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5|回复: 0

揭示“虎爪”千古经络大秘密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2-1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以下内容由sohu社区为您保存 -->
+ Y! x+ g$ M7 m6 k经络五禽 导引------虎形解说1 F* E: N: X/ ^$ ~+ Z
                                     经络修身( l1 f4 i" O6 e6 C) w
解说提要:3 ]( v* }& z/ a4 x) O" K
1、虎举生气丹田起. c: o: o5 B0 H, C1 T
2、虎挺两式浊气消
3 Z$ A1 s( D, U5 \3、虎转补肾带脉开8 |4 q2 K6 r0 }2 ^) H
4、虎掐激发命门先天阳气# T! Q* b/ r" ?, e) G7 q
5、虎翻掌掐激发丹田命门
, g9 H8 b; c" m' A5 B6、导引技巧说明
+ ]" O! @& _8 S7、虎戏原理解说2 G  u/ z' z) N. C# i
8、虎形导引小实验:% ]4 G9 P. O) @7 X; U& Z* q0 y
9、历史上经典五禽虎比较: `7 S. s7 w) C3 V' k# X
10、经络五禽虎原理展望
" ?) ]& R- }, V一、虎举生气丹田起
5 l' X- T, @4 U7 X2 T: t5 V6 J5 k手型要求:
. E& }6 s( j. q+ n& C虎爪 五指张开,虎口握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 ]  _5 p; z; |! J7 u4 I# a* g动作解说:: g% T7 `! U5 k  S0 ^1 x
微马步。马步时,脚掌平行,两足略比肩宽,胯下开。以后,可以逐渐降低马步。两手自然下垂,含肩 ,松项 。
$ i! W3 |0 F8 e两手五指张开,如虎掌,直臂,两臂平行,掌心向下,吸气。
" n1 m; |, l# k- l* J    随吸气两臂提起 ,略过头高 ,转为两掌相对 ,沉肩坠肘 ,略停 。
1 R2 x- M' v  l) B/ ^/ s5 z意在上腹部,微微呼气 ,两爪保持平行,爪心对地,降至上腹部前,同时收紧会阴,呼气尽。腹部丹田饱满。略停 ,放松会阴。
3 z# ^/ _% t; M4 z(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7 R- }0 J, \8 Q7 Z( f随吸气两臂往两肩侧拉开,掌心向前,如虎将扑 ,吸气满上下两臂,掌心朝肩侧后上方 ,闭气,略停。
9 W! c" t- M: Z( |5 a2 O8 {两掌转回朝前方。随转掌完,呼气尽。
; t: f3 y0 Q! \! D2 m(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U# O' j9 I5 i2 Q9 Y  M8 G
吸气,沉肩坠肘,吸气满,略停。随呼气小臂齐檀中,两爪心相对相距一尺,压至上腹部阳热激发处 。9 e& ?$ s& H5 t6 W* n2 u" q2 u
同时,呼气缓缓,到达一尺距离处还有余气一口压往上腹部阳热激发处 。略停。
9 b3 r6 r; E8 [+ c5 L6 C* A. Z(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 T& N" ^2 I5 G; z- [( W以上三个呼吸动作为一遍。共七遍 。
/ U: Z- i& ?* B, Q虎举导引意义:8 N# e- i. N/ y, J: z& U0 u" Q
促使体内气血归经,显现出以肾气主导身体的状态。表现在四肢动作呼吸与肾穴开合的联系。同时,根据动作部位导引,达到畅通任脉,结气中丹田目的。
( S$ t, p0 M- S" k$ q
% H$ ~2 e4 u9 E* j& N7 d" r二、虎挺两式浊气消& h& L, v: c: s; m
(A)接上式,降低重心在两腿,让力达于腰。两虎爪随呼吸在中丹田(上腹部阳热激发处)前翻掌,掌心变为朝上,手臂与地面平行。肘在肋前面。呼吸完成由吸到呼的过程。
! V* m" I4 R* A$ K! C9 [9 w(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c% U2 V% I! V2 p; V8 w$ o9 l' C( a
略停,吸气,意在腹部丹田。呼气,两手随呼气往胸部缓缓压,同时张开嘴。虎爪不要超过下巴,距离肩部半尺。腋下空,肘下坠。$ F! k5 I. p: `
(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0 G, u/ B- y: c
以上动作七次。
9 ]& ~6 d* t; u8 @动作意义:
$ _/ T+ z& \8 b9 X: _这样导引经络气能够强化胸内脏器,增强人的精神,强化气质外现,对女子坚挺丰胸和对男子强化胸部肌肉提供了气血基础。' `. d5 R3 x3 ]
    (B)接上式,双虎爪在颈两侧,肩前,爪心对肩。高不超过下巴。张开腋,抬起肘,两肘在肩两侧,略低于肩。吸气满,略停,神情镇定。胸腹饱满,双爪沿腋前侧胆经络一缓慢呼气的方式划下,到腿膝前抖爪,(在抖动中转换爪,目的是使身体气机状态不变)将爪心由对人体胆经络转向对地面,并距离大腿两尺远。2 @4 s( d1 @( Z' \0 R6 s4 @, z
(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 H( h8 J3 e6 @# w7 g反复七次。
6 S$ r# {* n, t8 d% ^动作意义:
) ~+ Q" i: y0 l3 ^. R0 Z/ U$ v这样导引的目的在于宣导胸颈部壅塞之痰淤,并疏利胆经络。对肝淤气滞,情绪不稳的症状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导引。3 p/ G6 [, Z; P, B) [6 A
三、虎转补肾带脉开9 R2 S9 i5 {8 b) Q. H/ s
接上式“两掌在大腿两侧相距两尺”,吸气,胸腹部饱满,气贯五指。略停。呼气,同时两爪由爪心朝地变为两爪心在身体两侧相对,随呼气往上腹部阳热处合拢(中丹田),两爪心相对,相距大约一尺至两尺的时候停下。此时,气贯丹田。
& Q9 i+ w7 n- Q1 A) h7 l8 S(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t3 z) J2 t7 P. o( \
    反复七次。
$ F4 g5 l4 s' J' z' P4 b接上姿势,两爪在上腹部阳热激发处相距两尺,吸气满,丹田充实。两爪保持不动,爪心相对,身体向左侧转60度,屏息,意识在左肾。回转恢复正面状态,呼气。" }9 S& e$ U6 U) a# D
(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9 ^8 A: g. _( w
    吸气满,两臂保持不动,爪心相对,身体向右侧转60度,屏息,意识在右肾。回转恢复正面状态,呼气。5 x& P2 M6 g1 c* P; A
(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8 E3 h5 B$ M. X) F4 c
一左一右为一遍,共七遍。
  S( U" \. @+ x3 M/ b动作意义:8 a2 C% Y0 K6 r; _
    导引气血直接入肾脏,强肾,固肾。对于肾功能衰退或者消耗虚衰的人有立竿见影的体验。对于记忆力减退,腰腿乏力的人效果显著。同时也是通过带脉加强肾气与其它经络的联系。# L* a3 L7 f: ]$ X
四、虎掐激发命门先天阳气- j" _  H9 t  }# \0 [/ \
接上式“两掌在上腹部阳热激发处相距两尺”,上下臂在肘弯的夹角大约120度,爪心向下。伸开五指吸气,意识在两臂和肾腰。吸气满,五指抓紧成虎掌,屏息片刻。呼气,松开拇指。
% d6 S" F" {  k$ r* H1 @. g' r9 [(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V/ e" q/ l: |' z" ]: E# C# t! k
吸气满后,屈拇指第一个指节,意识在双臂和肘,要求双臂及肘外挺。呼气再松直拇指。
  S' E- d0 s# ~; y$ L4 [(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 I. d3 r, }4 V5 {# Y4 H  h屈拇指的时候,意识在两肾和命门。这样练习七次。
/ m/ w( q+ n; H7 Y9 w+ x6 E 动作意义:, _; o5 N: {5 d4 C3 E0 U! f; T( R/ g
    强化肾气归根,促进开穴,统领一身之气。练习一段时间后,随着屈指头,可以体验到肾中反应。随练习加深,肾气会越来越旺盛。
! I' ?9 x2 n+ ^$ M+ l' t    ( f( T& `8 D3 h/ P) o
五、虎翻掌掐激发丹田阳热- ~2 v, x$ z" H, D* Z
5 o# p+ c% l/ p# F2 M
接上式“两掌在上腹部阳热激发处相距两尺”,上下臂在肘弯的夹角大约120度,掌心翻转向上。此动作和上式动作只是手心朝下和朝上的区别。
, S/ K' D. a5 p  伸开五指吸气,意识在两臂和肾腰。吸气满,五指抓紧成虎掌,屏息片刻。呼气,松开拇指。) R, n4 ~* f9 I, j
(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 Y# X3 q# k7 k* z: N, ~( O
吸气满后,屈拇指第一个指节三次。呼气再松直拇指。. d; f. d+ V- _6 l+ d6 `
(以上为一次呼吸动作过程)2 L+ ?6 `* k, b
屈拇指的时候,意识在上腹部阳热激发处和命门。
3 q5 C/ R$ N  U1 S这样练习七次。
$ [5 _& R. f$ v动作意义:
' S& f  }3 ~2 \' a2 `7 U" |在肾气旺盛的基础上,激发命门和中丹田,并促进发热转化为先、后天阳气。这是经络五禽的一个精妙之处。能够增添身体活力,消化系统功能将增强。也是气补在中医阴阳相生、互补原理的具体实践。
- Z+ i' c6 n0 j9 }/ v结束式:$ H, i7 n$ s& f. u+ s; \9 p
两掌松开,自然站立,双手贴放到上腹部阳热激发处,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片刻后恢复自然状态。
7 [' l& ~8 i* |( v" ~                          六、技巧说明
: l  ?' X2 q2 g9 Z5 |1、做虎形导引时吸气满,要求略停,神情镇定。会体验到气聚集在胸腹丹田部位,饱满充实。: n- r9 P( Z$ r' A( U/ ^' q4 E
2、动作呼吸配合熟练后,可以体验到吸气时全身象鼓荡的皮球,呼气时气随动作沿经络走。; B* g" Z& s8 l6 y8 D
3、虎形导引的爪在导引中尤其重要,是聚气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个虎爪,不仅无法聚气而且无法导引经络气行走。
, F* {7 S" J3 w2 D3 ~' @& O2 [# B4、上腹部阳热激发处位置:
' `  q# A, l* _" L) R' B     右手放在上腹部 ,五指并拢。 刚好把小指尖放进肚脐 食指头按住的地方就是上腹部后天阳气的激发处 ,这里是后天阳气聚集处,也是中丹田。是保健的一个重要穴位。激发这个穴位能够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脂肪转化。3 n& v4 S2 g5 ]
5、随虎戏练习加深,体内经络气加强,更加要注意情绪对身体气血的影响。
6 C( Y! s  X  B* W- e8 N( j6 D- e七、腿脚要求和重要原理
% E) j7 \  Z* V* F7 |% P  U稳定、踏实,和镇定的神情一致。对手上的虎爪要求与对脚也要求有这个爪的意识。
, ^! V7 a" H  o3 Y+ u* s    上下同步,在练习深入后可以体验到两肾在结爪进入状态后,肾穴由靠近脊柱一点向两侧开放。虎戏导引正是通过呼吸、动作的配合,促进肾气的开合来实现对肾脏的保健。0 b, ]' t" |) v7 a6 }' ~2 L2 e6 L
    同时,在长期的锻炼积累中强大肾气,通过结爪和动作呼吸把肾气和四肢联系,并在重要部位聚集,从而达到保健内脏的目的。这是经络五禽戏无可替代的导引作用。
4 Y. K& ]" T. ?) Q, w     : E  O# \, w( d& x) j# N( ]5 e
八、虎形导引小实验
8 r. w) T$ z- M$ U     如果身体有一处平常间有麻木、疼痛部位的朋友,可以作一个小实验。
; b) o, k# {2 K% x* }     微马步站立,神态镇定。松肩坠肘。
0 ^4 J$ v, b% M5 P! A: R     用虎爪在这个部位配合吸气。你可以体验到这个部位的更加不适,因为正气鼓荡,病灶淤塞。呼气时候虎爪沿经络走,体验一下这个部位和那根经络密切相关。% @; G! m3 _, b- {5 K* J) b
     当然,在导引动作呼吸熟练后,效果会更明显。
) `# h2 k0 h5 ~* l$ e九、历史上两大经典虎戏比较# ^. L" F" k  M1 X
1、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华佗五禽戏之虎戏赏析、
& j. n0 I7 ]9 f虎戏:
( T1 c0 v" c. g- F3 \' c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驱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
+ G% Z1 k& t6 G5 B: X& ?(这个动作的导引重点在腰部,借改变身躯的重心来强化肾部位,同时用呼吸导气于此)
$ l7 n7 `, W& |+ ~继而两手先左后右问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 y+ r0 W$ ]* T3 P% W- k
(这是一个过渡动作,拉开手足距离,进一步加大腰部承受力,是进一步强化腰肾部位锻炼。)
; q' y- s( a4 b9 Y* v  }% |  \1 G按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 Y  G/ B' ?: C4 ]
(这里应该有呼吸配合,仰头吸气通畅督脉,平视呼气通畅任脉);
# X2 \- v4 y9 t  {# c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后退7步
# G/ Y; D) P& }8 g$ c' ?* H(这样可以借重心左右变化作用左右肾,起手开始吸气,落下呼气,作用更大。如果不配合呼吸,功效大打折扣。)
$ z/ }7 O' ~( U; n2 E综合评价:
* C" w3 B% n' Q- v7 _以肾为支撑的核心部位,气、力、血共同作用,通过动作强化一脏导引,加速血液循环。配合呼吸左右深入强化。更奇妙的是四肢着地,浊气化开,仰头吸气直达命门,平视直通任脉。
8 G, ?$ J6 t% ^1 c综观以上导引,其原理属于部位导引,与汉代导引图上面的某些动作相符,也符合《黄帝内经》上的记载:“中央者,地平以湿,地所有生万物也众,民杂食而不劳,其病多萎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跷。”
$ h- ]' o. u- o5 V8 G' X《后汉书哗伦传》:“(华)佗语(吴)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日猿,五日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从劳动这个着眼点分析,五禽之戏属于身体动作练习,活动不常动的部位,利于气血流注。
* U0 X# i" H. G1 K0 P9 ~: S) s# z从以上华佗虎戏练习过程可以知道,为了达到“利于气血流注”的部位目的,采用了改变体位,凸现肾部位的方法。的确是一个很奇妙的导引手段。& s' J0 b' e2 m5 o% ]2 t0 p
2、明代罗洪先《万寿仙书》五禽戏7 I  l# T- G8 G8 G$ X5 q
    虎形,闭气。
; L8 H# n- ^+ D. _$ I3 s(应该是在结成虎爪后,胸腔以及腹部呼吸状态。单纯的胸肺呼吸,则憋气。从强调呼吸的角度分析,五禽戏发展到明代,已经脱离了部位后导引的发端,进入建立在内气基础上的导引。这是五禽戏的一个历史发展。)6 \# {5 p2 ]# \) }& \  b. h) V
低头,拈拳,战如虎威势,两手如提千金,轻轻起来莫放气,平身,吞气入腹1 J0 T3 v: X  ?. H" ]+ X$ X
(随动作开合,身姿起伏,自然有气出入,不须故意吞气。这样强调身架、精神、气的吞吐和武术气功更接近。可见,明代的导引显现出以气壮身的特征。)  l& g  k% s) D& Z0 h
使神气上而复下/ s6 f9 B" W3 P, m6 Q
(在任脉丹田一线。这和人体经络学说联系更加紧密:任脉为人体经络阴脉之海。达到通畅并强化气以补内脏的目的。)2 a& _. N# U- d# ^' `! J
觉腹内如雷鸣,或七次.如此运动,一身气脉调和,百病不生。
" V. j4 ^- \/ E(如果要达到一次导引就能影响内脏反应,除非直通肝脾胃等经络。也就是这样上下导引促使气直下足内侧。)
2 Z$ M- Z2 c2 `% m6 ~; S/ _整个虎戏白话解释为:即低头前俯,两手握拳,如虎发威状抖动,然后两手如提千斤重物般慢慢上举,身体挺直。
# A) ?0 Q3 K; I(注:这个解释只是转引,不是经络修身的看法。)
1 Z. Z$ Z4 ]+ \# ]4 p综合评价:5 C, O' s; [/ v4 v& T. ^! P$ j# [/ }* u
主要是通任脉,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呼吸很不容易掌握,实质是硬功练气方法。直接把呼吸、动作、身架、丹田、手以及臂一气贯通。但是,如果要说单纯养生强腰肾是不能和《养性延命录》的记载的虎形相比的。正是各有所长。0 V- G4 I3 H' P: H- E* q) j! b* X! |0 z
十、经络五禽虎原理展望
3 a7 O) K+ o/ s- g1 `经络五禽戏抓住了虎爪导引与肾开穴之间的联系原理:“两肾在结爪进入状态后,肾穴由靠近脊柱一点向两侧开放,通过结合呼吸动作促进肾气开合”。
  d9 G' u/ x2 R+ P/ W( W* y+ l4 L这个原理可以解释为:当微马步姿势中,手脚结虎爪形,配合呼吸,可以促使肾脏后穴位开大、开深,并和一身相联系。
) U$ z( j9 y5 f$ \1 L- Z( f那么,我们推想 (1)可否在这个姿势下肾穴开放后,进行按摩、推拿,甚至接纳外气?
& W, Z. U3 r) ?  _  Z& M. e                  (2)可否在这个姿势下肾穴开放后,进行药物外治疗?
0 y, V, }2 y9 f' n4 _; l- S                  (3)可否在这个姿势下肾穴开放后,联系涌泉或者耳窍练习,进行身体保健?1 m2 P: F( r; E& O
                  (4)其它什么姿势下可以促进其它脏器什么穴位开放呢?% P: x; T/ t) k$ ^! J+ q
练习、交流、指导群号码:27140125$ z: ~' r. f. ~  _  u" Y
欢迎加入!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8 10:27 , Processed in 0.08425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