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2|回复: 1

华尔街巨头高盛陷欺诈门漩涡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4-27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对于高盛来说,更激烈的交锋将出现在美国时间本周二,参议院调查小组委员会就金融危机起因已经展开18个月调查,定于今日(27日)举行第四场也是最后一场听证会,届时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尔德·布兰克费恩以及布里·托尔雷将到美国参议院作证。
; W' ?! k* K, e0 d% g
7 ^3 V# B- Z) }  高盛正面反驳
1 P( W; V$ i8 N) |, T1 q) Q1 q3 [
+ a7 J' ~' e7 R: r8 x- y  否认利用做空牟利4 e/ h) b) @1 Q$ I5 r9 m+ [
2 \9 t$ Y0 s6 Q$ }4 Y/ X  x. J
  在美国证监会指控高盛证券欺诈之时,高盛也在4月16日作出了一个正式的回应,也是迄今为止除公布电子邮件外的唯一一个正式回应。高盛在回应中指出,高盛也在这一交易中受损。“我们收取的费用是1500万美元,但高盛本身损失了超过9000万美元。我们在该项目中蒙受损失,而我们是不会以亏钱为目的去设计任何产品的。”) z( p2 \, u0 x6 w; q; v$ e

1 v9 s' Y1 p) g# }  同时高盛认为,他们已提供了广泛的披露信息。IKB一类的资深投资者应明白合成CDO交易必需包含多头和空头两方。
0 F7 z6 L" E6 s3 o" I% [" r) w4 m( x# Y* }* ]1 T& j
  “该组合由最大的投资者ACA挑选,但保尔森公司也参与了讨论。且符合这一类型项目的惯常做法。而且高盛从来没有像ACA那样,陈述保尔森将会是交易中多头一方的投资者”。高盛在回应中再次用“市场惯例”辩驳,“按正常市场惯例,做市商不会向买卖任何一方披露对方的身份。”* Z$ r4 E* J: E
$ Q4 e& ~2 {7 L5 i) S
  美国国会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卡尔·莱文说,高盛坚称没有寻求从房市衰退中得利,但公司内部电子邮件显示的内容恰恰相反。“高盛通过看空抵押贷款市场大赚特赚。”6 \# q) ?' z0 d1 {2 [5 a4 k

' s; {( u: o4 f( v" g2 ?% j  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尔德·布兰克费恩在标注日期为2007年11月18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当然不躲避抵押贷款的烂摊子。我们亏了钱,然后因卖空赚更多的钱。”& c5 g: Q' T9 {

8 o7 S0 z7 \0 Q* v7 f. s: R7 `  这个交易手法似乎很复杂,但原理却很简单———抵押担保债券将相关抵押贷款证券化,重新打包后卖给各级投资者。一旦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抵押担保债券投资者难逃蚀本,卖空抵押担保债券者则会获利不小。. ~$ n8 f9 V5 Q6 j" t
. @8 ~/ g% B+ l. q- X
  “诸如高盛之类的投资银行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易中间方(market-maker),他们是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忽悠人士。他们通过推销高风险、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牟私利,同时也推波助澜了危机的发生”,参院调查委员会主席Carl Levin在声明中这样说道。“他们将有毒证券打包进复杂的金融产品当中,并使评级机构赋予AAA级的评级,将其出售给投资者,加重并加速了这场危机的传播,而且几乎所有的投行都同时做空了市场,从他们客户巨额损失当中捞取利润”。
, o$ H+ _$ j% p. p; {  U
  J( j' l+ v& j5 v  但高盛否认从看空次贷中赚取暴利,认为参议院调查人员判断过早。在美国会参议院永久调查委员会公布材料之后,高盛也在25日公布了一些内部文件进行反驳。高盛表示,高盛未在次贷市场“一味或者大量做空”,称其并未通过押注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将走低而得到巨额利润,其空头头寸只是意味着减少了自己本来会遭受的亏损。
' P2 y6 S" C; P$ I* q, T/ o4 H6 V, Q- x- t1 o. c: d& N
  新麻烦不断
+ n' E+ i4 k8 O3 P% j9 ?5 o* `; @# t5 `5 S8 ?" g
  高盛面临多方指控2 I3 w8 x0 z% o$ j9 V9 R
/ F  ]1 s4 t' {9 }% {5 M5 L( }
  高盛在“东窗事发”后的第五天,已经滑向了“四面楚歌”的困境。
  Z/ o0 ^' V6 }8 k- v& q3 f" |* d. P3 L4 C% u/ u! s2 L( s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出,高盛“诈骗门”最大的受害者是英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RBS)。该银行旗下荷兰银行部门的一项投资可能因高盛欺诈而损失8.4亿美元。据了解,在被政府部分国有化后苏格兰皇家银行84%的股权归英国纳税人所有。此外,德国IKB则几乎损失了其投资的1.50亿美元的全部。因此,英国和德国随后都表示,将对高盛涉嫌欺诈展开调查。英国金融服务局20日发表正式声明,宣布开始对高盛的正式法律调查。
& p. @) k  V8 M6 M$ S! F. u9 S( s4 N' e
  自金融危机以来,滥发金融衍生品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就一直受到指责,更有不少舆论直指它们是危机元凶。
: v# v9 H5 a* s' ~: z2 _6 T
: m# V' A) j8 W6 Y8 [& O6 D  此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公开称高盛是一家“道德破产”的投行。而德国政府一名发言人则对媒体说,德国金融监管当局将要求美国同行提供详细的情况通报。分析人士说,高盛可能会失去一群重要客户———欧美各国政府。长期以来,高盛都是欧洲各国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财务顾问,但英国和德国的政界人士已开始呼吁各自政府切断同高盛的关系。1 G2 }0 P' r) f% n" u3 z+ h
9 n* \5 E/ }0 b. ~7 e
  欲将高盛告上公堂的不仅仅是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身陷危机的美国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正考虑就承保6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交易,对高盛采取法律行动,上述交易类似于导致高盛面对欺诈指控的那宗交易。根据AIG与高盛2009年达成的协议,高盛同意取消价值约30亿美元的债务抵押债券(CDO)保险,但要留下价值约20亿美元的抵押物,而AIG因该交易而蒙受的亏损规模也恰在20亿美元上下。西方媒体指出,考虑到AIG目前归还政府援助资金的迫切需求,该集团不会放过让高盛“吐出”一部分资金的可能性,这也将使得高盛的处境愈加艰难。
7 u; A  g2 U7 i! y! {- x3 w2 g' M+ s/ ~5 z6 U+ m' k3 T
  美国律师界认为,如果案件进入法庭审理阶段,交易的复杂性将会是一大障碍,因为陪审团可能难以理解复杂金融产品交易的具体过程,从而影响判决。0 D- M6 K" y7 h& c) H8 m
  v5 G" t: D, a+ J3 S  b
  而高盛需要面对的指控也越来越多,美国政府此前对高盛董事古普塔(Rajat Gupta)是否曾向对冲基金管理人拉贾拉特南透露内幕消息一事展开的调查。政府在3月22日向法院递交的一份文件中指控,拉贾拉特南或其他多名同谋曾利用有关高盛的非公开信息牟利。政府在上周的一份文件中公布了据称是拉贾拉特南所获信息的更多细节,包括提前获知巴菲特与高盛的交易等。
" v3 [  G' D9 M* D
, R* Y& A+ p2 i  潜在声誉受损
9 v" z! P# M, j, Q2 ?0 M$ G
  {& @& b# a/ U' \  h/ K. G' I  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 P; O5 w  P4 c, P3 S- z% z  v8 \/ w. j  c
  在“欺诈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风口浪尖,高盛集团选择在4月20日这个微妙时刻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报告显示该公司当季实现盈利3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大幅超出市场预期。20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受益于固定收益交易的大幅增长,高盛今年第一季度收入达到127.8亿美元,盈利达32.9亿美元,合每股5.59美元,大幅超出市场此前预期的2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不过,受诉讼案影响,高盛发布一季报当天,其股价仍然下跌2%。
( n) a3 h8 K, X; |8 j
' I' S% R: O& c- S5 i+ \  高盛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费恩在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感谢高盛的客户、股东以及员工的奉献,“高盛第一季度的表现证明经济出现了更多复苏迹象,客户的忠诚度在增强”。不过,该声明中并未提及目前面临的美国证交会起诉。
5 }/ R1 F2 s: B: P# s1 u5 N8 p, X0 D. J, k
  虽然当前处境不佳,但多数分析师对高盛前景仍抱有信心。惠誉评级表示,美国证交会(SEC)的指控不会影响高盛长期的信用水平,该公司仍维持高盛“A+”的评级不变。洛奇代尔证券分析师波夫认为,高盛股票的长期价值仍颇具吸引力。0 `- G  Q4 j3 f( u3 _; L! ?
# D" m4 y, m2 p5 G7 t
  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日前宣布,其维持对高盛的信用评级不变。但公司担心“欺诈门”事件对高盛旗下重要的券商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能排除潜在声誉损失最终导致高盛评级被下调的可能性。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掌握的资料显示,英国和德国两国政府不得不向那些因投资高盛而损失数千万美元的银行们提供援助。
+ }& M* o; B/ v, @7 ^9 ]5 J6 w# g- x4 J' K' A0 z
  高盛被美国证交会指控之后,美国市场金融股一度大跌。而在大宗商品市场上,铜等商品价格也大幅下挫。美国金融股下挫之后,上周中国股市也一度遭遇寒流,不过投资者大多认为高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不大。华商基金基金经理胡宇权认为,高盛案涉及的产品业务都未在中国出现。3 l; D! w* M0 R0 W/ X2 B) Y% F) }
. O* ]  r8 y; `
  如果证交会对高盛指控最终成立,那么可能出现针对其他投行的起诉,这可能对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监管对象、监管方式甚至监管体制都产生重大影响。7 R. v1 J+ S2 L# q
- n! c0 S+ H/ W! H- q
  华尔街分析师乔-威森索尔认为,高盛显然会寻求和解。他表示,尽管眼下高盛正在与证交会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但双方均明确表示有多种处理选择。“高盛事件其样本效应巨大,背后展现的美国金融改革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更值得关注。”
鲜花(62)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4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0 08:54 , Processed in 0.08852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