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12|回复: 2

老人去世前决定将毕生积蓄20万元捐给灾区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5-13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报讯(记者张巍华)来自安徽农村的老人孙志兰去世前决定将毕生积攒的20万元钱捐赠给地震灾区。昨天下午,在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custom t-shirts,老人的两个儿子遵照母亲的遗愿,将她所有积蓄捐给校方,并设立孙志兰奖学金,鼓励在北京的川娃努力读书。这是自2008年7月以来,该校的四川学子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赠。
$ Y3 r- i+ i: o4 \ , P$ v# g& k. J* u5 f( V3 c7 x3 @# {
  “我这个病看来很难治,省点钱捐给灾区需要帮助的人吧”,去年5月20日,躺在监护室里的孙志兰看着电视上播出的地震画面,对儿子说了这句话。当时,74岁的孙志兰被发现患淋巴癌两个多月,她是安徽省泰和县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三子三女的母亲。去年6月22日,老人去世。
/ ?' \& F* j/ f1 b, @2 e4 R. d
. G2 o5 j/ b% n7 O/ d/ a! O) a+ \  昨天下午5点,孙志兰老人的家人来到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这里有98个四川学生就读。在百余名师生的见证下,老人的两个儿子将20万元支票递交给校方。这些钱是老人毕生的积蓄。随后,投影仪开始播放老人生前的视频资料,一名来自灾区的学生抬起右手,轻轻地擦去眼角的泪水。
+ y* `) I  n9 V8 z
$ d4 o. Y3 x2 M2 c1 j- D* _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份,学校接到老人亲属的联系电话,经过校方、灾区学生家乡的教育主管部门及老人子女三方协商,最终决定以建立奖学金的形式使用老人的毕生积蓄,以此来资助和激励学校百名川娃进入大学深造。 & b9 X" S- l+ Y, \. b

$ A6 u9 F, q% A9 ^3 U+ v/ R5 n; i  这笔奖学金分两个阶段使用。第一阶段是这些灾区孩子在该校就读期间,将用于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明年七八月,灾区孩子返回当地就读,学校会封存奖学金。“5年后,第一批孩子将参加高考”,校方领导说,此时,再启动奖学金鼓励考上大学的学生,并类推2年,直到98名学生结束高中生涯。
9 ~' R+ V( B/ g" `& K5 o: E1 f : l, R/ _# Q9 {0 B
  ■侧记
4 l# W. t% W& i2 _/ Y: g
' ]+ v  Z) k5 M1 U# s  “母亲平时不舍得吃肉”3 G6 C0 P) s+ T! `

& `7 ~1 `$ C; P5 `  J# I  提起母亲,孙志兰老人的儿子王奎武声音哽咽,母亲去世前,一直随他居住。王奎武说,母亲命苦,未满一岁丧父,前半生坎坷,吃尽了没读过书的苦。
# h# \# m! O( z- P" E( j 9 V. j0 I8 B5 p0 O; a% p4 J& _% s
  王奎武说,1974年,他正准备上高中,6块钱的学费愁坏了母亲,“当时记工分,每天才4分钱”,即便这样,母亲对他说,钱即使掰成两半也要坚持读书。 5 w/ h- A; S, E& l
  }: \% Q$ [* P" K3 E
  2000年,家里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但老人吃了一辈子苦,生活仍然很节俭。“她平时不舍得吃肉”,王奎武说,只有客人登门才招呼着吃口肉。王奎武说,这20万元钱,是母亲一辈子一点点节省下来的。
+ u$ N( s0 [* n% L 9 B; u( g+ f3 Y$ B; u
  由于几个兄弟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一直难聚首,直到今年清明,他们才决定以这种方式完成母亲的遗愿。王奎武说,“总算了了她的遗愿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4-18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4-18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6 03:49 , Processed in 0.14330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