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再者,你的这个观点
原帖由 青云街61 于 2008-2-26 00:41 发表 绿荷说:“我真的建议您有机会好好听听《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客巴大师是文殊菩萨再世。。。”,答曰:非常感谢,大师既是文殊菩萨再世,那么《广论》就是佛经,而佛经我也早说过是应该好好的学的。但只说“好好听听还嫌不够,应该带着虔诚的心反复的念反复的诵。 , f K" I0 h. u. C2 A% l D
1 N6 h4 W, R( ?/ x4 k1 ^! q/ V& v. g
8 H- q0 T9 R7 {% M! E' ~& ~. J+ Y, E6 y
) k4 T9 {, }5 O, [
非常正确。好好听听是非常不够,还要如理的去思维。然后或同时反复去诵持经文。闻思修,闻思修,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是思维。只有正确地听闻,正确的去思维,产生坚定不移的定解,建立正知见(佛法的正知见很重要,正知见的人一天念佛的功德,比没有正知见的人一劫念佛的功德还大,《广论》上说的),才可能去正修行。 S W6 Y0 a% g- d8 Y+ \8 p K
+ _8 h$ p) _6 W/ n+ _+ q) ]
现在好多学佛人,尤其净土宗里,好多人一开始学佛,一说念佛好,好,好,就赶紧念,日诵佛号1万,两万,十万。每日诵经多少遍。好像这才叫修。(认为你们看经看论都没有用)其实这只是狭义的修(或者叫正修)。广义的修(也叫助修),还包括思维修,运用佛法的道理去思维观察,去观察自己的心里形象,然后启用到身心上,这也是很重要的修。佛法最终的成就不是依功夫,而是依智慧的成就为最究竟的成就。心相如此,法尔如是!0 n( T$ |$ r3 J9 @4 z8 L2 h- }7 d
( l; ?6 `2 B- p0 O/ l
再举个例子,普通人有种观点,“知易行难”。 意思是知道一件事很简单,做起来就难了。
+ t# ~& R- D: C+ R: ^% i; Q% d但国父孙中山先生却说 “知难行易”。 他的意思是只要观念正确,叫你去做坏事你都不敢。叫你不要奉行佛法都不可能;而观念不正确,就不可能做得好。 观念正确,做起来就不难了。可见,正确观念,正知见最重要,是一切佛法,世法成功的基础。
5 b4 O; S4 n7 v: P& F
! R+ g& A" ?9 y) [- D& z3 D* ?* H所以,祖师大德们一再劝告学人,佛法的修习,重点在于 “正知见”然后是“正精进”。 理事要并进!1 e0 |5 J: {# R& M; O2 e+ t
& T% [7 d4 J+ E7 i, q9 N' Y8 \: D3 `9 X. Y[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2-26 16:2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