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法界众生 于 2020-2-6 11:58 编辑 : W6 Z G1 W2 ]3 o' L
. Q$ A2 W2 Y' V: c3 a O
今夕何夕?如此悲凄!想念师父,何忍舍离!( I5 \" f% M# B9 P3 o/ Q, M$ A
* d, E9 [5 u$ {1 I; A0 V* E今时何时?如此忧思!想念师父,泪流不止!
* h; @8 a8 g2 ?# e( d* Y1 n" ?5 M" X! ]/ r6 `
今年何年?如此哀缅!想念师父,还我从前!
* r6 I5 D+ U4 O# e8 c
+ q7 }/ q9 x( p% B7 ]9 O 今朝何朝?如此心焦!想念师父,海阔天高!1 f$ f1 ] V9 ]7 t+ B
' T( P, V; a# }7 ] 夜,已经很深很深了,外面下着雨、打着雷、刮着风。在这午夜的黝黑中,独自一个人坐在窗前,久久想念我的师父,忘记了此时此刻竟是何年何月!忘记了此情此景竟是何处何地!唯融身心于过去未来现在的无尽岁月中,思绪的圆镜中充满了师父那高大伟岸的身躯,和慈悲怜惜满怀期许的眼神,让我重新一幕幕翻出那内心深处再深处的片片记忆,描画成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世界,无言的悲伤卷走了美妙的感动!让我越陷越深,直至完全沉浸在师父那个庄严的净土中,从指缝间流出了一束淡淡的微光,照见了尘世的悲愿。黑暗和暴风雨间的闪电鸣雷,粉碎了我久远的梦,一身清寂,不知从何说起!8 v2 `4 f- S- @ x# k. @8 h
8 A' q! v. y8 D) O1 I" `
一、师徒缘起
9 r' Y. n+ Y: f8 J5 n一九八九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我决定于灵德寺出家为僧,首要大事就是拜一位好师父给我剃度。而同县七甲寺的达泉师父(后来我的师兄)得知此一消息之后,前来灵德寺找我谈话,话语中多次提到了本县最好的修行师父就是七甲寺的住持了识大师。至于如何个好法,具体已经记不得了,大概意思是师父非常慈悲,怜悯有情众生,精进苦行修行用功之类。我择日便寻往七甲寺,想先去看看这位受人爱戴的师父,也好有个修行上的依止。到了七甲寺的山脚下,便遇到了一位出家师父和一位男居士,正准备乘坐拖拉机去县城,我就向他们两位打听了去七甲寺的道路怎么走?那位师父高挑清瘦的身材,斗笠下满脸都是绽放着笑容的皱褶,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喜悦而淡定的光芒,让我顿生几分亲切和敬畏!记得只是用手指了指七甲寺的方向,便与那位居士边说边笑,在拖拉机的隆隆声中,渐渐远去。等到看不见了身影,我才想起来这位可能就是我要寻找的师父,可是笨嘴笨舌的我怎么也不知道当师父的面去询问个清楚。所以当天去了七甲寺拜佛的情景完全淡忘,只记得留在寺里的师父告诉我说师父刚刚出门,就在山下坐拖拉机去采购木材了,晚上才能回来。我就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先回灵德寺了。过后,我的师兄两次来到灵德寺,传达了师父很赞叹随喜我出家的消息,给我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 B: R& a1 h7 u5 ~2 J
! l( ^4 b7 g# p
到了农历八月十九日,在达清师兄的陪同下,我们准备了两瓶杨梅和桔子罐头,再次前往七甲寺拜见师父,向师父禀明请求剃头的意愿,师父非常爽快和赞许地答应了,当天就为我们俩举行了简单的剃度仪式。为我取法名达照、法号性远,并没有为我解释名号的寓意,直到后来舍弟也出家剃度时,取法名达空,师父才说我们俩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我是照见,他是皆空。" W+ V2 I1 j; j' E3 ~
& T. @5 {1 {+ g$ G W4 V$ ~$ y P# ?- u
记得师父给我剃度时,在仪式上所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的腔调,悲壮豪迈,催人泪下。至今唱诵起来,仍然不免悲从中来。8 M! s0 J3 n; w7 k }+ q% N
! m$ e8 S! y% g, p! d& G; {+ A
剃度之后,供养师父的红包,师父坚决不收,只收了一瓶桔子罐头。所以师父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勤劳苦行,矜持淡定,不贪不恨。
4 }* z: E& E2 E4 X0 U4 k' J% u# L
二、师父的爱
7 N' ?( u3 ? ?! L0 Q& [+ Y7 J 对于出家人来说,修行佛法用功办道,成就菩提果德,以智慧和慈悲实践弘法利生的事业,当然是最有意义的大事。所以,从剃度那天开始,师父就说出家人要持戒念佛用功修行,坚决不允许我去赶经忏做法事。平时七甲寺的师父也不主张出去赶经忏,而是随缘让居士来寺院一起念佛求生净土。
! [! N6 |- |. c. M
2 s' O' }1 P( ^ }, u# g 师父对我的修道事业极为关爱!有好几次在夜里两三点之际,悄悄地打开我的房门,观察我在做什么,恰好我都在打坐念佛,所以师父就非常肯定和赞许地对大家说,整个七甲寺唯有我可以不上早晚课都行,因为他觉得我自己平时里就已经在用功办道了。平时只要我在打坐,他就会在旁边默默地关注和护持着我,有一次我在打坐,一位小师弟悄悄地跑来打开我的包腿毛毯,想看看我是单跏趺还是双跏趺,被我师父在旁边看见了,立刻遭到了师父的厉声呵斥与制止。/ j2 l' Y7 V$ |: c
+ G# F! i& B5 W3 T7 t9 o3 Z出家后,师父建议我去外面好好学习,亲自帮我联系佛学院,希望我能够将来在佛法修学上有所造诣,鼓励我要学习讲经说法,并赞叹说:“讲经说法再来人”!意思是能够讲经说法的人都是代表佛陀弘扬圣教,应该把这些替佛说法的人当作“乘愿再来”的高僧大德来看待。在我受戒期间,师父还亲笔写了一封信,其中有四句话警策我:“老死无常莫等闲,珍惜日夜恒精进。耕转祖业旧田园,免得鼻子被人牵。”让我对弘扬天台教法树立了最初的志愿。1 \3 j" W7 z5 Y' J2 n$ k V/ C
凡是看到了敬佛、礼佛、诵经、打坐、念佛等等,用功修行的事情,师父就会跟我说,寺院建起来的目的就是要有人在寺里用功办道,如果没有人用功修行,则建寺、布施、供养、恭敬都没有真正的功德。师父自己也是每天要礼佛若干拜,早晚功课从不暂歇,他的膝盖和额头都是因为拜佛而导致了巨大的疤块。圆寂后火化出三颗晶莹透彻的舍利子,便是师父上人道业成就的最好见证。' t3 b. W0 G* k2 H
. S; X; a n1 V) N1 }) E在上了十年佛学院的漫长时光中,师父的关怀无所不在。除了关心支持我上学外,还一直关怀着我的父母兄弟,期间我弟弟出家、哥哥出家、妈妈出家都是在恩师的座下得以圆满剃度。有一年我妈妈在家乡建造一座小寺院,师父不分风雨寒冷路途崎岖,受尽苦辛也前来指导。我虽然扶着师父边走边念佛,那种艰难地跋涉黑夜的山路,也令我非常心疼师父,更何况他还有夜盲症,但师父从来就像比起他自己的事情还重要一样关怀备至。
: u% R( N0 [3 H: d
. C4 ?( B6 k" D* P# _) B1 U 尽管师父年事已高,非常着急想把七甲寺交代给下一代人掌管,但为了满足我的发愿想要专修,师父还是非常坚毅地支持了我去住山和闭关,并且也守口如瓶地替我保密住山的地址。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决定去普陀山佛学院方便闭关修学,向师父禀明心意之后,师父完全赞成我的选择和决定,并且开示我说:能够闭关专修的人,都是了不起的有福报有善根的人啊,你要好好珍惜机会,不要担心关外的事情吧!但没想到在我闭关三年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师父却再也坚持不了最后的生命而撒手西归。
8 \: Q5 ] u* E0 ^3 r2 h" q# B6 u9 H1 T( F7 J. M% u1 ]
三、感恩师父/ s% F2 E5 |$ j: }
, i% u3 T" S# q1 Y$ D出家后真正走上了学佛的征程,这条路最需要善知识的教导和指引。想起所遇到的诸多善知识之言传身教,我的整个身心都融入于清净光明的感恩之中。在那个无知而幼小的生命里,在那个单纯而幼稚的心田中,竟然也培植了一棵菩提树苗。当经历了无数世风的吹拂之后,而今已是追寻在古圣先贤的菩提大道上,看着古德的斑斑足迹,回首望去,总是留下了许许多多点点滴滴的微笑与眼泪。6 Q+ k5 \% `6 G3 G
- O$ `& M8 O& T
师父上人是我的法身父母,此生所有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功德,也都是从师父的慈力加被和悲心护念开始!出家时教我要“量大福也大,越贪越没有。有福方登三宝地,无缘难入四圣门。有善根才能出家,要出家就要做个好师父。做真正的出家人绝不允许赶经忏、做佛事度日子,持戒修行念佛了生死才可以。要知道:成师作祖再来人!”所以,我刚出家时对修行的唯一信念便是:“持戒念佛了生死”,别无他愿。
& G7 t$ C* L$ R. u1 c+ g
' t1 e. P/ ~: T 师父曾经在深夜里手捧着《释门法戒录》对我说:“莫贪财,学忍辱;戒游戏,勤诵读;远年轻,近耆宿。思古人,麻麦粥;思古人,粪扫服;思古人,树下宿。少苦行,老享福;享福早,寿命促;望出世,听吾嘱!”曾经在凌晨三点钟上早课之前,到我房间来察看我是否在用功修行,鼓励我打坐静心是成就道业的重要方式。曾经在狂风暴雨中同抬一根一百多斤的木棍到爬山路,慈悲的眼神充满了对末学的期许和怜悯!在日常生活中,师父一定都是带头苦行,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不屈不挠;无怨无悔,敢作敢当!8 {& l1 n) t8 p( Y# q( N
3 b$ M# C/ z/ _! j3 z: y
师父说:如果有人教导你持戒念佛、正见正行、听话随众、禅定智慧、了脱生死、证悟菩提,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你应当亲近他,听他的话而去努力修学。如果只教你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没有道德行持、如果只教你获得眼前的利益却不谈了生死度众生、如果只教你念经拜忏为人超度佛事却没有在内心去用功、如果只教你高深莫测的佛法教理却连做人都不合格,那个人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你应当远离他。
3 B6 ~' w. k; w$ o; [+ p
9 ^; C" Z8 ]( c1 b& Z/ l' d在我跟随师父出家的十多年中,虽然住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但是师父却最了解我,也使我最信任,因为师父给我食住、给我爱护、给我温暖、给我欢喜、给我教导、给我鼓励、给我信任、给我尊重、给我期望、给我佛法、给我生命中一切最完美的记忆……
! g6 I( O; T( F6 v- X5 p
/ ]. d) \# b, r) F5 h 此时无我,师恩难报!每每思及此处,全身毛孔竖起,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不足报答深恩于万一!除了精进修学,刻苦努力,夫复何言!
, c1 d0 o0 F/ K0 p0 T; f+ Q$ I+ I
自打出家开始,我就一直蒙受恩师的慈悲护念之恩泽。后来上佛学院了,每个假期见到师父,总会给我无尽的感动!回寺院的头一天晚上,我一定会在师父的房间里跟师父聊天到深夜,有时候他很累斜靠着快要睡着了,又会尽力振作精神坐起来提出话题继续谈话,直到后半夜。每次假期结束,他都会带着一帮师兄弟和居士们送我到长途汽车站,都会直接走到汽车上把卧铺车厢的最前面上铺的位置换给我,无论是谁先坐的,他都会去向人家说情,直到把位置换给我,然后把车费全部付清了,才会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跟我说:达照,这个位置最好坐,最有利于安心念佛吧,你也不会太累了!我的内心立刻会涌起无比的甜蜜和至诚的感恩!3 c0 b3 j5 I. C% X8 |2 v* Q) h s
2 Y k: n0 F, D师父生活很清苦,好像是习惯了修苦行的感觉,过午不食、不吃味精、穿破旧衣服、基本上是吃腌冬瓜和咸菜,新鲜菜也只吃芥菜和冬瓜两样,别的什么花样菜肴一概不用。有一次一位贵客说他们要来寺里吃午饭,师父就通知厨房今天中午多加三个人的饭。到了午餐时,那位贵客拿着筷子端着碗,看看碗里看看桌子上的菜,真是无法下手没有食欲啊。师父就对他大声说:我一辈子都是吃这样的饭菜,你连一餐都吃不下吗?那位贵客马上就说:吃得下吃得下。硬是花了好大的力气咽下去了艰难的一餐咸菜素食。事后,师父跟我说:这样会给那位客人培养很大的福报啊,地位那么高,还能够放下架子来吃素,值得敬佩,后福无穷。7 X( @/ m& \9 f4 V/ W* n
9 n* _: I, Y, f% O! h
我在上学期间,师父从来不给我钱,因为知道我够用。有一次开学前他问我:身边还有多少钱?我说有两千多元,他马上让我拿出一千元由他来转交給一个寺院用来修建,并且说:出门不要带太多钱,路费够用就可以了,带多了不安全,布施了才会更安全。我也很听师父的话,所以非常乐意他老人家帮我做的英明决策。现在想来,这点点滴滴都是在度我啊!
; I% q, N0 d) M$ F, N! }2 v8 ~% e6 F$ Z) H" O
有一次放假回去,头天告诉师父次日早上约八点钟左右到达县城车站。师父早早就带了十多位居士徒步走了四公里路程到车站接我。不巧遇上路阻塞车,又没有手机电话可联系。他们等到中午十一点半,师父持过午不食戒,他们还给师父送饭到车站,简单用完午餐,然后继续等着我。一直等到下午四点钟,师父眼看要上晚殿了,才留下两位男居士继续等,其他人都回去做晚课了。下午六点钟我的车才到站,两位居士帮我拿着行李回寺。见到师父后,一方面师父很高兴,另一方面有些遗憾的表情说:我如果再等一会儿,就能接到你了。- m2 Z$ s5 N$ Y5 m# _
U( w. l4 z! s' ^ 每次想到师父那不但不责怪我让他等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反而还有些责怪自己没有坚持到最后接到我。我惭愧之余,内心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能想到付出真情已是难得,付出不求回报已是稀有,无求的付出还怪自己不够彻底的,唯其出家人的甚深觉有情乎!!4 e+ {! a W1 K$ e6 c5 z" V8 u' }
& a1 \- U# P! d. C+ b9 G四、想念师父
7 V$ r- V/ m2 T, c6 L+ N2 u# `7 z3 i. {2 f/ Y) a& t
今夜,是个暴风雨的黑夜,是我特别想念师父的风雨夜!是在无数个人生的风雨夜过后,依然怀念着有师父在身边的风雨夜!风雨中,师父和我为了避雨而躲在超然亭的桌子底下,一把雨伞挡住了狂风的怒扫,而我被师父紧紧地拥在怀里,想念师父的温暖和爱护!
3 V% N3 r, E0 ~5 j& m2 H' @* q2 K' r
想念师父,在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福建求学的那天,风雨浸透了我的视线,莫非上天也替我流泪!而师父站在大门口瞪大了眼睛,在风雨中频频挥手,塑造了我久远萦怀的梦,那只风雨中摇摆的手,从此扶植着我走在了风雨人生路。- F' j g0 u3 O# b& R1 V6 K
/ H1 x' S7 K2 k' Z 想念师父,他少年时期在山村放牧的镜头,聪明伶俐勤劳苦干,伺候慈母从未间断,坦诚孝顺,上天可鉴!想念师父,他遇到佛法,真诚信仰,毅然出家,事师三年,历尽苦楚,敢于担当!想念师父,他空拳赤手来到七甲,建寺安僧,念佛礼拜,过午不食,领众熏修,数十年如一日,未曾懈倦,精进修行!想念师父,他教诫徒属诱奖有方,常住大众共苦同甘,衣食简约朴素平常,广兴梵宇弘化一方。想念师父,他对待信众柔软心肠,握发吐哺亦属寻常,助念放生广结善缘,丽如秋江严若冰霜。想念师父,他行步如风笑颜温暖,声如洪钟宽阔胸膛,威严无缺慈悲无量,末后一着犹为安祥。想念师父,他莲花托胎宝池飘香,寂光安住实报庄严,乘愿再来慰我心伤,誓承师志正法宣扬。想念师父,风雨几时胸怀直畅,末法无端天地苍黄,黑暗风雷一道明光,划破虚空智慧津梁。
6 _% Y" R s+ t% P9 x' _5 Q. B, R
1 m. ~7 {: L. M2 e& ~* X 不尽的想念师父!( |0 ]- N3 P; I m' _; A0 n3 _
* d0 e/ @2 C1 }& C7 }4 ]' A& m: H
不屑弟子:达照敬上6 Z9 C K3 F8 g- @ |
& {2 R! u! h3 ~/ k7 k2012年4月11日凌晨四时写于温州妙果寺
j* O4 r) m: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