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教我们怎么读书——青田干家培育出11个博士
# A; D% o7 O: ]. s2 m' N8 S
% \- Q# B9 L1 a2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学习工程学的都知道干毅的大名,这个来自青田,毕业于英国皇家军官学校和英国剑桥大学,被周恩来称之为“文武全才”的科学家曾经是科学界的泰斗人物。他在文革中经受非人的遭遇,却始终保持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教育上更是将自己深厚的学养和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子女。0 B. g( V" z# d- |& v
) p* A$ M0 _6 I6 M# C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们家走出了11个博士,他的大女儿干荣珠是孟菲斯州立大学博士,长子干高雄和次子干小雄都是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
) m* C( S' v; \! i, S% u: V$ u
' v. d @3 O5 Z7 E# R2 M所以干荣珠注定是个不凡的女子,不只是因为她有一个文武全才的父亲,她们家走出了11个博士,更重要的是,她严谨的学术态度、坚定的学术信念和卓越的学术贡献,让她的名字享誉生物医学界。) R' d7 }9 @5 x. Q3 \$ j; t
' D. k7 ~% Y5 n5 Q# G+ w9 Y
一步一个脚印,这是信念
* H# \3 W% T/ m& W( ~7 p
h" f& M8 H, j% |; l W从启蒙到成为博士,可以说父亲是干荣珠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父亲被划为“右派”后,却依旧坚持每个周末带着孩子去野炊,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亲近,更是一份豁达的人生态度。尽管父亲言语不多,但他的“身教”足以让每个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铭记。
- q# D2 y& D: I% T' P9 B# I& J7 G8 W- i. Q: X) f
初中时,受父亲的影响,干荣珠确定了自己此后一生的目标——成为一个卓越的科学家。因为父亲被划为右派,少年时的干荣珠求学并不容易。尽管她的成绩足够优秀,上清华都绰绰有余,但最后只能投考华中工学院(华工)。
4 y- n0 Z; A9 \. r4 T2 g( T0 Q
( U. Y: Z Y( s9 M- p, P毕业后,她和很多知识分子一样下乡接受再教育。她在总口农场劳动一年后,又辗转到湖北第一贫困县竹山县做技术员,工资少不说,还要时不时拉出去批斗批斗,然而,她始终谨记父亲的教诲不忘学习。1978年暑假迎来了她的春天,全国各大学恢复招收研究生,干荣珠成为华中工学院的力学研究生,她离她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T7 `3 \0 U. _1 P0 i9 e
* w# `. }6 u3 b4 l
“我感到生物力学会是以后的潮流、趋势。”于是,40岁的干荣珠开始了自己的出国学习之路。因为不懂外语,只能依靠他人的翻译进行学习。: w2 C$ ^' N# R0 ^) }+ u- x5 K) o
( [, s5 t% {& I5 k6 m( w6 l1 H& a
然而世上的障碍在遇上梦想和毅力后都能迎刃而解,终于在1988年,她获得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应用数学硕士。之后,她拜在冯元桢教授门下,而后顺利获得美国孟菲斯州立大学(Memphis)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0 I% \1 Y) T* z' i1 S
3 K/ F) R" v' e; S4 d# c; j6 m如今,干荣珠已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界的知名专家,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是组织和器官生物力学、听觉可植入式装置、生理系统的理论建模以及血液动力学和生物流体力学等。近年来主要从事可植入式人工中耳及耳蜗的研究,是著名的华人生物科学家。1999年以来,在美国主持20项科研课题,总经费达到380万美元。/ v/ o% P0 X' ~: `" f, Q I
/ e1 P9 G' |- w/ G' D4 o1 ]6 j
她的主要成就包括:建立了目前国际上最精确、最完善的人耳有限元模型,并获得美国专利;领导科研团队研制成功SOUNDTECDirectSystem(部分植入式电磁感应人工中耳),并获FDA认证;领导科研团队研制成功全植入式中耳助听设备THIS,并获得专利;开创耳组织器官的微观生物力学研究。并发表科研论著(SCI收录)50余篇,参编专著5部,会议论文130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多名。% |& s( Z2 G( N. \" j5 @! d
& C! X" Y4 {) l
干荣珠不仅对待自己要求高,对待自己的学生亦然。招生时,她每次亲自面试、考察,并且要求自己的学生:一定要规规矩矩,不能三心二意。
W6 Q1 ~0 ]2 J, p9 d* ]% a/ n8 F! W7 v2 h7 b2 b7 }5 {
故乡,是割不断的根
4 ]8 [/ O# h( t, w
u$ a) T$ H+ w3 _% S; J5 `旅居美国多年,干荣珠依然能够说一口地道的青田话,她喜欢吃糖糕、山粉糊等青田特色的吃食。0 G6 X% q: Z1 m0 [, P' V( h) J
1 q2 h, k% v2 G她的父母(干毅和项月眉)都是青田人,在家里,青田话是一家人日常交流的常用语言,父亲会经常说起家乡的事,母亲会时常做些家乡菜。如此种种,让他们兄弟姐妹八人也对家乡心生向往和思念。$ v* i; S" S' u$ a
0 B- z# T4 L1 Y" C C
1955年,10岁的干荣珠第一次踏上了故乡青田的土地,并在青田县城上了一年的学。并成为她童年里美好的回忆。) {$ x3 N9 O$ i9 f8 n1 I" i& ]! z
# H4 p+ u. N d- O% F: m“父亲、母亲一直都很怀念家乡。常说要回家看看!”干荣珠说,由于母亲思乡心切,2009年,干荣珠带着年迈的母亲回青田。
, y4 m ~6 N6 {) Y e% f7 f- u) r$ u2 h$ f3 @$ g3 j2 Z7 }' M! Q, b9 t
之后,几乎每一年,干荣珠都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到家乡青田。2010年8月8日至9日,干荣珠携女儿季英慧及其亲属回乡。她诚挚地说:“我们深爱这片土地,故乡的变化让人欣慰、令人鼓舞。”; j! C6 h$ `' o$ Z: [/ f
) F( F; p+ n' j; j6 h* Q
女儿季英慧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及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m( z" ^- j% T$ K }" e
( m3 U: u. K3 w! X+ h: V7 e在教育上,干荣珠不忘让远在大洋彼岸的子女知道根源。而故乡,是一个家族的根源,有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 j2 l. Y3 @+ `; b
( d; G8 V j& ^& v“家乡,是我们永远的根。”说着一口流利家乡话的干荣珠坦言,今后,她还将带上自己的女儿及亲友一同回来,让这份“乡情”延续下去。! j/ o& f; g/ d0 p% M- F! _% R- z; w+ t
# j; F9 s" | y/ N链接:http://mini.eastday.com/shehui/151130/110800431.html?qid=ayshehu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