
+ A: @. y# `4 `4 D  D3 h6 V# q3 I. m4 N! |; Q
(zz) 关于癌症的一些感想
5 B) [. i9 b5 h' b: n) }  ——罗伯特·温伯格《细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读后" [# f1 S2 b& P" E0 ?* t0 h# |; k  c
4 I4 M( J6 p) [' I- Z# {2 Y# d
  作者:刘夙
9 ^( a3 H/ }6 E3 d0 _' k: M
$ H; v' @% T/ j8 F  读完罗伯特·温伯格(Robert A. Weinberg)的《细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
/ W0 I# ^: _( G3 r+ G' {(One Renegade Cell: How Cancer Begins,郭起浩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v" U' F; }4 a' \% l8 h1 c: c2008年5月),不由得感慨万千。
  ]5 t( ]  m- W/ \
' R4 _0 D' `5 y" ~5 l  温伯格是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他主持的实验室在癌症起源的研究中做出
9 ]$ c6 q5 d+ l/ w了重大贡献,我认为温伯格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温伯格的这+ d1 T: C; N5 H* X) ]
本书出版于1998年,书中总结了癌症起源研究的历史和当时的最新认识。对于癌
) u% d; I$ L7 t. T. z症起源研究史来说,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段不断发生“两条路线
9 L- {# ^1 l9 D, F3 r的斗争”的历史。第一次的路线斗争是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P. Pott)发现扫
4 W+ e; t# f- ]2 M  t" g4 k烟囱工人易患阴囊癌之后,癌症的“偶然说”、“天谴说”和环境决定说的斗争。
/ ?0 n; {# W9 }, M$ {9 C到20世纪初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癌症的确和环境(包括患者的特殊( \& h# ]; u' b4 e  {. d
经历或生活方式)相关,这样环境决定说就取得了胜利。
$ n- s$ s6 y, y) q5 [9 Z5 N0 T' }$ p* i: Q' _  a
  接下来的第二次路线斗争则在“物理化学诱变说”和“传染说”之间展开。4 E: t; ]# J9 f
1909年劳斯(Peyton Rous)发现能引发鸡的肉瘤的劳斯肉瘤病毒,“传染说”
# b/ y! N7 Y  k& O+ @因此确立。物理化学诱变说则始于1915年山极胜三郎(Katsusaburo Yamagiwa, ( t! N7 G* E' n) @& M; x) _
书中误译为山际克三郎)报告的用煤焦油可以诱变兔皮肤癌的实验结果。在DNA
8 B3 ]4 J+ g, G. \7 [双螺旋结构发现之后,分子生物学迅即成为显学,这样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8 A7 P2 D& Z8 r# _# x3 V: Q3 f
以埃姆斯(B. Ames)为代表的物理化学诱变说支持者和传染说的支持者之间的% M* H/ u; l& F( P0 D! s
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 a% ~' Z! J" h
9 M+ o* Q1 T6 O8 `$ D  就在这个时候,1975年,瓦尔穆斯(H. Varmus)和毕晓普(J. M. Bishop), j8 m# H8 C8 g* g6 M; @/ i  Z
意外发现动物的正常细胞也含有和肿瘤病毒携带的癌基因极为相似的基因。这个
6 l( H) N# f9 s! Z' j3 U发现在次年公布之后,马上就引发了肿瘤学界的一场重大革命。很快,在包括温
2 _: Q1 x5 l1 p1 @/ U伯格在内的许多分子生物学家的努力下,人们发现细胞中固有的原癌基因可以直
! c& g/ j4 w, P% r. V# R接突变为癌基因,不一定非得需要病毒参与。这样,物理化学诱变说和传染说的
  U$ Q- z+ W! [' l斗争就戏剧性地终止了:不管是物理化学诱变,还是病毒传染,最终都是导致正
& I, D! C5 N+ I! H常细胞内出现了变异的癌基因,而这癌基因归根结底都来自于生物体固有的原癌  U; r* ^6 q' r9 D
基因,充其量只有直接和间接之别罢了。所以双方都认识到了一部分真理,但都
  H+ i4 f5 f* W7 [8 @1 a不全面。9 w! i, g! `% s2 |5 {. A. C
- l: Q8 p) B, c7 c; W3 j$ t
  第三次路线斗争是肿瘤形成单步说和肿瘤形成多步说的对立。一些人认为肿
: ]% E2 C& J3 m4 v瘤是单个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的,另一些人则认为肿瘤是多个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的。
8 p2 `- M) i  N2 p很快,一些新的研究表明肿瘤形成多步说是对的,比如温伯格和鲁莱(E. Ruley)
% _! d7 M( ~; z的研究组就分别独立发现只有同时存在myc和ras癌基因时,正常大鼠细胞才能转3 G1 E0 Z; y% n5 l! P# I% d% [. D
化为肿瘤细胞。+ Y# S& a# q0 x" ^+ y. s
- u2 ~7 s4 n/ J! b8 O( s
  第四次路线斗争则是癌基因显性说和抑瘤基因假说的对立。前者认为在肿瘤
. l! @1 O* {0 C& G2 o5 A1 S6 r" G! y: M发生中突变的基因在突变后都成为显性的致癌基因。后者认为有些突变的基因本. h2 q2 X" g# k5 @3 d7 |
来其实是抑瘤基因,在突变后失活,才使细胞丧失了抑止肿瘤的能力,因此只要
# `$ R) T+ s. D* S8 L! w有正常抑癌基因存在,细胞就不能癌变,也即这些基因的致癌变体实际上是隐性
$ h( ^' C1 b* ~- b+ y1 x的。这次路线斗争的时间也很短,抑瘤基因假说很快就取代了癌基因显性说。这
1 J# ]/ K( k( D" n! M6 {样到20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对癌症病因的认识又上升了一步:绝大多数(90%)
$ o8 Q. b1 j9 b的癌症起源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瘤基因的失活。/ \6 C" ~6 F6 B" l& n
+ f! i5 c' ?: U* n0 H
  本书的前半部分(第一章到第八章)就是叙述这些“路线斗争史”的。后半# _/ z" H# _( }  F$ J5 O
部分(第九章到第十六章)则主要介绍了各种原癌基因和抑瘤基因的具体作用:9 C/ U0 Y; Y5 q: X: X; N* h0 `9 ~
很多原癌基因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的癌基因可以拨快细胞周期之0 u  C) {6 [" p1 P1 s
钟,使细胞疯狂地自我复制;有的癌基因可以促使肿瘤组织向周围组织浸润,甚! D7 w1 b! a. r9 x1 Y9 |2 T
至沿淋巴管或血管转移;制造端粒酶的基因则可以让细胞永生不死;而抑瘤基因- b& T. @6 ~5 Z8 n& B
抑瘤的方法也各各不同:有的可以修复DNA复制错误,有的可以促使异常细胞凋
* X  P: n9 N; d: g- K0 x9 s亡,有的严格控制细胞周期……现在这些知识已经都是《细胞生物学》教材中必0 R/ h9 p# F, [1 n' ?
不可少的内容了。  Y8 G! p1 @1 a- Y8 j1 d/ P
+ E( j' n( W' g+ J
  温伯格在后半部分中多次对未来十年内和肿瘤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可能取
+ H. V$ j, t- `6 W得的新进展做了预测。比如他预测在未来十年内(到2008年为止),人们能搞清! f6 E  P/ Z& _
楚所有保证DNA不发生异常复制的酶,搞清楚是否能制造出抗端粒酶的药物、它$ S+ q  @' ~+ L1 t' U8 R
们是否能有效地治疗肿瘤,搞清楚控制细胞周期的信号调控的全部细节,发现绝" P. ?$ s) Y$ ]7 V' l9 D) {
大多数普通癌症都可能和个体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发现全部的抑瘤基因。未来十
" K$ Y! V* N+ ]' g2 {6 u# x4 Z五年内,可以根据个体的基因型准确预测其肿瘤易感性。未来二十年内,全部信
& E) X" ~% L6 i, T1 @& X号调控系统都能得到阐明。现在看来,温伯格的预测多少有点乐观,而且还有一6 d+ q2 _% c" C
些新发现是他没有料想到的,比如肿瘤干细胞和RNA干涉现象。但是这些新发现7 M9 `8 Q' c. a0 I0 e
的革命性完全不能和1976-1998这二十多年间的新发现相提并论。可以说,未来
$ V; [. g# |* z( L, G有关肿瘤起源知识的大框架,绝对不会超过温伯格这本书阐述的内容。我们现在
$ w3 \" L, \/ d对肿瘤的病因其实已经相当清楚了,问题仅仅在于怎样去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它。9 w3 f' M" r+ G$ U

) L) J: [, }! j* t! i1 Z# R* x, G  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温伯格在最后一章中自豪地说:“始于20年前的科7 N# x" ^# P7 m
学革命(按:指1976年人们对肿瘤的全新认识)一直持续到今天。……尽管癌症6 K: R, r& w$ |8 F9 n, t5 H2 A
之谜仍有不少疑团,但是一个完满的答案已经凸显出它的轮廓。现代分子生物学2 S* u9 n6 K- `1 S0 g3 U% r
的研究方法再一次得到确认:将复杂的问题化整为零,使它变成简明可解的各个
9 }: \, t8 Y) S* ~部分,然后导出清晰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仅仅是短短的20年时间,癌症起源问9 Q4 f: O0 ]) g
题不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天,对人类癌症背后的神秘力量,研究者们不
6 j; _8 ?9 a: @* ]5 o仅可以作出细致入微的描述,而且已经被公众广泛接受。”(123页)在这段话: c3 p: R- t/ Q
里,温伯格大力赞扬了在科学哲学上被称为“还原论”的方法论,并且为他们的
! `9 L+ A8 S( s4 S( P发现能成为公众的普遍认知颇感欣慰。
# d% k9 V* w1 n' D( t1 f7 T' v1 T; \$ e$ @" M
  然而,在这位美国科学家欣慰的同时,身为一位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我却更
3 d1 l) Q7 T, a4 `9 a6 Z8 V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6 p+ R+ \7 J; l, l& C

- |7 k7 z% Y2 c8 b! ]& o6 f  由于在历史上受到了苏联的误导,我国长期不承认摩尔根的基因论,这就在6 H4 |) f. l! b7 }$ W2 a4 E7 O+ A  t
国力弱、科研底子薄的基础之上,平白无故地进一步拉开了我国和西方国家分子
  k% ?& l7 {( @: P6 l) k生物学的研究水平。1976-1998这二十多年间的新发现几乎都在西方科学家的主
  o% y4 F1 N. r: J导下获得,我国科学家的贡献寥寥无几,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带给我们的一份沉重
4 w' x! @" r( @" W6 |; U: z遗产,我们只好默然受之。但是在最近十年里,中国对肿瘤研究的贡献仍然与其
. f8 E' m/ }/ q6 \" k' z* t肿瘤患者的数目严重不相称,这就不能主要归咎于历史了。- \, q$ g5 H6 r/ D3 l8 b) U

  y3 s1 c  _! e, r  就在上周末,我参加了一个环保组织的活动。在前往目的地途中,我一直在  Z/ ]& @5 R) n, I* M+ K
看温伯格的这本《细胞叛逆者》,而坐在我前面的一个人却一度大谈特谈什么
1 Z, q) z2 P' D& u5 B4 h5 c4 D“绿豆汤治癌症”。说实在的,很多中国民众对癌症的认识,恐怕也不比这位高
  M% N4 Y+ [! S' j; A" X# p明多少。在西方民众“广泛接受”建立在分子生物学认知基础之上的肿瘤病因,( o( b8 ]! o! O4 G" ^0 {, U2 V+ s
并且因此在支持政府主持的肿瘤研究计划之外还大量资助了许多纯民间色彩的研
" h# f5 H" D& h1 ?# h( }2 h, Z' E究机构的同时,中国民众却对这些知识一无所知,整天都生活在各种骗子的谎言4 [4 f; l2 L( @. u: c
之中,从而把自己也同化成了骗子的帮凶。
. M1 z5 l8 v3 p9 q
; t' u- E. ~# j/ Y0 b; Z  我并不想过多地指责普通老百姓,因为他们不应该为这种无知负主要责任。
7 w9 ^! w) m9 ^% n! G% @; c应该负主要责任的是政府和知识分子。我现在深恨政府的官僚主义,一些部门为. F1 t- ]6 v9 m3 U5 ]2 L  I& x1 K4 |
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拿各种反科学的意识形态当做幌子。比如卫生部始终无视中
3 g' ]7 p1 h$ \/ L: e. h0 E医的荒谬,近些年更是多次主动替中医摇旗呐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来没有( T* K& |, s8 u1 m
真正地对各种骗子进行秋风扫落叶式的清理,任由各种欺诈性的食品药品在市场8 w0 D+ b: ~: i+ O, Q
和医院里肆无忌惮地销售;地震局一直无视国际主流意见,对于那些嚷嚷“地震2 Q: I9 L. Y6 q/ y
预报”的“国宝”总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环保部早几年就成了官僚环保主义
2 H2 Q( m+ _4 j8 J# d  y7 O& m3 f的老窝;还有很多地方的民委,也早就成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渊薮,比如现在所谓: e2 d- W) V. h
的“民族生态学”研究,其指导思想基本可以概括成六个字:“南刀耕,北游
  e8 r( @; o# q牧”。这些部门的官僚主义才是导致最近二十年来科学在中国不彰,广大民众不0 B: [0 k; S0 ?6 `5 Y# N
能沐浴科学的德泽、却长期受着各种落后思想浸淫的根本原因。
* K' `. Q  P! T4 z& O& p. }. |" s3 G) c, @3 S$ ^- M- X$ y
  最近因为写作需要,我查看了一下2007和2008两年的973立项项目,惊讶地
/ G! `8 `( s6 N/ Q; X发现每年都有几个和中医相关。号称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的973项目如此藏
! Q2 _* ^3 h  @3 B/ P污纳垢,虽然并不出人意料,但是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我还是感到脑袋像受了
  m; J0 S7 Q" h4 E& L; I# w& y当面的狠狠一击。这个事情可以说是官僚主义在反科学方面最生动具体的体现了。
! v/ a0 k& Z# x3 Q1 z! I  \虽然我是无神论者,却也忍不住想套用《圣经》里的句式大声高呼:“我父啊!/ u4 Y9 C) l& ~" |/ W7 W' X
我父啊!中国纳税人的民脂民膏啊!”; g# b+ ?8 |1 w9 H+ z3 c4 C, J1 c
& [( V( E& b8 O2 F9 A5 O
  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科学的认知也一样落后。各式各样的人出于种种原因力挺
' p( r% h! w' A  g中医,有些在本质上并不排斥科学的人,也非要在中医问题上让自己走到科学的* O. h) B) J4 x" L5 S  T
反面不可。甚至连科技共同体内部的精英也对现代科学缺乏应有的认知。比如我
% o. M; u/ [5 V看的温伯格这本书的中译本其实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再版,比起初版来,书
( C: ]4 ?! Z, v. S0 H7 v3 ~* Y前多了一篇再版序。其作者魏兴海是译者郭起浩的大学校友,现在是一位临床医9 E% l& b1 w. X+ |2 L
生。我总感觉中国的很多医生是生活在垃圾学术论文堆成的垃圾堆中的,一些人) E2 U: e, M8 P( r
是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还有一些人干脆已经无法区分鲍鱼之臭和% Q' G% i* h4 m7 V5 z! ]
芝兰之香。我不愿意随随便便得罪包括医生在内的陌生的科技工作者,但是我还
8 X" i% Y( U$ M6 }% f& d4 Z是忍不住想指出,魏医生恐怕就属于无法区分香臭的类型。  \# u6 _1 {% M( R* V

2 \0 q2 u( s! V7 a, Y) x  在这篇再版序中,他对《中国健康月刊》上面一篇署名肖毅的文章的观点表) b1 ?$ a  s! \% B$ _
示赞同。我在维普上找到了这篇文章,发表于该杂志2007年第5期,题目是《关
; ]! v: C# l6 Y, q2 l9 ~# @9 b于恶性肿瘤的七种误传》。这本刊物并非学术刊物,所以没有给出肖毅的工作单
" K- P8 J" y3 Y/ M/ v5 j% e4 S0 L位,而且因为这个名字太普通,重名太多,上网搜索之后也很难断定作者究竟是* y# X% H7 H% o
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作者对现代医学的理解还不如我深,而我只不过一. F6 Y+ U8 E: d& B. ]
个医学外行罢了。作者对中医是持肯定态度的,所以在他列举的“七种误传” ) H3 m, [8 u; n* J% r0 Z6 l
里面,其中一种就是“中药无效”说。作者言之凿凿地说:“……而中药的有效
7 k5 d5 o6 a+ @; @* z0 {2 L' v性恰恰表现在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在瘤灶缩小方面不明显。其实,中医) w" |; u4 b9 z  r- t. u  \
在消除癌前病变、对放化疗增效减毒、防复发防转移、减缓病情进展等多个环节
. k% o7 c2 |' l: p有着重要作用,越是早期,其作用也越明显。”这很像是对国内中药抗癌的“论
9 ?8 J) `  }- X文”进行的简要综述。可惜,在超过93%的国内临床医学论文因为实验设计不合! |. c  \- g9 x1 Q6 a' n, U
理而不过是垃圾的事实面前,我只能坚持认为,除了心理作用,中医对于肿瘤治1 j$ C2 F& w$ {
疗并没有令人信服的效果。
6 d& a; J# Z3 |9 f& X, _! F$ d+ `) G
  在驳“赶尽杀绝”说的一节中,肖毅又说:“如果过度治疗,肿瘤虽然消失+ x' U/ r5 s1 h4 V" _! {
了,但生命赖以生存的正气也耗伤殆尽。”虽然这篇文章是科普体裁,但是“正
' L$ Y6 H) Y6 I. v气”这个词还是让我觉得一股郁闭千年的阴浊之气扑面而来。这样一个深浸中医
+ Q; J  k- U1 A, t$ l, ]之毒的作者写的这样一篇浅薄的文章,居然得到了魏医生的高度认同;后者还将
) ]% N3 s- d! e2 n4 U4 e' H其中的观点写进了一本本来挺不错的医学科普译著的序言中,真让人觉得狗尾续  \6 y8 A& n1 ^+ B: p
貂。新语丝上有人说,中国大多数临床医生的医学知识都令人担忧,我现在越来
! z8 ]6 l* }6 }& v0 m. {0 F. }6 a越认识到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了。
( j4 }  V4 v* y/ r" \& D$ G4 i6 e  o% @1 E% t! ^4 }7 r- S1 `
  说实话,在考察了中国文化之后,我对科学精神在可预计的未来在中国的传& R& H. V) ?: |2 A4 P" S! P, q( v
播并不抱太大信心。中国人缺乏对自我生命价值的重视和挖掘,这不光让他们缺- F) Q" c" _/ ?9 b# c( b1 u
乏养生的动力,而且对死亡有过大的恐惧和缺乏理性的认知。很多欧洲国家的人1 r% _. L( \8 N1 k$ L- o; N. Y. M
都有健美的爱好,在这些人看来,中年发福坠齿无异于一场灾难。美国人对健美
2 i" |- }" h$ R% K: q* w的热衷要逊于欧洲人,但那种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劲头仍然大大高于中国人。
$ L* L7 C+ s8 x# Z在中国往往只有老年群体较为讲究健身(还常常极不科学),中青年群体的健身
1 c7 u# ^. a6 e- H. q; ]意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很多人不知道很多老年性疾病的根源其实就深埋于年轻
0 _. |/ ^! _! [1 T/ ^  V, V时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因为对自我价值的轻视,即便告诉他们这个事实,) ?$ x* N' P, q
他们也不愿意接受,或虽承认却没有自我纠正的强烈意愿。然而这些人到了老年,0 H8 R- H, D+ Q9 W$ ~8 Q9 B
又对生命表现出异样的渴望和追求,丝毫也想不到那种没有痊愈希望、终日痛苦% M4 E1 t3 D9 J
万分的重病生活其实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寿命的继续延长只能白白增加自己和家
& I% h6 Y9 \# p/ W  e" z1 @人的苦难。正是这些人,在看到现代医学对肿瘤的诸般无奈之后,对现代医学不
( q% q$ F( o+ O9 N免产生过分的失望情绪,最终一头扎进种种歪理邪说的怀抱。如果这种对自我价
# h2 ]) H% M, }5 W值的轻视在未来得不到改善,我想现代医学、乃至整个科学的精神恐怕是不可能
3 {3 t6 l; ^; E7 l  r2 y- f真正融入中国人的价值观的。" ^7 M4 Q+ t, t% u  d6 S

; H! t# W7 v5 s2 c8 a  2009.08.2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先进﹑科学的西医,为什么会让人
看到现代医学对肿瘤的诸般无奈之后,对现代医学不 免产生过分的失望情绪
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10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位美国科学家欣慰的同时,身为一位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我却更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 i/ Q) g2 {# k1 V悲哀什么?是因为还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没有被西方文化所消灭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1 02:37 , Processed in 0.09399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