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13|回复: 0

修行人应该清楚的各种境竟界-----五十阴魔开示(宣华上人讲述)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 ... 0DemonicSkandas.htm" b1 _! x* B* N" R' G( N
楞嚴經五十陰魔3 d9 ]  R  `. L" [$ d2 r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 y, H  b1 D8 R. ^開經偈
9 K7 M% L6 o( [7 H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1 }, A$ v+ w5 O# h6 E0 Y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 ^% n* I/ w9 yC2.辨五魔令識以護墮落(分二)8 v  a& E4 H  c6 I( u5 V; }
D1.無問自說五陰魔境(分三)* s9 m1 F5 j0 Q- K) l4 C: `
E1.普告魔境當識 E2.會眾頂禮欽承 E3.正以詳陳魔事 E1.(分三)4 ~/ G; s2 C# n6 Z# Q, }8 [
F1.最後真慈不盡 F2.詳標微細魔事 F3.敕令諦聽許說+ }  {( q* w% \: a$ {
今F1 + |, f. L, p5 [" c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几。迴紫金山。再來憑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
5 c" J- u% n7 w$ E: w「即時如來」:在這個時候,如來「將罷法座」:《楞嚴經》快要講完了,「於師子床」:佛在法座上,這個師子床──佛說法猶如獅子吼,獅子一吼百獸皆懼,所以稱其法座為師子床。「攬七寶几」:佛前桌子是七寶造成的,七寶莊嚴的。「迴紫金山」:佛的身體好像紫金山,光明遍照。「再來憑倚」:再來憑几講這個法,「普告大眾」:普遍告訴大眾,「及阿難言」:和阿難說,「汝等有學緣覺聲聞」:沒有證四果以前,都叫有學位。你們現在這些有學的人,修十二因緣而開悟的緣覺,或者修四諦法而開悟的聲聞。「今日迴心」:你們現在都迴小向大了,由二乘人發大乘心,「趣大菩提」:想得到大的覺悟,「無上妙覺」:沒有比這個再高上的妙覺。「吾今已說」:我現在已經講了,「真修行法」:真正的修行法告訴你們了。
5 g! y8 p0 I: gF2.詳標微細魔事(分二)
* V: q' p/ p1 J* NG1.總標魔害 G2.略陳魔相2 U, U* U) m* ?0 b% ]
今G1
! q* c3 `3 L0 i. i1 v8 P1 x8 r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
) K  Q4 u( T5 `「汝猶未識」:阿難在前邊請問佛怎麼樣修行,為未來的眾生請法,他雖然明白修行的道理,可是他並沒有實地的經驗。理論他是明白了,可是他沒有經驗,所以他也就不知道修行中,會有一些什麼事情發生。所以佛就說:「你啊!現在還不知道呢!」你不知道什麼?「修奢摩他」:修這個楞嚴大定,「毗婆舍那」這個微密的觀照。這個微密的觀照這種的法、這種的定裏頭,「微細魔事」:在這修行裏頭,可有很多的魔事,這個魔並不是很顯著的,而是非常之微細。
* ?  o7 _/ f3 [+ y「魔境現前」:在你修道用功,用反聞聞自性的功夫時,魔境現前,「汝不能識」:你不認識這個魔怎麼叫魔?「洗心非正」:你就是雖然洗心,但你稍微有一點不對,不合乎正知正見,就「落於邪見」:你稍微有一點點不是正知正見,就會落到邪見去。
4 `# t& l5 T  T1 A8 P2 f2 pG2.略陳魔相(分二)
/ z7 A; T9 [. H; e/ |3 d& W) pH1.略示前三內外魔相  H2.略示後二心見魔相
: M7 d% `1 Y: g" u今H1
' y0 e* q! @7 a3 h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
* y' z( E+ P& y4 \1 a; ^9 P+ ?「或汝陰魔」:或者你自己心裏生出來的魔──自心魔。或者就是由色陰生出來的這十種魔,這也是屬於你自己的。 4 V" D5 L. u0 C6 m
「或復天魔」:或者又有天上的魔。為什麼天上的魔他來魔你呢?就因為你這修行的人,修行有了定力了,你這一有定力不要緊,可是魔王的宮殿都搖動了,就好像地震似的。他也有神通,那兒一搖動,他一觀察:啊!我這宮殿怎麼無緣無故就搖動起來了呢?就破裂了呢?喔!他就知道世界上有一個人要成道業了,所以他這種定力,把魔王的宮殿都要給破碎了。於是乎──你想破碎我嗎?我就先破壞你的定!所以他就來破壞這個修道人的定力,這是天魔。 6 N0 g9 t7 Z+ N
「或著鬼神」:鬼神也是這樣,看見你要修行證果,他就妒忌了。你要證果?我先來破壞你的修行。於是乎他就鑽到你的心竅裏去,或者附到你的身上,令你定力就不成了,令你就走火入魔。這個著魔,前面這經上不是講了,這最重要的。為什麼著魔呢?就因為洗心非正,就因為你立心立得不正,所以呀!你有一點邪心,哦!就著魔了,這叫走火入魔──走著火,入魔了。
2 Y( U% V6 F: h「或遭魑魅」:或者遭魑魅魍魎,這都是妖怪之類的。「心中不明」:你一遇到這種境界來了,心中不認識、不明白,「認賊為子」:你就認這個賊人做為自己的兒子。你想想,那你的東西他焉能不搶去、偷去呢?你把賊都引到家裏來了,家裏所有無價的寶珍都會給偷去的。
4 O- o$ |7 t' g  l% }! d+ h5 d什麼是你家裏的無價寶珍呢?我現在老老實實地告訴你,你切記啊!應該相信我的話,切記不要不相信我的話!為什麼呢?這是對你的前途和生命有大關係的,什麼是你的寶啊?就是你自己本有的如來藏性。這如來藏性,他能搶去嗎?前面不是講過精、氣、神嗎?你若是要恢復你的如來藏性,首先就要保持你的精、氣、神,如果不保持住,那就是財寶被人搶去了,被人給奪去了,受打劫了,被人打劫去了,你小心一點啊!【註一】 3 a* A* E  t  \1 P
H2.略示後二心見魔相
2 _2 E& H* x6 L1 n  w2 g) f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 K$ p. e# a& @: Z
「又復於中」:在修道中,你就是不著魔,也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擇法眼。擇,是選擇的擇;法,是佛法的法;眼,是眼目的眼。若你能認識佛法,自己到什麼程度上,你應該知道。不要「得少為足」,「如第四禪」:像什麼似的呢?就像那個修道修到第四禪的「無聞比丘」:像無聞比丘似的。怎麼叫無聞比丘呢?就因為他自己沒有那麼大的知識,知識不夠,知道佛教的道理很少,所以叫無聞比丘。 4 t1 D5 e( v2 m1 S
怎麼樣無聞呢?本來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都超過四禪天了,佛講證到四果阿羅漢就不會再受生死了;二果的聖人,名為一來,一升天上一來人間,這還有一番的生死;而初果就有七番生死。那麼這種的境界都超過四禪天。這無聞比丘修行用功,他的程度只是到四禪天,他就以為證了四果阿羅漢了。其實這四禪天,根本就不是證果,這還是凡夫。
* ]% P( M; C1 g- P4 L那麼無聞比丘「妄言證聖」:他說自己證了四果阿羅漢。現在有些人,不單以為四果阿羅漢這種程度都低了,這些人直認自己就是佛了!可是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那麼自認是佛的這個人,你先問問他有幾通?六通之中,鬼有五通,沒有漏盡通,佛果位上有六通。我相信現在自認是佛的人,不要說六通、五通,我相信一通都不通。一通都不通,所以他就說他自己是佛了,如果他要是有一通,也就不會打大妄語的。 $ O, W1 I9 R' g2 g& `3 O
「天報已畢」:等他在天上的壽命完了之後,「衰相現前」:這個衰相,記得以前我講的五衰現相嗎?天上的人壽命終了,要死的時候,就有這五衰現相,有五種。誰記得就講給大家聽一聽,若不知道的人應該記一記,現在我就不必再講了。(五衰現相:一、花冠萎謝;二、衣著塵埃;三、兩腋汗出;四、身體臭穢;五、不樂本座。)
+ ?& W3 @8 D$ B6 ?3 s' U  O8 z「謗阿羅漢」:等到他天福盡了,五衰相現,壽命終了的時候,他就發了脾氣。無聞比丘發什麼脾氣呢?他說:「我現在被佛給騙了!佛是欺騙人的,他說證四果阿羅漢就永遠不受生死了,我現在為什麼壽命又終了呢?又要去托生、去受輪迴?這是佛打妄語啊!」他這一謗佛,你說怎麼樣啊?就墮阿鼻地獄了。 # N7 z. I3 s/ ]; t0 V/ h- W. J; z
「身遭後有」,「墮阿鼻獄」:阿鼻獄,就是無間地獄。根本他不是證到四果阿羅漢,他就說自己是四果阿羅漢,證果了,所以他天福享盡,壽命終了,又墮落了!他不知道他自己錯誤,而說佛說法說錯了,根本佛說:「你沒有證到四果阿羅漢嘛!你若證到四果阿羅漢,自然就沒有生死了嘛!怎麼還會有五衰相現呢?」所以他這一謗佛,即刻就墮無間地獄──阿鼻地獄,這是無聞比丘。 " A# Y, e  J: M$ p, O( G
你現在說自己就是證佛果了,就是佛了,這樣的人應該到什麼地方去?這我都找不著他所去的地方,不知道他到什麼地方去。
% S1 R) _! J* u* EF3.敕令諦聽許說 # _0 m; V: [' D* D  ~
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
! S% T0 A* C0 a3 [. `「汝應諦聽」:阿難,你應該諦視而聽,應該特別注意,審視而聽。「吾今為汝」:我現在為你阿難及一切的人,「仔細分別」:詳詳細細地為你分別,講給你聽,你不要辜負我這種的心。
: H* E; l$ _( I$ C7 {% O- NE2.會眾頂禮欽承
2 l' C. f8 h& n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 D$ i4 D' e2 W( D. s
「阿難起立」:阿難即刻就站起來了,「并其會中」:和在會裏頭的大菩薩、大阿羅漢、大比丘,「同有學者」:和初果、二果、三果這一些有學的人,「歡喜頂禮」:一聽佛要分別仔細地講,大家都高興地一起頂禮,給佛叩頭。 - l: B4 e- J. L1 h( W9 V3 q
「伏聽慈誨」:都趴在那個地方聽佛來講這種的法。伏,是趴在那個地方。這並不是趴到地下,就在那兒聽,這個伏是把心裏什麼念頭都降伏了,沒有其他的妄想,就一心聽佛說法,這叫伏聽慈誨。 . L' e" U# L3 \* w+ f& D+ T
E3.正以詳陳魔事(分三)  X; j9 G7 y: M' t& z& ?9 ^
F1.標示動成之由 F2.詳分五魔境相 F3.結示超證護持  F1(分二)
5 y. @2 j% q7 M, D& sG1.驚動諸魔由定 G2.成就破亂由迷  G1(分二)$ }7 L9 Q. R* C" z5 i6 e& L
H1.推真妄生滅相關 H2.示大定致魔之相  H1(分四)
$ t* w/ K; F# i1 wI1.先明本覺同佛 I2.次示妄生空界 I3.比況空界徵茫 I4.歸元必壞空界6 H, Q$ v" b" Z$ l5 m
今I1
4 A$ f$ X6 D1 k# b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3 @! s5 H5 [( ^7 l
「佛告阿難」:佛告訴阿難,「及諸大眾」:和在會的一切大眾,「汝等當知」:你們現在的人應該知道,「有漏世界」:這個有漏的世界,「十二類生」:所有的十二類眾生,「本覺妙明」:本來這個覺性,妙明的真心,「覺圓心體」:又圓滿又覺悟的這種心體,「與十方佛」:這十二類眾生的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一切的佛,「無二無別」: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十方佛也是這個本覺妙明,覺圓心體;十二類的眾生也是這個本覺妙明,覺圓心體,這又叫如來藏性,和一切眾生是一樣的。
. M! l& l3 ^( G2 y5 P  nI2.次示妄生空界 ) T9 N$ b* }( _% i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 ?# a  m. M! O2 w+ t1 j「由汝妄想」:阿難啊!你的自性和十二類眾生的自性,與佛是無二無別的。可是你依真起妄,「迷理為咎」:把真正的真理迷昧了,所以就生出毛病,生出過錯來了。「癡愛發生」:最大的毛病是什麼呢?就是愚癡和這個愛。愚癡和愛,可以說是兩個,又可以講成一個。愚癡是一個,愛是一個,又愚癡,又有愛,這是分兩個講。若合上一個講,就是癡愛。因為你這個無明,變成什麼都不明白,就知道愛,一天到晚就想這個東西,想這個婬欲、想這個愛欲,啊!時時刻刻也放不下。 0 P. M$ g( j' T# e' n
你若能對研究佛法像這麼樣注意,時時刻刻也忘不了佛法,那很快就成佛了。可惜你沒有能把好色的這種心,放在好佛法上,所以學佛法,學來學去,愈學愈覺得乾燥無味,說:「我就這麼多毛病,這個佛法都把我講出來了,哎!真是不要學了,學佛法把我的毛病都要學沒有了,這怎麼可以呢?」這就是一種癡愛。這個前邊說是由汝妄想,迷理為咎,我現在可以說是癡愛為咎,癡愛的過錯。 1 l/ M) U' Y; R2 F
癡愛發生,「生發遍迷」:因為你有癡愛,所以就生發出來遍迷,一切都迷了,什麼都迷了。最初就是癡愛,你有了癡愛,什麼都不明白,什麼都不顧了,下地獄就下地獄,管那麼多幹什麼!所以什麼也都不管了。
+ u7 k7 F3 C5 ^; B1 m" _「故有空性」:因為你這個癡愛為咎,一天到晚就想女人,女人就想男人,所以就發出一種虛妄的空性。「化迷不息」:這個迷就變化,由一個迷化出兩個迷,兩個迷又化出三個迷,化迷不息,總也不停止。聰明的人應該在這個地方著眼哪,應該注意這段經文哪,這個把你真講到骨頭裏去了,講到人這個骨頭裏去,這個毛病都給你講出來了!
0 D0 U# G2 B+ y) j' }% ?' i) f「有世界生」:才有這個世界生。「則此十方」:既然這樣子,這個十方所有一切的世界,「微塵國土」,「非無漏者」:這不是一個不壞的,不是一個無漏的,因為它根本就沒有體性,是由妄想造成的。「皆是迷頑」:都是不明白。迷就是不明白,頑就是頑固不化。「妄想安立」:都是你這種妄想所安立的,你知道嗎? & g" K7 I8 i2 S2 i( |4 Z
I3.比況空界徵茫
) k# N1 U& E8 s. I6 K% p9 b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 m, T* j% @/ i4 y
阿難你不要睡覺!應該知道,知道什麼呢?你「當知虛空」:所謂我說不要睡覺,就是叫你不要迷惑了,不要再有這個癡愛,不要再迷昧這個真理了,所以叫你不要睡覺。那麼佛叫阿難不要睡覺,我現在叫你們各位也不要睡覺。現在主要的問題,你應該知道這個虛空,「生汝心內」:這虛空在你的心裏邊,「猶如片雲」:好像一片小小的雲彩,「點太清裏」:點到太清裏邊。太清也就是虛空的一個別名。
3 G4 }3 D, A6 }! g「況諸世界」:何況所有的一切世界,「在虛空耶」:虛空在你的心裏邊,就像一片雲彩在虛空裏頭似的。一片雲在虛空裏是很小的,但是這個虛空是很大的。可是虛空在你的心裏頭,也是像一片雲彩那麼小。
" H* t, @- Q3 g, c  o) G( m$ E本經〈卷六〉不是講過「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空在大覺心裏頭,就像海裏邊一漚發,現在又說「空生汝心中,片雲點太清」,空在你的心裏頭,好像一片雲點在太清裏那麼小。那你的心有多大,況且諸世界在虛空呢?所有一切的世界在虛空裏面是很渺小的,那麼如果在你的心裏呢,那就更小了。所以這就是形容我們的覺性,是遍滿一切處的。
$ b' C& ^+ P9 F; aI4.歸元必壞空界
3 p/ o) y; W6 U8 h* l0 Z) k9 Y+ r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7 A0 J" c8 F4 x" i8 @4 Z
「汝等一人」:阿難,在你們裏邊的一個人,「發真歸元」:如果成佛了。發真歸元就是成佛了,證四果阿羅漢也叫發真歸元。
2 J- ?  H% {1 V  P9 \! F「此十方空,皆悉銷殞」:這十方所有的虛空都沒有了。「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怎麼可以說虛空裏邊所有這一切國土,而不振裂呢?虛空都沒有了,國土又怎麼能存在呢?所以一切國土也都沒有了。
  h$ A: X  h4 {4 S) n那麼有的人說,既然成佛,虛空都消滅了,十方的佛成了很多,現在我們的虛空怎麼還沒有消滅呢?還沒有銷殞呢?在眾生分上,你看見,這是有的;在諸佛的分上看,這一切的虛空都沒有的,什麼都沒有。所以所見的不同,你就不能一概而論。好像現在我們有人得到五眼,開五眼的人,他就幾千里、幾萬里,此國土、他國土,這個國家的事情,那個國家的事情,他都可以看得見的,都可以知道的。那麼你沒有佛眼的人,你看得見嗎?看不見的。所以由這一點,你就不能說是:「喔!我看見了,這就是有的。」你看見這是有的,在佛的分上看,就沒有了,虛空粉碎了。
& }  P5 ?. }8 [# l# \  VH2.示大定致魔之相(分四)9 Y2 w( Q8 Z6 S4 F; Y
I1.定合聖流 I2.諸有壞動 I3.諸魔不容 I4.故來惱亂
7 J( t' M1 F3 e" c8 X* C: c今I1
: n4 m- m6 P# X0 M4 D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吻。當處湛然。 # s' a* i) C7 L2 M3 h; K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你們修禪定,也就是修三摩地,得到三摩地。 6 ]# b& l. o+ U; H
「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所有的十方菩薩,及一切無漏的大阿羅漢。「心精通吻」:你修這個禪定,得到定力,和十方菩薩、大阿羅漢的心裏都互相通的,互相吻合,就像一個似的。所以「當處湛然」:這種清淨本然的樣子,不要到旁的地方去找,就在你當處就是,當處就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如來藏性。  1 Z+ K8 w. ~5 X: q, Z0 b
為什麼說十方的菩薩、大阿羅漢和修道的人,心精通吻呢?因為菩薩、阿羅漢和你所修的定是一樣的,都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都是修這個楞嚴大定,所以大家都是一樣的。既然一樣,所以心精通吻,心裏都是相合的,彼此就好像互相都有電,通著的。 , ~4 N. O7 M0 y
不要說和諸佛菩薩、阿羅漢,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人的心裏,你如果想這個人,你那電報就打到他心裏去了,說:「那個人知道不知道呢?」他自性裏知道,他心裏不一定知道,但是彼此大家自性方面都知道了。 % i4 c' T+ X" Q( s8 i
你說:「那每一個人,我一天到晚就想他,想、想、想,那麼他也就會想我了?」   f. Z- |1 T  l+ u7 \, V
你想死了也沒有什麼用的,好像前邊講那個癡情、癡愛的人就是,噢!如果有一個愛人,一天到晚想著放不下,啊,總那麼想,想!想!想!想來想去就想得死了。怎麼死的?想到一起來結婚了,結了婚就昏了;昏了,然後久而久之就死了嘛!結婚!結婚!結婚就是昏,昏就是愚癡,就是什麼也不知道了。這在中文的意思是這樣,英文是什麼意思,那我就不知道了。 " U. K4 c3 q! F7 P# E. c- a3 w5 d
I2.諸有壞動 & X( v) F. f0 O1 A+ d6 L% Z* v
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
' q6 q1 @* g0 C5 h$ X你得到楞嚴大定、真三摩地這個時候,你說怎麼樣啊?就好像昨天你們去開會,那些個人一看到你們就震了。啊!現在有一個人得真三摩地,魔王也就震了。「一切魔王」,「及與鬼神」:和一切的鬼神,與「諸凡夫天」:凡夫天就是六欲天、四禪天,這都叫凡夫天。「見其宮殿」:他們那個地方就不得了了,怎麼樣啊?他的宮殿「無故崩裂」:無緣無故這個宮殿就壞了。 ) V9 B( w2 v9 T' O+ N
我有沒有對你們講過?以前我在東北,我有一個小徒弟,這個小徒弟大約十四歲的樣子,雖然是個小徒弟,他的神通可不小,他可以上天入地。他得到五眼,但是沒有得到六通──他得到五通,沒有得漏盡通;若是得漏盡通,那就證阿羅漢果了。, B: u, H: E- W( }) x" [; {% C
有一天,他就跑到天上去玩。到了天上,這個魔王很歡喜他,就把他圈到宮殿裏頭了。魔王的宮殿都是玲瓏透體的,都像那個琉璃造的,非常地美麗,他就留在那裏。因為他有五眼,他看到他自己的法身到那個地方,魔王就不叫他回來了。他就告訴我:「師父啊!我到天上去,現在回不來了!」 & Y6 p+ i; r* X: {+ y/ I% M4 T
我說:「你到天上去回不來,誰叫你去來著?」
+ l2 z6 b9 T% X他說:「我以為那個地方好好玩的,我到那個地方去看看,啊!天上那個人就不叫我回來了。」
/ r2 G0 J" [+ Q  V$ F! G" f* _我說:「你玩,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嘛!那六欲天的天魔,他專門就想要破壞修行人的定力。」於是乎我說:「你不要害怕,我叫你回來。」 0 \, G% F1 b' s& ~4 n8 y
我叫他回來,這魔王就在那兒圈著他不叫他回來,這個時候他就很恐懼了,他說:「他不叫我回來,那怎麼辦呢?」 5 g( F/ k9 P4 B
我說:「你不要怕,我現在叫你回來。」於是乎我就用這個〈楞嚴咒〉,我已經告訴過你們了,那個破魔咒術的五大心咒。喔!魔王宮殿即刻就粉碎了!這次他回來了,這是真實的事情。
4 L+ k, _4 `4 {7 z4 a$ k" U( C所以現在這魔王宮殿崩裂了,「大地振坼」:大地也都震出很多的裂口,地也都破壞了。「水陸飛騰」:水陸都飛騰,「無不驚慴」:大家都恐懼得不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4 15:51 , Processed in 0.14706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