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阿妍
* a! c; g+ H6 m8 n
, ?, Z/ r5 H4 ]! k& @$ k& |, }( t' x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精彩与无奈的选择不是哪本教科书能给你的。
& w8 e7 h, ?. g5 p# o5 {
, c$ E, S- l6 v9 T1 L& P# }9 w先生移民之前有很好的工作,只因畅想外面的世界而举家飘过太平洋。移之前,先生就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改行。落地三个月就考证,马上开始打工,不计较蓝领还是白领,“劳动者是光荣”这句社会主义的口号在这个遍地是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很好使。先生凭自己的劳动不仅赢得了老移民的赞美“很快能适应新生活啊”,也赢得了洋人同事们的欢迎。从前坐办公室的腰杆子做着体力劳动者的活,一双读报喝茶的双手日益粗糙。但心境却无比的开心。因为在劳动中体会到平等与快乐。这是以前的生活无法给予的。
- B1 t0 a3 p. o$ n% r9 P5 O+ K8 j. D. [/ c9 x
以前的日子,因为身处某个位置,别人的尊重与奉承难以看清真假,杯盏交错中的欢笑也并非真正的快乐;书本里讲的“平等”“尊重”“劳动不分贵贱”之类的词句仅仅是书本,单位里后勤的人员到底会比专业人员低几级;和朋友去麦当劳吃完东西,起身推盘子走人,不会有人想起随手将盘子里的杂物放到垃圾箱—-不是有清洁工干这个嘛,我们都收了,他们做什么?!礼貌与文明是教育给孩子听的,十八岁成年后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51.CA 加国无忧 ! I/ g- y# O/ b3 l3 T8 ~) C+ @
& X& g' s" b8 |
这就是以前的日子。以前的日子吃喝玩乐,享受唯恐不尽兴。 移民后,没有谁会刻意去讨好你,所有给你的赞美那一定是因为你真的做的出色;能在一起喝酒胡侃的那绝对是够得上交情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那叫一个畅快;带着孩子去麦当劳一定会记得吃完了收拾干净再走人,不会因为有清洁工就忘记自己那份责任;礼貌与文明都成了自已理所当然,应当而且必须的潜规则。最大的改变是懂得尊重与理解。
2 ^3 v. M9 ]- M8 D; v2 T
" }. v1 \7 d2 G, J3 V+ s0 r% `: ]& i人,不因收入的多少,不因地位的高下,不因肤色的不同而加以青眼白球。特别是当自己快乐地从事着蓝领的工作时,更能深刻理解“劳动者是光荣的”这句话的含义。 一个做IT的年薪可以十万,一个做电工的同样也是年薪十万,那,生活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谁还会为收入的不均衡而义愤填膺吗?而在中国,一个蓝领的工资无论如何不具有与白领们平起平坐的资格?!这又如何不让人郁郁寡欢,又如何不让人削着脑袋往上钻呢?! * f6 ]) E2 k0 k1 Y; e
& }+ ?: t K/ q7 s m N
在中国教育观念里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读书是为什么?中国教育里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金钱与美女才是读书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观念的背后就是一种歧视,唯有读书高,其他的都是下九流吗?老夫子大概身体力行为后辈做了一个不太好的榜样。 5 M1 y8 Z, Q: \* i* o, L
0 f) Q2 O C" A( i# I9 z/ E
但移民后,很清楚地看到四年大学毕业的学生不如乔治布朗学院毕业的厨子好找工作,有多少读书高的人到头来远不如有一技之长的。朋友说一个班读MBA的,三个都回国了,剩下二个留在加拿大,目前干的都和MBA没什么关系了。 info.51.ca 无忧资讯
% f3 g3 n. r0 q R" j4 O2 s' e" y+ x. Z2 |, I) ^! @# y
还有一个朋友,读书时顺便读了PSW,结果,出来后专业工作始终没找到,PSW一直干着,倒成了主要经济来源。你说你瞧不起PSW?你试试看,你将来会不会需要这行的帮助!从最初的接受不了,到最后的安之若怡,是这个社会的平等相待—在金钱与尊严上都是平等的— 让劳动者感到光荣。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崇高感。从前的位高权重换来的是现在的安稳日子
" O9 [" w3 N0 V8 l# b8 T
! X9 p: r) H5 i0 i8 `8 V/ j* A移民让人的生活观念发生悖论,怀疑从前的生活方式,重建新的生活理念。移民后,我们对家庭的重视与重新认识,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与他们的关系,甚至我们周末休假的内容都与从前有着绝然不同的模样。 . H5 Z$ h6 [8 z9 o, y, w
" y% `% u0 U8 _* Q$ S. ~
移民,在最初的不适应后,更多的感受到生活最真实的安宁) F1 C7 z4 F: M0 ^, K: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