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GUELPH85 于 2013-5-29 00:20 编辑 0 k) R0 ]8 D! [1 ~( i: o8 o, J, b
; Z# k$ H* D! T& G) [! G( w
5 u# i+ B0 E" s
3 u( i0 `2 A( F; O. V《双枪将军马坤-孙中山的犹太保镖》新书发布会先后于2013年5月22日和24日晚在卡城中华文化中心和埃德蒙顿孔子学院成功举行。% U$ U! P0 \; ~6 D4 y& d6 K4 ?% l
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事馆刘永凤总领事、雷建中领事、主办单位阿省亚洲文化基金会负责人、赞助单位卡尔加里中华文化中心和OMNI电视台的代表以及30多位各界人士出席了卡城的发布会。阿省亚洲文化基金会刘永凤在致辞中表示,历史小说《双枪将军马坤》通过白求恩式的加拿大人莫里斯.科恩的传奇故事,讴歌了中加人民友好的光辉篇章。她也高度评价了董守良先生21年来研究、收集资料和创作《双枪将军马坤》的努力。) T9 _2 _5 ]) N
《双枪将军马坤》一书的作者董守良在介绍新书之后,还回答了听众所提的问题。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电视台现场采访了董守良。
2 P$ F6 Q7 D. f埃德蒙顿孔子学院于5月22日主办了爱城的《双枪将军马坤》新书发布会。孔子学院院长李伟博士、中华会馆主席洪陈美兰、中国国家汉办派往阿尔伯达省教育厅工作的中文顾问方欣欣博士、以及《光华报》主编迟文荣、中英双语教育协会副主席Stephen Tsang、中山市侨联名誉主席马健等以及爱城华人社团和犹太人社团来宾近一百人出席本次新书发布会。
2 b6 L/ T6 _4 L& j" q# i主持本次发布会的李伟强调,“《双枪将军马坤》是第一部由华人所写关于本地历史人物的中文作品,讲的是比白求恩更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加拿大人-莫里斯.科恩。董守良先生的这部力作,揭开了鲜为人知的历史面纱,填补了孙中山研究课题中的一个空白,为促进中加友谊做出了贡献。在加拿大亚洲文化月里,我们举办这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 T; z6 Y7 i; ?9 l/ L- d1 W T洪陈美兰、方欣欣、迟文荣、Stephen Tsang 及马健先后发言,就《双枪将军马坤》一书及作者20年的不懈努力做了很高的评价。2 A* _1 L) w& C) p+ E
洪陈美兰代表华人小区致辞说,“莫里斯.科恩曾经是我们爱城华人小区最珍贵的白人朋友。他不但担任过孙中山的保镖,而且在中国为中国服务了21年,半个多世纪里,他将自己的命运跟加拿大华人及中国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应该纪念他。董先生的书为我们唤起了历史的记忆。”" ?, _, |) I# T, c2 v* M( ~; X
中国国家汉办派往阿尔伯达省教育厅工作的中文顾问方欣欣博士代表阿尔伯塔省教育厅和中国国家汉办在新书发布会上致辞向作者董守良表示祝贺。她说,“传记文学要求对历史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都进行系统的描述与介绍,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双枪将军马坤》精彩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加拿大和中国那段扣人心弦的历史和跌宕起伏的社会关系。: L- X5 w9 i/ R, F
《双枪将军马坤》新书发布会赞助单位爱城中英双语教育协会和《光华报》的代表已经先睹为快。他们称赞此书史料丰富,可读性强。$ U8 q- V. Q% h: n
作者董守良在书面发言中介绍说:“马坤在20世纪初是埃德蒙顿一位成功的房地产经纪和华人小区的保护者与发言人。他还是中国同盟会在加拿大的活跃成员。1922年,马坤应孙中山的邀请来到中国,在中国为中国服务21年,先后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参加了北伐和抗日战争,官至国军少将,是少数荣获中国政府颁发抗日胜利勋章的外国人之一。1970年9月,马坤在英国萨尔福德病逝,海峡两岸的官员同时出现在他的葬礼上,宋庆龄还亲笔给他题写墓名。”
" K" [0 l, E+ y, ^/ T' o7 _* ^
0 x x8 y- r3 l' U: M+ u( h董守良指出,尽管马坤不是一位完人和圣人,但是,他慷慨大方,为保护华人,敢说敢当。在世界上反华声浪高涨的年代,他常常扮演华人和西方人之间的文化联络人。我们不应该忘记双枪马坤的历史遗产,而要把它写下来,传下去,教育后一代。董守良还在发言中回顾了创作《双枪将军马坤》一书的艰辛历程和趣事,并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本地一位出版商在本次发布会上证实,他们正和作者洽谈出版英文版和法文版。据作者透露,中国有电视台表示对拍摄《双枪将军马坤》电视剧很感兴趣。而爱城中原书局和世界书局也计划近期优惠发行这本书,为公众提供方便。* y6 E+ c0 r6 C* m&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