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amyuge

9.18到底是谁下令不抵抗的

[复制链接]
鲜花(16)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能给链接或出处吗?4 P, m' L4 L9 Y6 F- O& H
mable 发表于 2011-10-1 12:29
  H4 L; v- Y3 [3 o" [+ o" c3 c
用“张学良 承认 不抵抗”google4 S$ h# ?7 k( r; M) |
选一个:" I+ d  l9 p# p: m& 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b03900102dtq0.html
6 n2 z  C3 y7 W, ?  F0 ^拷贝如下:
1 d/ E! q6 _. @, f# M8 {& S0 V6 l" e! a) o

4 i7 b! K: @# l- `1 m) v) f9 }& `
9 u2 i2 ?1 l8 B$ O7 X0 W* z张学良晚年承认:"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 U7 e- X0 c2 N! Y: \3 |- n7 S- K& D: a, p- }8 e
参见《炎黄春秋》杂志2004年第一期发表的张学良自述% c* p: `& `: r) [$ f. N
参见1990年6月8日张学良接受日本 NHK电视台的记者采访
4 y% t4 [3 }% U+ i: @0 u- `( E$ M* G
0 p" \: f: E' j9 I& m$ l  C曾 景 忠  X% K& h- L# G- `* P, ]8 ]
+ u) M* {+ Z% E* `& E# T
“九一八”事变己经八十周年了。关于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日军侵略”的政治谣言,也己经被传了几十年。幸得“不抵抗”令的始作俑者张学良,晚年通过自叙历史的方式,澄清了这段公案。可悲的是,直到今天,报刊上竟依然印着“蒋介石下令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字样,将谎言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为此,特转发下文,以辩正误。* D$ \! h6 T; E7 ?: Q$ O

6 C6 H. `1 S. g; S& V " u( N# S% Q6 d8 W. p

8 T7 k; |6 C' `& n: B. f+ y7 J* Y
' d4 ^8 ]: X6 C/ B$ F. m1 K+ J# Q3 N( M% A( v( T" V" c1 J1 O6 [" R9 {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命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现在史学界正在对此进行澄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
: a; V$ P* @% b: H) r1 D6 {% `
8 B% U! y; D7 T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 [1 r/ w: E+ }4 |

8 L. E1 f& J6 T' O" x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悖,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悖而扩大事件。”“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怎能为我负这个责任呢?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8 H6 Y2 K" E, H- e
) k$ E& F: `& |' i$ R( N4 R  日本广播协会的采访录认为:“关于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极力证明并非蒋介石的责任,考虑到他现在所处的立场,不得不作如是说。”意指张学良身居台湾,出于处境不能不这样说,上述不能代表张学良的真实思想。. r1 B& T2 g$ s* g* |
  L  K! R! @0 T2 Z
  其实不然。张学良从来是“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性格。一般来说,他不大会屈从于形势,言不由衷。特别是到了1990年,不仅蒋介石早已逝去,蒋经国亦已辞世,他已基本上获得自由,也用不着怕他们了。是年6月1日,台湾政要张群等人和张学良的亲友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为张学良九十岁生日庆寿,或可视作张学良获得自由的一个标志。日本广播协会采访他是在这之后。没过多久,他即赴美访游。假如说,蒋氏父子,尤其是蒋介石在世时,他谈历史问题还有所顾忌的话,这时他应该是可以直言了。也正因为如此,,他这时主动邀请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教授“为他回忆录捉刀”。1991年张学良赴美在纽约期间,他又主动要求与哥伦比亚大学年轻留学生座谈抗日战争历史,由此引发了哥大口述历史处与张学良合作,(开始了)记录他口述历史的工作。
) r/ c4 P" y) X/ m- z
* }: I. L/ X$ \2 L/ X  o, L) h) p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曼哈顿中城贝公馆接受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偕老报人李勇等8人访谈时,有人提问:“大陆拍摄的电影“西安事变”说:蒋介石下手谕,令你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没有这道手谕呢?”张学良立即回答:“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有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籍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命令,与蒋介石无关。”
( [2 a/ O" m9 u) g( E. N
# {4 ^7 S; P5 N0 I) Z1 M9 o8 O4 \) r张学良不止一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问题,他都是这样说的。他不仅公开答记者问如是说,即在私下对他所信任的人也同样是这样讲的。有文章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曾给张学良10余件电报函件,令其不抵抗。张学良的部下王卓如、阎宝航建议他将这些电报妥为保存。后来张学良夫人于凤至让张学良赴欧考察时,特地保存在伦敦汇丰银行保险柜中。因为有这些电函,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即以此威胁,使国民政府中央和蒋介石不敢加害张学良。
( [) ^) I, f2 ^  j( v. y" v5 s3 o& o3 \! k
但有的学者指出:阎宝航、王卓如晚年均在大陆,也写过有关张学良的文章,但均未提及将不抵抗命令原件存于伦敦汇丰银行这样的大事。据为张学良所信任、替张学良口述历史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张之宇记载:“张学良曾自疚,告诉笔者:封疆大吏,中东路,九一八事件,对苏、日关系,平时我有自主权,不能说有了事,推卸责任。外间传说我有蒋(介石)先生不抵抗手谕在于凤至手中,那是扯淡。于凤至不是那种人。”
. X  ]( {0 d) q0 P
4 B8 f4 n% e# s1 n# k7 Z5 g4 O1 u" @( o  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曾主动要为张学良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张学良说:“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悖,你离开他,躲开他。”他解释当时他为什么下令不抵抗:因为过去对日本的挑悖,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没有想到日本人敢那样来(指用武力侵占整个东北——引者注)我对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我要负这个责任。”张学良说:“这就是我给你的解释。不抵抗,不能把这个诿过于中央。”; x& \4 @1 e! |' m2 I2 [

2 @$ ?  N6 P7 q" _( m. U  唐笑着感慨说:“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蒋公打电报给你,说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又说你拿着个皮包,把电报稿随时放在身上。”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说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 n6 ^6 B2 }# |6 T8 C

; K# y7 |- E9 q( O/ K  张学良自述,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下不抵抗命令者,是他自己,而非中央政府。这是对“蒋介石不抵抗主义”责任最有力的澄清。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问题意思不大,本来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为老蒋开脱不抵抗罪名的,可是你这样想一下:就算退一万步讲是小张自己下的命令,可你蒋介石作为元首在小张不抵抗之后干啥了?小张是副总司令,老蒋是总司令,如果老蒋的态度是抵抗的,你至少要批张学良,要命令他抵抗,要号召全国抗日,可是到老蒋对日宣战,已经是10年以后---41年的事了!. S9 a6 e2 {5 U, q2 Q5 i3 t9 F

+ Y( q8 o) ~' R/ y8 o例如:1931-9-19南京民国日报的原件和放大的照片,赫然写着“日军昨占沈阳北大营等处,沈阳沦陷”“国人不得惊扰恣事,政府自有处置良策”!
8 c9 B+ u' o% K' w& i5 l. @5 U! P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同胞书》:“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诰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M8 n$ F! i# x

& C2 [# l! ~/ C* S5 G* X, Y' a; o所以,即使命令不是老蒋下达的,老蒋也是不抵抗的!当然小张国仇、家恨都不顾确实是尿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malleagle 于 2011-10-1 22:18 编辑 * D* i$ i: X3 F
19# smalleagle : f. w5 P9 Y  z/ j0 O
9 Q$ ~: U9 ^! }) f
请不要乱说,上海和长城抗战已经是啥时候了?长城抗战已经是33年以后了!上海就更晚的没法提了!现在说的是31年的东北!
" }/ A4 t+ o9 G0 ~4 j. A$ q东北丢了啥话不说?还了解不了日本的野心?直到到日本人继续进攻长城、 ..." R& B# A, v- @$ A" l9 O
Flame7777 发表于 2011-9-29 13:52
, o* d- x: {, _) |; w% |3 j# F; @

, ^+ X/ p$ f  _; Q第一次上海抗战在918后4个月的1932年初!比长城抗战早1年多!(这都不知道啊?)  X- w# x5 g4 q8 P- ?7 K4 Q
另外918不等于东北丢了,918丢的只是沈阳.因此才有在国联的交涉.之后1931年底开始的江省和辽西抗战国民政府都明令抵抗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2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33# smalleagle
; {, ]9 Y4 S* v% e% K0 w( C5 p4 p" z, a' C
33#smalleagle楼上,是你不知道!32年的上海抗战是十九路军的事儿,与老蒋没啥关系,甚至作为一些中央军想参战(像张治中),老蒋都严令不许!
2 H# ~' r+ J+ m1 Q: e' a( ^# s2 z$ Z你既然为了证明老蒋、国民党政府是抵抗的,当然说的是国民党政府参加的上海抗战了,对不起,那是1937年的事!如果你非要提32年的上海抗战,正好证明了老蒋的不抵抗,不但他自己不抵抗,也不允许部下抵抗,更不支援19路军,恰恰证明了老蒋的不抵抗政策是铁的事实!
鲜花(541) 鸡蛋(13)
发表于 2011-10-2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张不怎么样 (还好后来被灭了三个师后不小心觉悟了一下子)
& E6 @  g$ e# a$ t- I& }5 n8 }老蒋肯定没有下抵抗命令,无论是918前还是918后(长城抗战之前)& N6 H3 x7 C1 [6 V( ~$ X
) {8 x# H0 S" h( K& k5 Q0 C; I
一对误国误民的兄弟(结拜的)总司令(副的正的)
鲜花(541) 鸡蛋(13)
发表于 2011-10-2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一三”淞沪会战! s. Z6 q% L2 E6 K0 ^
0 p! U) b  `2 o
可以说是中国人主动打的。
9 _0 \! D2 Q8 S$ _/ r) u0 }9 _+ ]
7 b1 L" x, M7 v( x6 i“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竟疯狂到了叫嚣“3个月灭亡中国”。两次留日学习军事的蒋介石说:那就打上3个月看看。结果,日本在淞沪会战中就用去了3个月时间。5 }9 t9 Q2 _, M3 \1 A
0 k$ m  ~; _2 G* F* H' t+ K
  蒋介石在淞沪会战时命军队死守,因为上海是南京的门户,又是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工业基地;还有为中原物资撤到后方赢取时间。之前,他接受了各界人士的建议,把大量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从中原撤出,“誓作我政府长期抗战的后盾,以争取最后胜利”。为积极备战,蒋介石特任命悍将张治中为京沪警备司令。
- R" L# w% o- m, @2 C
" @$ g7 I6 U8 W3 D+ S  1937年8月13日,战火终于被日军点燃。上海闸北又成为第一攻击目标。日军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以松井石根为总司令,集陆军、海军及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来犯。冯玉祥任司令长官的第三战区奋勇迎敌。蒋介石后亲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作战。
% T" C9 E5 P  m& I5 i" i( \$ b
& H3 D2 U* y2 T* t0 [  “八一三”抗战之惨烈,史书多有记载。二○一旅少将旅长蔡炳炎身先士卒,嘱部下:“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进生退死,不得畏避!”壮烈殉国。五一一旅中将旅长秦霖危急关头激励官兵:“军人持干戈以卫国家,临难岂可苟安耶?”率部与3倍之敌肉搏,壮烈殉国。一七五师少将副师长夏国璋率领官兵冲入敌阵,壮烈殉国。一七四旅少将旅长吴继光带队冲锋,壮烈殉国……' n; o$ _, Z2 Z7 W
, p$ i9 [+ F# u  S) [7 A
  冯玉祥将军回忆:“我们的队伍每天一师一师地、两师两师地加入前线,有的师加上之后3个钟头就死了一半……”
; u- B# b) b- |# D* n
2 t! T* |0 n  A6 }9 E6 p  李宗仁将军回忆:“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5 o9 x0 u" R; |- w+ a1 ~
3 h2 i9 ?' f7 F; o, c* u* R
  史料记载:9月,“……已形成阵地战,中国军队每天都有相当大的伤亡。随时补入连队官兵,发给武器,立即开上火线,加入战斗。有的刚上去就负伤,送入医院,还不知自己所在部队番号。每天每营、连要增补几个营长、连长,因为当时防御工事不坚固,官兵不能擅自后退,只有拼死与阵地共存亡。”3 O  E4 k) l, W+ t, |
% ?7 P6 Z5 S6 l! s# t4 g
  一寸江山一寸血!战场上尸陈遍野,树上、电线杆上挂着残肢断臂。面对日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中国军队无暇休整,甚至没有时间巩固战壕,只好用战友的尸体堆成掩体作战。日军久攻未果,竟施放毒气,中国官兵在中毒的情况下仍誓死不退。有的士兵把手榴弹捆在身上,与开进的敌战车同归于尽,用肉体阻挡敌军的前进。“八一三”一役,中国10多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 D4 w1 s0 C& ~6 N8 S1 g. b4 \" i; k
  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11月11日,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布上海沦陷。12日,淞沪会战结束。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 n9 f  F0 s, O& |4 g/ z5 T- j; J7 w) P& D' v# r7 ?0 e. F7 x
  淞沪会战虽以中方失败而告终,但对于打乱日军侵华的全盘计划,挫败日军速战速胜的战略意图,粉碎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发挥了重要作用。
鲜花(541) 鸡蛋(13)
发表于 2011-10-2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七七卢沟桥事变”。
2 F0 R6 Q2 b, o0 f+ D
5 Z# ]% V0 P4 t7 Y( N2 j
* M9 }8 I( G1 D( U, d9 G1 D9 {" w
二十九军大刀队
  & A5 y3 X) B- u0 [6 i& Z
- u$ N- Z+ a6 T: p! \
0 P. ?9 Z% T) ~7 I6 m' D/ X7 K
“七七事变”之前,根据华北剑拔弩张的形势,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军队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兵都背一支枪,配一片大刀。中国军队使用的步枪刺刀比日军三八大盖儿的刺刀短得多,白刃战时,刺刀发挥不了作用,大刀却能显示威力,长城抗战时,二十九军的大刀队令日军魂飞魄散,青史留名。. c$ o. [( y) a
9 Z/ F, ^$ f, s, ?- Q1 h  w
  随着7月的临近,时局更加紧张,二十九军经常派员乔装外出侦察,带回的情报都说中日两军开战在即。从那时起,部队临界战备状态,官兵着装睡觉,枪不离身。
, u. S; ]6 Q. V4 R- \4 X3 u- f; b/ a* E" n: B
  又是借助夜幕,又是制造借口,日本中国驻屯军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9 C$ L# }6 e3 @4 M- B) y& g4 ^  C  L, h

* v7 J( S0 k0 @( n7 l, i9 ^9 x二十九军大刀队
: d' L+ s( ^9 b! `$ [8 G; ]
& U2 F# z/ b, }) q9 {  f  二十九军将士奋起还击。以吉星文为团长的二一九团被誉为中国抗战时的“四大名团”之一,打响了全国抗战的第一枪。全团官兵英勇顽强,用鲜血和生命为全国抗战拉开了序幕。
4 G# n; l. a+ U$ F
9 s4 x6 U0 {% k  “七七事变”发生后,XX中央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 y- a' l9 @7 C9 t$ _$ O
$ p, @/ f  G- U0 L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让中国人感到了亡国灭种的威胁。一向采取妥协退让政策的蒋介石终于忍无可忍,下定了抗战的决心,不再给日本和谈的余地。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庐山抗战声明:“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8月7日,国民政府国防联席会议做出决定: “以战争为应付日本之决心”。# n! t# {4 P/ e% x
+ f+ l2 I& X' c7 k
  后来,日本国内有书籍悲哀地说:“日本从卢沟桥这里走向了战争的深渊。”! Y% a4 u+ u3 J4 D6 J& X5 Z

* i2 u8 S9 K" z" }: r1 d6 h$ n  7月28日,日军围攻二十九军司令部所在地北平南苑,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以身殉职,举国同声哀悼。佟将军牺牲前,其父病重,他却无暇抽身到北平城探望,只是挥泪说:“事急矣!此移孝作忠之时,吾不能将侍老父矣!”7月29日,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下,找到了佟将军的忠骸,并运回北平城内。佟夫人及子女含悲收殓。柏林寺一位老和尚仰慕将军为国捐躯,冒险收留了将军的灵柩,直至抗战胜利。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追赠佟麟阁、赵登禹陆军上将衔阶。' Y9 K, l. {" c* |! J1 ~4 C
! Q+ C0 X" L+ H' w, W1 f
  7月底,浴血疆场的二十九军一部撤往涿州一带布防,北平陷落。奋力反击的二十九军三十八师也由天津撤出。至此,平津沦陷。
鲜花(541) 鸡蛋(13)
发表于 2011-10-2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上海抗日
. d' Y& Y: ?4 O, o8 |7 B+ ]. u( b

8 R' J2 O, |2 l: l- p( c
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

2 j; b5 T; H, M: K5 O+ j, D& Q7 v4 p
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k" d2 S! m) L2 s3 w  1932年对于上海来说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日本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加紧挑衅。1月中旬,大特务川岛芳子受上司田中隆吉的指派设计圈套……以后,日方又不断制造各种事端,并派军陆续侵驻上海,如入无人之境。日本海军司令盐泽幸一还大言不惭地宣称:“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  o! s) w4 I# l7 k1 x$ a3 Q

9 U- d6 Y9 t5 ^  1月28日深夜23点30分——又是一个深夜,侵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兵分几路,突然向我闸北驻军发动进攻。于闸北布防的我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
) N; p  I9 m: l% j  F: ]* ?% i) V% [, n7 d
  次日,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以及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向全国发出通电:“十九路军通电全国:特急!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最近,更在上海杀人放火,浪人四出,极世界卑劣凶暴之举动,无所不至。而炮舰纷来,陆战队竟于28日夜12时,在上海闸北登岸袭击,公然侵我防线,向我开火,业已接火。光鼐等份属军人,惟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卫国守土而抵抗,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此物此志,质天日而昭世界。炎黄祖宗在天之灵,实式凭之。十九军总指挥蒋光鼐、十九军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叩。”* p- t6 X5 Y) d/ N7 ^% J: U( V0 t' r

, q9 U+ b  w& \; Z, t+ x  十九路军原为孙中山所创,大部分官兵是广东人,能征善战。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等人的率领下,全军官兵同仇敌忾,与来犯之敌多次激战,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6 O5 ]7 u7 y8 s) a
! M5 y  ?5 Q' d, ^9 W5 |3 S  来势汹汹的日军没有想到在上海会遭受中国军队的殊死抵抗。于前夜大败后,29日,恼羞成怒的日军出动飞机对上海市区进行了疯狂轰炸……
3 P. b' D% B) G7 ?7 w! k* R6 N4 Q6 ?" n8 H- v
  第五军开赴前线支援十九路军。开拔前,军长张治中自认此役是其生平对外敌的第一次作战:“一个革命军人首先要决定的是牺牲精神,而牺牲精神又必须首先从高级将领做起。”2月15日深夜,张治中立下了遗嘱。他在《告全军将士书》中说:“……我十九路军将士守土沪上,抵御暴日,冲锋陷阵,血战兼旬,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治中个人,誓与我军将士共患难,同生死。深望我全军将士,人抱必死之心,以救国家,以救民族。假如日军犹有一兵一卒留我国内,我们的责任即未完成;反之,我们如尚有一兵一卒,必与敌人拼命到底!”第五军全体将士斗志昂扬,誓死为保卫祖国而战,出发前,很多官兵在“不灭倭寇,誓不生还”的誓词上签了名。2月18日,张治中所部抵达吴淞前线,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2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看来,小张做人没有种,但是做男人还是很有种滴!据他自己的回忆,他搞了很多当时高干的老婆,而其大多是民国高干老婆们主动送货滴,相比他的把兄弟哥哥老蒋还是高了一筹!老蒋做人没种,做男人也没了种,宋美龄就是聋子耳朵!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1-10-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宋美龄不能生育
鲜花(541) 鸡蛋(13)
发表于 2011-10-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和四小姐好像也没有什么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7 08:43 , Processed in 0.1085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