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0|回复: 0

[中国新闻] 山东原省委副书记杜世成落马 曾被称为政界奇人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7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2007年元旦前夕,齐鲁大地降下入冬后第一场雪。天寒地冻中,一条新闻却很热:杜世成被免职了。
- w: c! d' J: a3 L  z( [- M& L' r! A2 \( Z: k+ {% k
  消息源自2006年12月23日。在山东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夏赞忠宣布,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中央纪委决定对其问题立案检查,免去其山东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和青岛市委书记职务。 2 Z* x7 S! P' _% s' }  V
/ M, R7 c9 V* Y) F0 Q
  次日,新华社播发了相关消息。0 s$ ?/ S- B2 R$ x) s
$ l2 P- c: T/ P4 G
  杜主政青岛近五年,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首名被免职的省级官员。这在当地及省内引起相当大的反响。
' m& D" c; e0 N+ z5 H: A! L2 f, u1 D& y- r% o1 K9 E
 2006年12月18日,山东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杜世成还坐在主席台上;12月21日,他参加了两项公开活动,一是招商局国际青岛集装箱码头开港典礼;二是青岛杭州支路-鞍山路快速路主线竣工通车仪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5 A, N) F- Z9 o; U2 x6 n

9 a* H. g9 X5 ?/ g# N  两天后,12月23日,“长城三号”国家反恐怖应急指挥与力量拉动演习在青岛举行。当天,中央纪委即宣布了对他进行立案检查的决定。
; k1 X- S4 Z1 l8 K. q
9 Z( P+ {/ @  B$ ]  山东省和青岛市多位政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杜被免职,省里市里事先都不知情。山东省政法委书记阎启俊接任青岛市委书记,也是12月23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连夜作出的决定。  U0 v0 U" d5 O: U$ h5 v# J
. i" _2 k! O$ y8 @! E* }" N3 ]" T
不过,《财经》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杜世成“要出事”的传言,在青岛政界乃至百姓中流传已久。
6 K, b0 z6 i4 M1 S" i
8 u7 D" b8 O% B3 l0 J8 U  至迟在2006年10月,青岛市各界已有传言称中央纪委在调查杜世成。知情人介绍,杜那段时间精神状态表现得不稳定,他频繁曝光于各种公开场所,此后传言渐逝。4 z+ h& E" s. f! x

! m; W, a5 q5 a0 f/ T6 K  不久,又有传言说杜世成要调至外省任省长。而随着各地换届逐步完成,领导班子逐一确定,杜将“出事”的传闻再次升温。
# T$ U) m8 m9 @" ?. P5 J4 b! S3 A
% g  d; b7 ?8 e7 Y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杜被免职,源于最近中央纪委根据举报和巡视工作中发现了相关线索,并由此展开核查。
  @0 Y; \! }. V: o! z, G" c- V8 C# E4 H4 d. U
  截至目前,关于杜世成所涉案由,官方尚无正式通报。坊间乃至网络上则有多个版本流传,有“批地腐败说”,还有“市政建设暗箱操作说”,亦有“房产过千万包养情妇说”,等等。& H4 O  _) a4 C, N2 w. o5 B
! G) t" C) c; i- }+ s
  坊间盛传,杜牵涉2003年的崂山违法批租土地大案。此案曾被国土资源部列为五大违法土地案之一。涉及此案的原青岛市市长助理、崂山区委书记王雁受贿496万元,一审被判死缓。但据《财经》记者了解,王雁并非杜世成提拔的干部,其主要受贿行为亦发生在杜世成主政青岛市之前。
. a3 _* f& w! {; p0 u
2 _& J* s0 b) Z0 p) t, S) F4 w/ ]' @  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吕振宁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央纪委既已立案调查,(公布结果)总需要一段时间。”
5 o! L( @# T+ O) N/ L$ H8 L3 R; Y: g- P# o, {: c) H9 l' H
仕途升迁“传奇”
! `/ p/ Y, e! f7 L% L. M; {: j: _0 `$ z' w
  杜世成是土生土长的山东官员,其仕途沿“龙口—烟台—济南—青岛”四地展开,从未离开山东省政坛。
; U5 ]4 x' W4 M8 X7 C3 H; i- R
! r( |& x6 o- W) Q' ~9 s  杜世成1950年3月生,山东黄县人。 ; E) E* B2 `: K/ w0 c( z
& R. v: K( j5 i
黄县即今之龙口市,属烟台市所辖。1970年3月,20岁的杜世成在黄县大陈家公社河张学校当了半年教师,又成为黄县“五七”干校学员;1972年6月出任黄县新加公社团委副书记。1973年8月,杜世成获任黄县县委组织部干事;仅一年零两个月后,24岁的杜世成升任黄县县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这一步跨越,在正常的年代几乎不可能实现。
: `1 f& X. V2 y5 ?0 u' ?* P
2 p- b1 `  O7 \3 L2 \  1976年7月,杜任职黄县县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82年10月升任黄县县委书记。了解山东政情民风的人士称,当地有“黄县的嘴子,掖县(今为莱州)的腿子”一说。此为民间戏言,但接触过杜世成的人印象中,他确实能言善辩,立言果断。
5 c( C. e  [3 H" P( ^7 u' k) g8 n+ g- X; h/ F4 E' \
  1985年至1987年,杜在山东经济学院、烟台大学干部专修科进修两年后,继续着顺风顺水的仕途:1987年8月调任烟台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89年5月升任烟台市长,时年39岁。新华社报道曾称,他“在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市长中,也许是最年轻的一个”。 ) I* E. X2 @) o: n

# M/ p2 \# q: u( f% @  杜世成任烟台市长期间,在投资环境方面颇费心力。1992年3月升任烟台市委书记之后,他就树立起“强悍”的形象。烟台当地政界人士称,他作风强硬,“一些干部很怕他”。
3 _8 v/ [1 g7 m6 {+ c" e) e- Y4 I, g5 `4 ]2 r3 A( k/ S
  1995年6月,45岁的杜世成就任山东省副省长,分管外经贸。由烟台副书记升至副省级,并无显赫身世的杜世成历时仅八年,成为山东政界的“传奇人物”。
: Y& |  K6 U7 Z( j: s
8 W( C7 l# x2 |% B2 A! ~  2000年10月,杜以山东省副省长之职兼任青岛市代市长,并在次年2月正式当选青岛市市长。2002年6月,杜世成任MM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市长,执掌中国经济第二大省最重要的经济城市。2002年11月,杜当选为MM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2004年4月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
: d; k! q: }1 D
2 Z/ o! z8 y  R. H7 X  接近杜世成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杜个子中等,较瘦,一口带卷舌音的胶东味普通话,不爱说笑。青岛政界人士称,杜对下属控制很严,财权、人事权抓得很紧,一度市委市政府各个部门的款项使用,都要经过他的一支笔。
+ q& T3 T$ m/ X' y8 R$ I6 e& C+ d; y; B9 d; n
  杜在短期内也提拔了很多干部,培养了自己的威信。下面虽有怨言,之后也接受了他的强硬作风。据该人士称,他亲耳听到杜在大会上说:“你要不听我的,我就治你。”
+ F7 C) U3 G3 i, c6 [5 s4 y
( z$ R0 O7 b% R  {# \  在当地媒体人士眼中,杜世成口才好,颇擅长应对记者。2004年,杜世成被人民网网友评为年度最受关注的市委书记之一。他在和网友交流时的表现,亦被评价为“坦诚而精彩”。在和国外媒体记者接触时,杜的口才也为其形象增色不少。
2 w( m/ y/ E# J; ]7 t8 F" y6 S9 c& ~1 m% y% n! ~' D' b
  强硬,能干,有魄力,是杜仕途所经各地的共同印象。但也有当地政界人士指出,杜的能力更多体现在揽权和作秀,善于跟风造势。# s1 x/ X0 [% {# T) a

* U% Y& e4 G. J0 ]  {2 v: | 因房价失民心) `9 J$ {9 r$ y& t! b$ D

! X4 r# W3 U) V3 q" X  杜世成被免职,各界反应不一。接近山东省委的人士则称,杜精明能干,从烟台到青岛经济都发展不错。此次事发大家皆吃惊,而他“本来还有上升空间”。 + x3 q8 T% w% Z1 l. N

( }- }# N6 d( N/ m4 O  记者接触到的一些青岛市民,则多数对杜的“落马”拍手称快。青岛新闻网上的青岛论坛一度因拥挤而无法登录,上面有大量借杜案痛骂贪官、抱怨房价的帖子。. O. `2 U% [' ]4 y
" T) \1 v. U. y' y6 @
  当地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杜世成初来青岛时给大家印象很好,就任市委书记后,青岛人一度也对杜期望颇高。7 R! ?" \" j3 L1 j& ^$ A3 T2 T
: w: w4 |2 ~: l1 Z" C" f
  杜世成就任青岛市委书记不久,便率团到上海市取经,回来后交给青岛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一个任务:尽快让上海卫视在青岛“落地”。杜世成多次说,青岛的不少部门总喜欢将自己放到国内的一些中等城市里去比较,仅满足领先于这个群体而聊以自慰,其实是一种短视,“青岛要敢于向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看齐。”这使青岛干部颇受震动。7 x: x2 V- S0 Y: V  F! R& k0 T: ~
! U3 z  l7 }# H+ g& |
  青岛市委党校一位教授认为,客观评价,杜在青岛也做了很多事,如获得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主办权、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经济重心西移、筹划“半岛都市群”等等。同时,杜在宣传造势上也有一套,善于扬长避短,对己不利的不说。让他在青岛失去民心的主因,是房价上涨过快,百姓多多抱怨。
1 q! [; _! I5 g/ L7 D9 K3 N# [2 a* Q7 G# U
  一位青岛本地人介绍,他2001年每平米3000元左右买的房子,到今日二手房即可卖到每平米9000元以上。这一价位在京沪或许不算离奇,但青岛经济的GDP虽然高,工薪阶层的收入却远逊于京沪。* }5 C4 f' V% k$ |( c  y
9 `0 E- C  Z. k6 ?3 i
  杜世成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青岛房价不能降,高房价能提升青岛形象。2005年3月,杜应邀参加大众网“建设和谐青岛”的网上访谈,谈及青岛房价时称:“青岛的房价虽然很高,在沿海一线的别墅可能已经到了2万元钱一平方米,但是如果顺青岛一条街往北走,那就是2万、1万、8000、5000、3000元,最便宜还有1000元。”* p* U& s/ z& S7 S) j+ q! u* b+ N

* h' Q+ b1 t1 ~8 f$ K  f! I  “往北走”遂成为青岛人之谑语。网上有人称,“又不是北极熊,为什么要往北走?!”; V5 W) F1 e* H4 U

2 [- u. J7 Y8 |" o# D  据接近杜世成的人士称,杜的风格是“只唯上不唯实,迎合领导有一套”,执政期间通过房地产开发把GDP数字拉抬起来了。有关人士还分析,他喜造政绩工程,多推城建项目,其中不无暗箱操作,或许正是其“落马”之祸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1 18:42 , Processed in 0.13736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