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明报% R5 o0 ?+ D3 M, G& E& u( ^
( \8 F, ^; b. [2 X6 b
此外,根据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安省有41%住宅业主及45%首次置业者承认,他们曾于买或卖楼时犯错,主要由于未有做好功课,对买卖楼手续认识不足。
; l$ L0 c$ {) |$ t, E% Q后悔未深入了解就签约 : U6 ?+ p& M5 X) E/ C; S8 Z, z
该项由“安省地产议会”(Real Estate Council of Ontario (RECO)) 作出的民调显示,21%受访买家感到当时应看更多物业才作决定;有15%买家后悔当时无聘用住宅检查员;9%业主感到当时应花更多时间寻找合适的地产经纪才决定聘用;有14%买家后悔当时无深入了解所签的合约。 ; R$ [( q/ X8 H T' V
RECO的注册主任里彻(Joseph Richer)说,不少人在买卖房屋时会感到混淆,倘若能花点时间做功课,问一些问题及聘用有注册的地产经纪,便能减少错误。 " m$ ^0 Q1 { z* b n
该民调指有32%首次置业者认为自己对置业的知识不足;安省只有一半18至34岁业主感到有足够知识。
/ v& d9 B2 R3 o7 z* o. O. o5 A& P6 Q" b2 j% c+ k+ B
因此,RECO现推出1项名为“事实或虚构”(Fact or Fiction) 的公众教育运动,向公众提供有关地产知识。 " `( {% W2 ^) A3 P8 E: s2 H2 ?' f
8 Y8 ~+ {& V8 X5 ?! g5 }RECO指有最多买?卖家不清楚的地产手续包括:
}# O3 a7 Q0 z- ` _3 }& p(1)52%受访者误以为买卖家与经纪的工作合约条件是划一的,但其实有很多是由买卖家与经纪商量决定的,例如聘用经纪的时期等。 & N: q/ O) L7 c3 L. P) u
(2)43%买卖家承认他们其实不明白合约中某些部分内容的。
* @2 b6 N' f5 [' c3 g(3)36%业主误以为当签约之后,买卖家双方都有一段能取消合约的冷却期。 ( K! m& `* g( e- Z/ N
(4)26%误以为与某名地产经纪签工作合约后,可到另1间地产公司聘用另1名经纪。 9 _% }- f S; [8 w
& I) I4 n2 w5 _+ k0 q3 L# L; `, ^
(5)58%不知道1名地产经纪可同时代表买家及卖家。
2 Y; e" D8 S: N4 E- P$ ?(6)42%知道于买卖家双方签署同意“多重代表”(multiple representation)后,1名地产经纪可同时代表买家及卖家。
& ^) W5 ?7 ]2 }& W0 }: _: e0 F5 Z3 o8 a& m: z- o/ M- [
(7)55%买家误以为若签署有“有条件offer”(conditional offer)后,但最终未成功时,买家可自动取回订金。但其实订金是由地产经纪做信托,要买卖家都同意下才能交还,否则要通过诉讼,由法庭下令才能归还。 " x& k, s6 e+ A6 E" E6 c3 G
有地产经纪表示,他也同意有不少华人买家对上述规则并不清楚。 7 z# d0 g+ G7 F! m: o
他又指出华人买家较常犯的错误,包括买楼花者不知道有“新屋保证计划”(Tarion),很多时付了多至20%的首期后,不立即去银行寻找按揭,一些等到收楼时才知无法获按揭,要被迫转售。 % I5 D3 S7 d, J1 E
% u% E* e9 Z2 X) c0 D+ _
他续称,另1项是购买二手公寓大厦单位时,买家花了150元向管理公司申请获得该公寓的status certificate资料文件后,有交给律师看该物业的财政状况,查看管理费会否突然愠升。但买家自己未有细看文件内容,引致例如其后才知道该大厦不准养猫狗,因而被迫放弃心爱的宠物。 0 Y) k: }3 {0 g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