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8)  鸡蛋( 0)
|
中老年加拿大人对中国怎么看我不知道,只知道刚来时一个加拿大老奶奶一直害怕我没用过老款的滚筒洗衣机,他眼里的XX党就和40、50年代西方普遍害怕的苏式XX主义一样是妖魔鬼怪。4 \+ z; W2 v" P J
# W# q6 W! w$ E青年一代对中国的认知相对更新一些,知道在发展,但对民主建设有质疑,最为认知的一点就是中国制造和便宜以及假货,伪劣经常联系到一起。) J+ D/ E0 r1 j/ ] I3 A' e7 Z7 V
# R/ A+ J1 @, `- F. I& J( W曾经和一个团一起回国,团里几十个人就我一个中国出生长大的,其他全部第一次去中国。3 S7 b# o+ b J9 s, q% V( E. c1 b6 ?
4 N1 X c( Q6 G c8 L
团里的年轻人都极为赞叹国内的发展和夜生活之丰富(加拿大实在缺乏物质享受),纷纷说,看来从小的传媒报道也有失偏颇。
& u) I/ F9 \( F9 O6 A/ j- I团里20多个人,就只有一个白人女孩一直坚持认为她看到的所有中国东西都是虚假的,坚持认为负面东西的真理,结果导致团里其他所有人都把她孤立了!我靠,没办法啊,其他人一看秀水街,三里屯,北海,上海世博会,外滩,城隍庙,苏州工业园这些地方后,怎么也不能恬不知耻的把我们edmonton凌驾于这几个经济发达地区之上吧。
% P" ?, X* R8 f
5 M* O u$ b$ Q" \) Y- H$ `
! n+ W; ~) a+ ^4 M2 S2 L: W, W有此可见,交流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国内和西方的交流力度其实不大,大部分只存在于经济贸易教育层面。普世价值观的差别也比较大。
, K4 S- x$ G$ k, N- k
; g/ M( l1 Q! A+ Q不过前几年美国NBC和加拿大CBC曾经专门做过中国的纪录片,里面的东西大部分还是很客观的,我个人觉得西方媒体虽然有倾向性,但在做媒体报道时,职业素质比中国媒体高多了。俺实话实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