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以下是一篇经作者同意未署名的一篇日志,拿来与想要去美国考研的同学分享。1 B/ r' v; Y& z& ]8 R& ^
0 ?2 \6 T+ H6 ?/ T& l1 h
+ I3 F9 A) ^6 m/ ?2 C9 p- U. Q4 n8 a5 R( m0 ?4 R
再过不到20天,我就将坐上去美国飞机,迎接我的又是一番新的生活.最近常常与朋友们谈论申请的心得,在此小小总结以下,纪念过去难忘的一年,并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想去美国读大学而为之奋斗的兄弟姐妹们!% F6 i+ v) d4 M( B! `$ v
. P+ A7 E1 m, F
' p2 u0 s+ ~: C5 k0 S
Z8 Y& H1 Z+ a c; Y首先声明,这不是写给下列这些人的,见谅了:高干子弟(有路子的),犇人(牛人*3...还指望你们指点的),打死不出国的人(无语),去读MBA的(这个..有朝一日再说吧).另外要说的是我的心得比较适合在香港读本科的各位,国内的情况我真的是不了解,但愿能互通,不要只听我的一面之词.另外我也不会在本文中具体说红宝怎么看啊,托福怎么考啊这些过于细节的问题,一是篇幅有限,第二有很多人有更精彩的分享,第三就是我还是想以分享心得而不是技巧为主. 无论如何,真心希望能够得到打算在一两年,两三年内出国的人的支持,还有能与已经出国和即将出国的人分享共同的体会.2 u/ Z d K5 R3 n
1 {. Y9 b7 P" O% ~6 o2 h8 f6 f' t
6 h& J3 c, m {4 p" l& U* D* Q6 @
: y6 \* p* r5 L2 r! ]. S
好啦,步入正题!
( |7 V+ K. P: Y" T$ u
4 l% O t2 h8 d/ x; ?
: g/ L7 `5 X) A. P/ F: y$ G$ ]' S8 H6 T+ f7 s. C0 p6 S
第一,申请美国大学需要做什么准备0 Z, j) X7 S/ N8 m/ U. C7 [
; X9 F: y; D$ z+ I, T7 z) S+ W3 d
F. X3 Q% c3 d5 y+ U, M; i
Z& M. j9 [. P0 d0 |" y, C% R
我自己在事后认为,去美国,是一定可以的,就算你gpa不高,就算你推荐人名气不大,甚至gt分数惨不忍睹都不要紧,关键还是在于准备,准备好了,水到渠成.当然如果真是差到头了,去个排在200名的学校,你别赖我,我可没说差的一定能去牛校哈.
, |, N% g+ C! p3 _1 E4 ^) r% j: Y) t: B, g& y1 A6 u9 @
5 u1 N$ H' I r% s6 x8 q* ?! _
; ?8 t% V1 m+ j" x3 D心理准备& t0 ?; r1 o* B1 ]/ y( M% X
- s! h3 m9 X- v* F1 g
心理准备很重要,你要想明白你为什么要出去读书,包括要意识到读书后对你生活的影响.在我认为,你想明白你申请的目的,坚定自己的信念,是最重要的.也许没有其他琐碎的成绩那么直观,但是,你若是完全不考虑后果,很有可能在事后发现,这个由你自己一生独立做出的第一个(我是第一个)决定有可能是仓促而盲目的.留学美国,并不仅仅是为了镀镀金,还意味自己要在另一个国度,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所有人都能想明白自己的目标,不要盲从,留在国内或者香港,也绝对不是失败,只是大家又有一个不同的开始.
3 V7 i- n2 b: R8 w( X1 I; x* d% M1 X2 A9 Q# K5 Y
' O* L, f& n' T5 y
: y+ ^( t" ~) Y5 p
时间准备
/ Y9 f. n6 h$ t% M E
- b& J# X$ C) ?! z+ D! m为了不让大家感觉我是在以一个成功老爷爷的角度教育一群未成年人,我还是说点具体的.准备申请学校的时间以一年半到两年为好.第一年要做两件事,想清楚目标和计划,另外是要联系推荐人.想事儿真的是怎么着都行,你睡觉前,上厕所,地铁中都可以想想,拿捏一下到底是找工作呢还是读研呢,是读本系呢还是转系,过去读博还是硕,读完是工作还是继续读.这些复杂而琐碎的问题,常常想想,有好处.另外就是联系你的推荐人,老板啊,教授啊,千万别到了申请费都交了再打招呼.人心都是肉长的,要我是教授,突然有个不认识的学生来找我写推荐信,尤其是成绩不突出,你说凭啥我要干这个费力还有可能不讨好的事儿.所以说,提前和你想要的推荐人聊聊天,沟通一下,说说你的想法并且请教别人的意见,一年有个5,6次,就冲你的真诚,人家七八成也给你写了.第一年时间富裕的人考个gt 也没什么不可以.不过我还是劝你想明白了再考,要不第二年改主意,前面时间浪费了.另外如果申请的时候能有一些奖项和paper当然是能增光添彩,不过这也都是提前准备的.. E. W3 a$ U. \ O! ]9 L5 T7 Y5 k
6 `! Z9 X0 {5 J3 R9 x. {: o7 N, K
4 o- h( P4 P8 H( [5 {0 f( }0 { M3 Y) N: D
第二年主要有以下几件事:搞定申请的目标学校的各项信息(包括申请截止日期,这个非常重要),搞定gt(这个一般都要),推荐信(硕士一般2-3封,博士3 封),寄成绩,自我陈述,还要保证按时毕业哦!在这两年中,这一年需要做很多事情,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是一次性的占用,而是长期骚扰你(这个最要命).所以理论上推荐大家考6g,当然10g时间上也是没问题的,不过寄成绩会很忙碌.t的话放在暑假也是可以的,9月份也可以.申请考试我记得要提前好久,而且还可能没位子,然后考完拿到gt成绩可能要1,2个月(g只能电话查,t网上查就可以),另外你约教授啊,可能人家说下周才有时间,然后说还要两周才能给推荐信,还有你平邮寄成绩大概2周到1个月,还有可能出意外退回来,种种这些吧--我的意思大家其实已经明白了,那就是万事要提前做,打好富裕,做好计划,不能放到最后赶时间.
0 S/ u" e4 s z* W
^2 A) e8 v$ h
# k0 F. g; e1 s7 A6 C7 n2 F, ?. e
* ]# ]7 S: s% A7 x经济准备
' s7 r( g; X" R, y2 K# A9 {3 u
" m1 |1 \5 K8 o3 ^4 P1 J% O. |2 r2 v这个就简单说了.申请费用50-100刀一所大学,gt各大概一千多人民币(不算新东方哈),成绩单十几刀一次,然后还有什么平邮的钱啊,保不齐来个快递, 还有各项材料准备打印复印,所有加在一起,不算你找中介的话,而且你申请大概15-20所学校,2万人民币可能得有,提前做好预算哈.如果找中介的话还要几万.
! j1 A" U0 n! J) F( c( B" L/ W' V) [& J
* d: ^9 z2 x& q, C0 B. v7 l; M
6 a2 K: }/ ?) w; I另外简单说说过去的费用,学费和生活费大概25000刀到60000刀左右一年,依不同学校差异很大,主要是城市越大,学校越好,一般费用也不便宜,建议大家查找资料的时候也捎带脚看看.出去前还得有一堆什么机票啊,疫苗啊,体检啊,签证啊,各项费用,也都是不可忽略的.我大概说个框,不细说了,大家申请的时候自然会知道.. g& n5 ?; W% f* t5 ^, y7 K
; l2 m9 P( U, n. S3 X3 ?# x" t' B
1 M, }1 N6 t: a1 s6 }
, j+ e4 z1 C) d* r
第二,什么是申请美国大学的决定因素: S$ D( q% }+ n# Q
2 z% k8 ^4 {% A* f8 X+ ~$ ]
7 h: r. v4 C$ {" a7 o2 l1 T9 E! f3 u, \# Q
用简单的话说,也就是用美国教授眼里希望招的人的标准来说,一个有良好的综合实力,并且有1,2个亮点的人是符合他们标准的.用一个经典的原理来说那就是木桶原理,不过这里我要再次声明一下,有一些牛人靠着国际会议的paper和什么奥数的金牌s而去了牛校,可能他的其他项目有很差的,但是...这个... 可能得换原理了.好,回到我们的木桶原理,那就是说在下面的几项里面(还包括后面提到的很多"软"条件),要尽可能让每一项都最好,不要有一项很差,每一项都要70分,而不是9个100加一个零蛋.然后发挥你的特长,在你擅长的地方拿到一两个90分,清楚了么.下面我再细说说.
$ n4 Y0 }4 _( }8 M
* G9 W3 S' U {+ `. Y) S, x* ]
. v8 G X8 X) f# R$ ?* x
9 ~2 u; B& N7 o2 a& mG & T
6 P$ G9 M3 o8 I& P0 T. W# g" l. \- H& `% l: e) n4 Z. \
简单说,一般nb的大学在网站上会提出托福100分,gre1350的要求,60名左右的学校托福85-90分,gre1300,但是也是要分情况说的.首先我说的牛校主要排名要30名前的,另外呢,他们也因为不同的专业而标准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达到他们要求的人照样能去(比如说我...伤心事...).其中原因主要是这样,大学一般会给出一个上一届收生的平均成绩,你可以对照着看,如果这差的过多,最后这样的人录取的是很少的.除了这个平均分,大学有一个心理底线,这个一般不会在网上公布,但是有的大学还是被我找到了(叶~~),一般来讲,30名的,托福90要有了,gre1200得有,60名的托福80也要的,gre我就不知道了,就算1150吧,如果这个底线你不能满足,那就没话说了,只好白白了.当然我这话意思不是让大家冲底线去啊,千万别,但是呢,如果gt发挥不好的,也不要灰心,只要你别太过分,好像裸考.....
6 x- b0 W2 w2 k# b. Y" ^& a* Q; z& w7 c" f Y6 ]
" j& W2 H! a- z: L4 w+ i
0 w- W- v6 ]3 i# m8 g# G推荐信
- W5 `) u2 w3 v$ [% A9 O7 {
: |/ f% c9 X# I3 A推荐信首先要够数量,千万别短人家一封的.其次呢推荐信内容也得是夸你的,别以为是推荐信都是溢美之词,也有很多很中庸或者甚至起负作用的(我主要指的是香港的各位,国内貌似推荐信都是自己写教授copy的...).而最最重要的,就是内容要真实.就算是讲师,如果能从不同角度阐述你的优点并简单举例,而且和你自我陈述遥相呼应,远比一个牛教授三两句简单的客套之词要有价值的多.所以大家要找熟悉你的人来推荐你,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前让人熟悉你.$ ~/ P0 ]( H: {- N' h
3 J/ l$ `( L) r
6 H) E3 R& Y6 x0 a# o2 ~8 R
( @0 }1 ^3 h1 d; j: a5 B9 \ x自我陈述
* B/ s1 m) t' |7 f- Q8 ~2 b) I a0 Z# [ t1 y9 }
其实就是考考你文笔和逻辑,附带看看您的远大志向,语句通顺,与你其他材料相互呼应才是最好,不要一味的吹嘘自己或者对方.这一项要求不低也不高.有语言天赋的可以发挥一下,但千万小心cheglish啊.6 \4 E0 X' f7 v
& h4 a4 m+ R* r1 v2 U: U t 8 d- t4 M: v1 E' ^. E, v
6 j$ R, F2 d! t$ x% H8 v
GPA1 Z( M1 Z2 E, ]9 z- |
: r: A4 l7 v* @! m
说到这个有些人就头大了,所以我才说了好几遍时间上要提前准备嘛.(什么!?你说你以为提前准备不包括学习的,那我只能无语了...)如果你是申请应届秋季入学,那么直到第四年上半学期的成绩都是有价值的,而且是很真实的反映了你自己.所以希望你能早些考虑,尽量让你的曲线平滑向上,而且能和继续的研究生的轨迹大概的接上(举头望天中...).对大部分学校的大部分申请者来说,GPA所占的比重是所有项里面分量最重的一个(此刻不要怨恨给你C的教授们),但是就是4.0也未必能进牛校牛专业,像小弟我就算是3.3还是得到宾大的垂青(靠运气的!看我脸都红了...)我意思大家也明白,把握好自己平时的成绩, 不要让gpa拖你的后腿,尽量多拿A哈,拿了请我吃饭哈.简单说,3.0就可以申请前100的学校,但是前30的学校,以3.5比较稳妥,但是不够的人也一定不能放弃尝试!如果你gpa3出头,40-60名的学校应该是你申请比较集中的地方.& U' i; q2 s; \3 w2 t0 a
1 X$ K6 N" G. ^: f
2 I5 ]3 C/ Y W) B9 T6 K+ B
) v- G2 W) J: o; w; m* @, Y r( T6 }运气
7 P# Q4 r' ?8 {9 K8 Z$ }0 \. ]! d# Y' o
说到运气...(楼下开始扔臭鸡蛋.....我挡我挡我挡挡挡).我还是要说,运气是很重要(@#$%^&*....)而且总有好有坏.有人一看到运气两个字就会说自己从来都是自己倒霉之类的,那请你耐心将我的话看完.我认为运气包含了几个方面.第一那就是,你可以靠自己的长期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运气.比如说像是篮球里面的投篮,其实每个球都是运气,但是凭借着平时的训练,可以使状态更加出色,手感更好.如同在考gt和平时积累的gpa,如果你优秀,那么自然提升被录取的几率.第二,运气和你的战术也有关系.简单举个例子,有些人申请学校大概数量在20个左右,这个是正常中国人,有些人怕不保险, 最多的我知道有人申请了50所,这个是有钱淫~,但是还有些人只申请了3,4所甚至更少,这个就是赌运气的了.每个学校都有个申请录取率,3,4所还是会发生小概率事件的.再有,就是有些人想转系,又想不好转什么,就拼命申请好几个专业.就算你申请了50所,但是你申了5个不同专业,平均每个专业排名前 100你要10名一所,本来人家录取就十里挑一,你自己算吧.另外还有教授的选择啊等等的,有时候考虑全面些,留出点富余,等于降低了你失败的可能,有句话叫做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当然大家也看出如果你越'保险',那么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也越多.第三就是,有时候chance要拼一下,运气有时也是拼出来的.好像一些比赛,奖学金的申请等等.有时候还有一线生机需要你放手一搏的时候,总是唯唯诺诺,生怕丢人,那是得不到幸运女神的眷顾的.最后,当你运气好的时候要珍惜,千万别以为是自己的rp,不然会死的很惨.当然有些人可能很有实力也很努力,但是最后因为欠缺运气结果欠佳,如果真的是纯粹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你今后一定会是越来越顺.6 q2 a0 w9 h" o0 h3 i5 H% U
& B' Z0 D, j" _* I/ b
; c5 w) J" F& G: D
( \ {1 R' |1 p" L( I+ z. n其他
0 ]: N R4 J% d/ `1 c) e& R) ]% @& O6 y8 R
除了以上这些所谓的硬性的条件以外,还有很多软的,举例子:对待人的态度啊,说话的方式啊,办事的效率啊,协调的能力啊,沟通的能力啊,还有很多很多.抽象的说,身边的犇人所具备的能力都要的,不一定每项都那么强,但明显不要让某一项太弱了.记住一切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学习来的,所以...所以要多学学优秀的前辈(哇哈哈哈).所以不要觉得自卑,认为这个我不行,那个我也提不起来.其实我也有很多能力欠缺,希望大家能够指点,共同进步.! l2 {' u% j) R
. V/ q% |! i9 Q% U
1 l- i7 {& b+ c2 ~1 X- O2 f1 G
1 S! A) ?$ M2 @: G7 G6 f3 U; T扯的有点远了,话说回来,你光有基础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些亮点.简单说,三国里面的大众脸是去不了美国好的大学的,你做不了吕布,怎么也混个曹洪啊韩端啊王平啊什么的,有名有姓的,有一技之长.这里面就包含多了,你可以是上述几项作为亮点,也可以以对事务的热情,或者对事务的执著,要么参与很多集体和社会的活动,等等等等.甚至你进步大,潜力大都能算上.但是在表现的时候不要过分夸大,而且你已知自己优点,也要在平时发挥出来,争取做的更好.如果暂时没有特别好的亮点,像是做交换生啊,实习生啊,这些机会争取了,也是有益处的,可以算.如果还是不清楚,问问自己的父母吧,他们最了解你.0 a6 o/ B8 E4 F0 A1 r1 w6 \4 y
. {1 l& \. `1 P1 ~
0 ~" s+ F( E, p, b5 H
& G) B1 n1 u$ R4 r
第三,面对申请中的挑战应当怎么去应对9 b9 Z+ Q6 _4 ?8 j0 x9 B
. s/ Z# r* j- O# V2 d. o8 `
在你做好了出国的决定了以后,自然要放手一搏,全力应对.这里说说一些面对的策略和小的技巧.
- Y* T$ q" c& t4 }1 }# m4 R7 @! c- _& W( P, n
, \0 l3 X" ^, u" k' ?1 ~; ~8 m* T1 S/ u4 q1 a+ _" B4 D
G & T : 拼了 s* O" \6 @4 F4 S& Q8 c' e
) ?. B. u" s" G" M
简单点说,GRE或者GMAT根本不是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的反映.感觉就像让学中文的老外做高考语文试卷.考的就是你在短时间2-3个月,对于一件事情所下的决心和计划执行程度.希望大家都是一次考过,不要反反复复,太牵扯精力了.新东方的红宝书等的宝典绝对是必不可少,是不是上课,因人而异.有兴趣我们下面谈哈.托福要好很多,但是一周的准备还有心理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托福考试,运气成分很大,如果第一次不理想,尽快总结,尽快考第二次.虽然gt都不是申请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这一关都要过,如果觉得困难,咬牙,再咬牙(小心抽筋!).* z) j: I- m! P+ P; @# c& z& }% _
# R$ x$ l9 R- L$ a
$ A! p8 q$ |( X4 X' v! H- h3 P
6 P' i3 F6 p- _/ ^* G
教授 : 智取2 O. ^. p+ C8 R/ H6 p$ W. E2 ?
9 w/ [( h e0 E, y7 S5 ?- o% J
一定要以态度感染教授们,要和靠谱的教授多谈谈心(变态的就算了).准备点小礼物,在逢年过节的,给个email拜年不难吧,毕竟要写十几封推荐信,还要填很多cover page,占用很多时间,仅仅口头感谢,未免不太够.还想分享的话,这个我们也可以私下谈.可能因为这部分篇幅少,不少人有相关的疑惑,我再加几句.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你得到教授的信任,让他感到你的真诚,你确实需要帮忙,但你不是求人家,而是人家也愿意帮助你.那这里面,首先你要和教授坦白心扉,虚心求教,第二就是像教授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完成,第三注意不要迟,无论是开会讨论还是交论文.关于感谢,如果有人救了你的命,你该怎么着,说个谢谢就颠儿啦?拾金不昧还得鞠个躬,给奖金呢.在出国留学推荐这个地方,只有别人能帮你,自己写的不算.你将来出了国赚了钱发了达,改变你的一生,难到推荐人不算是救你一命么.我不愿意交别人怎么去感谢他人,因为大家都会,只要你出自真心就可以了.关于自己写推荐信然后找教授去签名甚至自己签名的,就不要和我讨论这个问题了,我不喜欢人之间这样简单的互相利用.可能因为我的几位导师人也比较好,我现在可以说他们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朋友.我以后还是要去拜年,去看他们的,去请教他们.希望大家也都能靠你的真心去争取到这样的推荐人.. \3 |" i( p' ^5 M \# c
3 z! @% C& Z! h7 }1 e Y0 s7 J! {$ x& Z
2 e2 V9 ~9 R5 q( ^! S1 k4 G/ rGPA : 保住
/ g, H& c0 ~# k
% Y# l1 E+ j) j) C2 }$ M! q这到防线一定要稳固,辛苦是要有的.要是你想凭着2.0的gpa去了牛校,最后拿了诺贝尔,那个...就不要私下找我分享了哈,直接请客吃饭的说.话说回来, 就算你第一二年成绩一般,但是大三的几门重要的主修课成绩还不错,也还是可以小小炫耀一下的,如果你大四忙到死,还能在3.5以上,那么一定要提一下,别把你优势给忘了.相信大部分人不用太费时间,上3还是有的吧.至于每个专业怎么学....别问我计算机以外的...
6 o% E- R; F# X) S$ z
' x5 Z5 s3 p) t. s$ A4 e 2 w' K6 `0 k J1 q2 o% O5 B
0 z: U9 U: Q! G: x: f. N3 l递送材料 : 认真 m5 w( x* q3 ~2 K1 @: _
& B, N5 `& K( \ m
不要以为前几关你都顺利过了,就能自然而然的得到offer或者admission,事情才开始,你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实你只是有个东风,何提万事, 对方可连地球上有你这么个人都不知道!填写网上申请,让教授填写推荐信的cover page,修改个人陈述,电话送g分,网上送t分,有时还得寄快递等等等等.有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不是一个处处认真的人,至少这些事情你不要马虎.做好你的各项计划,安排好时间,提前和相关人员打招呼,保存好各个信息和资料,最重要的是never late.在你确定受到录取通知前不要懈怠.
: o; A; r3 }" l! q1 f& ^
1 F1 r/ b2 J2 e+ g. F" r
0 y. y+ q8 n- [
8 h% k( E$ k" c& W% t& C让自己变的更坚定5 U! i5 @ y Z, Q/ G% h0 r
. ]9 `/ f/ h) Q# k8 S" ?我自己认为,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对自己选择的怀疑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在你申请的过程中,总会伴随有各种各样的新的information,小道的,学校的, 朋友的,父母的,甚至父母的朋友的.有时你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甚至会怀疑出国以后的是否真的能梦想成真,有时想着想着就钻牛角尖了.其实选择无所谓对错,你也无法在选了一个以后说另一个这么好这么不好,毕竟你只能经历其中之一.如果你当时不是掷硬币,而是搜集了很多资料和意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决定,那么就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在所有材料寄出后的一段时间,我自己突然发现申请进入了真空,只能苦苦等待,当时连保底的学校都没立即告诉我结果,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幻想还是回北京留在父母身边的好.然而现在看来,我在最后没有轻易放弃自己是对的.好像奥运会,准备充分,正常发挥,并超越自己, 那么就是胜利!
/ C; Y3 J8 U* H: N2 x" T6 W6 \
7 r! @, Y. W& w; `8 n5 ? * v: V/ n! n0 Q0 x4 t6 J- Z5 l
' S# B6 e3 M# r$ u, H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你会觉得你一直就是在遇到困难和解决困难.当你能一个人独自承担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念,为了你出国的梦想,咬牙挺住.本人最不幸的一周时间,正巧赶上期末考试前,有presentation和projects,妈妈和阿姨带着老人们来香港玩,还有球赛,再加上我劳累引起发烧,烧了四天, 最不巧的是还要赶着给对方学校发东西,找教授,还是被我挺过来了,那时的我独自承担了所有的困难,如果没点信念是坚持不下去的.所以,当你也会遇到重重困难,甚至比我还惨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的放弃,因为有第一次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就会有第二次.有时当你无法一个人克服或者承担的时候,要多和朋友父母甚至教授交流沟通,请求他们的帮助,相信在大家共同承担的时候,困难就变得迎刃而解了.总有我说不全的困难和烦恼,但是没有不能克服的.套用阿迪达斯的话 impossible is nothing(...),套用耐克的话nothing is impossible(-..-,汗...),套用李宁的话就是anything is possible(=..=|||...雷过去了...),总之,加油啦!- W* e ^. H8 |4 ]
! i" h" t; o D& F0 U3 ~ b
! k/ t: A0 x7 h3 p' p
, \3 h m0 ]1 q. ?! d, |第四,一些失败中的心得 `' j2 L3 r. k; v% g
9 B9 @8 k# W, C7 e: R" S1 y6 D我很感谢那些祝福我的人,但是你们也要知道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正是从失败中成长的.希望这些心得能够给你们提些醒.我就不按顺序了.
: Z7 D F c' A& R6 j/ {9 U6 e$ s8 R% }# q$ I' ^
9 o; x+ h1 u3 C# ^: k* Z2 ~; w2 Q' W( r7 ~! { C
-看清楚每个学校的申请截止时间,有的学校各个系有不同的时间,有的系和大学的时间不一样,最保险的就是你要申请的系的主页上面的时间,尽早查好.' Y: s( L- K# T ^1 g
: `8 n+ ]: N. R; N
/ m% L2 [0 A+ |+ A& v3 Y# y0 l6 X8 s8 B: `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要申请过多排名靠后的学校.很多州立大学的分校乱发录取的.原则上保底学校有一个就够了,不要超过三个.我个人推荐牛校:靠谱学校:普通学校:保底学校大概是3:4:2:1.牛校有时要看运气的.(这一条我后来考虑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大家参考着看)
! ~. N$ z0 r3 h
7 ~3 G. S" x0 a, d' r# ]
& D9 d$ k0 h! z% E) ~+ q% b" ?0 g, a3 t) j. p3 G+ B
-不要想着一边找工作一边申请学校,这样很可能最后就找工作了.我并不是说找工作不好,但是希望你二选一,别分心.6 K6 C. C7 \' A
1 u" v7 ?& d% `( b0 g6 F* j! Z) a! ]
0 M' P/ |0 e8 E3 }% R/ }$ A
- R- W2 I( @0 {-gt争取一次都过,不要想着这次试试,也不要老问哪个会不会把历史成绩都寄过去,哪个不会,不要暗示自己有第二次机会.; A4 F# J0 g' }# A2 x
0 e/ y$ n. ?6 \
# c& t% b5 j, M$ K% O1 u: z+ p+ C. a* A" u
-及时寄材料和送成绩,不要掐申请时间,因为大部分学校从9,10月就开始收材料了,寄不齐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r* l5 E) l/ S& H
: N# R8 a/ f( M# a) g4 A 9 _; s- R& J, u7 k- ~
H3 x) M& ~4 I. s7 T-如果考试靠后,11月甚至来年2月,来不及寄材料,要及时在网上先注册,缴费,名额还是有的,尽快寄出剩余资料,一月之内吧
7 i/ k0 \7 X+ b. \2 d; I3 C7 C# P# H' ]4 n( M" Q
' j6 L$ r* G/ B, `' e# b6 ^8 z% d$ F4 \, L
-学会管理自己的申请,网上尤其是applyouself系统,只需要一个用户名,就能申请很多学校,所以不要每申请一个学校就留下一个用户名和密码,这样很乱,不方便管理.9 R; c9 B, a6 d# g5 H4 s
4 F( G. R! R: e# C* x2 f/ S9 u- m ' }4 h6 ~5 Z# n7 G0 J, a0 Q4 U; @" f
+ J' B$ U$ B7 G p
-与对方通email,尽量使用像gmail这样的邮箱,大而且快,还有毕业之后易于保存邮件.像你的托福的申请代码,巨老长,还只有email里面有,一般邮箱不方便
7 Z- h' V9 @3 ?) `- v. w+ g
5 v4 z( U8 N9 h% R6 [; Z " r2 {5 |1 J \4 \5 v! b
/ U" N6 v5 ]2 \ j: {1 J, Y-另外要劳逸结合,多做点运动,保持身心健康,没有充沛的体力,像托福这样的考试会死的.! _9 C( a! |4 Z& {3 n# n
6 A# ~" L3 J' [ y# P' n& ]2 P+ L
. n2 o7 z, `4 M. {" ]$ R0 `/ i
& Y& V5 T2 g$ r) ?9 v! q- P-多加利用网络资源,推荐寄托天下和太傻,这里有个寄托的超级入口的链接很实用,里面都是以前的各位大大们的宝贵经验,多看受益.可能需要先注册个账户.另外在提供一个GPA百分制换算的,来源于网络...
8 V. D# f/ i, F) J4 }) n) ]/ |3 g! {* N H; Y. }7 l
/ A% }" C2 G" u. X! }* R7 b& n
" b0 e8 h: {: |% }-关于学校排名我这里要说几个问题.首先usnews是很权威的,里面包括了什么申请录取比例,还有录取人数等详细统计,希望大家多看看.但是要说的第二点正好相反,排名和申请难易程度不成比例,这个很重要!其中还有地理位置和历史申请记录两个方面比较重要.大的方向排名当然斯坦福要比什么加州州立什么分校的(注意不是 uc系统,而是加州州立)难申,但是其他两个方面能将综合排名差到50位(当然没有人统计过难易排名啦)的学校有相似的申请难度,下面我分开说.第一,地理位置简单说就和其他省市申请北京上海的大学本科一个概念.美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东西海岸,尤其是纽约和洛杉矶附近,所以周边的学校门槛格外的高.举个亲身的例子,UC圣迭戈,其实学校挺不错的,但是综合排名在7,80左右,按照这个排名,gpa感觉上3就应该可以申请吧(我可没说录取哈).可是人家申请的主页来了一句这样的话,"一般成功的申请者的gpa都在3.5以上",那么明摆着你gpa没到3.5就别忙活了,他连gpa3.5以下的人都不会审.这样的牛气是有他原因的,当然学校本身不错,但是骨子里透着有点'反正我在加州,你爱来不来'的感觉.加州伯克利和斯坦福对于很多人难到升天,犹如北大清华,但是很多人又愿意去加州找工作,犹如北京,享受好天气(这个....北京比较少),那么排名后面的ucsd,ucsb,ucd就好像北师大,北航一样,虽然排名不是一流,但是门槛却是一流.简单的说,越是大城市附近,越难申请,越是东西海岸的地方也越难申请.同是纽约州立,离NY近的就难,远的就容易些.你若是非常想申请到排名高的学校,中部,南部,西北和东南部还是有一些不错的学校的,竞争要相对好点.第二点,美国学校有一些看中历史的申请人的记录.如果你有师哥师姐申请到了某所学校的某个系,你又和人家差的不多,那么尽管试试吧,几率会大不少.你偏要申请没人知道没人申过的,只能说看你实力了.
, g1 u" ^1 C+ Q$ [
# Q' w: g W! z( o p- |, o1 H* j" S
0 J! |9 \) U V- _7 d" s& `& X( G2 ?5 q# ~
-最近很多人问道转专业和专业选择的问题,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以及分享一句我很难忘的话,事先打招呼,如果你想找这些事的具体解决办法,接下来是没有的.先说说关于转专业,特指转不相关专业.其实不少人告诉我,他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我只能说我很遗憾.但是当你说出自己对自己专业的厌恶的时候,你自问一下是否曾经真正努力的来学习,是否掌握好了每一个知识的和技术,是否对自己专业真正的了解了呢.很多人只是了解到了自己专业不是以前想象的那样,但其实,也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你还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一切了.每一门专业是不可能一次掌握一次精通的,就连超级玛丽的第一关我也不信你第一次玩就能过.如果你反思一下自己确实没怎么投入,我劝你真的不要急于转系,否则后果很严重.曾经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放在了你面前,你却没有珍惜,等你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的话....你是很可能再一次后悔的!现在的你仅仅在无数专业中知道了你有一门不喜欢,但是上天还能给你多少次机会让你都去试一遍呢? 刚刚我说的是对转专业的看法,那就是谨慎,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的专业,但是可能很多人是转入相近的专业,或者已经彻底想明白转专业的事情,那么接下来说说专业选择.现在我感觉说了这么多打击人的话,有点对不住,所以现在来说一个振奋的,活跃一下气氛哈.我想现在绝大部分的我们已经很自主了,你可以选择自己专业,兴趣,职业甚至家庭.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我们的父辈所不曾拥有的权力,有时在选择上面会显得草率和轻浮.那么怎么在专业选择上更加沉着稳定正确呢, 我来分享句话,愿能分享一些启示.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很有道理,是我的一个香港教授分享给我的,这句话代表了他,当然也是现在也是我,对我所从事的专业,行业和职业的一个最高的标准.这句话上半句是do what you like,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需要你有一个正确的选择的过程,而不是随手说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好,接下来下半句,and well done,并且将它做好,而这又是需要你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的成就的.举个实际的例子,我现在在写自己的心得,其实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而我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回答大家,为的是做的更好(当然写的好不好是大家说了算).如果你在心中默念它几遍,你就会发现这句话很有力量.这是一个不能再简单的句子,却让我激动了很久,因为我正是在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去努力去奋斗!所以也希望站在十字路口(甚至*字路口)的你,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为之努力.如果你犹豫在选择之中,如果你觉得这句话说的有道理,请记住它,找到你喜欢做的事情并尽力做到最好!1 S# o" g; J, u% |
& c" ]6 e$ a2 Z! a; K& H* V
" s5 |+ t+ Q% r* x8 u3 J* L. n' K# {8 k, Y
-不要认为gt考完,gpa已经尘埃落定就定了.实话说,你各个方面的努力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就算两个人从一所学校出来,gt,gpa都一样,不一样的对时间的把握,不一样的与人交流的态度,不一样的对结果的渴望会让结果有天壤之别.所以在没有拿到录取通知前,不要放松,也不要为当前并不耀眼的成绩气馁,因为舞台上的戏还未结束.就好像我们会为那些没有夺金实力但是尽力发挥出自己水平的运动员鼓掌加油,他们同样能赢得与金牌选手一样的尊重和祝福.% V* q, @. L, h9 s1 L
. F! T0 l0 c' E+ N! r, T* Q& H& j
0 `, V& B/ K/ ~2 X [2 S! K
1 x2 a Y6 e J: r$ h; G7 t
-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我对中介的态度,那就是不支持.我并不是说中介彻底垃圾,也不是说不能够找,我只是不支持.理由其实有三点,第一就是费用.中国的中介实在是太强大了,伸手触及了婚介,职介,连纯真的我们也不放过.出国留学几个字叫的响,门槛自然高.一般情况,如果你被牛校录取,中介就张嘴要5,6万,一般学校也有2,3万.想想我们辛苦努力之后还有飞过去继续辛苦努力,而中介摸摸鼠标,打打电话,寄寄信就能收入成这样,我们别出国了,都当中介算了.申请本身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如果还有这个花费,只能羡慕你有钱银~~.第二,中介本身帮到你的有限.我承认他们有很多以往资料,而且有一些当年的小道消息,但是你细数也就是帮你发推荐信,写自我陈述,选学校,寄成绩,联系学校.要知道gt,gpa,联系教授这他们半点也帮不了你.我想你就是用中介也要清楚,出去读书的你而不是他们,他们不是你爸妈不是你至亲,没义务承担你出去的责任,他的帮与不帮只考虑自己利益,所以有时候会偷点懒,就像你想偷点懒找中介帮你.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自己申请学校也是一种难得的锻炼.这种对自己未来的承担我保证是有难度的,但是同时我也保证是可以做到的,不需要中介帮忙.我在考托福和最后去检验站打疫苗的时候(都办好签证的时候),都发现了有极个别的人是父母陪同一起来的,忙前忙后.固然父母是最关心你的人,但是他们能一辈子这么陪你么,看着鬓脚发白的他们的父母,我只能低声慨叹.人在社会上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关心,但是同时需要在有能力的情况帮助他人,更何况这些事情还都是你自己的事儿.以前有陪读探亲,现在美国签证放的更开了,相信还会有更依赖父母的人出现.我拿父母陪伴,是想说明中介也是一种依赖,但是你是不可能一辈子依赖别人来解决自己的困难的.与其过去读书生活工作要独立,不如现在就逐渐学会独立.独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才会使你成长(长大了以后像我一样分享哈,让大家共同成长).我希望自己能够承担申请中一切的困难和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选择中介的最主要的原因.我不强迫别人接受我的观点,但是如果你正巧为此发愁,不妨从我的观点的角度想想.# u; U9 I+ E( L4 U
$ C* y- [ b1 i4 O2 N# Q
3 W! v9 S1 C/ C+ D6 K# _5 L
/ W; V5 e& R; G. X-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不要老是自我以为.我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你找教授帮你推荐,那么你就要想教授是愿意推荐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如果你是教授,你希望什么样的人来找你写推荐信.我想正常人都能想到,教授愿意第一上他课拿分还行的吧,fail了你还是不要找了,第二态度虚心吧,你得承认你自己有很多缺点,虚心求教,你要是吊来吊去,谁爱看,第三值得信赖,认为这个人言而有信.这里再插一个本人小小的成功的例子,我在大三的时候找到了系里很牛的教授,想让他帮我写推荐信,但是他是一个才40多岁就到ieee院士的年轻的牛人,以我各方面分数都不可能直接打动他.当时我去找他,在我说出我想让他帮忙而他还没拒绝我的时候,我很认真的告诉他,如果下个学期的成绩没有gpa3.5,那么我不会强求他,而如果我的努力得到了收获,希望他能够到时候考虑考虑再给我答案,我不想现在知道答案.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最后我拿着那个学期gpa3.8的成绩去找他,他欣然答应了.我想其实对他这样的牛人来说3.8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是我遵守了约定,赢得他的信任,他认为我其他说的承诺也会尽力实现.针对教授们的想法去改进自己会让你更加成功. 转回来说第二个例子,那就是要考虑对方评审教授是怎么想的,他想招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你如果是他会怎么做,来符合学校的目标和使命.所以不需要老是问gt 要多少,gpa要多少,你说3.3和3.4有区别么,我说区别不大.如果你既是运动队的主力,又做了很多社会服务,还有实习的经历,加上推荐人的话语,3.3和3.4有区别么,没区别.你的方方面面累计起来才是你大概的轮廓,那么美国的教授好像选模特的评委一样,去掉啤酒肚的,去掉水桶腰,去掉萝卜腿的,去掉武大郎,再去掉姚明,每一步都是筛选不合格的人,然后下一轮,而不是选本轮最棒的.所以以美国大学教授的心态来看自己的时候,就要尽量弥补自己不足的能力,可能有些人害怕在公众面前讲话,有的人表达不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有时候思想不集中,怕吃苦,等等.如果你能在教授面前展现出一个全面发展的阳光型的青年,那么你就很可能被看中了.
1 D- ^. D! D6 Z
2 t, w9 L3 v5 c! E8 Y
& Q/ B3 g) Q1 P% O6 B' x' l2 B* j5 A# }/ d$ r9 N
-还有就是早申早申早申! 一是越到后来越忙,越容易出错,像我竟然将lehigh的地址填错了,后来申请材料退回来,早就过deadline,好在最后也不需要了.另外教授推荐信那边也打出富余,别人不都像你一样紧张,有的教授也懒散,写个信一个月,这种事情都是有前车的.我的意思早一点申请,成绩表格推荐信等等出问题还是有回旋的余地的,晚了=完了.第二就是涉及到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美国大学招生不是像高考一样,夸鸡(象声词,并附上切的动作),说个分数线,之上的来,后面的白白.为了自己生源,很多美国大学在deadline之前就开始发admission了.比如说3月1日deadline,很可能1月15号就先把寄齐材料的人先审一遍,然后原本计划招100个人的,先发出去5,60份,然后2月15号再发个50份,最后3月15号再发50份.那么如果你是赶着 deadline寄齐或者甚至还没寄齐,对不起,hold on.我就有几次,deadline过后打电话,email询问审批进度,人家就说什么你还差托福成绩还有什么什么没寄到,暂时不能开始审呢.当时那叫一个心急如焚啊.况且前几轮没录取的话,后面再审还是有机会的.所以说,你偏要最后看运气,那么很可能就不是你中500万.具体每家大学怎么操作的我不知道,但是大部分学校大概是这么回事.当然也不用过早,你还可能改主意呢.对于卡时间,或者突然在deadline前又想申了,不是没有机会,但是尽量别这么干.时间把握这个地方中国人很容易吃亏,要牢记了,养成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
; w! P2 E& Q4 @! x8 ]. k
! j$ C# w) J0 n; ~* o, M) e ^$ u1 \9 [: ], Y7 y O
1 O1 E8 q3 J8 ?. b f9 T$ f
-一个申请年的简略时间表, 很多人要,我就大概说说.我先要说,每个学校差的很远,最早的有11月截止的,最晚的有6月截止的,这可都说的是秋季入学.美国的大学相互独立,就连本科也是申请,而不是像国内高考和考研,所以时间相差很大.这里面学校之间,系与系,PhD和Master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具体哪个学校哪个系几月份截止,只能各位自己去查了.. U' t8 V9 D" S) Q7 @
5 ^0 u; E: {. Z8 }. L$ M9-10月份, m* n, q6 a# A
一般来讲大部分学校开始接受下一年申请者的资料,最好这时候先把有意向的学校的截止时间查查,当然顺手查查最低要求.
- S. G) r2 N3 B7 Y% B
% q4 U5 a5 V: ~2 |7 H11月
4 I, [& A3 L: e: ?! N最早deadline的,大概1,2所,这个时候最好gt都考完,选学校,推荐信都已经八九不离十了(这个要求一下高了,大家可别10月开始准备这几项)
0 n2 y) F/ g3 @: r5 W. Z e1 p& P! b5 A d8 R
12月中7 s( A4 y0 |: |/ @$ E
有一批还不错的学校就开始截止了,我就错过了,以为gt没出分就不能申请,结果其实交了钱照样申,就是材料晚到.
) Y/ x4 Y& _/ _$ I0 A) t
, ^7 G h/ w7 \$ G1月中% z' C7 |3 i; H6 C" w) f# v L
又是一个集中截止的时候.如果上述两个时间都错过了,会吃大亏的.
+ }: c7 o6 u9 m4 R V0 V/ ^ ^/ Q0 m: A
2-4月
$ p: g, G: t) n& u4 }% b陆续有各种样的截止,建议不要看截止时间来递材料,能早就早点.这段时间是漫长的,之前递交的材料就杳无音信了,只能干等.隔几天查查之前寄出的材料是否收到.另外准备一下资产证明.% ~/ S- h F) v) r
3 B1 F* P6 G# z" h2 g) G
5月初$ U) r8 e; z! r2 ]
一般还可以的学校不会再晚了,宾大是这个时候截止.这时候大部分学校已经出结果了.如果学校没动静,要及时联系.5月底一般是给出录取结果的最后时间.
: l, U2 @# l& I/ M; w0 p; v8 ]4 R0 t% l, q
6月
1 e {+ Q- Q$ Q: f这时候截止的不靠谱,录取下来还要办签证什么的,来不及.如果已经录取了,恭喜你赶快去预约办签证,然后给出资产证明,拿I20,打疫苗等(录取以后也很繁琐的,繁琐的都让我感到ws了).0 g. w. X9 w# ?: E: k; w
( j. E, \ S: C# D& q) S 7 O# Q& v" B7 z
: s; d2 u+ \9 }4 p/ |一时就想起这么点失败的经验,想起了慢慢补充.9 \( y( Z5 q9 }* H) e+ S7 F+ P
& N' C9 \* h5 \/ M1 J5 U# m# n
: h4 I' ?9 l8 j* m' f+ w$ p4 f% t8 |9 Q& l4 h, N
写在后面的话2 L7 g, H8 Z, Q+ a
! y# m, M9 l6 m) j% B; u* a9 F
: ^8 O& J9 V( p8 I8 t" Y" H. s
( z/ k' |* y; |: V9 b
4 P: r/ `! x' k! I/ Z在现在的我看来,整个为期一年的申请过程,是一种磨练,一种自我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觉得这就是件高中时期心中蠢蠢欲动的,一直想做的那种男子汉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但是肩上的责任却一点不轻,相信你们能做的比我还好.现在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有6万多人,希望你们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来日美国相聚.
4 r, ~$ S. ?+ F3 U
- z1 p' [0 j1 Z
8 R) B0 g) k0 v" A, }# i. _* {+ z5 }1 X- P
在此感谢所有支持我关心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分享,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对你们有些帮助!) J8 I ~) u$ U/ z0 S2 E$ Z
/ B8 N" x. R; A$ q9 D& X' L
' ~$ E/ Z6 E. D7 |$ ?
4 `: l1 V/ y/ z0 ^. ?* C8月11日凌晨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