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65|回复: 2

[菜谱] 【禅园】老舍家的名素菜-芥末墩儿

[复制链接]
鲜花(29) 鸡蛋(0)
发表于 2011-1-1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老舍先生家有一样菜远近闻名,年年必做,备受欢迎。有客人来,往往点名索要。母亲,还有父亲,毫不含糊:管够,管够!  
; `  l# F* R, k0 y* s5 w! B9 x  
) D; U1 g! P) v7 D7 r! Y    这个菜,叫“芥末墩儿”。一听名字,就带着京味儿。它是北方菜。第一要有大白菜 ,第二要天凉,热了不行,搁不住。东北、京津一带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时吃。满族人尤其喜欢吃这道菜。芥末墩儿是北方年菜里必须有的。它属于素菜,而且是素菜里的首席。
+ u9 c+ l/ M; @. E7 q; q   . n: _0 s9 Y/ b* v
    年菜中大鱼大肉甚多,人们反倒爱挑清淡爽口的吃,这个时候,芥末墩儿就成了抢手货。做芥末墩儿就得多做,以防断顿儿。 , t- ~! Z; i/ u+ R& G" |6 ?( y
   7 q6 f& G( _: |% h; k
    老舍与胡絜青刚结婚的时候,头一回单独以小家庭的形式过年,老舍心血来潮,“命令”夫人动手做几样家乡的年菜吃吃,头一道就点了“芥末墩儿”。夫人胡絜青当仁不让,一口承诺下来:没问题。可是心里打了鼓,不会呀。在娘家当姑娘时,年年都吃,就是一回也没瞧见是怎么做的,眼睛(眼睛食品)全在书本上。 ' A& J4 U/ Z9 ~
  
8 B) l8 E' W- Q2 F) \1 E    夫人很麻利地买来了大白菜、芥末面儿、糖、醋和大绿瓦盆。从备料和容器上看,一点儿都没错儿。可是一碰工艺,全完。据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她先后一共失败过三回,而且是全军覆没,惨败。当时老舍非常高姿态:没关系,没关系,事不过三,第四次准成。其实,这三次失败的原因,恰恰是做芥末墩儿的主要秘密之所在,掌握好这三条,八九不离十,基本上没问题。 ! n6 D/ t) U  v5 S6 v8 ^
   ) {5 I8 C( V' `' i6 q. W" [
    首先,是白菜要选重的,沉甸甸的,抱心抱得紧的,而且要长得细长的,只取用下半截,要帮子,叶子部分少用,和熬白菜汤与涮锅子正好相反。
/ B! H% _7 ^+ ]) J* }4 |0 R5 y   * @& r: n, b! |: M: i* i
    其次,将白菜横切成一寸厚的菜墩儿之后,放在漏勺上,用汤勺舀沸水淋浇三次,不可多浇。多浇白菜就熟了。这两条能保障芥末墩儿做出来是脆的,而不是烂泥一摊。
% |3 |) L2 X) h( ?  
/ N4 |" I* i9 a/ Y  _    好芥末墩儿必须是脆的。
+ Z5 O3 |) Q4 z7 S5 \, i0 p# _  
0 d. F$ [, v! ]/ M# e9 E3 o' d    还有一条工艺也至关重要:将浇好的白菜墩儿码在盆里,每码一个都要盖好盖子,码完整整一层之后,撒上芥末、糖,并加上米醋,立即盖上盖儿;再码第二层,再撒一次芥末、糖,加米醋,一直到摆满一盆为止,盖好盖儿,盆外上下左右包上毯子或者小棉帘一类的保温材料,让芥末“发一发”,搁上三天,便可以取而食之了。没有这一道“捂”的工序,芥末墩儿做出来不辣,不“冲”鼻子。
* A' w7 ^9 a& n0 p  
9 P7 f; W3 d4 w! X  k4 e    芥末墩儿的诱人之处就是这个“冲味儿”,痛快,淋漓尽致让人流出眼泪来,合不上嘴!一盘这样的芥末墩儿端上来之后,往往是风卷残云,顷刻之间就被抢光,有的人还端起盘子,把汤也喝下去,连喊:美哉!美哉!吃到这个份儿上,老舍必高叫一声:再拿一盘来!
鲜花(2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芥末墩儿是北京旗人的传统菜。想试试的,现在正是好时候。
images (1).jpg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30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含量貌似很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1 07:23 , Processed in 0.13847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