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85|回复: 102

小行星飞越地球与所谓末日之说

[复制链接]
鲜花(844) 鸡蛋(29)
发表于 2012-12-13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转)
. s- w/ @( |# u4 H' ]8 t; h3 jhttp://discovery.163.com/12/1213/09/8IJI99OP000125LI.html
, q8 `% [! Z7 I7 t" Z4 ^$ q据外媒报道,一颗名为“XE54”的小行星预计将于12日在距离地球22.6万公里的地方飞过,该距离仅相当于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60%。2 B1 Q6 \* e4 R/ T# ]# @
据报道,“XE54”于近期才被人们发现。专家分析称,由于这颗小行星届时可能会从地球的阴影中通过,所以在其到达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前的几个小时内,天空中可能会出现日偏食现象。不过这颗小行星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影响。
7 P2 M+ _; d8 s+ d% b另据预测,12日还将有一颗代号为4179的巨型小行星“图塔蒂斯”与地球“擦身而过”,最近距离可达692万公里。
XE54的小行星.jpg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有频繁的小行星(彗星)飞越地球上空,这与人们众说纷纭的‘世界末日’有没有关联。
% ^8 Y# ?0 s! }- O/ q本帖就用量子风水学的理论来分析这种问题。
* Q! K) U& b" \8 Y" x量子风水学由本人创立,除了风水之外,本人还创立了一条空间-质量-能量方程(未公开发表),而本贴就是利用本人创立的时空方程来解释的,是学术探索性的。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从光电效应开始解释

光电效应是指物质吸收光子(photon)并激发出自由电子的行为。當金屬表面在特定的光輻照作用下,金屬會吸收光子並發射電子(electron).由公式所推: 。光的波長需小於某一臨界值(相等於光的频率高於某一臨界值)時方能發射電子,其臨界值即為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只要光的频率高於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  无论强弱,电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確的解釋是光必定是由與波長有關的嚴格規定的能量單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組成。
, i3 n# _( C& J. G2 z归结起来,对小行星频繁光临地球有相关性的,是有两点:
) }7 G5 {% ~+ L3 P, t8 l& z1 d第一, 是无质量的光子可以将有质量的电子从轨道中弹出;所以,可以推广到质量很小的X射线,可以将质量相对很大的小行星从轨道中弹出;
, @7 L& i8 i( x9 `, \  q' p% j第二, 光子要将电子弹出,必须要有个临界值。这就解释了如果冲击太阳系的X射线能量不足,是弹射不出彗星;反之,是有可能弹射出彗星。
光电效应.gif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彗星的轨道模型以及X射线的关系,可以比拟光电效应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先看看彗星轨道模型,主要集中在Oort Cloud. 太阳系就象原子核,而小彗星就象电子,而X射线扮演了光子的角色。
600px-Oort_cloud_Sedna_orbit[1].jpg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如果有一股持续的X射线冲击太阳系,就有可能将大量的小彗星‘蒸发’出原来轨道而‘回归’。/ ?. r. ?8 D, L5 ?
这就是量子风水学最担心的地方,而不是海啸。  c1 U) ]- |8 f$ |: {0 K3 d/ f
本人的空间-质量-能量方程是可以定量计算X射线对小彗星的过程,就如爱因斯坦的方程可以计算光子照射原子的光电效应一样,但目前是没有精力从事这种复杂的计算。
7 A  E7 k2 C, ~% u  \用本人的方程粗略估计,在银河中心黑洞吃气团的产生的X射线,是会有大量小彗星‘回归’这种可能。
苏莫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13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告诉要发生什么,看着很科学。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河中心的黑洞吃气团产生的X射线,在今年明年到达太阳系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在银河中心,一个对太阳系有重大影响的天文事件正在发生,就是有一个质量有三个地球大小的气团正被银河中心的黑洞吃掉。而吃掉的物质,大部分转化成X射线,这种X射线的一部分以近似光束向太阳系辐射。
3 A8 h% `4 |7 U1 P9 P- F) r先看看天文观察的图片。
1.jpg
2.jpg
3.jpg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X射线主要有两个影响:海啸与彗星大量回归

X射线爆发对地球的直接影响之一,是地震伴随海啸。没有海啸的地震,多与X射线爆发无关。
. w. o9 C& Q, `& l; L, W8 e  _! B# c那么,海啸会出现在那些区域?2 v; u5 c) W! r/ H1 X0 U
本人给出一张本人原创的海啸分布图。
海啸分布.JPG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由本人的海啸分布图可以看出,海啸对人类的影响是区域性的,所以不会对整个人类构成实质性威胁。$ T; s3 \! P6 S7 ]( k
而构成实质性威胁的,最有可能是小彗星了。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再接下来的问题,假如有一种科幻小说,假设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么会撞在什么地方?
2 \5 S' ]- L4 C* }本人方程所预言的,主要在象三峡,以及核电站这种高能量的区域。本人方程预言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点不是随机的,而是有‘选择’性的。这就是‘空间作用产生的负能量(暗能量)阻碍空间场的变化’。
' k3 W) u. q& H3 a4 W& \5 _1 c. p空间场阻力最大的,三峡是榜上有名。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贴只是学术探索,不代表正确。所以本人不回贴。
鲜花(1394) 鸡蛋(16)
发表于 2012-12-13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了。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鲜花(1394) 鸡蛋(16)
发表于 2012-12-1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顺便做个广告,我这里还有大量剩余的2012船票,预购从速!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在即将到来的一年,一是会有大量海啸,这基本可以肯定;
9 v$ R, M& ~  I4 @1 l4 `5 P但另一种影响,就是小行星的‘回归’,会不去回到地球的‘怀抱’,还有最有可能,这些小彗星会回到具体什么地点。
$ J8 F0 k, I7 @1 M& b# T8 x
& ^, S- R1 _  M; W& ~! }这两点似乎与加拿大的Alberta省无关。风水先生选择居住的地方,当然是最安全的,世界末日也不怕。

鲜花鸡蛋

三思  在2013-2-16 22:36  送朵鲜花  并说:托您福!您买票的时候吆喝一声!
三思  在2013-2-16 22:36  送朵鲜花  并说:托您福!您买票的时候吆喝一声!
三思  在2013-2-16 22:36  送朵鲜花  并说:托您福!您买票的时候吆喝一声!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量子风水 于 2012-12-13 19:53 编辑 - g1 |$ I- U4 `, j

& {0 |* ?8 Y+ \. U# |"一颗名为“XE54”的小行星预计将于12日在距离地球22.6万公里的地方飞过,该距离仅相当于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60%。",不得不使人心惊肉跳。但是否有更惊险的,就不知道了。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 发表于 2012-12-13 19:42 - P' q% B' F& p2 q! y, N
顺便做个广告,我这里还有大量剩余的2012船票,预购从速!
5 x5 r2 T+ t7 t' E4 i+ l5 O: ~
船票难买啊。
苏莫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14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本帖最后由 苏莫莫 于 2012-12-14 00:32 编辑
2 A6 S' T. D+ J
量子风水 发表于 2012-12-13 19:32 ; c, [7 ]7 O" P) u. Y" S+ J6 r
X射线爆发对地球的直接影响之一,是地震伴随海啸。没有海啸的地震,多与X射线爆发无关。
  p8 i  h9 P/ u7 @$ n; O  Z那么,海啸会出现 ...

2 J1 U; N' J) @2 q1 S6 h* _3 l7 B+ I7 d. T! c5 X! E3 Y7 K
烟酒啦一整夜,我终于明白一点海笑发生在海边。我还有一张旧船票,不知道能不能登上那张破船。
鲜花(157)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1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的 meteor shower 有人看了吗?
鲜花(94) 鸡蛋(2)
发表于 2012-12-1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大师啊,总算从你身上理解了这一词subjective validation。安在你身上太合适了。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1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怎么讲呢?不回帖吧我觉得你在这点上误导屯民,而且对不住我这一个晚上的辛苦,你这篇里的几乎每一个观点都被我查找核实。所以,我这个回帖必定让你难受不已。但是这要看你自己做学术探索的态度。我不想逐条反驳,没意思,也太累了。只是简单说说。
  O. T5 ?9 E7 y. m大佬你思维跳跃太大了,没什么关系的东西你也能扯上。我查了一下: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知的X射线源数量已达到约二十万。在地球上看,太阳是天空中最强的X射线源,并且其辐射强度随太阳活动剧烈程度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太阳的X射线主要是日冕发射的。0 H1 _/ R; I) J& S* @
如果真按你说的那样,不说银河系,就是我们的太阳系早就乱套了,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射线冲击太阳系,就有可能将大量的小彗星‘蒸发’出原来轨道而‘回归’” 。事实上日冕爆发常常有,因为日冕发射就是我们熟知的“太阳风”,小彗星也从来没被因为这个蒸发过。彗星不一直在那吗?人类观察到的彗星记录已经几千年了。不管是小行星还是彗星,不都有自己的轨道吗???这次这个小行星XE54 is about 120ft wide,若撞击地球,损失也不会大,何况只是路过。目前的空间技术,对付能像白垩纪撞击那样的威胁还是绰绰有余,核导弹打它就是了,如同NASA在2005年用卫星飞行4.3亿公里去撞击彗星做实验一样。* `4 O8 ^! ]* z
还有海啸怎么回事?这都哪跟哪啊?如果“X射线爆发对地球的直接影响之一,是地震伴随海啸”,那当太阳风爆发吹到地球形成屯民可见的极光时,请问屯民们感受到或者听到了地震海啸同时爆发新闻了吗???
, {$ E/ h! h; M2 p一声叹息。如果你觉得冒犯,请见谅!
" [# m3 _- S( R- G7 k% c6 E不好意思,我又一句话实在憋得慌:小声说一句,大师父,你就给屯民看看楼房的风水就好了,地球风水还是留个NASA 去看吧。虽然奇思妙想是好的,但是看地球风水需要的装备实在太贵了,像罗西X射线时变探测器、钱德拉X射线卫星这样装备,还是让美国政府去负担好了。
3 i# F' v) Z' @3 V7 N; T祝  安好!
鲜花(417) 鸡蛋(15)
发表于 2012-12-1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说去楼主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世界末日反正也快到了,大家把能花的钱都花了。
9 c' y1 w8 g9 |( N7 i% o; ?! B! Z) ]" Z
如果真是这样,楼主先借偶一万呗,帮你一起花。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我查了一下: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知的X射线源数量已达到约二十万。",
7 _* W9 U5 }0 e* k! ]那么,你查过110328A的X射线爆发强度吗。
  E) C2 M1 r. z3 @4 p这是摘自我的笔记,从http://grblog.org//grblog.php数据库中摘录的X爆发数据:; o; A: l! h) L7 [3 s- C2 M# ^  O
2011年3月28日UT时12:57’:45‘’ 初次爆发,13:40‘:41’‘第二次爆发,14:13’22‘’第三次爆发。里面有持续时间、每秒的X射线粒子数。印象中是爆发峰值时粒子数是80多个。( T- }" @/ H8 T, g9 E) u; M
以2光年的球面空间,算一算以一平方米80个粒子,这个2光年的半球面有多少个X射线。注意在X射线进入太阳系空间之前,其能量可以是在黑洞辐射时的能量。这是怎样的概念?中子星表面辐射的X射线能量是1000TeV,比欧洲强子对撞机的能量大约1千年倍。黑洞辐射的能量肯定比这个值高。就以1000TeV为这种X射线到达太阳系的能量(进入太阳系后,这种粒子与太阳光子对撞后能量大大降低),看看一秒钟这种能量有多少。
! I+ j% B0 U; c, O0 r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2-1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你用这么专业的细节来做证据也说服不了,这个证据和你结论的必然联系。这种能量衰减下来,如果被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那想过结论和研究早就做出了,但是NASA没有得出任何与彗星改变轨道和地球海啸之间的联系,历史上也没记录,我可不可以认为只是你自己的主观臆断吗而不相信吗?
7 D# E6 L$ F- k* g+ I我很尊重你的劳动,但是对结论还是质疑。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问题是你没有搞清什么是“X射线爆发”。虽然宇宙中有数万个X射线源,但其到达太阳系的数量是很少。6 ?; X  A: f  X9 e7 {9 _* T
如果每个X射线源对太阳系辐射的X射线都一样,就完全没有必要用“爆发”这个名词。爆发是指其这一时刻段的能量特别高。
0 ]$ {& H$ i* q( |2 ?一光年的距离是9.460536207*10E15米;
) Y# g: i' C& P& E1eV=1.60217653*10E-19焦耳。半个球面的面积是2*3.14*R*R。6 O  h8 u# y" _. O+ I) j5 S
就以X射线是1000TeV算,以及一秒有80个粒子,一秒内在一光年半球面受到辐射的总能量是% f# \+ j( `  u: U! B/ i
2*3.1415*(9.460536207*10E15)*(9.460536207*10E15)*80*1.60217653*10E-19*1000*10E12
. c6 S' Z4 E) q( D- a0 R( t=7.208E30焦耳。- ~- P' G$ a8 m- h& H# _9 ]
日本311地震的总能量约是10 E26焦耳。. n" m5 M' G, l  K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yan3514 发表于 2012-12-14 22:01
" h  k6 N# L. ]2 R- Z你用这么专业的细节来做证据也说服不了,这个证据和你结论的必然联系。这种能量衰减下来,如果被太阳风对地 ...

! b# L3 r# @& n1 O太阳风减弱就不在太阳系了?为何有太阳风?. [( y0 ~- s' |
如果太阳风不在太阳的控制下,能有成为太阳风吗?为何太阳风在120AU就降低为0?
2 J7 n. j* I6 a8 Z, _6 u- l在太阳的疆界内,其能量不算太阳系的?
  p0 q9 {: Z0 r- F9 B$ \我的计算与模型是没有问题的。% l! ~" C2 q- L5 Z& i) B

' J9 Y' y0 ~) j$ T% r# d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思考一下‘系统’的概念。
' t  j- S. ~. s4 T在太阳系内,什么是太阳的‘系统’?当宇宙射线进入太阳的疆界,这种粒子成不成为太阳系统的一部分?/ W8 Y; o0 q+ t
如果X射线已经成为太阳动力系统的一部分,这种力学模型怎么建立?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秒内,有7.208E30焦耳的能量注射到太阳系,太阳系还能平静吗?+ Z- z5 s$ n, L1 [$ z- z
想一想这么大的能量如何消化。不要忘记了能量守恒定律。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量子风水 于 2012-12-14 22:27 编辑 2 c* B7 G  x' d: l8 o$ s

* Y' z: c/ ?& V0 t/ P( J! ?6 X# g我可以自信地说,NASA没有任何X射线与太阳系的关系理论模型,而本人就有。只是这个方程没有公开发表。
7 l, x0 \8 W. S( n5 d1 J& w8 k* ]我认为李之彦空间-质量-能量方程是对爱因斯坦与薛定谔方程的拓展,从而可以提示黑洞、中子星的内部结构,解释所有现代科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引导物理学进入空间能量物理学时代。  a1 B" }, F  q6 l7 B5 D
这个方程就是一页A4纸,5号字,用中文及英文两种文字描述。方程有个常数,由于旅行者一号已经探测到太阳风的边缘在120AU处,所以这个常数就可以求解。原来求解的常数是以太阳风达240AU算,但现在实测为120AU也是很近似,所以我的预测是没有问题的。
鲜花(541) 鸡蛋(13)
发表于 2012-12-1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今天下班过河时,大概5点一刻,看见一个流星划半个天空往南去了。是这个么?
鲜花(844) 鸡蛋(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本人创立的方程简化版

由于正式版还没有公开,所以这个简化版隐藏是关键细节。方程的总体结构是不变的。% E9 o) L$ w* D2 {( V  b. V
方程中的常数L现在是可以用旅行者一号实测到太阳风为120AU求解。
5 _5 R( U! J+ V  C1 c4 C" a& a: o- c/ P9 |. I& P
方程.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1 14:02 , Processed in 0.24267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