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7|回复: 4

[加国新闻] 赖昌星称不排除回国可能 提出三项条件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丁果 ; e' O& Z! u, B( R& l# P$ U. m
十年一梦赖昌星
' J, P: _% t, \, a: K' Z/ a. t: n, I0 U7 I$ M& W
  1999年,接到举报的调查组进驻福建厦门,听闻风声的赖昌星辗转逃到加拿大温哥华,一进一出间,远华特大走私案曝光,举世震惊。
" k: ?* U$ _" K" x. [
* q2 K( \+ S4 }) q! X  十年倏忽而过,300多名受到法律追究的涉案人员,有的仍在服刑,有的病死狱中,有的已重获自由。无论在厦门还是晋江,涉事者都尽量回避对“远华”的回忆。不过,主要嫌犯赖昌星尚未归案,“远华案”远未尘埃落定。而十年来,由于遣返、引渡的悬疑未解,潜逃者赖昌星从未真正淡出过公众的视线。
1 X* O- ~, a. ?& x* k( ~$ c0 _
2 B/ Y& j5 J  U2 h  ^( C9 w( K 1.jpg * {) ?+ ?( y% t7 f% {" g" M
赖昌星和前妻曾明娜 资料图
/ ?$ P0 j6 k0 X* L; I# S& \; e  r* |& C; P+ ]3 }# b* g
  十年或许也是一个转折的节点。2009年5月,赖昌星的前妻曾明娜携女回国,似在暗示主要当事人的态度转变;而年底的加拿大总理破冰之访,也让外界期待政府层面对事件的可能推动。9 I  x4 B) m! Z8 h1 G5 p

% j! s/ X# X: p4 e  在远华案发十年之际,我们再度聚焦赖氏家族和他们的栖身之地,除了关注这一焦点事件的最新走向,更希望以一个合适的距离和角度,审视中国史上最大走私家族的生成之因,生存之道。十年一梦,除了喧嚣尽处的幻灭感,应该有更多东西随远华案写进历史。
) g0 b. X1 ^+ }( B% N4 q- S6 ~$ p" y6 s. c+ s8 u- A( [4 n
  赖昌星回首十年逃亡路
0 _0 u3 {% G9 R$ H& p+ P9 q2 ?8 |. r/ D/ d6 q- J
  他谨慎地应对媒体,又偶有直言不讳的情感表露。十年的异国逃亡生涯,让他逐渐改变着对人生、对过往、对未来的判断。: J& c5 X' \: C# G7 J9 j4 h: |
2 z# [* K3 e4 U( X
  远华案涉嫌主犯赖昌星的加拿大逃亡之路,已经十年了,虽然许多人都认为赖昌星在加拿大可以为所欲为,吃喝玩乐,但他自己很清楚,他仍然是个逃犯,是一个有案子在身的人。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他首次在电视台演播室接受采访,面对我的提问,他承认自己并非是一个自由人,随时都有可能被遣返回国。4 p# y' w$ ~  M8 \
' E( [. A! S8 ]) |  F
  “投石问路”8 J) x. S/ ]# M  [& g5 m0 Y

+ d( u- f+ m+ I. S( @  Z  十年的官司几经起伏。现在,赖昌星的难民申请被拒,等待着第二次被遣返前的风险评估报告审查。看得出,他颇有“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心态。当然,按民间观点,凡事逢“十”常有变化,对赖昌星来说,最大的变化就发生在今年早些时候——他的前妻曾明娜携带女儿赖真真,自愿回到中国,这是不是征兆?
5 s* I7 R4 A5 r% d0 @2 k* ]  d' w4 W+ L
  曾明娜2009年5月初就悄然回国,此事一直没有被曝光,三个月后,笔者在专访加拿大移民部长肯尼的时候,肯尼直言不讳地表示,曾明娜、赖真真已经回国,她们是自愿回去的,加拿大无意也不会继续关注曾明娜的案件,那个案件“结束了”。随后,外界才知道曾明娜母女回国的消息。
# ~3 [* V# l/ Z4 A6 G
& l3 n$ a5 w7 Q. H- c2 D  肯尼也主动表示,如果赖昌星要循此模式回中国,移民部乐见其成,也“愿意提供所有需要的帮助”。肯尼的谈话播出后,被全球中文媒体广泛报道,随后是英文媒体纷纷跟进,赖昌星送妻女回去“投石问路”,类似的标题俯拾皆是,“赖昌星回国之日近了”的猜测也甚嚣尘上。一时间,赖昌星再次成了新闻的焦点。
: ^% Y. y! M% P( t+ i. T5 z0 e2 M/ O9 Q+ f
  不过,赖昌星却对媒体玩起了“捉迷藏”,手机关闭,人无踪影。除了偶然与一家媒体的记者撞见,闲聊几句之外,唯一的一次公开出现,是在其律师的安排下接受加拿大最大的英文媒体《环球邮报》采访,但谈的还是老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消毒”,怕“赖昌星想回国”的媒体报道,影响他的法庭程序和法官的心理。, \) d) O  h6 {9 a6 {$ Q

$ _. t, p! c  \6 f4 e  ~  到了秋天,赖昌星终于出面,接受笔者专访,谈了他逃亡十年的心路历程,也谈了他是否可能自愿回国的事情。之后,我们又电话采访了一些内容,大致可以勾画出他的想XX廓。
; C7 _: o$ c. o9 [$ k  U. `$ s0 @% w
  那种绝望“很难说得清楚”% G6 f& j# ~+ U' [5 @: ^: l: q8 {

0 ]( P# R) x1 O, Z- A  潜伏在加拿大的前一年多时间,赖昌星经常白天泡在赌场排遣恐慌,晚上给国内打电话了解案情。在加拿大被抓捕的瞬间,赖昌星有万念俱灰的消沉,“如果被遣返回去,肯定没命了”,他承认相当害怕。直到后来开始申请难民,从看守所出来,心情才慢慢平复。; E  n; D1 {6 t  @
* `- L! z5 |; r1 s, G
  赖昌星记忆犹新的是,他是戴着脚镣手铐上庭的,“好像杀人的重犯”,那时候的每一步移动,都觉得漫长沉重,他说自己还是有“悔不当初”的感觉。
9 m% _# y) k" R& O# i* R4 @  o8 Y: P6 J- e! V, m0 C
  三年前的经历也让他难忘:可能被遣返回去的那一刻,移民部把机票都准备好了,在机场,赖昌星以头撞柱,血流如注,那种绝望,“很难说得清楚”。3 w' C& i6 ?; D3 x& ?' y; X

' ?8 W) L( }4 h: T9 o" V3 @  赖昌星对自己心路历程的回顾,简单而无修饰,但可以读到他“求生本能”的强烈,以及要活下去的简单目标。赖昌星是一个“惜命的人”,并非外界媒体描述的“亡命之徒”。: @6 l% j" F1 U. b$ n3 b7 a7 L4 s$ M
6 H- @1 I( h" c- _3 p' g+ t
  赖昌星曾经是福建首富,也是极尽奢华排场的人,甚至很嚣张。然而,十年的逃亡,显然消磨了他的锐气。他这样描述现在的想法:“平平安安过日子就是福,风风雨雨太辛苦,像我这样的,代价太大。”$ O0 I# J% ^4 ~; O. H7 v
9 S6 A3 f4 M5 x6 v
  见过赖昌星的人,都说在加拿大逃亡十年了,赖昌星还是“很土”,不过,言谈之间还是能感觉到他的精明。赖昌星的法律意识很强,对媒体报道也很在意。, a. A4 n; L, Y' b: A
. m: |) H7 d( {4 I! ~
  赖昌星承认,自己来加拿大十年,结交了不少新朋友,也有找上门来要求合伙做生意的人,甚至从香港、纽约来的都有,好像他真的无所不能,可以“点石成金”。另一方面,也有温哥华的人抱怨说,赖昌星“骗了不少钱”。对此,赖昌星当然抵赖:一个不自由的人,怎么可能大手笔做生意?6 |$ B- }4 Z) O

2 C* Z2 m6 k; l  无论在哪里,以赖昌星的性格,都不缺朋友。但长期回不了家乡还是让他惆怅。赖昌星说,虽然常在外面吃饭,但还是最喜欢自己煮的地瓜咸鱼粥。现在,赖昌星还会很频繁地给老家打电话;老家出来人,他在温哥华会接待。但是,“跟远华的时代,就不能比了”。
0 i, s* f0 |* x  W- ]+ A$ g/ Y. z4 C
  提前回去,“可能性是存在的”
8 g% L8 p0 f2 Q2 ~& g3 Z! N" D  T% N. ]# _+ Y8 s. O
  赖昌星十年孜孜以求的,是保住性命。在远华案最轰动的阶段,他只有一个想法:如何利用加拿大的法律,避免被遣送回去。开始纠缠的是死刑问题,随着中国领导人的表态,加拿大也接受,认为中方不判处死刑的承诺是可靠的;接下来,赖昌星仍在设法逃避被遣返,几场官司下来,其辩护律师、加拿大最有名的所谓人权律师马塔斯也无法打赢,他只能利用不断上诉的程序,把案件往后拖;到了第二次的遣返前风险评估,焦点集中在遣返后是否会在狱中受到虐待。十年来,外界情况不断变化着,善于观察形势的赖昌星开始考虑,是否回到中国面对官司,才是结束十年动荡生涯的最佳捷径。% m3 g; @2 a2 J4 p! v% M+ B* u

& o( w; \7 T# M: c$ p  在之前的几次采访中,赖昌星流露出想家的心态。他并不讳言,与北京沟通的渠道还是“畅通的”,直到这次曾明娜和赖真真自愿回国,外界开始看到,他心态转变并付诸实验。但用赖昌星的话说,“还是不大相信政府的承诺”,但事实是他相信了北京与曾明娜的协商,才会让母女踏上回国之途,他在这之后的低调,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内心的巨大挣扎与矛盾。
) O# n6 |5 z5 e5 d" z; e, k+ J. E$ O' d+ J: l' X
  在采访中,赖昌星甚至不排除一种可能,即两个儿子也步赖真真的后尘回国。笔者问赖昌星:“目前你在加拿大还有一个司法程序。你现在到底是希望走完司法程序,还是在消除一些障碍之后,司法程序没有结束前也有可能回去?”他沉默了很长时间,回答得小心谨慎:“可能性是存在的。”
1 M. h, B5 F) j9 j3 t+ h/ @' j9 _/ L6 {' }; e5 i% H7 ?. W
  笔者接下来问,“需要哪些条件,你才能放手一赌?”7 b% w6 O# [) D2 K3 d( `
, E" j" R$ `( l8 H4 Q
  赖昌星对此显然想了很久,他提出了三条:其一,远华案主要涉案的官员,比如庄杨等人的公审档案能否公开,因为赖昌星一直咬定,巨额走私是当时体制漏洞的产物,他不是靠贿赂成事的;其二,他希望远华公司骨干们的案子能够重新审视,因为他是主犯,其他人责任轻微;其三,他希望专案组能够“换些人”。+ o7 ?# f$ n9 y5 c* s1 m" y8 H* K

4 q. @; L0 N/ Q, Q" `* q# g  赖昌星清楚知道,曾明娜先期回国,让他还有一丝与中国政府“协商”的空间。一旦自己真的遣返回去,手中再无任何“筹码”。! |- S, z' c' U4 M# K$ f
5 e5 f! ?9 ]7 ~$ t
  十年逃亡路,留给赖昌星颇多感慨。以前的采访中,他都认定自己的人生很精彩,大起大落,风光过了,折腾过了,赚回了本钱,能在加拿大留一天,就是赚一天。如今,他改换了口气:如果当初中国的相关制度完善、健康,他就没有空子可钻,不会走邪路,人生或许是另外一种光景。! y# i! ^! A( M  Y7 H- o

( o: w" ?  Q5 J# s5 ]3 ]& T2 n  赖昌星不愿承认是“赖在加拿大”,他的辩解是官司进程非他所能控制。但他知道,将近十年没有打赢的官司,把握已不是很大。所以他对自己在加拿大的未来憧憬是短期的——能打工的时候,希望可以打工做点事,明年争取交一点收入税。曾经走私达上千亿的赖昌星,如果真的交了税,还真有点讽刺的况味。9 M6 j7 d) F5 I) j, z+ I- o

" C* Y: V* ]+ C% f, o# Z3 D* J4 [  初冬的北京,迟延了4年的加拿大总理访华终于成行,哈珀的这次破冰之旅,给中加关系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此前中加关系不顺畅的原因中,赖昌星案件始终是一个被关注的焦点。在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与哈珀总理的会谈中,中方仍然要求加方尽快遣返赖昌星,了结相关案件。针对中方的要求,加拿大总理首次在国际聚焦的场合,表明加拿大政府希望尽快遣返赖昌星。当然,政府无法插手司法程序,还要静待司法程序的完成。8 n- C* z$ J3 [  z2 \
3 Q' }3 V) X; g! `2 g2 T
  中加关系的全面解冻,给中加之间签订引渡条约创造了相当乐观的前景。这些变化对赖昌星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赖昌星知道,加拿大总理的表态极有可能加速案件的审理过程,让拖延达九年之久的赖案,走到了最关键的十字路口。
4 a1 Y; u# e0 S9 G4 B+ P* w& |* L- Q7 Z
(本刊特约撰稿人丁果发自加拿大)
鲜花(141)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搬家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2-9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赖长星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加拿大政府看他也没剩多少钱,再把他送回中国.
& \1 E: X8 r% f) l% |中国的贪官的资产税收[/color]帮助加拿大养活多少中东难民和非洲难民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9 14:53 , Processed in 0.09834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