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明报
6 ^, M$ p; R: l
- [' J" |: x7 A" a经历了一个漫长严寒的冬季之后,今春市民们也许会非常怀念温暖的夏季。但今年的夏天,很可能会给一个大家一个过分的惊喜,因在1997年给全球造成极大影响的“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会再次出现,而且高温等情况会更恶劣,但冬天会是一个暖冬。
2 t# n! h7 D5 J) ~# ?# b% L! }' A$ s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厄尔尼诺现象”一出现,总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幸运的是,加拿大虽然也受影响,但却是正面的影响。 - P$ L, k! ^, w/ C% e7 K8 T
2 u8 K: C& T4 ]9 C
0 G; S- G0 U% a5 a# p8 V3 r f7 R* F) O8 O
4 D' h4 E$ y# K$ M4 a5 [
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观测局(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已搜集到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现象”的征兆已经出现,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出现异常升高,这将导致整个北美地区的气温升高。 7 i+ q! {& _. ?% u
: f( }- `( z9 g% ?6 A. V# b y8 w l2 M3 o! R# ^0 q1 U( I6 y
: Q9 _1 I5 o! q5 p4 G5 k! @! O, H
% W- J, v6 G+ m7 o7 S& e
. ~2 {" n6 t' ^: i$ M2 |# w% [. Z+ u' _- F
, Z4 S% o7 {8 e0 [+ N
如果气象学家的预测准确,“厄尔尼诺现象”真的来袭,首先会令大气层对流层的急流方向出现偏移,继而改变降雨模式,还会令大气环流的方向发生变化。 - C; z9 s; @. c
" s" c* s# c( E1 ?' u" @9 L
) S) m, ~6 v- ~& C6 i8 ?
+ l$ e) X# o& f4 F! w" A" G加拿大环境部气象学家安德森(Jay Anderson)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比1997年的那一次可能还要更严重。而1997年的那一次,给全球造成的破坏已经相当惊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30亿美元,死亡人数更多达2.3万人。 + Y" A" y* W4 p5 Z& p" g
: ?& l4 c7 @* J7 r( v在“厄尔尼诺现象”结束之后的1998年初,一场横扫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冰风暴,就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0 ^8 q. M. D4 [! u安德森表示,加拿大人可能会发现,今年的气温会异常地高,而西部地区的降雪则会异常的多。进入10月之后,暖冬天气会一直持续到明年4月。 # e" y9 l8 c5 O
2 d" g$ ^# @3 N3 T5 ~9 @$ [- }0 x. C9 x' R
, O; K2 v2 J0 h( c/ \- E) ~' O“我们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天气不会太冷。对于我们加拿大人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正面的影响,都会发生在加拿大。” 3 n! n# |) R, @& I) |" ?; m- w
7 S$ }( M) Z( R+ t
% Z! X- h8 W# g' [( v, [) @! W; U4 C
美国北部冬季将更加温暖、干燥,南部冬季雨水量将高于正常年份,大西洋飓风季的飓风数量则可望减少。
9 W% e. }8 Y; D/ e5 `# v% u* V/ G9 I& t l- Z- F$ A4 L
研究者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第二年,中国南方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
" [" J( _3 e' _) M; d6 |1 \! U# f e8 _0 B+ s6 x8 I: \; k7 Y
; E6 @' @% @+ m' [
" Q z7 W( l6 [4 _5 A g& Y. e其中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涝,它与1997至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当年厄尔尼诺强大的影响力一直从1997年上半年续待至1998年上半年。98年全球年平均气温达到14.5℃,创下有现代气象记载以来的最高纪录;而中国那年也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那一年被称为20世纪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
?- l. c2 s3 d" e+ F8 a2 ]3 y9 S
7 ], y H& a7 w( t6 [% n4 @
. l$ Z/ S1 e+ a5 W* p9 r
此外,研究还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与印度、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和澳洲等地的干旱有关。与此同时,赤道中的太平洋岛屿、南太平洋沿岸的厄瓜多尔、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国家则出现异常多雨的天气。
% j/ r! C X, b! d-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