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茶道暗语5 Z* l ]# W2 u3 L1 }5 j( {; x" ~
0 p# r9 T. L8 N) I% i- b/ m( b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d* n, k& Z, H
/ H' s. T! _$ h" L/ i" V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5 S9 Y. |, i+ _( n; v/ Z. l8 n! Z+ F! {8 } N) G) f W- M; m6 S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q j) O& C1 M3 Z v1 C+ H
, ~3 o4 f5 y$ h
端茶到客人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7 A4 F) t U S4 [$ J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 [0 d+ K4 Z h( B7 K
3 C9 v0 F) ^8 _4 W! ]! O1 O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 ?( y- {& i; i* ]
0 u4 e; i( v R% E) p9 y" | 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司炉”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0 l& A; k' o4 g( j5 O$ n* |2 K
0 E" o, l2 _) I# i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 K L" t6 E- }3 s. ]6 c; T
3 ~! T; q4 Y& x4 ]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0 R/ b5 E3 `+ x! Q
; Z) b8 A) E6 Z" O1 Q" p* O1 k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7 ], `6 Z" A% @: D( |
# f6 r* E- b( ^5 t! H) z- [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的茶不好,或是不合口味。
( X6 A( r' S0 T6 I
/ p' ~' w9 f( f6 ~8 }9 q/ _! ~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 i& y+ t- | g \6 ]4 [/ }2 N0 f/ d- p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很多地方,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 }0 ~- p* W5 H9 H1 [9 C3 `! Z7 Y) o8 y0 [1 O+ K6 B" K2 A$ @
七、新客换茶2 p# K6 [' O+ G5 C: i% r
2 O' b _1 k' k: ^' F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并立即换茶。否则,会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q- R, K2 ^: x' i; Q+ e" A/ ?& ^, _
# @* b. c3 v4 P+ q k6 X" N Y 八、暗下逐客令# ]: [/ ^ `+ c% Q3 n" B& u
6 o: G/ e2 Y3 y. s. U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在“暗下逐客令”,应当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 L% Y; }- x3 i, E8 ?$ [; r7 {
九、无茶色+ W9 v5 p' I2 ]: o- D. l
- J& e* s# R8 N6 k9 l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为,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为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6 J9 Z: k8 u! n, ~# {
$ ] J) y" l* W: r# P 十、茶三酒四秃桃二
5 b! N ^% C$ x. E) t' q5 S- h4 u& ~. T( T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