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转一个国内朋友的贴子
% \! q' K5 d, \% S1 {/ F我家闺女一直像个吉普赛姑娘一样,在变化不断的语言环境中适应着、追赶着,真是难为她了。+ _3 W0 M7 H4 S' u( {8 V
1998年夏天在北京降生的她,在上幼儿园之前跟奶奶学的尽是粤语。6 O6 {3 L5 m0 g. H
3岁上幼儿园,等我们意识到她常用语言已有变化的时候,她已满口北京话。
# Y, }& G# m8 i5岁去英国,记得送她去上学的第一天,我一路上反复叮嘱她的只有一个词:TOILET,TOILET,TOILET... 对她的期望仅仅是:别因为语言不通尿了裤子。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她第一天就安顿下来了,上课、吃饭、上洗手间都没出什么状况。难以理解的是,在此之前我在北京专门送她去一个民办学校演习上学,她在那竟然哭了,结果原计划2周的课只上了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闺女用了7个月时间追上她的英国同学:她真正能开口哗啦啦地讲英文时,她的英文听说读写已经跟她的同龄伙伴基本差不多。看来传说中的“3个月语言适应期”不准确:简单的适应用不了3个月,真正的适应3个月根本不够。
& l, l( t0 V9 p2 M3 A, E( ?! d$ `' k6岁半回北京,插班中关村X小一年级下学期。回国前她的一句话吓得我够戗:“爸爸,我不想画汉字”。她的拼音是我用一周的时间以英文发音为基础仓促教的,至今仍然把拼音的b p m f 按英文的发音读(正规的应为bo po mo fo) , 好在不影响最后拼出来的字音。事后看不得不承认当时给闺女选中关村X小是个错误(可选的还有北大附小等),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小以“5年上完6年的课程”为特色,而我闺女错过的实际上不仅是一年级上学期,而且中国的幼儿园大班她也没上过。闺女用了一学期超过班上的最后一名,用了2学期进入班级前几名。但那时是闺女最艰苦的时光:虽然我们家长不给她压力,学校却理直气壮地给每一位学生很大压力。! L) ^8 v9 W( O" q6 n3 W. L q9 b
8岁半时(2007/1),闺女又去英国,好象是一两个月就适应了。但英文真正变“好“,是1年半之后的事了。2008/11-2009/1,闺女参加英国文法中学(跟北京的重点中学类似)考试,2010年3月全英放榜日后,闺女获通知她幸运地考上她的那几所目标校。
5 J" Z2 s) A# ^( U; J2 \2010年8月,我们用闺女英国学校的位置(该校考试成绩时常勇夺英国第一)换得北京一所市重点初中部的位置。闺女开始了我认为可能很难苦的重新适应、重新追赶。- v5 B( U! M, C* @
上周我问闺女:反正过几年我们也会带你妹妹去英国回炉英语,要不咱提前?今年9月或明年你再去英国上中学?别参加北京的中考了,太累。) k' E7 t! S: Q) v! U
闺女马上反问:“我现在在这好好的,又去什么英国?”
5 `# C% `* D: h8 u* M* c一直很担心闺女从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回到国内比较紧张的学习氛围。不过,可能是很快就有了新朋友,跟同学、老师相处得不错的缘故,闺女比较快地走出了上学期开学时语文、数学二、三十分的困境,从上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她貌似适应了新的初中生活。* ?. V) R$ R/ _
然而还是闺女这次果断的回答,终让我释然。她确实是在心理上也适应了。
: R; }) `. P+ ^8 Qhttp://bbs.eduu.com/thread-484231-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