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m ?5 u6 m! i7 F4 A" v* {7 f/ v 我们所修的密宗其中殊胜的仪轨,都包含二利的修法:自利利他。比如我们观想本尊,先观种子字,观种子字时,发光做二利,种子字变成了本尊,本尊的心间发光再做二利,所以称为二利圆满。自利他利,无论是落在“自利”的边上,还是落在“他利”的边上均不如法。自利他利,二利圆满、二利圆融,才是究竟的。0 z! o& A- x+ l
8 q5 i8 b9 Y- O& l8 K
6 {% ?! q& {; ^. G! ?+ d 所谓无分别、无执着,指堕落有边是错误,堕落无边也是错误,不堕落任何一边,才是究竟的境界。而苦和乐,堕落苦边或堕落乐边都是错,都是边。
, C1 [3 l, V, D. Y' q+ e
. ~$ I8 J; @! K% [( K. @& U 我们所谓大空性、大光明,也即不落边之意。不堕落任何一边称为大光明、大空性。若认为万法皆无,都空了,就落到了无边;认为万法都存在,就落到了有边。不堕落有边,不堕落无边,才是最究竟的境地。我们才可以拥抱大光明,才可以进入大空性的状态。
/ S0 K% {% C7 v, _+ h, ^! d; p- K" G& V# y/ K+ p( }' F* {
5 j8 k" c4 ^- c% X2 B4 U1 [; v
再者,苦和乐——苦边、乐边。我们现在学佛修行,状态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追求快乐,想得到快乐,顺境来的时候得意忘形,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其实这是错误的。只有远离了苦边和乐边才有大乐。普通凡夫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快乐,我们所追求、所了知的快乐是与“苦”相对的,相对的都是虚假的。不堕落苦边,也不堕落乐边,这时大乐就出现了,这才是真正的快乐!0 m$ `5 F% w) }2 H% X
% h. U& I; [8 q: u! l2 a& @
8 \8 x6 Y7 C9 p# r/ L0 Q) S( g. g
我们要追求快乐,最终要得到快乐,并且,此快乐非与“苦”相对,而是超越的快乐。为什么经常讲“不能有所求”?求本身是一种苦,不求时才有快乐。我们学佛,参加共修,大部分人都有所求,这是不正确的。只有远离苦边、远离乐边,才是真正的大乐。与世间的观念相比,是矛盾的。世间、出世间,就是指心态而言:前者是分别的,后者是平等的;一个叫做凡夫,一个称为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