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3)  鸡蛋( 1)
|
我九十年代在哈尔滨读大学,发现哈尔滨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城市,很多地方与其他城市不同。从大到小,咱们列出几条。说错了、说得不全,请哈尔滨的同志们更正、补充,而不要见笑。! L/ o* ?1 T. E6 z/ l
# K& F6 O3 W$ [- \: {% `) V/ A4 q
哈尔滨人讲话最接近普通话,很多人认为哈尔滨的方言就是普通话,可其实还是小有差别的。每次我对老外说你要是想学普通话最好去哈尔滨。他们很惊诧:难道北京讲的普通话还不如哈尔滨吗? J7 x- k9 e: M, @( c& ]& W. ^
6 s9 n1 F6 j3 \6 |' f3 g1 f) f, Z哈尔滨可能是中国城市里西洋建筑最多的。大到教堂、饭店,小到一个餐馆甚至一个幼儿园,都能找到西式建筑的影子。5 R; R% f [! t: `! ~9 U
0 {& o# {# S: Y$ C: J$ _) K2 z至少在我读书的那些年,哈尔滨冬季从来不除雪。学校门前的大直街开春后冰层能有半尺厚。行人、自行车、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冰河中行进。不过现在因为广泛使用除雪剂,大概好多了。 V; i" J% K, P# n1 w5 D7 `/ o' }
8 u( s- D9 |, P& _! }( g
哈尔滨的公交车,市民不说多少多少路,而说多少多少“线”。如104线,110环线等。很多市民到了埃德蒙顿,还说“到西贸坐4线”。在哈尔滨,公交车先启动后关门,外地人要小心。
: }5 y/ V9 n- o- O1 w3 @
- u) L7 F) ^$ r9 E1 t哈尔滨的自行车比较少,很多市民根本不会骑自行车。自行车很多都是脚闸的。就是往后使劲一踹,车就停住了。可以想象,在有冰雪的下坡很容易失控。( }0 u* l; Q7 r. t
$ X! y, z, B: i, W% l$ S: w
哈尔滨的小学,不知为什么都在后面加个“校”字。而且中学小学的教学楼基本都是临街的。不像其他城市,中小学都有校园,教学楼都在校园里面。这个事情一直没搞清为什么,请哈尔滨的朋友给解释解释。
+ d& ? v/ [6 X
; f# x$ `' i6 L; W5 I/ ~哈尔滨市的所有建筑,屋顶排水都搞得非常好。6 k0 M3 v# A' Y( ]# w7 H5 t
7 s6 C# S+ _- m s5 c# }1 K6 Q7 U& I1 Y哈尔滨的市民普遍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如果你在公交车上问路,会有好几个人主动相助,这在其他城市不太多见。不过哈尔滨的坏人确实是非常的心狠手辣。/ B6 D+ J+ x% G: d4 [6 i$ c/ q: o& K
; S0 C- [8 L& e1 Z: p. x
哈尔滨市是依江而建,所以市民们没有象北京、沈阳之类的城市的东南西北的概念。所以在埃德蒙顿跟哈尔滨朋友讲方向时,他们通常要花时间反应一下。* C8 N( K- i1 D ]1 k
2 Z7 ]& b' ^- y/ N( d: W- r8 I最后一点希望,希望哈尔滨肉联到埃德蒙顿来办厂。他们做的干肠、香肠、松花肚之类的,一想就流口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