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床前明月光:这不是冷血,而是冷静 ! i- Z" _( ]' z0 D4 B
加国无忧 2007年05月05日,来源:加国无忧博客
, b: X8 D/ D+ [0 T- X ^ * L5 N: K) ~' I* |' T1 J$ ~
最近在加国无忧网站, 乃至华人社区, 有两个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其主角分别是张虹和马家二老。巧的是, 他们的故事都与难民申请有关。+ O8 _6 Y; e# b) P/ t: d! b
1 D9 y) N5 D8 ?
先说张虹的事吧。无忧的赵老板是有名的热心肠, 一看张女士年近四十又拖着个孩子, 且没什么技能, 再加上她自己把回国后的前景描述得如此凄惨, 便二话不说, 轰轰烈烈地号召大家帮助她. 谁知热脸贴了冷屁股, 网上调查表明, 多数网友并不同情这个为了当上难民, 而忽悠洋人媒体, 把自己祖国污蔑得面目全非的女人。
/ s, R R4 f% n# x |3 O2 C$ v
6 X( F( ?! V# p再说马家的事。一开始, 大家确实被两位老人的不幸遭遇打动了, 不仅纷纷张罗着捐款帮忙, 而且义愤填膺地控诉加拿大的法律不公平。无奈, 仔细一琢磨, 便可发现这个所谓的悲惨故事其实经不起推敲。后有热心网友想办法调出了案子的原始报道资料, 发现事实真相与老人的自述大相径庭。于是, 网上舆论也发生转变。尽管谁也不忍心说责怪老人的话, 但还有多少人真心诚意地愿意帮助他们呢?
" G8 j9 b1 q: ^& }
- S- |; O# @# u/ u2 h$ }有人说, 那些不同情张虹, 不想帮助马家的人就是对自己的同胞冷血。对此我不敢苟同。我相信, 身在加国的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热心的。
1 L, c( Y( k& T& E( W% A% ^& W
$ l. l2 q, L! y就说我自己以前吧, 一看到华人社区发生个什么事情, 尤其是涉及到老人和孤儿寡母的不幸, 我肯定就比较情绪化, 甚至感同身受。但是, 以往华人社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使我逐渐认识到, 要想真正帮好自己的同胞, 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还需要冷静和理智。热情不等于盲目, 冷静也不是冷血。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看看该不该帮, 帮什么, 怎样帮, 如何把有效的资源用在那些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身上, 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g- t& @! a% i. h5 f- K* U
9 t3 z) N' c0 b如果帮了不该帮的人, 不仅是浪费资源, 还会耗尽大家帮助别人的热情, 这是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不公平。
6 T8 o0 Q& o+ l M2 D' W0 E4 b0 j4 d& I/ l& `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张虹。她真的需要我们帮忙吗? 至少她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求助于华人媒体, 而是在移民顾问的授意下直接走上了英文小报, 打算用自己和孩子回天津后的”悲惨”生活来激起主流社会的同情, 好向移民官施加压力。相当多的华人是不看英文报纸的, 如果不是有华人媒体转载了她的事情, 张女士的计划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 e+ i3 o+ u% f5 v, ]" c: s! t
! M2 f8 I& P; y4 H* S X
不过, 事情很快传到了华人社区。尽管也有一些人张罗着要帮他们母女留下, 但更多的人却对张女士的不实之词相当不满, 并引发了一场争论。如果移民官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张虹的难民梦恐怕就更难实现了。被好心人帮了倒忙, 张女士现在恐怕也是有苦难言啊。不过, 那些好心人倒是一点也不必为她担心。既然能没有身份地在这里滞留十年, 她应该还有办法继续留下去。我相信, 张女士在这方面比大家本领都大, 那些不想帮她的人, 应该说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愿张女士善待女儿, 一路走好吧。
& k4 E+ F4 ]2 Z7 b7 X# K
! P- Z! }7 G+ M! V& `相比之下, 我倒是觉得马家二老真的需要一些帮助。关键是帮什么, 怎么帮的问题。我觉得, 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金钱方面的帮助。其实, 只要他们自己真的想回国, 两张单程机票能花多少钱? 这点忙大家还是肯定帮的。怕就怕他们根本就不想走, 幻想着靠大家的呼吁来保住难民身份, 甚至用大家的捐款, 继续打那场希望渺茫的官司, 给他们自己带来更多的伤害。他们看起来文化不是太高, 年纪又大了, 再加上精神状态不太好, 很容易走向偏执。* f9 t# o: C4 k+ B; e
# N4 o! w/ \$ {# v1 }7 U. s M# A* W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 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个明白人站出来, 帮助他们跳出牛角尖, 回国开始他们新的生活。只是,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谁能担此重任呢? 那些一心想帮助老人的朋友, 不知道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