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3)  鸡蛋( 1)
|
辽沈之行,还包括辽南地区某农村。上一次到该农村,是在2000年以前。
7 Y% i& ~ X. N* U; G, }7 j) t9 ^ x
2004年我第一次回国的时候,和家人及亲戚探讨过一些有关农村的问题。这一次回国,为了给孩子长长见识,带着孩子亲自去看了看,住了一天,有很多感受。
: ]. }( t0 Y- Z
4 U+ J* G+ m9 E4 H6 R2 Z2 o9 }, z需要注意的是,我写的并不代表全国的广大农村,而只是辽宁南部某农村一个小小范围。我见到的并写下来的,都是我到达的半径50米范围的所见所闻。如果有和哪一位掌握的情况不同的,请不要大惊小怪。
) `, Z2 [, z: @+ \, S! n8 n3 Y3 e% q6 x, i( H. L
这里的农村,从表面上看,和我十几年前到访的时候并没有太大差别。然而仔细一品,一问,才知道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j8 W( e" z t- L' X. T* g" Q( }1 h6 I( s9 E
首先是收入。现在的这个农村,以养鸡专业户为主。只要肯干的,年收入五六万没有问题。农民手里的钱比十几年前多多了。很多家庭的劳力不甘于守在农村,则去镇里、县里和附近的大中城市打工,收入还能更多。 J: ^6 P) W7 K8 Z2 O& }
' c' w4 G. z4 o现在该村的农民,享有基本劳保和医保。这在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年纪大的农民还有退休金。当然这些基本的保障刚刚起步,退休金也就一个月不到三百,医保目前只能保小病还管不了大病。但这至少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大农村的福利,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a* I: p) o( Y$ ~) Z, a8 A/ u
6 c- r8 W( ?; O7 F
其他和十几年前相比的进步还有:村子里不用再喝井水,而是通了自来水;冬天取暖不是光烧炕,而是家家都安装了暖气设备;村民烧饭做菜,很大一部分是用液化气,但是玉米秸也还是要烧的;有很多先进的村子,已经有固定的垃圾点,人们正在逐步改变到处随手丢垃圾的习惯。
~7 T& M% Y7 ?" H" e0 p0 c. {. a8 D/ s& [" R( a5 P
很多家都拥有汽车,有的是微面,还有尼桑、大众的各种车型。当然宝马,呕歌之类的高档车还是很少见。- \9 K) a8 m) e* a5 @* s
; k: _: x5 x' {' U) R
再说说不足之处。
0 G' t) Z9 Y$ @1 z# W% y3 e. Q# u0 y+ l* K2 U8 z( ^& o
毕竟是农村。就算是全国百强县的农村,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最大的问题是下水。自来水好解决,可下水的问题不知什么时候能解决。5 J Q7 W7 T6 i
7 @% _) ~% U' q. p1 ^
村民随手丢弃垃圾的习惯需要很长时间的改进。9 q, G, B3 n+ O
. H0 k$ I4 o! V0 \" B6 e: p( t
农民虽然收入比很多城里人都高,但是工作条件恶劣,工作强度大,很多工作危险性大却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农民属于自雇,self employed,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每年工作350天以上。以前的农村分农忙和农闲季节,现在则没有农闲,一年四季忙。这个村子以养鸡户为主,有一定风险。除了瘟疫以外,最怕的就是鹰。 |
鲜花鸡蛋精打细算 在2012-5-2 19:21 送朵鲜花 并说: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