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26)  鸡蛋( 2)
|
微博账号@jillhear# e8 L: P4 ?* J& F* O% E+ y
; `, p: T! Y- x# Q# l5 x* G- e/ \儿子的谈话,一年来的记录。' w( h) n3 x2 R, k& ~+ S, j- z/ V2 j
1 a9 V5 Z; I; W/ J" A0 q$ H, I% e
赚钱5 V `& H- E9 ]6 i: Z P4 K- P" e
“你觉得将来什么最赚钱?”6 c: ~ M" z3 r) r$ a% L* S6 B7 N% @
儿子说:“思想最赚钱。”4 U. K0 J n& \ A5 k% s0 m2 `, H! t
“你认为你选择什么专业既能赚钱、又能满足你对成功的向往?”
) @" j* r" z! G5 n: K儿子说:“所有都可以。成功靠得是放肆,而不是规矩。当你按照现有规律去思考问题时,你可能会错过更多。”- o( O% r L6 V& o9 P6 ]
$ S/ m- e& ?; m4 R; Y! Z- S0 k# v
人类的恐惧
, n# A* j! U1 y% z: W+ B/ _儿子说:“人类是低等的生物。因为人类总是活在恐惧之中,是恐惧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而动物总是顺其自然。”
! x4 x3 [# f% Y% Z“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就是低等生物吗?”* M- K& |9 W0 g+ m
“只有自然才能给我们智慧,人们自以为是的聪明阻碍了自己。人因为恐惧发明了鬼与神,当人们受到挫折时,人们会把责任推给鬼;当人们获得成功时,会认为是神在保佑他。所以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1 n q! [( q3 f) Y. ~& e
% l0 S% \' L6 F" ]1 b+ V焦虑( p( r) E# f' l( m% H
我问:“怎样才能消除焦虑呢?我看你玩了一天不写作业……”
2 j( B' l9 W& y( r( H @. @儿子说:“只要你真正理解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可以,你只要理解其中一件,你就会明白。”
. m( D, r# U- w0 D# H; Z: p C. n U1 @3 l" q" p
课本6 s6 O2 O6 M- F' M9 X
饭后儿子为我读了多篇语文课文,我问他对许多语文课文包含德育目的有什么看法,他说:“我注意到我们的书虽然是2018年印刷的,但它的版次是2004年,那时我还没有出生。也许那时推广德育的途径不如现在这么多样,但我们现在已经能从广告、电影、网络等各种形式中接收到,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广泛了,课本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
+ D; n+ G: n7 s" w8 F. p2 N3 r9 _. {* L. R9 q) [7 E) Z* H# o6 a
梵高1 t# @* r1 ?& [. Q: a8 t; E
儿子看了四年级美术课本上关于梵高生平和作品的介绍,我们讨论“梵高生前为什么没有得到认可”,儿子分析:“虽然当时的人们和现在的人们一样能够接收到梵高作品里的奔放、粗鲁、同情、生机,但他们对自己的审美失去了信心,他们的不自信让他们的审美滞后了。”
9 ^$ K7 n/ o- t$ j2 P' A) P& c2 j; q' L5 h, l4 k y
自卑
3 c7 p! d5 T" ~) i1 ]“自卑是怎么产生的呢?”7 t! M5 _( ?5 P0 A) r
儿子说:“当你想做什么事时,你周围的人预言了你的失败。尤其是你的亲人给你的预言对你影响更大。”
) h- o1 f& k& V% I ~& k" N5 @
记忆% s1 b8 a3 y8 L" w- h
“用大脑记住的知识容易丢失,只有和心灵链接的知识,才能成为永恒的记忆。”写着数学作业的儿子说。5 ]; ]3 J z) Z7 Q: X7 E4 p
$ K D' B/ {7 v. u3 ~. I: i6 v4 T经验与艺术家
9 p @" ]* R, v; ` v5 [$ q! ~+ b周末,儿子说:. F( E2 F/ w7 O' B. J4 o3 z$ a
“人们需要经验的指导,就像大雪天在前人的脚印上行走。”
" C7 q4 {) }* Y) m; i“艺术家要舍得摧毁自己的作品。只有摧毁才能为重建提供空间。”
2 v) i9 S& g8 _, E' ]
% v/ B# z" m8 c g# {自闭$ t1 E/ k1 J& h# }4 w
儿子说:“自闭症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聪明一倍。因为他们与自然的链接并没有被切断,也不会被众多信息所误导和污染。”
4 f D4 ]) z( i" M/ W) y! [& }* R9 X$ ?! O, g5 P
挖掘
9 o& W$ [6 I2 B: s. B1 E* p6 T; H儿子说:“如果你在一个深坑里挖到一个宝贝,你是把它扔了,还是据为己有?”
! X* g6 B2 @, o: B) {, s我说:“当然揣兜里了。”0 b* b3 ?; u6 _; H# u( X0 f
儿子说:“我会把它扔了,继续挖掘。这样才不会被它控制,因为我的目的是挖掘。”
1 i2 @# u% y, ~1 X' x* g2 P+ X5 a5 o u8 d, U* y4 v4 E' }3 [
控制权
J6 O9 v, U" \+ e0 l8 {儿子说:“当一个新思想和你的思想碰撞,你可能会被新思想控制,你轻易就把控制权交给了别人,这也是国家和一些领头人存在的原因。但控制你的应该是你的身体。”
. [/ t- v5 e. E- S
6 v9 _; ~7 `- R3 U本质3 R/ E3 J: M- `# _
昨天听完儿子的演说,我跟他说:“你的认知水平已经超过了妈妈,因为你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 ?* V! [2 m6 M“本质,本质,你们总是说“本质”这个词,好像你们懂得本质似的,可是你们知道什么是本质吗?”
& I8 h1 p# j' F! i- e# v. A- U我感觉有点懵。我没有思考过。
) N& ~, Q. @7 g+ A他接着说:“本质,是人和事物之间的一种契约。人只能使用它们,但是带不走。为什么我们要读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甚至一辈子?是因为我们和知识的契约,需要我们拿这么长的时间来交换。我就算再聪明,也挣脱不了这样的命运,这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 q4 b( ~- Z3 W
9 A' b0 Y: d' u$ P+ o+ `教与育
4 T" F" |- ?% x( m% |+ x' {4 f儿子举例谈“教”和“育”的区别:
% i; S: X% ]9 `“老师教你画蝴蝶,你画出了蝴蝶,这是教。
8 F& B, N' c% N- N) `. _老师教你画蝴蝶,但你通过联想,最终画了一张网,这是育。”# n; Y1 P) K4 y9 K
2 j% M! }+ t$ J/ W6 b教师 W$ G. g0 X3 ?# D1 y, P
儿子谈教育和教师的任务:# F2 G( c/ _* z! z% p; T
“教育必须将“教”和“育”统一。教,是让学生和知识发生联系。而育,必须像春风一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5 u- l! x0 K3 h. G7 w: S
“老师的义务有三个层次。传授知识只是最基本的义务。第二个层次,老师要成为一把锁,锁住学生和知识之间的链条。% |& U: P; \$ {5 E a' \
但锁总是会生锈的,这就需要老师完成第三个任务,就是把打开这把锁的钥匙,交给学生。而学生从此再也不需要老师。”
1 H( l* c; f# ^' |$ d“幼儿园的义务是生长、活动和保护。孩子们的心只有同龄人能够感受。老师要更多地做到“育”,而不是“教”。”
3 }3 V, O e4 n1 Q“小学的义务,是建立学生与知识的契约,需要教和育相互结合。没有“育”,只有“教”的教育,那和“说”没有区别。”9 M* }4 l. O( Y* r5 v- m, U4 X
& N$ ] S0 H. w6 V9 F
问题
3 r) g# m6 ~; ]" ^( U儿子:“世上本来没有美丑之分,美丑都是人定的。”
' v# D9 k4 o f8 j6 R3 e“世上本来也没有问题,有了人之后就有了问题,人们才有了事做。”; d+ P, B8 a( h7 a& U9 L/ \
. S- s' s" y1 @8 l) Z
自制力
. K- F+ [7 k0 L6 b5 I儿子说:“只有愿望不强烈或者感觉自己做不到的人才需要自制力来约束自己。真正的强者根本不需要自制力,他们想到什么就去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